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罗荣杰

双月刊

1004-9770

gjwsjy@sina.com;gjwsjy@tom.com

010-59194058

100026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rontier Health and Quarant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保护人体健康,为维护口岸食品安全促进国际贸易与友好往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修饰纳米磁珠对病原菌快速富集的效果评价

    杜建森李西峰田晓青滕新栋...
    551-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满足口岸快速检测要求,筛选对所有病原菌均具有良好吸附效果的纳米磁珠,对不同修饰纳米磁珠快速吸附性能进行测试。方法 测定11种不同化学修饰的纳米磁珠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吸附能力,获得具有良好吸附能力的磁珠,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对其均一性、粒径、修饰方式等性能。结果 Dyna磁珠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富集效率分别为(78。01±0。57)%和(71。98±1。19)%,Si-PSA磁珠为(57。28±0。66)%和(89。10±2。40)%。Dyna磁珠粒径约500 nm,Si-PSA磁珠粒径约200 nm,粒径均一性较好。结论 筛选到对两种病原菌均具有良好吸附效果的纳米磁珠,可用于病原菌快速富集。

    纳米磁珠病原菌富集

    甲型流感病毒荧光RT-RAA检测方法的建立

    杨森李桂梅滕新栋
    55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逆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everse transcription recombinase-aid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RAA)建立一种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首先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上检索甲型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对比,针对保守M基因设计3对引物及1条荧光探针,建立甲型流感病毒荧光RT-RAA检测方法,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试验以及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 成功筛选出1对扩增效果好的引物及探针,建立了快速检测甲型流病毒感的荧光RT-RAA方法。该方法在42℃条件下恒温扩增20 min就能完成检测,最低可检测到3。18×100拷贝/μl甲型流感病毒重组质粒,与乙型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登革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用商品化试剂盒与本研究建立的荧光RT-RAA方法检测20份甲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临床样本,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100%。结论 成功建立了快速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的荧光RT-RAA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灵敏性,为甲型流感病毒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甲型流感病毒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检测

    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与当地人群中流行的HIV-1 CRF55_01B毒株分子传播网络的研究

    刘胜牙刁慕言李林陈琛...
    559-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及当地人群中流行的HIV-1 CRF55_01B毒株之间的基因相关性,为制定相应政策奠定基础。方法 以3名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与16名当地人群中HIV-1 CRF55_01B毒株感染者为研究对象,用逆转录PCR和巢式PCR扩增HIV-1 pol基因,通过测序获得两个人群中的HIV-1基因序列并判定基因型,分别应用传播网络和系统进化分析方法,研究两个人群中HIV-1 CRF55_01B流行毒株的关联情况。结果 两个人群的19名HIV-1 CRF55_01B毒株基因序列的传播网络模式图显示,来自中国香港(HIV211)、马来西亚(HIV212)和菲律宾(HIV150)的3名入境感染者携带的病毒与深圳当地男男性行为人群流行HIV-1 CRF55_01B毒株密切相关;系统进化分析显示,3名入境感染者携带的病毒与深圳当地人群流行的病毒基因序列构成两个稳定的进化簇,可靠性检验系数分别为0。942和1。结论 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与当地人群中流行的HIV-1 CRF55_01B毒株之间存在关联。

    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病毒基因传播网络

    山东荣成口岸两例输入性疟疾病例的分析

    鞠成飞毕鹏飞宋黎滕海滨...
    564-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疟疾疫情依然严重,国内输入性疟疾持续存在。本文介绍了山东荣成口岸2023、2024年两例输入性疟疾病例的发现及处置情况,对疫情防控对策进行分析,分享了荣成口岸的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经验,为其他口岸防控相关传染病提供参考。针对输入性疟疾,应重视现场流行病学的应用,提高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扎实推进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做好部门之间的联防联控,持续巩固我国消除疟疾成果。

    疟疾输入性防控

    重庆口岸船员机舱内噪声暴露与职业性听力损失关系调查

    周华明蒋颖倪丹妮周冠邑...
    567-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重庆口岸行船员健康体检的机舱组船员的纯音听力测试结果,为制订船舶噪声防护措施提供基础的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5月1日-2023年4月30日在重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机舱组噪声暴露人员为研究对象,检测纯音听力,分析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结果 346名机舱组船员中,221人纯音听阈异常,占63。87%;双耳高频听力损失者34人,占9。83%。机舱内噪声环境下,左耳听力在3 000 Hz频率处比右耳更容易受到损害;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422,P<0。05);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随接噪工龄增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35,P<0。05);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与机舱内的岗位无关(x2=5。825,P=0。321)。结论 机舱内船员的听力损伤主要和年龄及接触噪声时间有关,建议加强对船员的健康监护和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应对机舱内噪声暴露问题。

    噪声暴露机舱船员纯音听力测试听力损失

    短期进驻高原健康人群急性高原反应与高原环境特征、睡眠障碍的关系研究

    马燕李华杜红霞李伟...
    570-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自制高原环境特征量表探讨高原环境特征与急性高原反应、呼吸困难和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 2022年7-9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短期进驻青海格尔木地区的汉族健康人群,且在进驻高原(海拔高度≥3 000m)3d内明确诊断为急性高原反应者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高原环境特征量表、急性高原反应量表、改良呼吸困难量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进行调查,探讨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及作用路径。结果 相关性分析显示,呼吸困难与高原环境特征(r=0。21,P<0。05)、急性高原反应(r=0。55,P<0。01)、睡眠障碍(r=0。56,P<0。01)呈正相关;睡眠障碍与急性高原反应(r=0。51,P<0。01)呈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呼吸困难、睡眠障碍对急性高原反应解释率明显增加(R2=0。509,P<0。01),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平行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呼吸困难在急性高原反应与睡眠障碍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0。130,95%CI(0。104,0。345)],在高原环境特征与睡眠障碍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效应值=0。054,95%CI(0。013,0。232)]。链式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高原环境特征→呼吸困难→急性高原反应→睡眠障碍的效应值=0。020,95%CI(0。002,0。047),链式中介效应显著。结论 高原环境特征影响呼吸,进而影响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最后导致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

    急性高原反应睡眠障碍呼吸困难高原环境特征

    在吉林省延吉市朝阳川国际机场附近首次发现黄斑伊蚊

    李基旭王金琦管玉堂薛书江...
    574-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2024年7月采集的3只伊蚊成虫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口岸病媒生物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24年7月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州)延吉市朝阳川国际机场附近草丛中通过人诱停落法采集到3只伊蚊成虫,形态学鉴定其种类,对其中2只用PCR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和内转录间隔区2(ITS2)基因,与GenBank中基因序列进行比对,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3只伊蚊中有2只雌性,1只雄性,均符合黄斑伊蚊形态学特征。选取1只雌蚊和1只雄蚊COⅠ序列和ITS2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黄斑伊蚊序列相似度均达到98%以上。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只伊蚊COⅠ基因序列与俄罗斯、韩国黄斑伊蚊聚为同一分支,ITS2基因序列与日本黄斑伊蚊形成独立分支。结论 2024年7月在吉林省延边州延吉市朝阳川国际机场附近采集到的3只伊蚊均为黄斑伊蚊,这是首次在延吉市郊发现黄斑伊蚊成虫活体。

    蚊虫黄斑伊蚊白纹伊蚊国际机场系统发育

    利用DNA条形码测序技术鉴定高海拔地区口岸蚊虫种类

    卢囡囡王蓉朱燕谢洋...
    578-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高海拔地区口岸蚊虫种类进行鉴定,为蚊虫分类及虫媒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3年7-9月,在西宁曹家堡机场和格尔木机场的草坪、污水处理厂、宿舍等3个区域,采用紫外线诱蚊灯法和双层叠帐法捕蚊,利用形态学鉴定和DNA条形码测序鉴定蚊种。结果 共捕获蚊类110只,其中曹家堡机场口岸76只,格尔木机场口岸34只,形态学鉴定均为淡色库蚊。随机选择其中15只进行DNA条形码分子测序,序列比对证实14只为尖音库蚊,1只为致倦库蚊。结论 利用DNA条形码基因测序初步了解了高海拔地区口岸蚊种构成,更加精准地为口岸虫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高海拔口岸蚊虫DNA条形码

    1980-2023年江苏省疟疾病例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分析

    胡学锋郭晔冯米佳邱文毅...
    582-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1980-2023年江苏省疟疾报告病例数量变化趋势,通过不同类型的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病例数。方法 收集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1980-2023年江苏省月度疟疾报告病例数据,分析疟疾病例数变化情况。通过参数判定,分别筛选出最优的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通过相对误差的绝对者比较两者预测效果。结果 1980年后江苏省疟疾报告病例数呈下降趋势,年报告病例数峰值由1980年296 844例下降到2021年、2022年37例,月病例数峰值由1980年9月77 198例下降到部分月份(2020年7月、2021年10月、2022年2月、2022年3月)无报告病例;2012年前病例多集中于每年6-10月。1989年各月份指数平滑模型预测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小于ARIMA模型,指数平滑模型预测效果较好;1999、2011年各月份ARIMA模型预测值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指数平滑模型,ARIMA模型预测效果较好;2023年1、9、11月ARIMA模型预测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指数平滑模型,2-8月、10月、12月指数平滑模型预测值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ARIMA模型。结论 时间序列模型有助于开展疟疾疫情的预警监测,要采取综合性措施才能做好消除本土疟疾后的疫情防控工作。

    疟疾病例时间序列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指数平滑模型

    江苏口岸国境卫生检疫工作回顾与展望

    尹军丁永健张明江杨绪理...
    58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回顾了江苏卫生检疫的起源,记录了江苏卫生检疫的重要发展历程和沿革。从防控重大传染病、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震救灾、创建卫生港(机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国际活动保障等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后江苏卫生检疫的典型案例、成效及影响,总结历史经验,并结合新形势提出了将人才队伍、联防联控、监测预警和核心能力等方面作为江苏卫生检疫的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江苏口岸卫生检疫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