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技翻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技翻译
中国科技翻译

曹京华 邱举良

季刊

1002-0489

jyzhang@cashq.ac.cn

010-68597754

100864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中国科技翻译/Journal Chinese Science & Technology Translators JournalCHS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介绍科技翻译研究成果,提高科技翻译水平,促进机器翻译的研究与应用,介绍国内外翻译界动态。读者为广大科技翻译工作者、大专院校从事科技翻译和研究的师生及科技外语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科院校科技翻译人才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研究

    赵燕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述了工科院校作为我国培养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其外语人才的培养不应拘囿于传统的语言专才的培养模式,而应充分发挥其工科背景优势,凸显工科院校外语人才的科技翻译能力与国际传播效能,以跨学科、跨界培养理念探究工科院校外语人才科技翻译能力和国际传播效能提升的新理念、新模式与新路径.

    工科院校外语人才科技传播新路径

    多模态建筑术语翻译的互文性研究——以《图像中国建筑史》为例

    王海峰郑琪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Kristeva的互文性理论视角下,结合多模态分析手段,试图从表意系统互文、中外文化域互文和联想互文三个层面对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中的建筑术语翻译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多模态建筑术语互文在术语概念、文本意义和文化价值层面形成的语用功能和时代价值,拓展中国古建筑文化海外译介的传播路径,从而有效塑造和传递中国形象.

    互文性多模态图像中国建筑史建筑术语

    翻译思维研究的进展与前瞻

    纪春萍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1980年代初,钱学森倡导建立思维科学,自此,翻译思维研究在国内兴起.至今,研究主要涉及思维在翻译中的运用、翻译中的思维转换与转换思维、翻译思维培养、翻译思维学学科体系构建等方面.未来翻译思维研究的着力点是理论创新.理论创新的未来趋势主要在于多学科视角和翻译学科本位,两者看似对立,实则统一,体现的是学科之间双向互惠、深度融合的超学科研究趋势.

    翻译思维进展前瞻

    新疆民俗文化翻译探讨

    谢旭升
    52-5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认为民俗翻译应准确把握其文化内涵.新疆民俗文化绚丽而多彩,是中华多元一体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译者不仅需要了解一些少数民族语言,还要身临其境感受其文化,方能从事少数民族民俗翻译工作.文化翻译牵涉到保持民族性和适应全球性的棘手问题,只有精准施策、多重技巧并举,才能实现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理想对接.

    民俗文化翻译探讨

    安乐哲和罗思文《论语》英译本得失探析

    彭萍陈馨
    55-5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汉学家安乐哲和罗思文合作翻译的《论语》题名为《论语的哲学诠释》(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该英译本以哲学视角阐释了孔子和儒家思想,通过副文本、翻译建构等策略试图保留《论语》的异质文化特点,体现孔子思想的哲学特点,使西方读者更清晰地认识孔子乃至儒家的思想,与此前《论语》译本有很大不同.本文通过分析安、罗《论语》译本的"得"与"失",旨在深入了解两位译者的哲学思想和翻译立场,从中汲取中国典籍对外译介的宝贵启示.

    论语英译本安乐哲罗思文哲学阐释

    首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术语英译之考释

    李宜芸牛云平
    58-61,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洗冤集录》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代法医理论和司法检验实践,首开中华民族古代科技文化史之滥觞,是世界法医学的开篇之作.本文以《洗冤集录》两个影响较大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实例,梳理其中代表性术语词句的英译方法,提出在英语语境中完全空缺和部分空缺的中国古代法医学术语应有针对地使用异化、直译、音译和多模态注释的翻译方法,以彰显中国文化底蕴,为中国法医学文明的国际传承与传播提供启示与借鉴.

    洗冤集录法医学文化术语英译方法

    晚清西方"海防"概念的引进——以《防海新论》的术语为例

    张娇任东升
    62-64,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防海新论》是晚清译入的第一部西方海防军事理论著作,承载着西方海防概念和知识,也是中西"海防"术语概念的初步碰撞与融合,成为当时清廷官员在海防议论中的重要话语来源.因此,对晚清"海防"概念的认识,不可忽视西方海防术语的译入过程.本文以《防海新论》原本中的核心术语coast defence的汉译为例,基于认知术语学视角下术语翻译的概念建构模型,从语符、语境和概念层面进行分析,探讨晚清西方"海防"概念的引进,并对其翻译的准确性予以简要评述.

    晚清防海新论海防术语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