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

刘迎秋

双月刊

2097-1125

010-64722354 64753231-2523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1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刊物。以刊登学术论文为主,结合介绍该院教学和科研的进展情况与经验等。除发表导师、教师的指导性文章外,主要为研究生提供发表科研成果的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民族共同体起源的自然与文化人类学分析

    李辉
    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于西方民族国家,中国的各民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组成天然而紧密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现代人在东亚已繁衍了近5万年,最初从事狩猎采集的原始人群如何聚合成民族系统、演化出文明,这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起源的关键问题.从多个学科的视角可以观察到,东亚现代人群呈现明显的"五瓣"内部结构:在语言学方面,主要有汉、藏缅、阿尔泰、侗傣、苗瑶语系(族);在考古学方面,主要有红山、仰韶、高庙、龙山、良渚文化;在古史传说方面,《尚书序》等认为中华民族起源于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五大部族;在遗传学方面,Y染色体最大的扩张单倍群是Oα、Oβ、Oγ、C2、O1a.以DNA为纽带,可以大致串联起上述视角,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起源于五大原始族群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融合与演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起源遗传谱系语系新石器时代

    以刑事辩护八大学说助推法治现代化

    冀祥德
    2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决策,将法治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共筑中国梦的核心要素,法治现代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助推器.然而,刑事法治建设是我国法治建设"木桶之短板",在刑事法治建设中刑事辩护又是其短板,要以法治现代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刑事辩护现代化不可或缺.对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刑事诉讼的发展历史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我国的控辩关系主要经历了无序、失衡、对抗、对抗兼合作四个阶段,刑事诉讼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特质,刑事辩护活动受控辩关系的影响也相应呈现不同样态、受到不同挑战.但不论外化为何种表现形式,刑事辩护的内核终究受制于控辩审的关系,其中以控辩关系为甚.刑事辩护八大学说从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理论指导出发,着眼刑事辩护的显性问题,切入控辩关系之内核,以求通过刑事辩护理论的发展助推刑事辩护制度的完善,进而助推法治现代化的实现.

    法治现代化刑事辩护八大学说

    人力资源服务业统计发展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

    田永坡李琪朱丹雨
    4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立足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运用文本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研究了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统计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国家统计、部门统计均设定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统计指标,一些地方统计也结合本地实践开展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统计探索.同时,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跨界和创新发展、提升发展质量以及完善统计工作相关要求是当前人力资源服务业统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和动态调整国家统计、部门统计的相关内容,合理补充增加值、税金缴纳等统计指标.

    人力资源服务业统计指标创新发展国家统计部门统计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创新力评价指标构建研究

    于晓彤罗潇
    5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创新力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本文采用德尔菲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出一个包含七个一级指标和若干子指标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Python技术对我国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上市企业及重庆市部分代表企业进行创新力评估.研究发现,含技术基因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更具创新优势;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技术竞争优势相对薄弱;提升服务效能并保持可持续发展是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根本所在.上述研究结论为推进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创新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创新力评价指标

    洗钱罪行为要素与主观要素之规范重构与关系辨正

    屈耀伦
    7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洗钱罪的既有研究沿袭法益关联辨识和"重结果、轻行为"思路的结果本位立场,这无法回应扩大刑事打击范围的立法目的,忽略了行为在犯罪中的重要作用,应当厘清本罪的主观要素与行为要素.在主观要素层面上,洗钱罪中的"明知"应属于注意规定,在违法性的判断上删除与否并无影响;"为掩饰、隐瞒"属于"目的"的表述,但并不等同于本罪属于目的犯,仅被涵摄于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之中.在行为要素层面上,对洗钱罪之行为应做规范理解,对事实行为进行刑法评价,即评价洗钱行为本身应具有掩饰、隐瞒的性质.在行为本位立场之下,洗钱罪中的主观要素与行为要素之间相辅相成,该认定方法可以使主观认定的逻辑通路缩短,降低司法取证和证明难度.

    洗钱罪行为要素主观要素

    中国哲学的三重义涵——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成因新探

    常会营
    9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之复杂难解,受制于"中国哲学"一词的三重义涵.首先,它既是作为一门"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又是代表"思想传统"的中国哲学.其次,作为"思想传统"的中国哲学,既是作为"义理"的中国哲学,又是作为"社会教化"的中国哲学.最后,作为"社会教化"的中国哲学,既是一种"道德教化"的中国哲学,又是具有一定"宗教教化"功能的中国哲学.由于不能对中国哲学具有的三重义涵予以综合考量、立体呈现,故在清末民初只是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系,对博大精深的"思想传统"予以切割,并有针对性地保留"思想传统"中作为"义理"的中国哲学,而将"思想传统"中作为"社会教化"的中国哲学删削掉了.

    中国哲学合法性现代学科思想传统社会教化

    从防洪排水到蓄泄兼顾:20世纪50年代海河流域治理方略的形成

    郭赛飞
    10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海河流域的治理经历了从治标到治本的转变.1954年之前,主要按照防洪排水的思路开展下游河道的治标工程,但由于过分强调排水,上下游之间矛盾不断.1954年和1956年的两场特大洪水使中央与河北省开始考虑从全流域的角度解决水患,防洪防涝并重、河线田面并重的思想逐渐形成.1957年,河北省各界围绕水患治理展开充分讨论.在此过程中,蓄泄兼顾的方针日益成熟和具体化,最终体现在《海河流域规划(草案)》中.这为海河流域治理方略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海河流域防洪排水蓄泄兼顾

    科学理性抑或回归日常?——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迷思

    陈海萍
    12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1世纪初期起,实践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理念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工作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尝试回到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建立之初,追根溯源地阐释实践研究作为一种实践与研究互构的综融理念的意义建构、现实价值和独特之处,从而为对实践研究感兴趣但因其包罗万象而常感困惑的人们提供一种可能的理解路径.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和非实践研究的社会工作研究相比,社会工作实践研究至少具备四个特征,即多元主体合作协商、社会工作专业自省、即时推动实践改变、常人化知识的生产.实践研究试图通过实践和研究的同行并进打破科学理性与 日常经验之间的二元对立,从而有效回应人们在生活世界中遭遇的各种生存和发展困境.

    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知识生产

    Abstracts

    140-144页

    人物介绍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