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乳品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乳品工业
中国乳品工业

刘鹏

月刊

1001-2230

rpgy@chinajournal.net.cn

0451-86662740、86661195

150028

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一路2727号

中国乳品工业/Journal China Dairy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性科技期刊,报道国内外乳品工业科技成果,介绍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产品,开展学术技术交流。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专题综述、译文综述等。读者对象为乳品工业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合益生菌改善免疫低下效果研究

    牟龙恺史晓丹杨雨宁李柏良...
    5-1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研究嗜酸乳杆菌LA-06、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干酪乳酪杆菌Glory LC18和鼠李糖乳酪杆菌Glory LG12按照40∶20∶20∶9的比例,以低聚果糖、麦芽糊精为基质,复配制得复合益生菌粉改善小鼠免疫抑制效果.通过注射环磷酰胺造模,用3种梯度(1×106、1×107、1×108 CFU/只)进行免疫抑制研究,测定体重、免疫器官指数、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复合益生菌组小鼠的体质量增加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足跖厚度、抗体积数、NK细胞活性、吞噬指数分别增加62%、65%、13%、30%、26%、40%、25%.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有一定促进作用.

    复合益生菌肠道菌群环磷酰胺免疫调节

    RANKL对LPS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研究

    杨慧琳马晓聪曲波崔英俊...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研究利用LPS诱导建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模型,过表达RANKL后,采用MTT法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模型中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力,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模型中炎症因子IL1β、IL6、iNOS、TNF-α的mRNA表达,探讨RANKL对LP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结果表明,以10 μg/mL LPS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24 h建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模型,RANKL可显著提高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模型中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力,降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模型中IL1β、IL6、iNOS的mRNA表达,同时显著降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模型中TNF-α的mRNA及蛋白表达.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RANKLLPS炎症因子

    马乳、驴乳、驼乳对小鼠生长性能、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王建文任万路孙志文刘师博...
    16-1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究马乳、驴乳、驼乳对小鼠生长、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4周龄小鼠32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马乳组、驴乳组和驼乳组,每天根据体质量分别灌胃10 g/kg体质量蒸馏水、马乳、驴乳和驼乳,在第29天处死小鼠后采集肝脏组织,测定小鼠的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马乳组和驼乳组15~21 d和22~28 d时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降低,马乳组脾脏指数、白介素1β、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白细胞介素-6、丙二醛浓度显著降低;驴乳组脾脏指数、蛋白质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白细胞介素-6、丙二醛浓度显著降低;驼乳组脾脏指数、白介素1β、蛋白质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浓度显著降低.灌灌胃马乳和驼乳能够降低小鼠日采食量,灌胃马乳、驴乳、驼乳能够改善小鼠的免疫和抗氧化能力.

    马乳驴乳驼乳小鼠生长性能免疫抗氧化

    蛋清蛋白/黄油复合凝胶对减钠再制干酪品质特性的影响

    张川梁影王晓楠李倩文...
    20-2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减钠再制干酪存在的质地、风味变差,组织状态缺陷等问题,通过利用蛋清蛋白/黄油复合凝胶替代部分乳化盐制备减钠再制干酪,检测其质构特性、色差、融化性、油析性、感官评价及钠含量等品质特性,并阐明复合凝胶对减钠再制干酪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凝胶替代30%乳化盐所制备的再制干酪质地均匀、表面光滑细腻,提高了其整体可接受度;也赋予了产品更好的质构特性;融化性及油析性得到改善同时,钠含量得到降低.复合凝胶能够有效替代乳化盐进行减钠再制干酪的制备,为减钠再制干酪的实际生产提供数据支撑.

    蛋清蛋白复合凝胶减钠再制干酪

    酶解奶豆腐产品开发及品质评价

    张世新
    25-3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我国传统奶酪中的奶豆腐为研究对象,利用蛋白酶酶解对奶豆腐的感官品质进行改善.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优化确定奶豆腐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Flavourzyme蛋白酶(F酶)添加量0.77%,Neutrase蛋白酶(N酶)添加量0.43%,酶解时间34 min.对比酶解前后奶豆腐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结果、感官结果、氨基酸分析结果、电子舌结果及代谢组学结果表明,酶解后奶酪的组织结构及组织状态更加细腻均匀,滋味更加丰富;游离氨基酸总量约为酶解前的2倍,其中以苦味氨基酸增加幅度最大,鲜味氨基酸少量增加;非靶向代谢结果表明酶解后奶豆腐苦味氨基酸、有机酸(芥子酸)含量增加.研究为传统奶豆腐品质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为传统乳制品的加工与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奶豆腐酶解工艺优化品质评价

    双歧杆菌对机体肠道菌群稳态健康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李璇武俊瑞张鹤男唐嘉忆...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道是人体内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人体相互依存并对人体的代谢、营养、免疫系统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稳态一旦遭到破坏,可引发肠道及代谢方面的健康问题.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作为肠道固有菌群之一,能够通过调控肠道菌群稳态维持肠道正常功能,然而其调节肠道菌群稳态的作用机制缺乏系统的总结.文章总结近5年国内外有关肠道菌群稳态及其对人体健康疾病的影响,阐明双歧杆菌通过与病原菌竞争肠黏膜粘附点、代谢难消化的寡糖、与微生物群交叉喂养、刺激免疫系统4种方式调节肠道菌群稳态,为进一步研究双歧杆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机制、靶向筛选和研制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提供参考.

    双歧杆菌肠道菌群代谢肠道菌群紊乱微生态

    母乳菌群及其对婴儿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刘田雨韦金盈方晓慧陈嘉怡...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概述了母乳菌群的主要构成、来源、受影响因素以及对后代菌群和疾病的影响.母乳中除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外,还含有独特的微生物群.已在母乳中检测出上百种细菌物种,包括共生菌、益生菌以及潜在的有益菌.目前母乳菌群的来源还不确定,可能来源于乳腺、母亲皮肤、婴儿口腔或母亲肠道菌群的转移.另外,母乳菌群受到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在组成上具有个体差异性.母乳喂养可为婴儿垂直传递有益菌,促进婴儿健康的肠道菌群形成、增强免疫系统发育,降低生命早期或成长后期相关疾病发生风险,为母乳菌群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母乳微生物婴儿肠道菌群

    发酵乳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吴文芳李宝磊侯保朝洪维錬...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乳基质成分、加工工艺、发酵菌种及功能性成分的添加对发酵乳稳定性的影响.发酵乳较低的稳定性易导致不理想的质地和风味,降低消费者接受度.总固体和蛋白质含量的提高会增加发酵乳的黏度、稠度以及持水力,脂肪的含量以及粒径大小都会影响发酵乳质地.未加热和严重热处理的乳会比最佳热处理的乳更容易脱水收缩,在较高压力和热处理后的均质化过程有助于减少脱水.搅拌5 min,38 ℃下平滑,并在管式换热器(THX)中冷却的联合操作,可以改善搅拌型酸奶储存过程中的硬度、黏度和稠度.0 ℃冷却能够改善凝胶性能,缩短冷却时间,节省时间和能源.此外,分泌EPS的发酵剂可以有效地提高保水能力,改善乳清分离,为发酵乳的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发酵乳稳定性感官特性质构特性影响因素

    乳及乳制品中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刘玲叶沛赵丽陈俊秀...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及乳制品在人类的营养保障中有重要作用,真菌毒素在霉变农作物及畜牧饲料中广泛存在,通过血-乳屏障进入动物乳汁进而传入食物链,乳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再次存在真菌毒素污染风险,因此对乳及乳制品中真菌毒素检测分析有利于确保其安全性和真实性.文章围绕乳及乳制品中真菌毒素概况、前处理技术、测定方法等进行综述,比较其方法优缺点,展望真菌毒素的检测技术与趋势,探讨检测新技术开发及应用,为乳及乳制品质量把控提供技术依据.

    乳及乳制品真菌毒素检测技术质量控制食品安全

    改良碱水解法测定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中脂肪含量

    柯燕娜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选定最佳水浴加热时间、混合醚使用量和抽提次数,对GB 500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中碱水解法进行改良.通过质控样品测定、加标回收试验、精密度试验和实际样品检测,探讨改良碱水解法测定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中脂肪适用性.结果表明,质控样脂肪含量理论值为22.0 g/100 g,测定值为21.9 g/100 g,测定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试验结果可靠;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和质控样加标回收率为95.9%~98.6%,相对标准偏差为1.10%~1.16%,改良碱水解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23批次市售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的脂肪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改良碱水解法适合检测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中脂肪.

    改良碱水解法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