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教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教师
中国教师

郑国民

半月刊

1672-2051

zgjs@jiaoshi.org.cn

010-58801729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教育楼601室

中国教师/Journal Teacher's Journal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培育问题解决能力的校本课程"三部曲"

    翟媛媛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培育学生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共有"三部曲",一是发现与提出问题,带领学生直接到达事件现场,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学校及社区建设;二是拆分与融合问题,以某一学科核心任务统率其他学科子任务,用项目式学习方式融合多学科;三是研究与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能力融合项目式学习

    立足办学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路径探析——以"博行"特色校本课程为例

    罗朝猛苏宪垣梁志伟张旭良...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珠海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以办学理念、校训为统领,通过态势分析法诊断优劣势,充分利用大学和社区的人力、物力资源,开发、整合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现已初步形成"博行"特色校本课程框架.

    "博行"特色课程整合探索

    高中跨学科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秦蕾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为突破高中跨学科教学的困境,从目前的课程资源、学习评价和师资情况出发,提出跨学科教学基于相同学习主题、真实问题解决和兴趣爱好引导的教学设计策略,基于形成性评价、档案式评价和学科关键能力的学习评价策略,基于合作学习、翻转课堂和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学习组织策略,以及基于职前教师培训、跨学科课程建设和社会实践的教师培养策略.

    跨学科教学教学设计学习评价学习组织教师培养

    大任务驱动下的跨学科教学实践——以《说"木叶"》为例

    杨兵
    53-56,59页

    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做好跨学科主题教学——《说"木叶"》教学案例探讨

    胡海洋
    57-59页

    "双新"背景下初中历史大概念教学探究

    赵晨晨陈国民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学教改革呼唤学科大概念教学的落地.学科大概念即"Big Idea",是促进知识结构化的关联与迁移机制,包括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要素、基于教材模块的学材要素与基于前测数据的学情要素.学科大概念兼具抽象性、统摄性特征,能清晰指向具体学科背后的本质内容,发挥学科知识聚合器、学科方法脚手架和学科思维主心骨的作用.教师以学科大概念为本,孵化靶向知识式的"概念源"、加减联动式的"概念群"、可视思维式的"概念图",便可深入整体学习单元设计之堂奥.

    新课程新教材大概念教学单元整体设计

    从碎片化到结构化: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建构

    俞子恩相丽佳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传承文化和思想的主阵地.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要义在于意义建构.传统语文阅读教学长期存在文本选择类型单一、文本密码破译理解单一等问题,使学生深陷文本意义建构碎片化、肢解化的困境,偏离唤醒学生主体经验、增强审美体验、提升语文素养的初衷.群文阅读通过结构化地组织、整合、感悟文本,可为学生建构文本意义提供助益.本文回归阅读的原点,通过阐明群文阅读的价值意涵,以期为语文教学真正落实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参考.

    群文阅读意义建构语文核心素养

    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策略

    吴钰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个体智力和思维水平的差异化体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其具有逻辑、辩证和创新思维,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路径.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情节发展,建构结构化新知,培养逻辑性思维;要精设"大情境",深挖语篇内涵,发展辩证性思维;要拓展知识与能力场域,提炼主题意义,培养创新性思维.

    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品质

    高中思政课跨学科教学的"四维"评价量表设计

    彭婧婷吴涯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有利于突破传统分科教学的局限性,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综合化,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对跨学科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应立足于课堂本身,以课堂观察为主要形式,通过建构"四维"量表,围绕目标设定、内容安排、过程把握及学生参与四个方面实施全面、详细的过程性评价,激发教学评价活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评价跨学科课堂观察高中思政课

    小学体育专项运动技能表现性评价设计策略与思考——以水平三篮球专项为例

    张刚何倩倩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索专项运动技能表现性评价,笔者从项群理论出发,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内容,以"情景运用"为主要手段探索专项运动技能表现性评价设计策略.本文以水平三篮球专项为例,进行了专项运动技能表现性评价方案的设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实践运用为驱动推进实施,以期达成"学练评"一致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篮球专项运动技能表现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