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孙欣

双月刊

1005-1678

shyw1976@hotmail.com

025-58588537

210031

南京市浦口区浦东北路9号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南京生化制药研究所、中国生药工业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刊物。主要刊登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的毒理、药理、药分和药动学: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临床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制剂的研制、药物稳定性的研究及对药物性能、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的评价;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专题论述。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生化技术、生物技术、分离和纯化技术、药理、毒理、药动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及新药研究开发的高、中级科技工作者及临床医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蓖麻毒蛋白免疫毒素的制备及其体外靶向抗肿瘤效应

    陈海霞陈祥胜黄婧祝香芝...
    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蓖麻毒蛋白(Ricin)A链(RTA)与转铁蛋白受体(TFR/CD71)mAb偶联的免疫毒素(IT),并考察其体外靶向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蓖麻子为原料,提纯RTA,在偶联剂N-琥珀酰胺-3-(2-吡啶二硫)丙酸酯(SPDP)的作用下,构建IT;并以间接ELISA法检测IT的免疫反应性,以CCK-8法测定并比较IT在体外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和正常肝细胞LO2的细胞毒效应.结果 SPDP偶联法制备的IT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性无明显变化,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各浓度IT对SMMC-7721细胞的杀伤作用较LO2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71 mAb-RTA免疫反应性稳定,对肿瘤和正常体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效应差异明显,提示其对肿瘤细胞有较好的靶向杀伤作用,有望开发成为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

    免疫毒素蓖麻毒蛋白CD71恶性肿瘤靶向治疗

    竹荪和灵芝灰分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佟可心刘明月谢明杰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竹荪和灵芝灰分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分别测定竹荪和灵芝醇提物及其与竹荪和灵芝醇灰分联用后对MCF-7,Hela和A375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MTT结果显示,竹荪和灵芝醇提物对MCF-7、Hela和A375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800μg/mL的竹荪醇提物对MCF-7、HeLa和A375的抑制率分别为53.46%、49.19%和61.58%(P<0.01).800μg/mL的竹荪醇提物与12.8 mg/mL竹荪灰分联用后,其对MCF-7、HeLa和A375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对3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75.65%、69.65%和80.53%.灵芝对MCF-7、HeLa和A375细胞的抑制作用效果与竹荪一致,其中,800μg/mL的灵芝醇提物对MCF-7、HeLa和A375的抑制率分别为60.06%、54.32%和47.95%(P<0.01);800μg/mL的灵芝醇提物与12.8 mg/mL的灵芝灰分联用后对MCF-7、HeLa和A375细胞的抑制率分别增加至66.61%、65.06%和74.99%.结论 竹荪和灵芝的灰分与其抗肿瘤作用有关.

    竹荪灵芝抗肿瘤作用

    PD-1抗体在小鼠胰腺癌中的治疗作用

    刘文洁孙德清闫蜜岳春雯...
    7-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PD-1抗体在小鼠原位胰腺癌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8 w的C57小鼠采用原位注射Pan02细胞的方式构建原位胰腺癌模型,同时构建皮下瘤模型.将C57小鼠随机分为2组(PD-1抗体组和观察组).PD-1抗体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200 ug/只,观察组给予同等剂量的PBS.间隔5 d给予一次,共行3次治疗.治疗结束后1 w评价肿瘤的大小、CD8+T细胞的数目、血清中IFN-γ的水平,同时观察2组的生存期.结果 2组小鼠瘤体的重量分别为(0.77±0.05)g和(1.44±0.07)g(P<0.01).外周血中CD8+T细胞的数量分别为(27.96±1.84)%和(19.38±1.15)%(P<0.01).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的数量分别为(34.80±3.29)%和(22.45±1.78)%(P<0.01).PD-1抗体组和PBS组小鼠血清中IFN-γ水平也存在统计学差异,分别为(39.01±3.08)pg/mL和(15.78±2.26)pg/mL(P<0.01).PD-1抗体组小鼠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2.6 d(95%CI:48.4~5.76),而PBS组小鼠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9.1 d(95%CI:36.1~42.1)(P<0.01).结论 PD-1抗体能够增加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的CD8+T细胞,并能够抑制小鼠原位胰腺癌的生长,且延长生存期.

    PD-1抗体胰腺癌CD8+T细胞生存期

    泮托拉唑钠静注后在胃溃疡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分析

    倪斌杨晶晶叶卫林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泮托拉唑钠静注后在胃溃疡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 选取1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每组大鼠各为5只.对照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处理,仅起对照作用.假手术组进行开腹操作,但不造模.模型组大鼠进行胃溃疡大鼠造模.3组大鼠均经尾静注10 mg/kg泮托拉唑钠,在给药后与给药前取大鼠眼静脉丛血,进行分离操作,分析计算相关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为HPLC-UV法,并验证所得的稳定性和精密度等指标.结果 3组大鼠在经尾静注10 mg/kg泮托拉唑钠后,CLz、AUC(0-t)、MRT(0-t)等药代动力学参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0.1~50.0 mg/L范围内,紫外线响应与药物浓度呈现良好的线形关系,HPLC-UV法回收率均在90.0%以上,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泮托拉唑钠样品分析准确度范围为86.0%~116.0%左右,符合要求.在不同的条件下,泮托拉唑钠药物浓度的理论值与实测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稳定性符合要求.结论 泮托拉唑钠静注后在胃溃疡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与正常大鼠并无显著差异,可应用HPLC-UV法进行分析.

    泮托拉唑钠胃溃疡大鼠药代动力学特点静注

    没食子酸体外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刘峰何周华
    12-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没食子酸干预SMMC-7721细胞后,MTT法检测其对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计算IC50值;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SMMC-7721细胞DNA降解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GA作用SMMC-7721细胞48 h的IC50为(31.2±1.8)μg/mL;12.5、25、50μg/mL GA作用SMMC-7721细胞48 h后,细胞DNA电泳可见典型的DNA凋亡梯状条带;GA各剂量组SMMC-772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峰值明显左移;GA激活了SMMC-7721细胞的caspase-3及9凋亡通路,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结论 GA可能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SMMC-7721细胞的凋亡,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

    没食子酸肝癌SMMC-7721细胞

    旋覆花素对Aβ诱导的AD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郭晓民瞿晶田柴士伟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旋覆花素对Aβ诱导的阿尔兹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脑部注射Aβ25-35建立AD大鼠模型,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旋覆花素给药组,另外设立空白健康对照组,每组12只大鼠.每天灌胃1次,持续给药21 d.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COX-2和iNOS的表达情况.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AD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OX-2和iNOS的表达明显,较对照组大鼠增多(P<0.05).但是给予旋覆花素治疗后,AD大鼠海马组织中COX-2和iNOS的表达受到抑制,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旋覆花素还以改善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异常形态学变化.另外,旋覆花素可以改善受试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平均潜伏期缩短,最后一次跨平台次数增加,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优于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 旋覆花素可以抑制AD大鼠海马组织COX-2和iNOS的表达,抑制海马炎症反应.

    旋覆花素阿尔兹海默病大鼠实验炎症反应

    探索气泡上升法测定蚓激酶效价

    刘莉莎黄素娟范慧红
    18-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气泡上升法测定蚓激酶效价.方法 在37℃环境下,在试管中依次加入纤维蛋白原、蚓激酶,以及凝血酶和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混合溶液,迅速混匀计时,待气泡上升至整个体系1/2时停止计时.以标准品溶液浓度对数为横坐标,时间对数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通过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样品蚓激酶的效价.结果 线性回归方程为y=-1.1513x+4.3136,R2=0.9969,精密度及重复性RSD值分别0.73%及6.01%.结论 气泡上升法能够测定蚓激酶的双重活性,更好地反应出蚓激酶的效价特点.

    蚓激酶效价气泡上升法平板法双重酶活性

    伏立康唑磺丁基醚-β-环糊精滴眼液的研制及兔眼刺激性试验

    蔡永豪徐雪姑陈文斐郁引飞...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1%伏立康唑滴眼液,建立质量控制方法并进行眼刺激性试验.方法 以SBE-β-CD为增溶剂来制备伏立康唑滴眼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药含量,考察滴眼液的稳定性及兔眼刺激性.结果 所得制剂为无色澄明液体,规格为5 mL:50 mg,含药量为1.0%;鉴别、检查结果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中的相关规定,伏立康唑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0~800μg/mL(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100.13%(RSD=0.78%,n=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2%(n=5),该滴眼液对兔眼无刺激性,稳定性良好.结论 本制剂处方及工艺简单、质量可控,无眼部刺激性,适用于医院配制使用.

    伏立康唑滴眼液SBE-β-CD质量控制刺激性试验

    相干光断层成像技术对喉黏膜结构成像的研究

    傅德慧黄永望吴双陈欣...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对喉部黏膜结构的成像可行性及嗓音医学领域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利用相干光断层扫描仪对3例因喉鳞状细胞癌进行全喉切除的新鲜离体喉标本的会厌、室带、声带、喉室、前联合及瘤体等结构进行相干光断层扫描成像,并与相应位置病理切片进行比较.结果 相干光断层扫描能够对喉部黏膜结构进行较为清晰的成像,能分辨上皮层、固有层以及血管、腺体等结构,并且能够对瘤体与正常声带组织结构之间进行区别.结论 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能够对喉部黏膜的组织结构进行成像,具有无创、快速、实时成像的特点,对于声带上皮层、固有层浅层等结构的成像使其在嗓音医学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

    相干光断层扫描声带室带会厌嗓音医学

    阿片类药物依赖者康复阶段免疫功能变化分析

    范华莹李潇潇施大庆梁军成...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片类药物依赖者在24周康复期间的免疫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于2010年10月~2011年7月在上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阿片类药物依赖者经脱毒治疗后,于戒断第15天纳入研究,康复期间不使用戒毒药物,观察24周,检测免疫功能指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康复入组时,与正常对照比较,阿片类药物依赖者免疫学指标发生明显改变.其中CD3+T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正常,IL-2、IFN-γ、TNF-α、IL-4、IL-6及IL-10含量显著高于正常,Th1/Th2平衡发生Th1向Th2漂移.随康复期延长,IgG显著升高,IgM显著降低,但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CD3+T细胞含量明显增高,于第24周末恢复正常;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发生明显逆转,降至低于正常;Th1/Th2于第4周重新达到平衡;COR含量显著降低,于第4周末降至低于正常.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与吸毒方式、复吸次数以及毒品使用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4周康复期间,IFN-γ及TNF-α处于较高水平的概率,焦虑症状严重者分别是轻者的1.26倍与1.11倍;IL-2及IL-10处于较高水平的概率,稽延性戒断症状重症者分别是轻症者的1.12倍与1.19倍.结论 阿片类药物依赖者康复初期免疫功能仍表现异常,随康复时间延长而逐步好转,但细胞因子和COR下降乃至低于正常水平.提示免疫和内分泌功能水平的恢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

    阿片药物依赖康复期免疫功能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