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实用医药

杜占明

旬刊

1673-7555

zgsyyy2007@yahoo.com.cn

010-64299142;81674222

100013

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室

中国实用医药/Journal China Practical Medical
查看更多>>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依达拉奉右莰醇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

    朱乃刚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92 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6 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血清神经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的(21.32±3.67)ng/ml、(10.22±1.37)ng/L、(10.54±2.18)mg/L,研究组的IL-8(13.49±3.58)ng/ml、IL-10(8.48±1.09)ng/L、CRP(6.41±2.13)mg/L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的(126.40±11.31)pg/ml、(4.36±1.12)ng/ml、(36.12±2.16)μg/L,研究组的NGF(151.48±13.47)pg/ml、BDNF(5.69±1.04)ng/ml更高,NSE(22.86±2.67)μg/L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41±2.18)分低于对照组的(10.65±3.22)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64.49±3.68)分高于对照组的(53.48±3.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治疗治疗脑梗死患者有其独特优势,在炎症水平、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等多个方面均表现出积极的治疗效果.

    依达拉奉右莰醇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脑梗死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匹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李敬品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并对比匹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 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研究组应用匹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7.50%比对照组的 82.50%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总胆固醇(4.37±0.74)mmol/L、甘油三酯(1.22±0.3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96±0.37)mmol/L均比对照组的(5.24±0.87)、(1.61±0.40)、(3.35±0.39)mmol/L低(P<0.05).治疗后,两组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均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肌钙蛋白I(0.08±0.02)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16.20±2.39)U/L、乳酸脱氢酶(235.59±10.62)U/L均比对照组的(0.15±0.01)μg/L、(23.39±2.94)U/L、(250.16±12.45)U/L低(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均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全血高切粘度(4.50±0.43)mPa·s、全血低切粘度(10.75±0.69)mPa·s、血浆粘度(1.68±0.31)mPa·s、红细胞压积(33.27±2.08)%均比对照组的(5.01±0.49)mPa·s、(11.60±0.73)mPa·s、(2.07±0.35)mPa·s、(35.59±2.04)%低(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评分均比治疗前高,且研究组生理评分(89.75±6.48)分、心理评分(89.07±6.02)分、环境评分(90.14±6.15)分、社会关系评分(89.96±6.27)分均比对照组的(82.93±6.85)、(82.40±6.13)、(83.27±6.30)、(83.14±6.54)分高(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治疗时,采用匹伐他汀钙治疗的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钙,匹伐他汀钙可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体内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减轻心肌损伤,有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且匹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相当,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

    冠心病阿托伐他汀钙匹伐他汀钙血脂心肌损伤疗效安全性

    热咳散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陈慧何德根张琳郑敏斯...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热咳散与穴位贴敷联合应用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痰热闭肺证)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免疫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80 例确诊为MPD(痰热闭肺证)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咳散和穴位贴敷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补体 3(C3)、补体 4(C4)与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1.17±0.31)d、咳嗽消失时间(3.50±0.55)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3.77±0.42)d均短于对照组的(2.48±0.49)、(4.33±0.70)、(5.07±0.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发热、咳嗽、气急、痰鸣积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IL-10、SAA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NF-α(15.66±1.57)ng/L、IL-6(17.30±3.04)ng/L、IL-10(18.91±1.30)ng/L、SAA(30.69±7.78)mg/L 均较对照组的(17.89±1.81)ng/L、(24.34±2.88)ng/L、(23.96±1.07)ng/L、(37.30±7.15)mg/L明显偏低(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均升高,IgM与C3、C4 均降低,且观察组IgA(0.84±0.09)g/L、IgG(8.27±1.30)g/L较对照组的(0.74±0.10)、(7.11±1.30)g/L明显更高,IgM(1.03±0.10)g/L与C3(0.84±0.24)g/L、C4(0.23±0.11)g/L较对照组的(1.28±0.11)、(1.16±0.26)、(0.30±0.13)g/L明显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 2.5%,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特殊不适,无需特殊处理.结论 热咳散联合穴位贴敷治疗MPP(痰热闭肺证)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提升免疫球蛋白水平,恢复C3、C4 水平,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安全性高.

    热咳散穴位贴敷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痰热闭肺证炎症因子免疫

    目标熵指数指导下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老年患者喉罩通气下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陈伟祥覃述金纯纳李先花...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目标熵指数指导下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老年患者喉罩通气下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80 例择期行喉罩通气下无痛纤维支气管镜诊疗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 例)、对照组(40 例).观察组在目标熵指数指导下给予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在目标熵指数指导下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镇静成功率、检查时间和恢复时间,不同时间点[麻醉前(即平静吸氧 5 min后,T0),麻醉诱导完成即刻(T1)、内镜进入声门即刻(T2)、内镜抵达隆突即刻(T3)、检查过程中(即麻醉诱导完成后 10 min,T4)、镜检结束即刻(T5)、出室即刻(T6)]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相关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及状态熵(SE)],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镇静成功率、检查时间和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T3、T4、T5、T6 时MAP和SE均低于T0 时(P<0.05);观察组T3、T4、T5、T6 时MAP分别为(96.96±6.90)、(96.18±7.03)、(96.33±7.52)、(94.35±6.32)mm Hg(1 mm Hg=0.133 kPa),均高于对照组的(93.13±7.47)、(92.44±7.72)、(92.79±8.03)、(91.10±7.54)mm Hg(P<0.05).观察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 5.00%低于对照组的 20.00%(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熵指数指导下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喉罩通气下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全麻诱导及术中维持效果较好,镇静成功率高,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并发症较少.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喉罩通气苯磺酸瑞马唑仑瑞芬太尼目标熵指数麻醉老年

    C-TIRADS与ACR-TIRADS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对比研究

    王欣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由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C-TIRADS)与美国放射学院制定的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ACR-TIRADS)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511 例(527 个结节)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图像,分别按照C-TIRADS、ACR-TIRADS标准进行分类.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各分类的恶性率,并与指南推荐恶性率进行对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根据约登指数确定分类的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评价两种TIRADS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527 个结节中,良性结节 333 个,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 311 个,腺瘤 12 个,桥本甲状腺炎 3 个、亚急性甲状腺炎 3 个,单纯囊肿 3 个,肉芽肿结节1 个;恶性结节 194 个,其中乳头状癌 182 个,滤泡癌 8 个,髓样癌 2 个,转移癌 2 个.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C-TIRADS 2、3、4A、4B、4C和 5 类的恶性率分别为 0、1.97%、10.34%、46.58%、88.19%和91.67%;ACR-TIRADS 1、2、3、4和5类的恶性率分别为0、1.30%、3.73%、20.18%和83.42%.C-TIRADS各分类间恶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R-TIRADS各分类间恶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C-TIRADS 5 类和ACR-TIRADS 3~5 类恶性率高于指南推荐恶性率外,其余各分类实际恶性率低于指南推荐恶性率,或基本相符.C-TIRADS、ACR-TIRADS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ROC曲线的AUC分别为 0.865、0.864,AUC相当.C-TIRADS、ACR-TIRADS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 4B类、5 类.C-TIRADS、ACR-TIRADS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分别为 92.27%(179/194)、82.88%(276/333)、75.85%(179/236)、94.85%(276/291)和 85.57%(166/194)、90.09%(300/333)、83.42%(166/199)、91.46%(300/328).C-TIRADS的敏感度高于ACR-TIRADS,特异度低于ACR-TIRA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IRADS的NPV略高于ACR-TIRADS,PPV略低于ACR-TIRAD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IRADS与ACR-TIRADS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价值,诊断效能相当,但C-TIRADS较ACR-TIRADS更简便易行.

    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美国放射学院超声图像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厚朴排气合剂联合舒泰清对无痛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观察

    张成盈姜璐张云松卢美琪...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厚朴排气合剂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商品名:舒泰清)对无痛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 100 例进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采用信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 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厚朴排气合剂联合舒泰清,对照组患者口服舒泰清.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病变检出率、服药耐受度、不良反应发生率、首次排便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度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 19、29、2 例,对照组分别为 8、34、8 例.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变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服药耐受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26%低于对照组的 60%(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0.62±0.25)d短于对照组的(1.80±0.87)d(P<0.05).结论 厚朴排气合剂联合舒泰清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能有效提高肠道清洁度,加速肠道内粪便排出,一定程度上缩短肠道准备时间,降低患者不适感.

    厚朴排气合剂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无痛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

    探究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患者运用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治疗的长期效果

    王竑昕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患者运用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治疗的长期效果.方法 将98 例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49 例.研究组实施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腓骨近端截骨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及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股胫角、睡眠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142.75±25.34)min、术后卧床时间(7.69±1.34)d、术后住院时间(9.31±1.89)d均长于对照组的(106.13±18.57)min、(6.15±1.08)d、(7.09±1.23)d,术中出血量(158.03±31.82)ml多于对照组的(90.74±22.31)ml(P<0.05).研究组术后第 1、2、3 天疼痛评分分别为(5.16±0.70)、(4.35±0.54)、(3.72±0.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32±0.67)、(3.71±0.50)、(3.18±0.49)分(P<0.05).术后 1 年,两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股胫角均优于手术前,且研究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7.75±8.14)分高于对照组的(78.62±8.29)分,股胫角(173.64±1.23)°大于对照组的(172.09±1.15)°(P<0.05).术后 1 年,两组夜间测评的入睡潜伏期、实际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手术前改善,且研究组入睡潜伏期(33.79±7.94)min比对照组的(42.63±8.75)min短,实际睡眠时长(7.84±0.93)h比对照组的(6.79±1.02)h长,睡眠质量评分(10.49±1.31)分比对照组的(12.36±1.58)分低(P<0.05).术后 1 年,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手术前增高,且研究组生理、心理、环境、社交评分分别为(89.75±6.48)、(89.07±6.02)、(90.14±6.15)、(89.96±6.27)分,均较对照组的(82.93±6.85)、(82.40±6.13)、(83.27±6.30)、(83.14±6.54)分更高(P<0.05).结论 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应用胫骨高位截骨手术的近期疗效虽然不及腓骨近端截骨手术,但胫骨高位截骨手术的长期疗效优于腓骨近端截骨手术,其在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膝关节内翻、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方面均具有更好的优势.

    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胫骨高位截骨手术腓骨近端截骨手术长期疗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中医辨证用药综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苏睿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中医辨证用药综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 90 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5 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行中医辨证用药综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症状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LK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10 m最大步行速度(10 MWS)、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1.22±0.31)分、症状评分(6.35±1.2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03±0.82)、(9.49±2.08)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KS、ADL评分及 10 m MWS分别为(90.33±6.43)分、(78.69±5.48)分、(0.88±0.19)m/s,均高于对照组的(83.89±7.57)分、(73.36±4.98)分、(0.78±0.18)m/s(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评分分别为(85.78±7.43)、(85.11±7.43)、(87.59±6.93)、(86.99±5.8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9.56±6.12)、(80.69±6.38)、(74.82±4.95)、(79.92±7.31)分(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7.78%,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结论 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中医辨证用药综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有助于改善疼痛等临床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得以提升,效果显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辨证用药综合疗法康复训练疗效

    单孔与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对比研究

    王峻峰陈淑章胡硕郑世营...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单孔与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探讨两种不同术式在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肺结节疾病患者 223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13例)和观察组(11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单孔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情况[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胸腔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2.31±12.25)min、术中出血量为(49.17±2.8)ml,对照组分别为(89.33±10.57)min、(49.10±1.58)ml.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胸腔引流量为(651.33±52.57)ml,少于对照组的(781.31±32.25)ml(P<0.05);观察组患者的胸腔引流时间为(2.81±0.13)d,住院时间为(4.82±0.27)d,短于对照组的(3.95±0.24)、(6.13±0.15)d(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为(3.01±0.25)分,低于对照组的(4.88±0.17)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1.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0.09%(P<0.05).结论 单孔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术后胸腔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相对优于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和预防术后并发症提供重要参考.

    胸腔镜肺结节单孔单操作孔并发症

    老年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治疗体会

    傅元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 27 例老年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 例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治疗,术前存在合并症患者 17 例,接受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 15 例,接受肿瘤切除近端肠管造口远端关闭二期吻合术治疗 6 例,接受回肠横结肠吻合术治疗 2 例,接受单纯结肠造瘘术治疗 4 例;手术治疗后 12 例(44.4%)患者发生并发症,1 例患者死亡,由于肠穿孔、腹腔感染合并中毒性休克,最终多器官功能衰竭引发死亡,剩余患者全部痊愈出院.2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94.0±38.8)min,平均出血量为(185.4±71.5)ml,平均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4±0.6)d,平均住院时间为(11.2±1.5)d.结论 临床中对于老年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需要依照老年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病情谨慎选择手术方案,加强围手术期的相应处理工作,从而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最大化保障老年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并发症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