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乳品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乳品工业
中国乳品工业

刘鹏

月刊

1001-2230

rpgy@chinajournal.net.cn

0451-86662740、86661195

150028

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一路2727号

中国乳品工业/Journal China Dairy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性科技期刊,报道国内外乳品工业科技成果,介绍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产品,开展学术技术交流。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专题综述、译文综述等。读者对象为乳品工业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株高产胞外多糖降血糖副干酪乳杆菌JY062(TD062)的黏附性与耐受性评价

    张宇赵家源郑佳鹏满朝新...
    4-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分离自西藏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的副干酪乳杆菌JY062(原副干酪乳杆菌TD062)为试验菌株,测定此菌株的胞外多糖产量、对Caco-2细胞的黏附性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并分析测定其体外耐受性能.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JY062的胞外多糖的产量为0.69 g/L,黏附性为91.2%,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57.36%.综合判定副干酪乳杆菌JY062为高产胞外多糖的菌株,此菌株黏附性能好,具有较高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说明该菌株可以利用其分泌的胞外多糖,提高黏附在宿主肠道的性能,进而发挥降血糖的功能活性.且该菌株具有较高水平的环境耐受能力,是一株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潜在功能性益生菌.

    副干酪乳杆菌胞外多糖降血糖耐受性

    不同粒径牛乳脂肪球的鞘脂浓度比较

    卢文燕杨静娜胡明月黄啟雪...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集泌乳期荷斯坦奶牛乳样,并采用重力法进行分层,对不同层牛乳的粒径参数进行测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大、小粒径脂肪球的鞘脂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牛乳经重力分层后的粒径有显著变化,D[3,2]在F1层为2.25 μm,F4层为2.71 μm,F7层为3.97 μm(P<0.05);D[4,3]在 F1 层为2.37 μm,F4层为3.09 μm,F7层为4.16 μm(P<0.05),其他粒径参数 Dv(10)、Dv(50)和 Dv(90)也呈现从 F1 到F7层逐渐增大的趋势,比表面积(SSA)呈现逐渐减小的变化(P<0.05).质谱分析F1和F7层牛乳中28种鞘磷脂(SM)、5种神经酰胺(Cer)、2种鞘氨醇(SPH)和12种糖鞘脂(HexCer),与F1层相比,F7层有23种SM、4种Cer、1种HexCer和1种SPH含量显著增加(P<0.05).这些数据表明乳脂肪球粒径的大小影响了鞘磷脂含量.

    牛乳乳脂肪球粒径乳脂肪球膜鞘磷脂

    miR-9-5p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合成的影响

    刘青悦张岩刘杰魏祥飞...
    14-1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健康的泌乳期中国荷斯坦奶牛的乳腺上皮细胞(Dairy cow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DCMECs)为实验模型,探究miR-9-5p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合成的影响.通过体外转染miR-9-5p mimics的方式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随后采用MTT方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乳脂合成相关信号通路蛋白SREBP1的表达情况,再采用甘油三脂检测试剂盒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甘油三脂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miR-9-5p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miR-9-5p对乳脂合成相关信号通路蛋白SREBP1的表达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显著抑制甘油三脂的合成,说明miR-9-5p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的合成有着负调控作用.本实验试图从分子水平揭示中国荷斯坦奶牛乳品质差异的原因,进一步完善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的分子机制.

    奶牛乳腺miR-9-5p脂代谢

    6种家畜乳脂肪SFC-Q-TOF-MS指纹特征及建模可行性

    许昀晖郭军刘宇婷刘莉敏...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家畜乳脂肪质谱指纹特征和建立真实性判别模型,采集蒙古马、荷斯坦牛、双峰驼、山羊、牦牛和水牛乳代表性样品56份,超临界流体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 Quadrupole Time of Fight Mass Spectrometry,SFC-Q-TOF-MS)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ESI+)采集质谱.按乳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s,TAGs)480~910 m/z质谱范围,截取总基峰色谱图(Base Peak Ion chromatogram,BPI)和总质谱图(Mass Spectrum,MS)数据,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6种家畜乳以物种聚类距离符合物种分类学规律;有机和非有机牛乳分开聚类.乳脂肪质谱指纹可建立家畜乳的物种判别模型,并有望建立有机和非有机饲养模式判别模型.

    真实性超临界流体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质谱指纹主成分分析

    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遗传性对其益生特性及货架期菌数的影响

    徐显睿李翠凤张宗博谢璐璐...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株嗜酸乳杆菌和6株双歧杆菌为研究对象,鼠李糖乳杆菌LGG作为对照,对经传代4、5、6次过程中菌株益生特性和货架期菌数稳定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Z-43在遗传稳定性、细胞黏附性和货架期菌数方面表现最好,连续传代6次对氯仿静电作用率约为100%,在25和-20℃条件下90 d菌数存活率在60%~100%.乳双歧杆菌Z-1传代4次表现为最佳益生特性,在模拟胃液孵育60 min和模拟肠液中孵育5 h存活率分别约为93.07%和106.5%,其静电作用率可达97.35%,25和-20℃货架期90 d菌数存活率分别在30.10%和92%,为最佳抗性菌株.

    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遗传性益生特性货架期稳定性

    不同热处理液态牛乳产品中主要活性蛋白质量浓度差异研究

    赵笑白沙沙孔凡华徐佳佳...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建立RP-HPLC方法快速准确测定不同热处理方式的市售液态牛乳中主要活性蛋白包括α-乳白蛋白(α-La)和β-乳球蛋白(β-Lg)的质量浓度,建立了测定活性乳蛋白所使用的RP-HPLC法,该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RSD<8%)和较高的回收率(>95%).测定结果表明,与原料乳相比,经过高温处理(常温存放)的液态乳中的活性α-La和β-Lg显著偏低(<0.16 g/L);而经巴氏杀菌后低温存放(2~6℃)的液态乳样品中活性乳蛋白可得到很好地保持,部分灭菌后低温存放的样品中活性蛋白损失较大.本研究旨为优化液态乳热处理工艺和规范乳企业对于液态乳的工业生产提供借鉴,为消费者对液态乳制品的选择提供指导.

    RP-HPLC液态牛乳热处理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

    市售不同畜牧乳和人乳的脂肪酸比较分析

    徐玮王澍周晓婷周玮婧...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人乳及市售的7种不同畜牧乳脂肪酸的组成,并对人乳和多种畜牧乳的不同脂肪酸类别、质量分数、特点、营养效益等进行差异性分析,进而得出了可以把和人乳脂肪酸质量分数相近的动物乳经过比例调整后,作为人乳的替代品,满足市场的需求和人体的需要.

    市售乳脂脂肪酸比较分析

    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乳清蛋白检测及蛋白热变性的研究进展

    徐涛陈璟瑶杨宝雨乔为仓...
    35-3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乳清蛋白中蛋白的生理功能和蛋白热变性的结构变化,讨论了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方法的优化改善研究归纳总结,对乳清蛋白检测的研究提出建议,以期为开发新的检测方法提供思路.

    配方奶粉乳清蛋白蛋白热变性检测方法

    奶中风味物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迟雪露刘慧敏叶巧燕郑楠...
    40-4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风味角度出发,对奶产品中主要风味物质组成及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概述了目前广泛应用于奶制品挥发性物质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包括挥发性物质的前处理方法、分离鉴定技术及感官评价方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对原料奶的监测及奶产品感官品质的改良提供新的思路.

    牛奶挥发性组分风味检测方法感官品质

    体积排阻色谱法测定牛奶、乳粉、乳清粉中α-乳白蛋白的含量

    杜茹芸王亮林毅侃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体积排阻色谱法检测牛奶、乳粉、乳清粉中α-乳白蛋白含量的分析方法.使样品中的α-乳白蛋白经过盐酸胍变性以及2-巯基乙醇还原后,形成展开的α-乳白蛋白的单体结构,调节pH至6.5~7.5,串联使用两根体积排阻色谱柱MAbPac SEC-1 300Å(7.8 mm×300 mm),盐酸胍为流动相,等梯度洗脱,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80 nm进行检测.本方法可以同时适用于牛奶、乳粉以及乳清粉中α-乳白蛋白的分离分析.α-乳白蛋白的线性范围为10~500 mg/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α-乳白蛋白的检出浓度为3.00μg/mnL(S/N=3),定量浓度为10.0 g/mL(S/N=10).牛奶、乳粉-乳白蛋白含量的分析方法.样1品中的α-乳白蛋白经过盐酸胍变性以及2-巯基乙醇还原后,形成展开的α-乳白蛋白的单体结构,调节pH至6.5~7.5,串联使用两根体积排阻色谱柱MAbPac SEC-1 300Å(7.8 mm×300 mm),盐酸胍为流动相,等梯度洗脱,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80 nm进行检测.本方法可以同时适用于牛奶、乳粉以及乳清粉中α-乳白蛋白的分离分析.α-乳白蛋白的线性范围为10~500 mg/L,线性相关系和乳清粉中α-乳白蛋白低中高3种浓度的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9%~98.2%、100.0%~101.4%和95.1%~100.4%,6次重复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小于10%.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适合测定牛奶、乳粉和乳清粉中α-乳白蛋白的含量.

    体积排阻色谱牛奶乳粉乳清粉α-乳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