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康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康医学
中国民康医学

周维金 何永洁

半月刊

1672-0369

mkzz@sohu.com

010-63510974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7号

中国民康医学/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查看更多>>《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简介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综合性科技期刊(月刊)。杂志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2-0369,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4917/R,国内邮发代号:82-503,国外邮发代号:M1714。《中国民康医学》杂志自1999年以来,被评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民康医学》被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中国民康医学》杂志主要面向国内外几万家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学术团体、图书馆、高等医学院校发行,所刊登的论文具有较高的科研、教学和临床价值。读者对象主要是医疗机构、科研单位的专业人士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疾病患者及广大人民群众。本杂志权威性强,覆盖面广,信息传播快,在推介医药、医疗设备器械、卫生材料、特色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中国民康医学》杂志自1988年1月创办以来,受到了有关领导、学术团体、专家学者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及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并为国内外医药、器械、卫生设备生产企业和医疗卫生部门刊发了大量广告,并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处方药广告专业媒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现辟有临床与研究、心理与健康、残疾与康复、医学与社会、名医荟萃、名院介绍、经验交流、科普园地、海外见闻、家庭医生、选药指南、新药推介等10多个栏目,各俱特色。《中国民康医学》杂志,愿成为您永远的朋友,与您长期携手,共同分享受益的欢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熏蒸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

    马会娜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6 月该院收治的9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活动度、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8.89%(40/45),高于对照组的 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左侧屈、右侧屈角度均大于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肢体麻木消失时间和握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效果显著,能够加快症状消失,减轻疼痛程度,增大颈椎活动度,提高颈椎功能,效果优于单用小针刀治疗.

    中药熏蒸小针刀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活动度

    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朱启航林岿然王林杰赵仕博...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 月该院收治的 89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44 例与观察组 45 例.对照组采用经后正中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手术前后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复位指标(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水平、创伤因子指标[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yo)、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个月,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Cobb角均小于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比均高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d,两组血清CK、Myo、LDH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螺钉松动、骨折椎体复位高度丢失、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背肌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相当,但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缩短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以及降低创伤因子指标水平和腰背肌疼痛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后正中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

    胸腰椎骨折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腰椎功能创伤因子并发症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张良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1 月至 2023 年 1 月该院收治的 210 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105 例.对照组采用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两组Harris各维度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3.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可提高髋关节功能评分,降低围术期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髋关节功能并发症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皮下内固定支架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王再军王兴焱陈州
    156-15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皮下内固定支架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6 月至2022 年 6 月该院收治的 106 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53).对照组采用皮下内固定支架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血清骨转化状态指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CN)、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水平、骨盆垂直移位距离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 周,两组血清BAP、OCN水平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T-P1NP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个月,两组骨盆垂直移位距离均短于术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患者可改善骨转化状态指标水平,降低手术相关指标水平,缩短骨盆垂直移位距离,效果优于皮下内固定支架术治疗.

    骨盆前环骨折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皮下内固定支架术骨转化骨盆垂直移位并发症

    环泊酚与丙泊酚麻醉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谷晶晶刘珊珊吴冬良李凯辉...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环泊酚与丙泊酚麻醉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3 年 6-12 月于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 80 例老年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观察组予以环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对照组予以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离开麻醉恢复室时间)水平,不同时间[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3 min(T1)、进镜时(T2)、术毕(T3)]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水平、不同时间(术始 10、30 min和术毕)镇静(Ramsay评分法)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麻醉苏醒时间、离开麻醉恢复室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 时,两组心率、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均低于T0 时,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始 10、30 min和术毕时,两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泊酚麻醉应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降低注射痛发生率,效果优于丙泊酚麻醉,但需延长麻醉诱导时间.

    环泊酚丙泊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麻醉血流动力学镇静

    改良Hayman缝合术与B-Lynch缝合术联合Bakri球囊填塞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李明霞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改良Hayman缝合术与B-Lynch缝合术联合Bakri球囊填塞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7 月至 2022 年 7 月该院收治的 78 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9 例.两组均采用Bakri球囊宫腔填塞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观察组联合改良Hayman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康复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13%,低于对照组的 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Hayman缝合术联合Backri球囊填塞应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降低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B-Lynch缝合术联合Bakri球囊填塞.

    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改良Hayman缝合术B-Lynch缝合术Bakri球囊出血量

    基于LERANS模式的健康教育在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培培
    166-168,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基于LERANS模式的健康教育在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该院收治的 78 例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9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LERANS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知信行、自我效能[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生命质量[卒中专用生命质量量表(SS-QOL)]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知识、信念、行为等知信行评分和SSEQ、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100.00%(39/39),高于对照组的 84.62%(3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LERANS模式的健康教育应用于卒中恢复期患者可提高知信行、自我效能、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LERANS模式健康教育卒中恢复期知信行自我效能生命质量

    多感官促醒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高茹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多感官促醒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2 月该院收治的 90 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感官促醒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苏醒率、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GCS、CRS-R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苏醒率和总苏醒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 2、4 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感官促醒护理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GCS评分、CRS-R评分和苏醒率,降低NIHS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多感官促醒护理神经功能缺损昏迷评分苏醒并发症

    延续性护理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王红梅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2 月该院收治的100 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眩晕[眩晕评定量表(DARS)]、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命质量[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DA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ESCA、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2/50),低于对照组的 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8.00%(49/50),高于对照组的 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可降低眩晕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自护能力、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延续性护理自护能力生命质量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

    利伯曼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珊珊刘金荣
    176-17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利伯曼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 3 月该院收治的 94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47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利伯曼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程度[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自知力[自知力和态度问卷(ITAQ)]、社会功能[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CL-90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NOSIE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 1、3 个月后,两组ITAQ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SD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 91.49%,高于对照组的 7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利伯曼康复护理可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SCL-90、SDSS评分,提高NOSIE评分、ITAQ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护理.

    利伯曼康复护理精神分裂症自知力社会功能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