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食用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食用菌
中国食用菌

桂明英

双月刊

1003-8310

zgsyj2005@yahoo.com.cn

0871-65151099

650223

云南省昆明市政教路14号

中国食用菌/Journal Edible Fungi of China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全面报道国内外食用菌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动态、实用技术和行业信息。是以大专院校师生、科技工作者、从事食用菌的商业贸易人士、广大菇农和食用菌爱好者为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食用菌多糖功能活性的研究进展

    王海霞张学青李阿波沈甜...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用菌多糖是一种大分子碳水化合物.几十年来,研究人员对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功能性作用等进行了相关研究.文章综述了热水浸提法、酸碱提取法、酶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闪式提取法、亚临界水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不同食用菌多糖的提取方法,并简述了其优缺点;阐述了食用菌多糖的组成结构和食用菌多糖在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的功能,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组成结构生物活性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吴昱吴涛林涛刘郁林...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球盖菇因具有营养丰富、栽培技术简单、栽培成本较低等优点,是值得大力推广的食(药)用菌之一.对大球盖菇露地栽培、林下栽培、大棚栽培、与农作物行间套作和工厂化栽培5种栽培模式进行综述,分析各栽培模式的优缺点,总结现有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以为大球盖菇的推广栽培和栽培模式选择提供方向性指引及可行性建议.

    大球盖菇食用菌栽培技术栽培模式

    1株野生血红栓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王南南王付彬刘长安王玉国...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曲阜孔林采集到1株野生担子菌子实体,通过组织分离获得其菌丝,编号为YEF202102.进行了形态学特征分析、ITS测序及系统发育树构建,发现菌株YEF202102的形态特征与血红栓菌相符,与血红栓菌ITS序列相似度达到99%,并与其在系统发育树上聚在一支,自聚值为100%,鉴定为血红栓菌(Trametes Sanguinea).为开发利用该野生资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了菌株YEF202102在固体培养条件下各因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最适合菌株YEF202102菌丝生长的条件为麦芽糖20 g·L-1、酵母粉2 g·L-1,pH 5.0,温度 25℃.

    血红栓菌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

    1株野生平菇的鉴定及栽培

    金永峰杨家乐朱道雷王磊...
    21-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采自山东省烟台昆嵛山杨树倒木上的1株野生菌株(PA062844)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一步开展人工驯化与栽培.结果表明,该野生菌株子实体菌盖呈贝壳状、颜色为灰白色,菌柄偏生、白色,菌褶白色延生,初步鉴定为侧耳属平菇.扩增该野生菌株的ITS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BLAST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与多条平菇ITS序列同源性较高,结合形态特征将该野生菌株鉴定为平菇.野生菌株与对照菌株(LD-1)在PDA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度、干质量有显著差异,且野生菌株产量显著低于对照菌株,还需进一步驯化栽培.

    平菇ITS序列分析生物学特性栽培

    六妹羊肚菌原生质体再生菌株的制备与比较

    崔文浩郭勤卫肖乾煌周小燕...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对六妹羊肚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再生菌株开展菌丝体生长速度测定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形成的最适条件为选择培养3 d的菌丝体,以0.6 mol·L-1的甘露醇作为稳渗剂,添加1.5%的溶壁酶B,30℃酶解3h.该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高达8×104个/mL.再生菌株在菌丝形态、细胞结构、菌丝生长速度方面都和原始菌株有很大差异,其中Z2和Z4菌株的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均较快,且在栽培时产量分别达到427.3g·m-2和380.3g·m-2,可作为种质资源开展进一步试验.

    六妹羊肚菌原生质体再生酶解

    羊肚菌-豇豆轮作高效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

    马琳静孔维威杜如学宋柏林...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羊肚菌属低温型真菌,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初栽培,翌年4月前收获.豇豆种植业为一项短平快的发展项目,可有效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收入水平.羊肚菌与豇豆进行轮作栽培,能充分利用设施条件,且可有效降低作物连作障碍,提高效益.文章总结了适宜河南省设施羊肚菌与豇豆周年循环轮作栽培模式的高效栽培技术,并对该模式进行了效益分析.该模式每667 m2羊肚菌产量约500 kg,豇豆产量约2 000 kg,按照近3年均价计算,每667 m2产值达4.5万元,投入生产成本共计1.591万元,利润可达2.909万元.

    羊肚菌豇豆轮作高效栽培

    绿化植物废弃物栽培茶树菇最适氮源筛选

    黄丽丹潘丽琴何斌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绿化植物废弃物为主料,研究3种不同氮源(尿素、豆饼粉、鸡粪)对茶树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旨在筛选出绿化植物废弃物栽培茶树菇的最适氮源,为充分利用绿化植物废弃物资源及探究新型食用菌培养料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豆饼粉为氮源时茶树菇的出菇时间、单个子实体质量、菌柄长度、菌柄直径和菌盖直径最大,鸡粪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度和鲜菇袋产量最大,尿素为氮源时菌盖厚度最大.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各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豆饼粉为最适氮源.

    茶树菇绿化植物废弃物培养料氮源豆饼粉

    《中国食用菌》声明

    《中国食用菌》编辑部
    43页

    设施条件对人工栽培桑黄生长的影响

    郝哲张彦飞史建国李佳奇...
    44-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桑黄人工栽培菌丝生长速度慢、长势弱、子实体产量低等瓶颈问题,从菌丝生长条件、割口方法、覆盖遮阳网及子实体生长温度、湿度、光照条件等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桑黄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基质含水量为65%,适宜的栽培袋割口方式为深度0.5 cm、宽度0.5 cm,摆袋后宜覆盖9针遮阳网.子实体最适生长温度为26~28 ℃、湿度为85%~95%.试验进一步优化了桑黄人工栽培技术,加快了珍稀天然药用资源桑黄的开发利用进程,为桑黄规范化栽培和管理奠定基础.

    桑黄人工栽培割口方法子实体

    双孢蘑菇新型培养料配方筛选

    陈国平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开发漳州市当地原料资源,探索双孢蘑菇栽培效益最佳的培养料配方,通过设计2种木腐菌菌渣和王老吉茶渣不同比例的配方,以前期筛选的茶渣配方为对照,考察供试配方对菌丝生长和出菇产量、商品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培养料配方中菌丝浓密洁白、长势强、生长速度快,现蕾时间、采收时间比对照提前2~3 d,但出菇密度大,菇体偏小,平均单菇质量、菌盖厚度、菌盖直径、菌柄直径均比对照小,差异不显著.配方2的总产量最高,为23.55 kg·m-2,比对照组(19.84 kg·m-2)高18.70%.配方2的利润最高,达到27.42元/m2,比对照提高26.68元/m2.综合考虑王老吉茶渣栽培双孢蘑菇的满床时间、产量、经济效益等方面,在生产中以配方2(杏鲍菇菌渣15%、金针菇菌渣25%、王老吉茶渣60%)最优,该配方的碳氮比为15.58:1.00.

    双孢蘑菇杏鲍菇菌渣金针菇菌渣王老吉茶渣工厂化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