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饲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饲料
中国饲料

谷继承

半月刊

1004-3314

zgsl@chinafeed.com.cn

010-64246642

100710

北京安定门外大街东后巷28号2号楼

中国饲料/Journal China Fee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宣传中国饲料工业方针政策,报道饲料行业建设和发展信息,传播国内外科技和市场信息,介绍饲料科学知识和科研成果,集政策性、指导性、综合性为一体,为繁荣中国饲料工业,促进畜牧养殖业发展服务。主要栏目有跨世纪论坛、科学实验研究、饲料加工机械、工作研究、添加剂、水产养殖、政策法规、动物营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合菌发酵液对妊娠后期母猪乳成分、免疫功能和乳源激素的影响

    王利军金三俊任红立刘超齐...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剂量的复合菌发酵液对母猪初乳成分、免疫功能及激素指标的影响,选取3胎次健康"长×大"二元妊娠母猪48头,按照体况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300、450 mL/d的复合菌发酵液).试验期包含从妊娠85 d到分娩和分娩后至哺乳第7天,其中复合菌发酵液只在妊娠85 d到分娩这段时间添加.分娩开始、产后12 h和产后24 h分别集初乳,产后7 d采集常乳,测定初乳成分、乳中免疫指标和激素指标.结果显示:(1)乳成分的变化:饲粮添加复合菌发酵液后,初乳中试验Ⅱ组的乳蛋白和试验Ⅲ组的乳脂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常乳中试验Ⅱ组的乳蛋白和试验Ⅲ组的乳总固形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乳中免疫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复合菌发酵液后,初乳中试验Ⅱ组的IL-2和IL-6的含量显著降低,试验Ⅲ组的IgA、IgG和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试验Ⅱ组差异不显著;常乳中试验Ⅱ组的IL-2的含量显著降低,IgA和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3)乳中激素指标的变化:饲粮添加复合菌发酵液后,初乳中试验Ⅱ组的催乳素(PRL)及胰岛素样因子-1(IGF-1)和试验Ⅲ组的生长激素(G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常乳中试验Ⅱ组的PRL和试验Ⅲ组的GH及IGF-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母猪妊娠后期添加复合菌发酵液可以改善初乳及常乳的乳成分,提高乳中免疫球蛋白及相关激素的含量,从而增强仔猪的机体免疫,促进仔猪的生长,添加量以300 mL/d为宜.

    复合菌发酵液妊娠后期母猪乳成分乳免疫功能乳源激素变化

    黄曲霉毒素对畜禽危害和脱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索江华张宸连艳鲜何金环...
    143-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曲霉毒素是一种重要饲料安全风险因子,污染范围非常广泛,对动物健康造成严重伤害.本文综述了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污染现状、对畜禽的危害及有效去除黄曲霉毒素的方法,为有效控制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动物危害提供参考.

    黄曲霉毒素生物降解法脱毒方法

    牧草混合青贮技术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吴婷婷周嘉欣黄浩展丘天珍...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牧草是草食动物重要的粗饲料来源,青贮可降低牧草体积,有利于贮藏.然而一些牧草存在水分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等问题,对牧草单一进行青贮发酵品质较差.混合青贮技术可发挥不同原料的特性,形成互补,有效改善牧草青贮品质.本文分析了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因素,归纳了牧草混合青贮技术的类型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牧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微生物多样性

    播期与播量对河南省秋播饲用燕麦生产性能的影响

    吴嘉浩桑瑞娟董春阳姚晋...
    155-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播期与播量对河南省秋播饲用燕麦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播期、3个播种量,研究不同播期与播量对秋播燕麦越冬率、分蘖和株高等农艺性状和干草产量、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下旬播种的燕麦越冬率最高,早播和晚播燕麦越冬率较低,但各播期燕麦越冬率均在90%以上;株高、干草和籽粒产量与冬后分蘖数显著正相关;早播燕麦部分分蘖在越冬时被冻死,使其株高、干草和籽粒产量降低;晚播燕麦生育期缩短,分蘖减少,干草和籽粒产量较低;早播和晚播均降低干草产量和籽粒产量,10月下旬播种达到最高,分别为16.10、3.85 t/hm2;播种越晚乳熟中期收货时的燕麦草品质越好.综上所述,秋播燕麦可在河南省安全越冬,干草品质、干草和籽粒产量主要受播期影响,播种量对其影响不显著;河南省秋播燕麦适宜在10月下旬播种,播量60~90 kg/hm2.

    燕麦播期播量生产性能营养品质

    杂交狼尾草与不同牧草间作对混合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徐远东范彦朱瑞芬唐冰霞...
    162-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杂交狼尾草(Hybrid Pennisetum)与不同牧草进行间作栽培对混合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拉巴豆(Lablab purpureus)、甜高梁(Sorghum bicolor)、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inn.Walp.)、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间作栽培对象,按行距100 cm进行间作;经一个年度饲草生育期观察,并进行生产性能指标、营养成分指标测定,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狼尾草与拉巴豆和甜高粱间作具有较好的生育期匹配性,一年可刈割利用2次;与拉巴豆间作栽培处理的营养品质评价最好,隶属函数均值为0.62,混合饲草粗蛋白质含量达15.91%;与甜高梁间作栽培处理的经济效益最好,年度鲜草产量达103.92 t/hm2,年度经济收入达46763.37 CNY/hm2.研究表明,拉巴豆和甜高梁均适合与杂交狼尾草进行间作栽培生产.

    杂交狼尾草牧草间作产量品质

    灰树花功能性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郑越杜涓刘娜安晓萍...
    16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拥有较多的食用菌品种,且其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主导产业.灰树花是珍贵的食用菌资源之一,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已为世人所重视.近年来,关于灰树花功能性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糖、酚酸等化学成分,并发现其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菌消炎的生物活性.与此同时,灰树花还拥有自身的酶学系统,对食品工业和生物能源有一定作用,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具体介绍灰树花的功能性成分,并对其多种生物活性功能进行总结,旨在为灰树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灰树花功能性物质生物学功能

    9种常见蔬菜尾菜饲用价值研究

    冯肖然吕若彤刘宇璇徐生阳...
    174-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9种常见蔬菜尾菜饲用价值,对缓解我国饲料资源短缺,促进畜牧业和饲料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通过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划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方法,对北京延庆地区3类9种常见蔬菜可食用部分与尾菜进行常规营养成分以及CNCPS碳水化合物组分的测定,以评估常见蔬菜尾菜的饲用价值.结果表明:蔬菜尾莱和可食用部分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蔬菜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饲料常规养分含量来看,9种蔬菜尾菜含水量均较高,蔬菜尾菜干物质(DM)含量为2.8%~9.6%;油菜尾菜、结球甘蓝尾菜和奶白菜尾菜粗蛋白质(CP)含量最高,黄瓜、辣椒和菠菜次之(P<0.05);粗灰分(Ash)含量普遍偏高.从CNCPS体系分析的结果来看,黄瓜、辣椒和西红柿等藤类蔬菜碳水化合物(CHO)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蔬菜尾菜(P<0.05),但辣椒不可利用纤维(CC)含量相对较高,菠菜尾菜、油菜尾菜、结球甘蓝尾菜和奶白菜尾菜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CNSC)和糖类(CA)含量均较高(P<0.05).综上,同种蔬菜不同部分、不同蔬菜之间营养成分皆存在较大差异,结合数据表明黄瓜尾菜、油菜尾菜、结球甘蓝尾菜和奶白菜尾菜可饲用价值较高.

    饲料资源开发尾菜饲用价值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反刍动物饲料

    不同处理对油菜秸秆营养品质及其牛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赵娜郭万正樊启文黄静...
    18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处理对油菜秸秆营养价值及瘤胃降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将油菜秸秆经高压、酶菌协同发酵、高压和酶菌协同发酵复合法处理,并测定其营养成分,并选用3头健康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黑安格斯阉牛,采用尼龙袋法测定油菜秸秆(RS)、高压油菜秸秆(HPRS)、酶菌协同发酵高压油菜秸秆(SFHPRS)的主要营养成分在瘤胃中的降解率和动态降解模型参数.试验结果表明:SFHPRS的总能、粗蛋白质含量都显著高于RS和HPRS(P<0.05);酶菌协同发酵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油菜籽秸秆中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提高相对饲用价值(RFV)、相对饲草品质(RFQ)及饲草分级指数(GI)(P<0.05).RS、HPRS、SFHPRS的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72 h瘤胃降解率呈现出一致的规律,即SFHPRS>HPRS>RS,瘤胃消化0~72 h内SFHPRS的粗蛋白质瘤胃降解率显著高于RS、HPRS(P<0.05).SFHPRS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快速降解部分、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高于RS、HPRS(P<0.05).综上可知,本试验条件下,油菜秸秆进行酶菌协同发酵后,总能、粗蛋白质含量均有所提高,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下降.采用高压和酶菌协同发酵的复合法,能够更有效提高油菜秸秆饲料主要营养成分在瘤胃中的降解率,提升其营养价值.

    油菜秸秆高压酶菌协同发酵尼龙袋法瘤胃降解特性

    油茶籽不同加工技术产生的副产物成分测定及对比研究

    曾斌唐鹏曾健青马铭...
    18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对油茶籽饼、油茶籽粕和油茶籽仁粉的性状、常规营养成分和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油茶籽饼和油茶籽粕相比,油茶籽仁粉性状优势突出,为类白色粉末,苦涩味淡,呈多孔蜂窝状微观结构;富含营养和生物活性成分,其粗蛋白质、总糖和油茶皂苷含量较高,分别为11.66%、38.50%和18.85%;粗纤维和单宁含量较低,分别为8.60%和1.25%.以上结果表明,油茶籽仁粉的性状、常规营养成分和主要生物活性成分都优于油茶籽饼和油茶籽粕,具有作为新型和特色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

    油茶籽饼油茶籽粕油茶籽仁粉营养成分

    黑水虻幼虫降解磺胺类抗生素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王佳庆撒梦尧王存文
    193-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带来的生态风险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抗生素在生产过程中残留大量有毒有害的有机废弃物抗生素菌渣.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是处理有机废弃物的良好选择,具有抗逆性强等特点.试验以黑水虻幼虫作为载体,选取磺胺类(SAs)抗生素作为有机污染物,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SAs,探究黑水虻幼虫降解SAs的可行性及其体内营养成分的变化.研究发现:黑水虻幼虫抗逆性很好,幼虫的生长发育没有受到抑制,其营养成分中粗蛋白质的含量由31.18%升高到54.60%,并且对SAs的降解效率可达80.47%,比无黑水虻幼虫降解的33.56%有明显提升,最重要的是在幼虫体内未检测到SAs的存在.通过进一步对幼虫肠道微生物进行16S rRNA分析发现,Enterococcus、Bacteria_unclassified、Enterobacteriaceae_unclassified 和 Dysgonomonas 对 SAs 的胁迫响应明显.综合黑水虻幼虫的生长性能、幼虫营养成分、SAs的降解率以及肠道微生物分析结果,幼虫对SAs的降解是一种更实用、更环保的可行性方案,并且还可以增加幼虫体内的粗蛋白质含量.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黑水虻磺胺类抗生素营养成分肠道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