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教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教师
中国教师

郑国民

半月刊

1672-2051

zgjs@jiaoshi.org.cn

010-58801729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教育楼601室

中国教师/Journal Teacher's Journal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透过数字看美育

    赵志毅
    1页

    点燃乡村教育的"两把火"

    任勇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两把火"可以"点燃"乡村教育:基于科学路径之"火"——玩益智游戏;基于人文路径之"火"——猜益智灯谜."玩育"更适合乡村教育,可以融于课堂教学、课后服务、亲子互动和开放空间.这"两把火"可以助力乡村学校"把理想教育做出来",需要政府重视、学校部署、师生行动、家庭配合.

    乡村教育益智游戏益智灯谜

    培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基于三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分析

    孙燕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对于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研究以1439项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作为研究样本,分析获奖成果分布特征,解析优秀教学成果聚焦的主题,并选取获奖成果中的典型案例阐释优秀教学成果的基本特征,最后提出成果培育的建议.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成果特征成果培育

    蒙田论儿童阅读

    缪学超李静云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田作为文艺复兴后期一位思想敏锐的人文主义者,以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对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思考,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在《蒙田随笔》中,蒙田阐发了有关儿童阅读的观点.他认为应该给儿童选择合适的书籍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强调让儿童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养成阅读习惯,并指出阅读可以拓宽儿童的视野、培养儿童的品德.蒙田的观点对当今中小学开展儿童阅读活动具有借鉴意义.

    蒙田儿童阅读阅读兴趣阅读习惯

    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路径探索

    19页

    中小学艺术表现性评价的设计探索

    张丽李嵘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现性评价通过提供接近真实生活情境的评价任务,测量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强调学生表现的真实性和复杂性.设计艺术表现性评价时,应遵照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过程与结果,促进反思与成长的原则,从目标、表现性任务、评分规则三个要素着手展开设计.教师须从"评价学习"向"为学习服务的评价"转变,理解教学与评价一致性的重要性,提升评价专业能力.

    美育浸润行动表现性评价教师专业发展

    部落学社:学校美育课程开发实施新路径

    沈洁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育对于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在学校美育中的主要作用,在原有美术社团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创建"教室部落""场馆部落"和"行走部落"三种样态的"部落学社"课程,打造从静态到动态、从固定到临时、从实体到虚拟的立体式美育空间,提炼学习样态,用美育浸润学生.

    美育浸润行动部落学社美育课程

    高校与乡村中小学"1+4"美育帮扶机制的建构与实施

    刘春燕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明确了美育浸润行动,在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强调了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教师美育素养、学校美育氛围与美育工作机制.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自2021年参与了"山东省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齐鲁师范学院对利津县中小学美育提供了持续性的定向精准帮扶,构建了高校与中小学"1+4"美育帮扶机制,推进中小学美育优质均衡发展.

    美育浸润行动学校美育帮扶机制区域实践

    基于价值观培养的美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

    王佳曦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美育与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生价值观培养中的融合应用.通过构建多维度培养目标体系、整合资源、创新形式,以及建立长效评价与反馈机制,二者融合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一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实践能力,而且为学生奠定坚实的价值观基础,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学生价值观综合实践活动美育教育创新

    指向高中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美育浸润行动研究——以"致敬百年:经典影视创编"为例

    龚瑶陈琳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基本目标.作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美育在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研究中具备独特价值和关键作用.教师通过整合学科美育资源、开发跨学科美育课程、迭代再造美育学习空间,可激发学生对于发现美、创造美的热情,提升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下复杂问题的审美意识与能力,进而达成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更高需求.

    素养提升美育浸润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