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实用医药

杜占明

旬刊

1673-7555

zgsyyy2007@yahoo.com.cn

010-64299142;81674222

100013

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室

中国实用医药/Journal China Practical Medical
查看更多>>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化痰熄风通络汤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狄美琪殷晓菁李超生韩利坤...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化痰熄风通络汤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 2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03例,因自然失访脱落2例,最终101例)及对照组(102 例,因自然失访脱落 3 例,最终 99 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化痰熄风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BI)]、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 C)、β2 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均降低,BI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4.02±0.68)分、mRS评分(0.98±0.17)分低于对照组的(4.81±0.87)、(1.19±0.21)分,BI评分(72.69±5.32)分高于对照组的(68.12±5.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91.09%(92/101),高于对照组的 80.81%(8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均降低,且试验组治疗后血浆粘度(1.49±0.27)mPa·s、全血高切粘度(4.01±0.75)mPa·s、全血低切粘度(7.15±1.12)mPa·s均低于对照组的(1.72±0.31)、(4.43±0.85)、(8.06±1.23)mP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GPT、GOT、Scr、Cys C、β2-MG、RBP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SE均降低,且试验组治疗后NSE(8.14±2.16)ng/ml低于对照组的(12.23±3.2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5.94%(6/101)和 5.05%(5/9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熄风通络汤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且安全性良好.

    急性脑梗死化痰熄风通络汤依达拉奉右莰醇疗效

    加巴喷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中重度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

    朱虹徐明成闻君君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中重度不宁腿综合征(RLS)患者的疗效.方法 40 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中重度RL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0 例.两组患者每周均行 2 次常规血液透析,1 次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每晚口服加巴喷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国际不宁腿综合征评定量表(IRLS)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β2 微球蛋白(β2-MG)]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 1 周后IRL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无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 4、8 周后IRLS评分较本组治疗期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 1、4、8 周后IRL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 1、4、8 周后IRLS评分(13.40±3.17)、(6.40±2.46)、(4.60±0.84)分低于对照组的(20.10±5.55)、(16.60±5.02)、(12.20±4.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PSQI评分(5.20±1.75)分低于对照组的(7.00±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躯体疼痛(BP)、精力(VT)、精神健康(MH)和一般健康状况(GH)、健康变化(HT)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RE、VT评分及总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P、RE、SF、VT、MH、GH、HT评分及总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E、SF、VT、MH评分及总分分别为(80.00±17.21)、(50.00±10.21)、(37.50±9.20)、(80.80±7.25)、(528.90±33.01)分,高于对照组的(60.00±21.08)、(38.75±12.43)、(29.00±7.38)、(72.20±10.17)、(437.65±36.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iPTH及β2-MG水平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无不良反应.观察组口服加巴喷丁治疗 1 周时出现 2 例嗜睡,1 例头晕,症状轻微均可耐受;1 例出现嗜睡伴双下肢无力、共济失调,行脑CT检查排除脑血管病,加巴喷丁渐减量,患者症状缓解,继续治疗.治疗 4 周时观察组1 例患者加巴喷丁调整药量至 300 mg/次、q.d.后出现嗜睡、头晕、恶心,症状可耐受.结论 加巴喷丁联合血液灌流能够快速有效缓解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RLS症状,并改善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且耐受性良好.

    不宁腿综合征加巴喷丁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老年

    NIHSS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对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预测作用分析

    梁儒钦陈成志韦海生张钊勇...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CT血管成像(CTA)相结合方式进行临床诊断,评估该诊断方式对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 100 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以临床治疗后NIHSS评分为评判标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IHSS评分≤4分,52例)和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4分,48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NIHSS评分以及CT血管成像显示阻塞情况,分析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预后良好组患者基线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神经功能恢复率分别为(6.1±1.5)分、(2.4±0.5)分、(0.67±0.12),预后不良组分别为(11.8±2.3)分、(6.8±1.3)分、(0.46±0.19).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患者基线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均明显更低,神经功能恢复率明显较高(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基线NIHSS评分及CT血管成像显示血管阻塞占比明显偏低(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高、CT血管成像显示血管阻塞与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是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ROC分析可知,NIHSS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模型预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基线NIHSS评分模型和CT血管成像模型.结论 NIHSS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对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预测能力突出.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CT血管成像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闭塞临床预后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探讨

    施杨任海悦徐金锋孙秀荣...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I)的诊断价值.方法 64 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超声SWE技术对其颅脑内感兴趣区(ROI)进行弹性测量,ROI分别为左右侧脑室及基底节区脑实质,弹性成像的剪切波速度转化为杨氏模量表示组织硬度.分析新生儿基本信息;比较正常儿新生儿与HII患儿双侧侧脑室及基底节弹性值;分析新生儿双侧侧脑室及基底节弹性诊断效能.结果 64 例新生儿中正常新生儿 30 例,HII患儿 34 例.HII患儿左右侧侧脑室以及基底节区的均值(mean)、最大值(max)、最小值(min)、标准差(sd)均小于正常新生儿,差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弹性均值,右侧侧脑室的曲线下面积(AUC)[95%置信区间(95%CI)]、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1.00(1.00,1.00)、5.34 kPa、100.00%、100.00%;左侧侧脑室的AUC(95%CI)、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0.99(0.98,1.00)、5.20 kPa、97.06%、96.67%;基底节的AUC(95%CI)、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0.92(0.85,0.99)、6.32 kPa、88.24%、86,67%.基于弹性最大值,右侧侧脑室的AUC(95%CI)、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1.00(0.99,1.00)、11.37 kPa、97.06%、100.00%;左侧侧脑室的AUC(95%CI)、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0.98(0.95,1.00)、8.98kPa、94.12%、100.00%;基底节的AUC(95%CI)、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0.69(0.55,0.83)、13.10 kPa、58.82%、96.67%.基于弹性最小值,右侧侧脑室的AUC(95%CI)、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0.91(0.82,0.99)、3.22 kPa、100.00%、76.67%;左侧侧脑室的AUC(95%CI)、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0.73(0.60,0.86)、3.12 kPa、82.35%、66.67%;基底节的AUC(95%CI)、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0.76(0.63,0.88)、2.32 kPa、79.41%、76.67%.基于弹性标准差,右侧侧脑室的AUC(95%CI)、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0.98(0.96,1.00)、1.62 kPa、91.18%、96.67%;左侧侧脑室的AUC(95%CI)、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0.97(0.93,1.00)、1.62 kPa、94.12%、93.33%;基底节的AUC(95%CI)、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0(0.57,0.83)、2.19 kPa、58.82%、86.67%.左右侧侧脑室比基底节区的诊断效能好且与最小值和标准差相比,均值和最大值的诊断效能更高.结论 超声SWE测量脑实质弹性能很好地区分HII和正常新生儿,最佳位置为左右侧侧脑室旁脑实质,最佳弹性参数为均值和最大值,值得临床推广.

    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诊断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周展姚丽萍谢晓姣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5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PSV)、红细胞压积(HCT)、全血低切粘度(LSV)、全血高切粘度(HSV)]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的68.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13.71±2.84)分明显更低于对照组的(16.52±3.46)分,Barthel指数(88.23±4.85)分更高于对照组的(78.61±5.34)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SV、HCT、LSV、HSV分别为(1.25±0.11)mPa·s、(39.26±3.22)%、(10.12±1.11)mPa·s、(5.13±2.41)mPa·s,更低于对照组的(2.62±0.24)mPa·s、(45.62±3.66)%、(12.51±0.24)mPa·s、(6.95±0.27)mPa·s,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可改善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

    厄贝沙坦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郝忻伟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用药基础上取厄贝沙坦片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取厄贝沙坦片药物联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肾功能指标[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Scr)]、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Ang)]、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7.50%,高于对照组的 80.00%(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且观察组收缩压(131.29±19.83)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74.29±11.39)mm Hg低于对照组的(149.39±20.82)、(82.79±11.73)mm Hg(P<0.05).治疗后,两组UA、BUN、Scr均降低,且观察组UA(324.29±28.39)μmol/L、BUN(5.38±1.02)mmol/L、Scr(62.93±4.92)μmol/L低于对照组的(343.92±29.39)μmol/L、(6.45±0.82)mmol/L、(70.72±4.05)μmol/L(P<0.05).治疗后,两组NO均上升,ET-1、Ang均降低,且观察组NO(132.31±10.39)μmol/L高于对照组的(113.94±10.28)μmol/L,ET-1(63.23±7.31)ng/L、Ang(49.23±8.19)ng/L低于对照组的(68.34±6.91)、(55.49±8.93)ng/L(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IL-1β均降低,且观察组TNF-α(27.39±3.92)ng/L、IL-6(79.34±10.39)ng/L、IL-1β(328.39±19.34)ng/ml低于对照组的(34.45±4.01)ng/L、(98.39±9.34)ng/L、(384.29±20.94)ng/ml(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 针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给药基础上取厄贝沙坦片药物加用,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降低血压检测值,改善肾功能、内皮功能水平,降低炎性反应程度,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难治性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临床疗效

    大分割放疗联合EP化疗治疗LS-SCLC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张凤琰梁风范陆相前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大分割放疗联合顺铂+依托泊苷(EP)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 例LS-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给予超分割放疗+EP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分割放疗+EP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2 年生存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0.00%,高于对照组的 58.00%(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均升高,且观察组CD3+(66.21±4.06)%、CD4+(43.10±3.09)%、CD4+/CD8+(1.72±0.19)及NK细胞(15.12±2.74)%高于对照组的(62.18±3.62)%、(39.16±2.99)%、(1.32±0.24)、(12.07±2.17)%;CD8+均降低,且观察组CD8+(21.09±2.75)%低于对照组的(24.72±2.65)%(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12.98±2.19)个月、总生存时间(20.19±3.27)个月长于对照组的(8.27±1.98)、(14.29±2.91)个月,2 年生存率 68.00%高于对照组的 42.00%(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22.00%略低于对照组的 32.00%,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大分割放疗联合EP化疗治疗LS-SCLC的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生存率,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大分割放疗顺铂依托泊苷效果免疫功能生存期不良事件

    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靶向治疗EGFR突变中晚期肺癌临床效果观察

    张厚云王胜菊陈书凯李学敏...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靶向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中晚期肺癌的效果.方法 60例EGFR突变中晚期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免疫学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客观有效率为 66.7%,高于对照组的 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KPS评分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60.0%、3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皮疹、肝/肾损伤发生率分别为 36.7%、30.0%、23.3%,对照组胃肠道反应、皮疹、肝/肾损伤发生率分别为63.3%、56.7%、5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EGFR突变中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靶向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机体免疫功能,且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四君子汤沙参麦冬汤靶向治疗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玉屏风颗粒对过敏性鼻炎患者通气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黄若葵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玉屏风颗粒对过敏性鼻炎(AR)患者通气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80 例AR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联合治疗.比较两组通气功能[最大呼气流速(PEF)、PEF昼夜变异率]、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IL)-6、IL-17、IL-23、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A、IgG、IgE]、症状评分、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治疗后,两组PEF均高于治疗前,PEF昼夜变异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EF(73.30±7.91)L/min高于对照组的(62.97±6.43)L/min,PEF昼夜变异率(13.34±2.45)%低于对照组的(17.74±3.65)%(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131.52±11.17)ng/L、IL-17(3.13±0.27)ng/L、IL-23(151.56±18.25)ng/L、CRP(4.28±0.22)mg/L、TNF-α(7.44±1.18)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59.65±18.15)ng/L、(4.44±0.51)ng/L、(215.31±31.30)ng/L、(6.28±0.94)mg/L、(12.50±2.20)ng/L(P<0.05).治疗后,观察组IgA(1.48±0.18)g/L、IgG(12.65±1.70)g/L高于对照组的(1.03±0.22)、(9.83±1.14)g/L,IgE(418.41±48.36)IU/ml低于对照组的(625.28±76.29)IU/ml(P<0.05).治疗后,观察组鼻涕、鼻塞、鼻痒、喷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塞改善时间、鼻痒改善时间、喷嚏改善时间、流涕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AR患者应用玉屏风颗粒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过敏性鼻炎玉屏风颗粒通气功能

    超声可视化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孙勇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可视化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 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100 例.对照组行传统神经阻滞,观察组行超声可视化引导下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指标(麻醉完成时间、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麻醉药剂量)、麻醉效果、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完成时间(4.06±0.93)min、神经阻滞起效时间(5.09±1.27)min、神经阻滞持续时间(379.53±31.10)min短于对照组的(7.57±1.16)、(16.75±2.13)、(279.64±40.11)min,麻醉药剂量(20.58±2.59)ml少于对照组的(30.02±3.61)ml(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 100.00%高于对照组的 94.00%,不良事件发生率 0 低于对照组的 6.00%(P<0.05).结论 超声可视化引导下神经阻滞可显著缩短麻醉完成时间、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提升麻醉效果,减少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效果理想.

    超声可视化引导下神经阻滞围术期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