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实用医药

杜占明

旬刊

1673-7555

zgsyyy2007@yahoo.com.cn

010-64299142;81674222

100013

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室

中国实用医药/Journal China Practical Medical
查看更多>>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床旁纤支镜吸痰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李世泽赵迪宏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吸痰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8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行床旁纤支镜吸痰+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C反应蛋白(CRP)]、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退热时间及机械通气撤机时间、呼吸力学参数[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动态肺顺应性(Cdyn)、呼吸做功(WOB)].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NF-α(4.15±0.64)ng/L、IL-6(21.98±3.62)pg/ml、IL-8(25.24±4.31)μg/L、CRP(72.22±9.51)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4±1.78)ng/L、(54.54±6.55)pg/ml、(49.15±8.78)μg/L、(101.31±11.21)mg/L(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77.81±14.06)mm Hg(1 mm Hg=0.133 kPa)比对照组的(68.75±12.86)mm Hg更高,PaCO2(41.06±4.25)mm Hg比对照组的(48.69±5.13)mm Hg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2.26±0.52)d、机械通气撤机时间(5.26±1.23)d均短于对照组的(3.68±1.03)、(8.25±2.12)d(P<0.05).治疗后,观察组PIP(16.33±2.16)cm H2O(1 cm H2O=0.098 kPa)、Raw(8.20±0.45)cm H2O/(L·s)、WOB(0.34±0.17)J/L显著低于对照组(23.42±2.55)cm H2O、(11.35±0.50)cm H2O/(L·s)、(0.50±0.30)J/L,Cdyn(36.15±7.24)ml/cm H2O高于对照组的(27.20±6.46)ml/cm H2O(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 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5.00%(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床旁纤支镜吸痰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后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炎症因子、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力学参数,缩短恢复时间,临床可推广.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力学参数

    全胃癌患者采用不同照射技术放疗的效果分析

    邹勇斌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全胃癌患者采用不同照射技术放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全胃癌患者 80 例,依据照射技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及对照组(简单调强技术),各 40 例.比较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放疗前GCS评分比较无意义(P>0.05);放疗后,观察组GCS评分(13.10±1.86)分高于对照组的(11.15±1.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关系、生理、环境、心理评分分别为(27.55±5.18)、(25.36±5.41)、(24.67±5.43)、(24.50±5.47)分,高于对照组的(18.20±4.26)、(17.25±4.11)、(17.28±4.14)、(17.26±4.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00%,高于对照组的 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50%,低于对照组的 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三维适形放疗技术用于全胃癌患者的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疾病预后,提升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提升对全胃癌的治疗效果,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全胃癌照射技术放疗三维适形放疗

    两种不同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疗效观察

    李爽李伟魏在日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疗效.方法 157 例前纵隔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8 例)、观察组(79 例).对照组给予经肋间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剑突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炎症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72.48±12.32)min、留置引流管时间(1.32±0.45)d均较对照组的(98.56±13.45)min、(2.56±0.62)d短,术中出血量(28.56±3.51)ml、术后引流量(192.51±21.35)ml均较对照组的(46.25±6.25)、(265.36±32.51)ml少(P<0.05).术前 1 d,两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 1 d,两组WBC、CRP均较术前 1 d升高,观察组WBC(8.56±1.42)×109/L、CRP(8.62±1.32)mg/L较对照组的(10.62±1.51)×109/L、(11.52±1.65)mg/L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6%)较对照组(15.38%)低(P<0.05).结论 相对于经肋间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经剑突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更有助于缩短前纵隔肿瘤患者的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减轻炎症反应,且术后并发症也更少.

    经肋间入路经剑突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前纵隔肿瘤炎症水平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燕保兰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4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32 例.观察组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行间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 16 例显效,14 例有效,2 例无效;对照组患者 11 例显效,12 例有效,9 例无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75%,高于对照组的 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低血糖 2 例,低血压 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9.38%;对照组发生低血糖 5 例,低血压 3 例,代谢紊乱 2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31.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 20 例,基本满意 10 例,不满意 2 例,总满意率为 93.75%;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 14 例,基本满意 9 例,不满意 9 例,总满意率为71.88%;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相比较,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更加理想,安全性更高,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和推广.

    连续性血液净化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彭丹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E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60 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均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患者恢复指标(盆腹腔引流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患者的盆腹腔引流量为(305.25±21.66)ml,手术时间为(150.24±15.33)min,下床活动时间为(23.36±1.88)h,肛门排气时间为(27.26±5.14)h,术后住院时间为(7.25±1.25)d.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1.36±0.25)分.患者术后有 1 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 1.67%.患者术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93.21±3.21)、(94.10±3.52)、(94.25±4.21)、(94.19±4.51)分,显著高于术前的(62.56±2.91)、(60.22±2.10)、(63.56±2.01)、(69.25±3.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确切.

    腹腔镜手术早期子宫内膜癌临床价值

    70例妊娠晚期死胎死因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许瑾瑾刘圣英陈燕玲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晚期宫内死胎死亡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70 例妊娠晚期死胎个案死亡报告信息、相关临床资料、抗磷脂抗体检测结果,比较不同类型孕产妇妊娠晚期死胎发生率,分析妊娠晚期死胎死因及死胎与抗磷脂抗体关联性.结果 年龄<20 岁孕产妇死胎发生率明显高于 20~35 岁及>35 岁孕产妇,初中及以下孕产妇死胎发生率明显高于高中及以上孕产妇,多胎孕产妇死胎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胎孕产妇,有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孕产妇死胎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孕产妇,不规律产检孕产妇死胎发生率明显高于规律产检孕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户籍类型、分娩次数孕产妇死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 例死胎中,有 10 例(14.29%)死胎存在≥2 种病因,共 84 例次.死胎死因分类中,前三位分别为:胎儿因素 28 例次(33.33%),母体因素 24 例次(28.57%),诊断不明 14 例次(16.67%).具体死因前三位分别为:胎儿畸形 26 例次(30.95%),诊断不明 14 例次(16.67%),脐带扭转 10 例次(11.90%).70 例发生死胎孕产妇中,22 例孕产妇进行了抗磷脂主要抗体检测,抗磷脂抗体阳性率为 45.45%(10/22);其中狼疮抗凝物检测阳性率为 52.63%(10/19);抗心磷脂抗体检测 22 例,结果全部为阴性;抗β2 糖蛋白 1 抗体检测阳性率为 5.88%(1/17).1 例孕产妇同时出现狼疮抗凝物与抗β2 糖蛋白 1 抗体阳性.10 例狼疮抗凝物检测阳性孕产妇中,4 例存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率为 21.05%(4/19);9 阴性孕产妇中,1例存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率为5.26%(1/19).10例狼疮抗凝物检测阳性孕产妇中,3 例存在高血压相关疾病,发生率为 15.79%(3/19);9 例狼疮抗凝物检测阴性孕产妇中,无高血压相关疾病.1 例同时出现狼疮抗凝物与抗β2 糖蛋白 1 抗体阳性孕产妇存在脐带扭转,根部过细.结论 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重点落实一二级预防,主要包括孕产期健康科普、婚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规范产检、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重视对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和管理,切实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妊娠晚期死胎发生率.

    妊娠晚期死胎死因影响因素

    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骨桥蛋白、IL-17的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源林许段女黄小华刘习娟...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骨桥蛋白(OPN)、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行关节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组)及关节疾病(非骨性关节炎组)患者各40例,以非骨性关节炎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血清及关节液中OPN、IL-17 水平、Outerbridge软骨损伤累计评分、Ayral滑膜炎评分;分析骨性关节炎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BMI、病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骨性关节炎组血清IL-17(366.24±90.17)pg/ml、血清OPN(4.92±0.87)ng/ml、关节液IL-17(377.46±87.24)pg/ml、Outerbridge软骨损伤累计评分(20.03±3.11)分、Ayral滑膜炎评分(60.46±20.12)分明显高于非骨性关节炎组的(237.24±60.04)pg/ml、(0.97±0.35)ng/ml、(256.46±65.33)pg/ml、(10.03±0.03)分、(22.13±10.35)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17、血清OPN、关节液IL-17、Outerbridge软骨损伤累计评分、Ayral滑膜炎评分均是骨性关节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863、23.665、20.369、17.219、70.176,P<0.05).结论 血清IL-17、血清OPN、关节液IL-17、Outerbridge软骨损伤累计评分、Ayral滑膜炎评分均是骨性关节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够作为评估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指标,为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及参考.

    骨性关节炎白细胞介素-17骨桥蛋白Outerbridge软骨损伤累计评分Ayral滑膜炎评分

    CRRT辅助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肾综合征的效果及对炎症状态的影响

    王欣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心肾综合征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辅助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80 例心肾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应用CRRT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CRRT辅助rhBNP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0.0%,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2.70±0.67)pg/ml、降钙素原(PCT)(0.09±0.05)ng/ml、C反应蛋白(CRP)(1.24±0.24)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3±0.68)pg/ml、(0.20±0.07)ng/ml、(2.16±0.22)mg/L,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为心肾综合征患者提供CRRT辅助rhBNP治疗,可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对炎症状态起到抑制作用.

    心肾综合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组人脑利钠肽临床疗效炎症状态

    circRNA_0002120通过调控VEGF、EGF表达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新生机制的研究

    王成雅占霄露李雯飞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中环状RNAs(circRNAs)的表达水平,证实circRNAs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新型生物标记物.方法 收取 30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和 30 例健康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从已知的基因组(Genome)数据结果中挖掘出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的circRNAs,通过KEGG/GO预测并分析circRNAs介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新生的潜在靶基因或靶蛋白,环状RNA数据库(circBase)、环状RNA相互作用网络数据库(circNet database)证实circRNAs在脑组织中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比较两组circRNA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通过生物信息技术预测circRNA_0002120 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其靶基因包括VEGF、EGF等.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qRT-PCR)证实,与对照组(0.99±0.01)比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中Hsa_circRNA_0002120(PAPOLA)的表达水平(1.13±0.02)相对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93,P=0.000<0.0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证实,与对照组(168.80±4.89)pg/ml比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清中VEGF浓度(317.80±10.53)pg/ml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93,P=0.000<0.0001).与对照组(86.38±3.84)pg/ml比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清中EGF浓度(150.70±5.17)pg/ml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04,P=0.000<0.0001).结论 Hsa circRNA_0002120 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生物标志物,调控脑梗死后血管新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环状RNAs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新生血管内皮生成因子表皮生长因子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分析

    王莹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68 例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动态组,各 3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 动态组检出房室传导阻滞 13 例、短阵室上速 3 例、房性早搏成对 4 例、室性早搏早发 3 例、房性早搏早发 5 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 3 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 2 例;对照组组检出房室传导阻滞 9 例、短阵室上速 2 例、房性早搏成对 4 例、室性早搏早发 3 例、房性早搏早发 4 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 2 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 3 例.动态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97.06%(33/34)高于对照组的79.41%(27/34),差异明显(P<0.05).结论 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在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应尽早采取诊断措施,利用动态心电图能够获得更高的诊断准确度,对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