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罗荣杰

双月刊

1004-9770

gjwsjy@sina.com;gjwsjy@tom.com

010-59194058

100026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rontier Health and Quarant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保护人体健康,为维护口岸食品安全促进国际贸易与友好往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构建"1+3+6"口岸疫情防控体系

    周李承周绍良曾福罗伟权...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海关承担口岸疫情防控的重要职责。本文以深圳口岸传染病疫情防控为切入点,探讨提出建设全国海关传染病疫情风险监测和预警中心,筑牢"境外—口岸—境内"三道防线,提升应急指挥、科技赋能等六大能力建设,探索打造新形势下精准高效的口岸疫情防控体系,为全国口岸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思路。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三道防线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贵阳市不同水体诺如病毒污染现状调查

    宋倩赵然王俊丽简易...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贵阳市不同水体诺如病毒的污染现状,为水源治理及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2022年12月,采集贵阳市10个区(市、县)的水源水、河流水、末梢水和桶装水样本共336份,用微生物快速富集系统(CPS)对水样进行富集处理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诺如病毒RNA,对阳性样本进行GⅠ和GⅡ分型鉴定。结果 富集前后末梢水与桶装水均未检出诺如病毒;富集前河流水诺如病毒阳性率为50。00%(20/40),水源水阳性率为6。25%(3/48);富集后河流水阳性率为90。00%(36/40),水源水阳性率为25。00%(12/48),富集前后诺如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393,P<0。001;x2=5。057,P<0。05)。诺如病毒 GⅠ型阳性率 2。27%(4/176),GⅡ型阳性率 12。5(22/176),GⅠ型+GⅡ型阳性率25。57%(45/176)。结论 贵阳市水源水和河流水存在诺如病毒污染,且以GⅠ型和GⅡ型共同污染为主,GⅡ型次之。

    富集系统诺如病毒污染实时荧光定量PCR

    新疆乌鲁木齐市生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情况及分子特征分析

    孟卫卫苏静林羽佳袁永和...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散售生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情况,对分离株分子分型、耐药基因、毒力基因等分子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2023年4-7月在乌鲁木齐市采集108份散售生牛乳,根据国家标准GB4789。10-2016的方法对样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和定量分析,基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结果 108份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52。8%(57/108),定量分析显示59。6%(34/57)的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数≥110MPN/ml。57株菌中有49株得到15种ST型,其中ST50检出率最高,为19。3%(11/57),ST5405为14。0%(8/57)。57株菌中检测到24个耐药基因,组成14种耐药基因谱,其中norA_1、tet(38)、mgrA、arlR、arlS、sav1866、mepR、mepA等8种耐药基因携带率高。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整体携带率为28。1%(16/57),其中sec-sell检出率最高,为12。3%(7/57),seb为10。5%(6/57)。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编码基因(tsst-1)和杀白细胞素编码基因(lukF-PV和lukS-PV)的携带率分别为12。3%(7/57)和5。3%(3/57)。结论 新疆乌鲁木齐市散售生牛乳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风险,分离菌株均携带多重耐药基因,检测到肠毒素等多种致病性毒力因子。应加强对散售生牛乳的监管,确保质量安全。

    生牛乳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安全全基因组测序分子特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食源性疾病的溯源分析

    龚玲玉罗青梅冯莉周思雨...
    16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溯源分析,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提供数据支撑,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9月18日,某区疾控中心接报一行11人在某餐厅就餐后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疾控中心立即对此次可疑食物中毒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工作,对现场采集的人员、环境标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培养,同时运用MALDI-TOF MS快速鉴定,用PCR法进行肠毒素基因分型;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开展耐药试验,并通过脉冲场电泳(PFGE)技术溯源分析。结果 在此可疑食物中毒事件中采集肛拭子/粪便标本18份、食品4份、环境标本41份,从患者、环境标本分离鉴定到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除消杀后环境标本未检测到肠毒素,其余患者、环境标本均检测到肠毒素SEA、SEB,分离株对青霉素和达托霉素耐药率高达86%(6/7)、100%(7/7);PFGE结果显示5株病例分离株同源性高达96%。结论 此次可疑食物中毒事件由环境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提醒有关部门加强食品风险监管能力,增强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源性疾病脉冲场电泳耐药试验

    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SAA辅助鉴别新冠病毒不同变异株的价值及效能研究

    李冬梅杨昌祖吴南卫肖华...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对新冠病毒不同变异株辅助鉴别的诊断价值及效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2年2月-2023年4月323例新冠肺炎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第三代Nanopore高通量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技术完成新冠病毒变异株鉴别;选择同期体检者91人为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hs-CRP水平,用胶乳比浊法测定SAA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hs-CRP及SAA辅助诊断新冠病毒不同变异株的效能。结果 观察组hs-CRP为(14。51±3。21)mg/L,SAA(19。98±3。25)mg/L,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性别新冠肺炎患者的hs-CRP及SA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患者的hs-CRP及SAA水平高于<60岁者(P<0。05)。变异株类型排在前两位的是BA。1和BF。7。14型,分别为63例和56例;新冠肺炎患者均完成变异株鉴定,不同变异株患者的hs-CRP及SA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7。14。4型感染者的hs-CRP及SAA水平最高,其次为奥密克戎BA。5。1。3型感染者,而BF。7。14型变异株感染者的hs-CRP[(4。52±0。61)mg/L]及SAA水平[(8。54±0。81)mg/L]最低。ROC曲线表明,hs-CRP联合SAA检测的AUC值为0。875,鉴别新冠病毒不同变异株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单一hs-CRP(AUC值为0。735)及SAA水平(AUC值为0。792)(P<0。05)。结论 新冠肺炎患者的hs-CRP及SAA水平高于正常值,且不同变异株感染者的水平不同。二者联合测定能提高新冠肺炎的早期诊断和不同病毒变异株的鉴别效能。

    超敏C反应蛋血清淀粉样蛋白A新冠肺炎新冠病毒变异株

    2019-2022年昆明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及特征分析

    胡斌李丽高曦王晶莹...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云南省昆明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及流行特征,为HIV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HIV快速检测和ELISA初筛HIV抗体,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B)或快速替代策略法确证,收集整理2019-2022年昆明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抗体检测结果和人口学信息。统计无偿献血人群HIV初筛阳性率与确证阳性率,分析HIV感染者在性别、民族、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 2019-2022年昆明地区共收集无偿献血样本688 983份,HIV抗体初筛阳性433人,初筛阳性率0。062 8%,确证阳性38人。2019-2022年HIV抗体筛查数分别是185 182、178 703、185 342、139756,确证阳性率分别是18。0%、16。3%、4。8%、2。7%,确证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01)。确证感染者中性别、民族、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传播途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昆明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确证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为保障血液安全,应加强样本的筛查。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

    河北省一起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病毒全基因组特征及溯源分析

    李岩刘世友苏通姜彩肖...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河北省本土新冠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病例新冠病毒(SARS-CoV-2)全基因组特征,结合流行病学开展溯源调查,为疫情的精准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对河北省2021年10-11月发生的一起本土疫情的部分COVID-19确诊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变异特征。结果 共获得本起疫情相关的68条高质量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均为Delta变异株AY。126进化分支。经比对,首发病例与同期内蒙古额济纳旗疫情病毒序列高度同源,仅有两个碱基存在差异,68条序列与武汉参考株(NC_045512)相比,核苷酸突变总数有44~48个,核苷酸突变类型以T转换为主;在S蛋白上发现D614G、L452R、T478K、P681R等10个氨基酸变异及2个氨基酸缺失。结论 对疫情早期病例、关键病例开展SARS-CoV-2全基因组测序,能指明流行病学调查方向,跟踪病毒基因变异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溯源变异特征

    贵港市一起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和防制效果评估

    梁正林梁耀富邓星超林愈凤...
    183-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贵港市2019年一起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应急处置的工作效果,为今后有效防制登革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收集2019年贵港市桂平市一起登革热疫情相关数据,并分析有关天气、旅游及外出流动人员、本地居民登革热IgG监测和病媒伊蚊登革病毒PCR监测、伊蚊密度监测的数据,确定暴发的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评价本次应急处置的工作成效。结果 本起登革热疫情从2019年9月25日开始至11月11日结束,首发病例为输入性病例,共报告病例136例,其中输入病例32例,本地病例104例,罹患率3。07/10万。感染者以农民和离退休者居多;发病的空间分布呈现高度聚集,桂平市西山镇130例,占病例的95。59%。输入性病例输入地有广东省(19例)、南宁市(11例)、越南(1例)、防城港(1例)。参考贵港市2015-2019年气温、降水量、游客量等数据,本市接待国内游客的大幅度增长可能是本次疫情暴发的原因。监测的120名本地居民登革热IgG为阴性,17份伊蚊登革病毒核酸均为阴性,疫区应急监测布雷图指数为28,应急消杀后降至4。7,双层叠帐法成蚊密度0。5(只/人·h)。结论 本次登革热疫情是由输入性病例导致本地社区暴发,广东及南宁市为输入性病例主要输入地区。应急消杀后有效控制了蚊虫密度,未发现蚊虫携带登革病毒,普通居民未发现既往感染情况。

    登革热伊蚊布雷图指数效果评估

    2020-2022年某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特征及耐药趋势

    刘超梅宿瑞俊李方舒周璐坤...
    18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某医院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某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临床标本分离的菌株,使用Vitek Ⅱ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常规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的 1137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液,占84。61%;男性感染患者多于女性,≥65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占50。22%。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和重症监护病房,分别占19。26%和19。00%。鲍曼不动杆菌对测试的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6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63。07%~71。05%和65。14%~73。17%,对替加环素耐药率最低,为3。67%~6。10%。3年间对头孢他啶(65。24%~76。14%)、头孢呋辛(94。21%~97。05%)、头孢曲松(92。07%~98。12%)、亚胺培南(70。12%~71。05%)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71。04%~65。15%)、头孢吡肟(87。20%~66。22%)、头孢唑啉(95。12%~91。15%)、美罗培南(73。17%~68。10%)、左氧氟沙星(54。27%~42。09%)、阿米卡星(40。24%~23。06%)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耐药性

    南疆某地一起幼儿园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调查

    冯刚热米拉·托合提米日古丽·吾布力杨红玉...
    193-195,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新疆阿克陶县某幼儿园一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托幼机构处理类似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21年10月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某幼儿园发生的一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粪便标本和幼儿园环境标本(桌椅、玩具、门把手等),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柯萨奇病毒A6型(CV-A6)及通用型肠道病毒(HEV)。通过电子问卷对全县207名幼儿园教师和449名幼儿家长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 本次疫情历时14d,累计发病11例,罹患率为2。18%(11/504);临床表现以出疹(100。00%)和发热(5455%)为主;7例病例和18份环境样本的核酸检测结果为CV-A6阳性1例,6例病例和1份环境样本(玩具)为通用型肠道病毒阳性。幼儿园教师手足口病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0。82%,高于幼儿家长(7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测结果,此次疫情为CV-A6和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要进一步加强对CV-A6引起的手足口病的关注,广泛宣传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手足口病幼儿园聚集性疫情柯萨奇病毒A6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