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教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教师
中国教师

郑国民

半月刊

1672-2051

zgjs@jiaoshi.org.cn

010-58801729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教育楼601室

中国教师/Journal Teacher's Journal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郭平
    1页

    非正式学习视域下学生创造性劳动的指导策略

    蒋雄超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较于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更贴近真实世界的问题解决场景,是发展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有效载体.探索非正式学习视域下学生创造性劳动的指导策略,不仅可以拓宽劳动教育边界,而且对促进学生自主劳动探究、体悟劳动创造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在审视非正式学习视域下的创造性劳动价值意蕴基础上,充分厘清非正式学习视域下的创造性劳动指导取向,通过启迪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工具使用、引导学生开展评价反思,助力学生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地进行创造性劳动.

    非正式学习劳动教育创造性劳动

    校园欺凌中旁观者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

    陈妍君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事件中起着复杂而关键的作用.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出发,探讨旁观者的自我保护心理、从众心理、责任扩散效应及冷漠与麻木等心理动机,这些因素影响旁观者在欺凌事件中的行为选择.情境因素、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对旁观者角色转换产生影响.旁观者的消极态度和不作为对欺凌程度、持续时间、受害者心理健康及旁观者自身心理与行为后果均有影响.提高旁观者意识与责任感、加强校园欺凌教育与宣传、建立有效的干预与支持机制及促进校园文化的积极变革等措施可以激发旁观者的积极性,减少校园欺凌事件.

    校园欺凌旁观者行为心理动机

    《新华字典》及其作为"学习资源"的意蕴与启示

    李林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首部以白话释义和举例的小型综合字典,《新华字典》在其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赓续修订,不断完善,为当代中国的教育普及、文化传播和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除了基本的辅助识字功能,《新华字典》以及此类辞书还有诸多作为"学习资源"的综合潜能,教学者可以善加发掘利用.进而言之,在电子时代和智能时代,基于纸本辞书的检阅和学习,在知识、方法、态度、思维及情感体验等层面仍有较多的潜在价值与意义,值得在探索实践中不断体察.

    《新华字典》识字学习资源知识载体非预期功能

    基于教育家精神的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

    20页

    构筑未来教育支柱:新时代教师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发展思考

    沈世红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的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从"固本工程:提升教师的学科能力""强筋工程: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融通工程:推动教师学科能力与素养的融合"三个层面对新时代教师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发展做了阐述,为构筑未来教育支柱提出了创新的思考.

    学科能力学科素养专业发展教育创新教师队伍建设

    从研"教"到研"评":基于教育家精神的教师学科评价素养校本研修创新实践

    杨宏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学科评价能力和学科评价素养是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定目标、明路径、搭平台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以校本研修提升教师学科评价能力和学科评价素养,旨在促进教师学科评价理念的转变,使教师更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新教学,培育具有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推动教育家精神的落地.

    教师学科评价能力教师学科评价素养校本研修创新实践

    教育家精神引领的历史教师专业素养构成与养成策略

    刘波王傲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当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这可以具象化为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和价值信念三个基本模块.养成上述专业素养,需把握三个策略:一是正确区分历史学与历史教育的关系,这是定位历史教师的教育观;二是基于跨学科视野,夯实历史教师的学养基础,这是拓宽历史教师的内容观;三是由经验转向实证,在教学实验中夯实学科能力,这是转变历史教师的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再寻求具体的路径方法,才可以有的放矢.

    教育家精神历史教师专业素养专业化发展

    复归与突破:基于教育家精神的教师学科行动

    冯敏慧何玉巧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性高尚、博学求知、责任担当和意志坚强是理想教育者重要的内在品格.弘扬教育家精神不仅是对教师应然形象本义上的复归,也是时代对教师成长的现实突破要求.以学科教学作为主阵地,教育家精神呼唤着教师学科素养的思想性、厚实性、实践性与反思性,指引着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挖掘德性元素、践行以德育人,夯实文化基础、熟知学科发展,关注社会问题、履行社会责任,树立学科目标、反思自我成长,将教育家精神有机融入教师的学科教学理念与行动当中.

    教育家精神教师学科素养复归突破

    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内涵及提升策略

    陈婧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背景下,探讨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构成和养成路径,对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剖析了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并提出了基于教育家精神的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路径.

    教育家精神教师学科能力教师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