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旬刊

1674-9308

ccme@vip.163.com ,cpd@vip.163.com

010-64476883

100055

北京市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4层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Journal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心理弹性训练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张沿君罗希
    14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训练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效果.方法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 月按照方便整群抽样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 650 名医学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25 名.照组学生给予传统说教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学生给予进行心理弹性训练.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评估学生干预前后的心理弹性水平,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hina college student mental health scale,CCSMHS)评估学生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2 组CD-RISC量表各因子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CSMH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弹性训练能提高医学的心理弹性水平,有效改善医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弹性训练医学生心理健康临床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规范化培训轮转实践研究

    徐北辰申志强李志锦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精细化行政管理的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规范化培训轮转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1 月—2023 年 7 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新入职行政管理人员40 名为研究对象,按入职时间分为实施前(2019 年 1月—2020 年 12 月年入职行政管理人员)、实施后(2021年 1 月—2023 年 7 月的新入职行政管理人员),各 20 名.实施前给予常规规范化轮转培训,实施后给予基于精细化行政管理规范化轮转培训.比较实施前后综合能力评价、综合能力得分与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实施后知识结构、工作态度、岗位适应性、沟通能力、执行力、团队合作、综合评价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知识结构、工作态度、岗位适应性、沟通能力、执行力、团队合作、综合评价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总满意度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精细化行政管理规范化轮转培训运用于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实践中具有较好价值,可有效改善行政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得分,提升综合能力评价,提高管理人员满意度.

    行政管理公立医院规范化轮转培训精细化管理综合能力满意度

    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机制

    张彩艳段晓晴孙建营
    157-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学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就业能力的关系及成就动机与职业抱负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3 年 3-5 月,采用就业能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成就动机量表、职业抱负量表对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赤峰学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5 所医学类高校 643 名参与者[75%(482 名)女性,25%(161 名)男性)]进行问卷星调研.结果 学生干部的职业抱负[(3.92±0.36)分]、一般自我效能感[(2.59±0.56)分]、成就动机[(10.22±0.86)分]分别高于普通学生[(3.68±0.77)分 vs.(2.36±0.52)分 vs.(10.01±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就业能力得分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学、临床医学的成就动机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职业抱负和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职业抱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0.073,占总效应的 13.92%),一般自我效能感通过成就动机和职业抱负的中介作用影响就业能力.结论 本文表明可以从积极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而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着手,同时为求职建立明确的行动目标,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抱负,从而提高就业能力.本研究所提出的就业能力影响机制为高校有效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参考途径.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就业能力成就动机职业抱负中介作用

    课程思政在本科《妇产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分析

    纪红胡乃军
    162-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课程思政在本科《妇产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3 月—2022 年 3 月锦州医科大学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四年级学生80名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 名.2 组学生均接受妇产科学课程教学,观察组学生在原有课程基础上,每节课中安排10 min予以"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包括我国妇产科学的历史、亲子关系和伦理道德、新中国妇产科学的发展、妇产科学的社会意义等.2组学生在学期课程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妇产科学期末考试.比较2组学生教师满意度评分、思政课程的认可度评分、期末考试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分析教师满意度、思政课程认可度与期末考试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教师满意度评分(86.3±13.2)分、思政课程认可度评分(90.5±10.6)分,对照组学生的教师满意度评分(78.9±11.6)分、思政课程认可度评分(71.5±15.3)分;观察组学生的教师满意度评分和认可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期末考试理论考试成绩(86.5±11.7)分、实践技能考核成绩(83.5±17.4)分、期末总成绩(84.2±16.0)分,对照组学生期末考试理论考试成绩(73.1±16.2)分、实践技能考核成绩(63.5±8.9)分、期末总成绩(70.6±13.3)分;观察组学生期末考试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期末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的期末总成绩与教师满意度、思政课程认可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本科妇产科学课程中加入思政教育,学生提高了教师满意度以及期末成绩,未来应进一步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制定适合本专业的思政课程.

    妇产科学思政课程教学效果考试成绩实践技能满意度

    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

    杨雪雯吕英慧李丽魏洪娟...
    16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为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自建库以来至 2023 年 3 月 19 日收录的相关文献,应用NoteExpress 3.2,WPS,CiteSpace 5.7.R2 对文献的作者、发表年度、期刊、机构及关键词进行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 412 篇,分别收录于 159 种期刊,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作者和机构合作较分散,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为老年护理、护理教育、老年护理学.结论 我国老年护理教育发展迅速,但作者和机构之间合作不足,未来可拓宽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合作.同时应在高层次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设置以及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中开展深度研究.

    老年护理护理教育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教育研究教学质量

    从临床医学教育的角度探讨"医防融合"的实践

    李牧范帅华刘畅郭军...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每一次重大新发传染病的大规模爆发,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医疗和公共卫生的水平,也体现了紧急公共卫生事件下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医防融合"势在必行.为促进医防融合,从公立医院的角度出发,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0年12月1日发布了关于《北京市医防融合培训方案》的相关通知,正式开始对临床医生进行医防融合培训,提高临床医生对传染性疾病的早期识别与预防.借鉴该培训方法,从医学教育的角度出发,建议在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中增加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等专业课程.此外,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内增设医防融合的培训,推广临床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双学位培养等,均有助于医防融合的实施.增进公共临床专业学生对公共卫生的了解,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提高应对能力.

    医防融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医学教育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课程思政背景下《精神医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管冰清周圆月高凤
    174-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国内精神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仍在探索发展中,精神医学本科教育担负着奠定医学基础能力和引领专业发展志趣的重要使命.因此在《精神医学导论》课程中利用自然学科及人文学科兼容特质,将思政元素与精神医学史有机结合,有助于促进精神医学本科生专业学习兴趣及职业认同感.文章结合国内精神医学本科教育现状,通过对授课对象学情分析、教材选择、课程内容设置、多元教学方法及综合考评等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探索实现精神卫生人才素质培养目标的课程思政有效路径,提出《精神医学导论》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及如何开展相关实践教学的建议,为精神医学人才培养相关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精神医学导论教学实践课程思政本科生职业认同感

    以"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为例探索"基因式"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

    刘晓健肖建英张玲王洪新...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深入推进校园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文章探讨了医药学专业基础课程——药理学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入路径.以"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教学为例,文章从师资建设、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识别思政教育的遗传密码)、构建思政素材库(积累丰富的思政教育氨基酸)以及精细的教学设计(确保思政教育的蛋白质得以准确表达)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思政教育如何以"基因式"的方式融入药理学教学的具体路径,依据本章的专业教学内容,制定了明确的思政目标,深入挖掘了与之相关的思政元素,并运用多种载体形式的素材,巧妙地在不同教学环节中融入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延伸至课后、线上教学和实验教学,实现了广泛而深入的教育效果,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药理学课程思政思政教育思政基因,基因式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借助医药类高校优质资源开展科普工作初探

    徐宋瑶
    18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科普工作作为提升国民科学素质的重要路径,受到各个层面的普遍重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拥有优质的实验室资源、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及完整的教学体系,有承担起科普工作的天然优势.国务院发布的多项指南性文件中均指出依托高校资源开展全民科普活动的必要性.文章以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自2015年起开展科普工作的实践经验为切入点,分享9年来开展科普工作的经验及心得,总结高校开展全民科普工作的优势,探讨进一步优化依托高校资源开展科普工作的路径,以期形成一套适合向其他高校推广的科普工作体系,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贡献高校的力量,展现社会主义办学背景下高校的职能担当及社会责任感.

    高等教育科普教育医药院校医学实验基地建设科普体系建设

    医学专业课程"六步法"思政资源建设路径探索

    方艳辉郭文平刘铭
    187-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资源建设是专业课程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基础和关键."六步法"将课程思政理论与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实践相结合,探索了六个步骤的课程思政资源建设路径:领悟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以明确资源建设立足点,熟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明晰资源建设关切点,分析课程特点以找准资源建设着眼点,挖掘思政元素以聚焦资源建设切入点,"九个一"中找素材以拓展资源建设生发点,以及提纲挈领凝练思政主旨.实践结果表明,"六步法"保障了思政素材的准确性,提高了课程思政的契合度,具象化了思政资源的来源,丰富了思政资源的类型,提升了教师的思政素养,锻炼了教师的思政能力,涵养了专业课程的厚度与温度,从而为医学专业课思政资源质量和教师思政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思路和途径.

    课程思政思政资源思政教学内容思政元素思政主旨医学微生物学医学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