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罗荣杰

双月刊

1004-9770

gjwsjy@sina.com;gjwsjy@tom.com

010-59194058

100026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rontier Health and Quarant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保护人体健康,为维护口岸食品安全促进国际贸易与友好往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百日咳再现 如何防护

    陈赞
    268页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对血清CRP、SAA、EOS水平的影响及疗效

    王桂霞季剑苹方丽丽张海勤...
    269-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的影响,为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山东东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使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丙酸氟替卡松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血清CRP、SAA、EOS水平、免疫功能、症状消退时间、影像学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血清 CRP(9.76±2.03)mg/L、SAA(4.60+1.15)mg/L、EOS[(0.42±0.06)×109/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h1/Th2(1.82±0.68)、CD4+/CD8+(1.12±0.28)高于对照组(P<0.05),发热消退时间(3.21±0.75)d、咳嗽消失时间(7.98±1.12)d、病灶吸收时间(7.14±1.23)d、肺部啰音消失(7.35±1.43)d、总住院时间(8.75±1.23)d,低于对照组(P<0.05),肺部实变检出率(1.72%)低于对照组(9.5%)(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可以降低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加快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症状消退.

    孟鲁司特钠丙酸氟替卡松混悬液支原体肺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

    68例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病原体分布及特征研究

    沈俊林宗强杨飏
    273-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病原体分布及临床特征,为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2018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68例慢性咳嗽儿童,通过痰培养检测7种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用酶联吸附法检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支原体、衣原体IgM.结果 68例慢咳嗽患儿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15例,占22.06%;变异性哮喘(CVA)18例,占26.47%;感染后咳嗽(PIC)27例,占39.71%;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6例,占8.82%,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2例,占2.94%.不同病因患儿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8例患儿中有52例检出病原体,其中单一细菌感染15例,占28.85%;单一支原体感染19例,占36.54%;单一病毒感染2例,占3.85%;单一衣原体感染4例,占7.69%;混合感染12例,占23.07%;患儿临床特征中以干咳、晨咳、感染相关为主,分别占55.88%、52.94%、76.47%.结论 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慢性咳嗽患儿临床病因以PIC、UACS、CVA较常见,病原体以细菌和支原体感染为主,咳嗽特征以干咳、晨咳、感染相关为主.

    慢性咳嗽儿童病因病原体临床特征

    改良Carba Np试验快速检测血培养肠杆菌目细菌碳青霉烯耐药表型

    刘向芹薛云刘建晓马芳...
    276-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Carba Np试验快速检测血培养肠杆菌目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表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邢台市第三医院从临床血培养标本分离的163株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目细菌菌株,分别采用改良Carba Np试验、mCIM/eCIM对菌株进行表型检测,以PCR碳青霉烯酶表型鉴定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改良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163株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目细菌有8个菌种,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数量最多,共134株(82.21%);其次是大肠埃希菌17株(10.41%).科室来源中ICU居首位,72株(44.17%);其次为外科20株(12.27%).药敏试验提示氨苄青霉素、头孢唑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厄他培南耐药率100%,头孢他啶、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于90%,检测的16种抗菌药物中仅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于50%.表型检测结果显示,Carba Np试验阳性161株,阳性率98.77%;mCIM/eCIM试验阳性154株,阳性率94.47%;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表型试验阴性.134株肺炎克雷伯菌中101株携带blaKPC-2,3株携带blaNDM,2株携带blaIMP,28株基因检测阴性;17株大肠埃希菌中5株携带blaKPC-2,9株携带blaNDM.以PCR结果为标准,改良Carba Np试验、mCIM/eCIM试验在耐碳青霉烯肠杆菌中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两种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Carba Np试验能快速鉴定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菌株,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改良CarbaNp试验mCIM/eCIM试验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小儿咳喘灵颗粒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李洪林邓全敏
    280-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咳喘灵颗粒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4月医院收治的79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38).对照组接受布地奈德气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小儿咳喘灵颗粒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气道炎症指标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8.95%)(P<0.05).治疗前,2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EV1/FVC、FVC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D3+、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3+、CD4+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8+细胞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咳喘灵颗粒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确切,可改善患儿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安全可靠.

    小儿咳喘灵颗粒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咳嗽变异性哮喘安全性

    一名医学研究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心理应激反应的对策研究

    侯路遥张美荣仇丹丹王康...
    283-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1名医学研究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心理应激反应的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基于辅导员视角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医学研究生确定最佳的干预时机和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可行依据.方法 以1名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医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压力知觉量表(PSS-4)、创伤后应激障碍测评表(PCL-5)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分别于暴露当天、暴露后第7 d、暴露后1个月以及暴露后3个月共4个时间点对该生的感知压力、创伤后应激症状、焦虑及抑郁程度进行纵向研究.结果 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医学研究生的PSS-4得分、PCL-5得分、HADS-A得分、HADS-D得分均自暴露时开始增高,暴露后第7 d达到最高值,分别是7、25、10和18;暴露后1个月、3个月得分逐渐下降.结论 不同时间段的医学研究生心理应激反应程度不同,辅导员应根据其动态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减少其心理创伤,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医学研究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心理应激反应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班春明刘德云费大为董敏...
    286-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和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2年8月我院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急性脑血管病未并发肺部感染患者105例作为对照组,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同时比较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05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共检出97株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5.67%,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32.99%.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亚胺培南耐药性较低,分别为7.32%和17.07%;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耐药性较低,分别为10.81%、13.51%和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妥呋喃妥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耐药性较低,分别为0.00%、19.23%和0.00%;表皮葡萄球菌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耐药性较低,分别为5.00%和0.00%.观察组年龄、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12分比例、有吞咽障碍比例、有糖尿病、机械通气史、血清白蛋白<35g/L 比例分别为(66.43±7.78)岁、(17.82±2.05)分、36.19%、27.62%、41.90%、61.90%和 69.5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ACHE Ⅱ评分、GCS评分、机械通气史和血清白蛋白是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所差异,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受患者年龄、APACHE Ⅱ评分、GCS评分、机械通气史和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影响.

    急性脑血管病肺部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危险因素

    2018-2023年中国森林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刘亚宁殷启凯曹玉玺崔倩倩...
    291-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8-2023年中国森林脑炎的流行特征,揭示其发生规律,为制定森林脑炎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8-2023年间中国森林脑炎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3年,全国森林脑炎报告病例共65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008/10万,死亡2例,病死率为0.30%.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占总报告病例的98.6%,该3省(地区)年平均发病率0.06/10万~0.21/10万,年平均实验室确诊率为53.35%,存在显著的地区间差异(P<0.05).森林脑炎发病高峰在5-7月,其间报告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89.33%.发病人群主要为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和工人,构成比分别为46.95%、27.13%、11.43%.全国报告病例主要集中于40~69岁年龄组,其中50~59岁年龄组占比最高,为37.65%,且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结论 2018-2023年中国森林脑炎报告病例主要集中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春夏季为发病高峰期,50~59岁年龄组、农民及家务待业人员是主要发病群体.

    森林脑炎蜱传脑炎流行特征

    海安市人民医院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

    郑良凤成守亮张晨许贇兴...
    297-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海安市人民医院活动性肺结核住院患者利福平耐药现状及流行情况,为活动性肺结核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21-2022年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历资料,对患者进行胸部影像学和病原学检查及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通过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利福平敏感患者.结果 共收集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35例,男性占80.85%;26~59岁患者占62.13%;农民患者占59.57%,已婚患者占69.79%.病原学阳性199例,占84.68%,2021年出现利福平耐药患者1例(0.89%),2022年2例(1.63%),总利福平耐药率为1.28%,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率则为1.51%.新发病原学阳性患者利福平耐药率(0.00%)低于复治病原学阳性患者(2.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47 7,P=0.1524).结论 本地区复治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及26~59岁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利福平耐药率更高,应将防治重点放在青壮年人群.

    肺结核利福平耐药流行病学防治

    2013-2022年张家港市乙肝流行特征及发病预测

    许丹聂梦婧王晨丁玲云...
    300-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2013-2022年乙肝流行特征并预测发病趋势,改进防控策略.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检验等方法对张家港市各乙肝监测点报告病例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构建ARIMA模型预测发病趋势.结果 2013-2022年张家港市共报告乙肝发病1 665例,年均发病率10.21/10万,以慢性病例为主,无明显的季节特征(M=0.011~0.187),合计M=0.060;空间分布发展趋势呈两个阶段,2013-2018年发病主要聚集于市东北部和北部的乐余镇和大新镇,2019-2022年发病逐渐向西北部扩大,新增锦丰镇和保税区;病例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西北部区域,为杨舍镇(433例)和保税区(330例);高发年龄50~59岁(16.86/10万)、男性(12.78/10万,占66.01%)、职业农民(占45.83%)为主;19岁以下报告发病率最低(0.60/10万);2023年乙肝月发病率预测范围12.15/10万~35.36/10万.结论 张家港市乙肝总体发病水平不高,呈先降后增趋势,部分区域成为新的发病聚集区,预测2023年仍处于较高发病水平,建议强抓重点人群乙肝防控,继续推进乙肝疫苗接种,实现消除乙肝流行的目标.

    乙肝流行特征发病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