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奶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奶牛
中国奶牛

杨秀文

半月刊

1004-4264

zgnn@dac.org.cn

010-62948051 62943084

100192

北京德胜门外清河南镇北京奶牛中心院内

中国奶牛/Journal China Dairy Cattl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国家农业部主管、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中央级奶牛业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畜牧学类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宗旨是: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奶牛业和乳品加工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深化改革,促进我国奶牛业产业化和奶牛科学的发展;研究探讨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管理现代问题等;普及奶牛业科技知识;交流企业管理经验,传播国内外奶牛科技信息。本刊主要面向全国各地农牧场、奶牛场、乳品厂和奶牛饲养户,面向各级农牧业、奶牛业、乳品加工工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以及大中专院校等。栏目有:奶业要闻、科学研究、饲料·饲养、繁殖·育种、奶牛保健、乳品加工、机械·设施、质量安全、养殖环境保护、世界奶业、地方奶业、奶农园地、信息·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阴离子盐在围产前期奶牛饲粮中的应用效果

    邓露芳辛娜王东林茂森...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前期奶牛日粮中添加阴离子盐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尿液pH值、血液指标、产后疾病及产奶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干奶后期荷斯坦经产牛6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30头,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阴阳离子差(DCAD)水平为163.4meq/kg DM的饲粮;试验组饲喂的日粮DCAD初始水平为-100.2meq/kgDM[阴离子盐添加量380g/(头·d)],试验期间通过调整添加量,使尿液pH值稳定在6.0~6.5之间,从而探索阴离子盐的最适添加量及其与尿液pH值的相关关系.试验组从产前28d开始饲喂试验日粮直至产犊当日停止(前7d为预饲期),产后试验组和对照组饲喂相同的泌乳日粮.试验结果表明:围产前期奶牛饲喂阴离子盐298~351g/(头·d),可显著降低奶牛尿液pH值至6.0~6.5;显著降低产前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降低血清甲状旁腺素的含量;提高血钙含量,使血钙浓度保持在2.24mmol/L以上.可降低真胃移位、产后瘫痪、酮病、血乳等疾病的发生和淘汰率;产后60d产奶量曲线稳定,高峰奶上升快,同时有缩短奶牛产奶高峰到达时间的趋势.综上,围产前期奶牛饲喂阴离子盐,可预防和防止奶牛低血钙的发生,有效改善产后健康和生产性能.

    阴离子盐围产前期奶牛

    冷榨油籽饼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赵金鹏王敏宫玥张瑞华...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冷榨油籽饼是油籽榨油后的副产物,富含粗蛋白、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然而,冷榨油籽饼由于类型、添加水平、饲喂动物类型等的不同,其饲喂效果差异较大.此外,冷榨油籽饼中的抗营养因子也可能会对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六种冷榨油籽饼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的利用,以期为牧场对冷榨油籽饼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冷榨油籽饼营养成分抗营养因子反刍动物

    胆汁酸的生理功能及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郑怀军刘蕊李玲李洋...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胆汁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及其潜在效益.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胆汁酸在动物体内发挥着多重作用.除了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外,它还参与调节胆固醇代谢,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等关键生理过程.尤其是在畜禽饲料添加剂领域,胆汁酸的应用备受瞩目.本文介绍了胆汁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合成途径、生理功能机制,以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了当前胆汁酸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未来畜牧业中更广泛应用胆汁酸的建议,以期为行业发展和动物生产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前瞻性思考.

    胆汁酸生理功能反刍动物生产

    荷斯坦牛步态性状的研究进展

    姜志国刘林邹杨刘灿风...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步态作为衡量荷斯坦牛运动能力的性状,已纳入加拿大、德国等国的奶牛群体改良.本文简述了荷斯坦牛步态评定方法及其研究进展等.步态为低遗传力性状,但与体况评分、肢蹄、体细胞数等性状存在中高强度遗传相关,是一种有价值的育种性状.国内对于奶牛步态研究比较局限,尚未规模应用,奶牛步态研究值得受到更广泛的关注.

    荷斯坦牛步态遗传力遗传相关

    弗荷杂交牛与荷斯坦牛血清主要细胞因子浓度的研究

    房文斌蔺文龙窦立静赵艳梅...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弗荷杂交为乳肉牛融合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揭示弗荷杂交牛与荷斯坦牛在抗病力免疫细胞因子方面的差异,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弗荷杂交牛、荷斯坦牛与抗病力相关的主要免疫细胞因子白介素、补体、干扰素、免疫球蛋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在血液中的浓度,为弗荷杂交牛抗病力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经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M含量弗荷杂交牛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γ-干扰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含量弗荷杂交牛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1),白介素IL-2、补体蛋白C3、C4、血清总补体CH50、干扰素γ、免疫球蛋白IgA含量弗荷杂交牛极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1),白介素IL-3、IL-6、IL-10、免疫球蛋白IgG含量弗荷杂交牛与荷斯坦牛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从免疫细胞因子的层面揭示了两种牛存在的差异,可为弗荷杂交的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弗荷杂交牛荷斯坦牛细胞因子抗病力

    新疆石河子规模化牛场牛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调查

    胡南方叶翠芳赵宗胜张红梅...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初步了解石河子地区规模化牛场2023年牛支原体肺炎流行情况,对该地区5个不同规模牛场血清样本进行牛支原体血清抗体及牛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2(MBL2)水平检测,分析血清学调查结果.同时,采集该地区20头有呼吸道症状的牛鼻腔黏液,采用PCR检测其病原体.结果显示,1~5月龄牛支原体血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38.95%,1、3、4、5月龄犊牛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34.25%、46.67%、53.85%,MBL2检测结果显示超过正常表达量的牛只数量占比为37.13%,2、3月龄犊牛MBL2含量超过正常表达的牛只数量占比分别为50%、46.57%.70%(14/20)的牛鼻腔黏液样本中检测出相关病原体存在,其中3月龄犊牛死亡率最高为27.27%.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部分规模化牛场牛支原体病流行.

    牛支原体肺炎PCRELISAMBL2流行病学调查

    新疆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规律调查分析

    苗苗邹阿玲成宇张莎莎...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性乳房炎是一种多病因诱发的疾病,严重阻碍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为了解新疆地区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本试验选取新疆地区规模不等的12个奶牛场进行调研,以这些牛场2020-2022年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记录为主,对这些奶牛场不同月份、不同胎次、不同泌乳天数、不同日产奶量的发病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6-8月份奶牛隐性乳房炎患病率较高;不同胎次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差异极显著(P<0.01),胎次和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泌乳天数在100~199d、200~305d分组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极显著低于1~44d分组(P<0.01),奶牛泌乳前期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较高;日产奶量≥35kg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显著低于20kg以下和20~35kg两个分组(P<0.01),日产奶量与发病率呈负相关关系;不同规模奶牛场对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此次调研表明隐性乳房炎的发生与奶牛的气温、胎次、泌乳天数、日产奶量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奶牛DHI隐性乳房炎发病率

    楚雄州2017-2023年牛布鲁氏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李祥峰杨培昌肖俊刘露...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楚雄州牛布鲁氏菌病的血清流行病学情况,掌握流行趋势,本试验通过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试管凝集试验进行复核,对2017-2023年楚雄州全州10县(市)送检的23421份牛血清样品进行感染抗体检测,并从不同年份、不同养殖类型、不同县市等角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7-2023年间布病阳性率呈上升态势,2019年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2021-2023年呈平稳下降趋势;规模户牛布病阳性率总体高于散养户(规模户0.99%,散养户0.08%);牛布病阳性率较高的前5个县市均为牛养殖密度较高的县市.结果表明,楚雄州牛布病流行整体呈现反弹上升趋势,牛布病阳性率(0.50%)达到国家控制标准(牛1.0%以下),但还高于国家稳定控制标准(牛0.2%以下),不规范引种是引起布病阳性的主要原因,楚雄州布鲁氏菌病防控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本调查为准确掌握楚雄州牛布鲁氏菌病的分布情况、判断流行趋势、因地制宜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了参考.

    牛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生驼乳中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

    王帅王富兰赵艳坤武亚婷...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了解生驼乳中的细菌多样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生驼乳中的菌落结构和优势菌群.对四个季度从乌鲁木齐市及木垒县采集的96个驼乳样本,提取全基因组,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进行研究,获得多样性信息.结果显示,96个样本测序共获得7254239对有效序列,夏季特定OTU数量高达84个,春季特定OTU数量较多,冬季相对较低.本研究在高通量测序技术手段的分析下,驼乳的细菌群落共分为34个门、87个纲、131个目、254个科、587个属、412个种.驼乳的细菌群落从门水平上共分离出34种,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影响驼乳样本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季节.

    高通量测序生驼乳细菌多样性

    婴幼儿配方乳粉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维生素A稳定性的研究

    危娟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从维生素A添加顺序、湿法添加不同含量的维生素C、配方差异性以及储存环境4个方面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维生素A的稳定性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标准化配料过程中,循环化料结束后将维生素包溶解液加入配料罐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并降低工艺过程中维生素A的损失;在产品配方中适量添加维生素C能有效降低其工艺损耗,但具体有效剂量还需进一步研究;与使用生牛乳配方相比,采用全羊乳蛋白配方可显著降低产品中维生素A的工艺损失率;此外,低温储存环境可更好地保护乳粉中维生素A的含量.通过对维生素A稳定性的研究,有助于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生产配方研究、生产过程质量管控和生产工艺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婴幼儿配方乳粉加工及贮藏维生素A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