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市政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市政工程
中国市政工程

黄兴安

双月刊

1004-4655

zgsz@chinajournal.net.cn

021-50899653

200125

上海市东方路3447号

中国市政工程/Journal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市政工程建设方面的科学研究、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探讨,重点突出市政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等最新科研成果。我们竭诚欢迎从事市政工程及其相关行业的广大科技人员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厂网河城"思路的小流域水质稳定达标探索及实践

    汤钟喻灵敏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水污染治理的不断深入,大部分城市的河道在旱季已经显著改善水质和岸线景观,但是在雨季时由于溢流污染等问题导致河道水质长期不达标.为了提高水环境治理的质量和效率,国家相关部门提出了"积极推行污水处理厂、管网与河湖水体联动'厂-网-河(湖)'一体化"的措施.因此,对小流域的水质稳定达标成为下一步水环境治理的重点.该文以广东省深圳市某小流域为例,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从"厂"、"网"、"河"、"城"4个维度分别进行方案探索,并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该项目的经验,以期为其他同类型项目提供借鉴和启示.

    "厂网河城"提质增效海绵城市稳定达标

    餐厨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措施优化工程研究

    王文标
    48-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石灰+CPAM"混凝除渣预处理工艺处理餐厨垃圾渗滤液,三相离心后出水存在管道和设备易结垢、易导致活性污泥失活等问题.文章研究了4种工艺对渗滤液三相离心后的预处理效果,选择较优工艺替代现有预处理工艺段.结果表明,"PAC+NPAM"混凝、电催化、电絮凝、高效膜过滤系统均对SS有沉淀作用.其中,高效膜过滤系统效果最佳且可省略后续叠螺机除渣工艺段,"PAC+NPAM"混凝工艺次之,电催化与电絮凝工艺虽有些效果但不显著.高效膜过滤后SS可降低到100 mg/L以下,同时对CODCr、TP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64.48%、22.98%,出水pH也有升高;后续可直接进入厌氧系统,无二次污染,对整个生化系统几乎无影响.综合现场可行性、运行费用以及操作等方面,选择高效膜过滤工艺代替现有"石灰+CPAM"混凝预处理工艺.

    餐厨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混凝沉淀电催化电絮凝高效膜过滤工艺优化

    "董大水库"水源地保护的水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孙方源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简称"董大水库")作为合肥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担负着市区众多人口的饮水安全重任.2023年,董大水库合计日均向合肥市区供水超200万m3,且呈现日供水量持续增长的趋势.然而供水量增加的同时,水源保护区也出现水源地日常监管难度大、主要入库沟渠水质不稳定、保护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不彻底和水源地生态治理工程未实现"常态化"等问题,严重威胁着水库的供水安全.为彻底消除以上问题,文章针对董大水库所在流域污染源的有效控制提出了相应治理措施.通过这些技术措施的实施,有效保障水库的供水安全,最终实现供优质水源、保城镇安澜的目标.

    "董大水库"水库安全水生态治理环境保护水质净化污染拦截

    城市雨水管网系统弹性及关键点识别

    李锐武昕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而产生的城市内涝频发问题,文章以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某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利用SWMM软件建立了城市雨水管网模型,分析了研究区域的现状排水能力,识别出管网易涝节点.结合弹性分析法,构建了城市雨水管网弹性量化公式,分析了不同重现期下的系统性能与弹性变化过程,探讨了易涝节点的弹性变化,筛选出研究区域内雨水管网的弹性关键点.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径流量在小降雨重现期下的变化较敏感,当降雨重现期超过5 a时,区域内涝现象严重;区域内系统性能与弹性均随着重现期的增加而降低,但在发生降雨后的3 h内均能恢复至原来水平,弹性最低值的出现时间随着重现期的增加而后移;研究区域内弹性关键点基本分布于管道上游.

    城市内涝SWMM模型雨水管网系统弹性分析

    "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滤池"组合工艺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乐重庆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依托广东省佛山市某淡水鱼塘养殖废水的处理,针对淡水水产养殖废水水质水量波动大、碳氮比低、悬浮物含量高等特点,采用高效沉淀池和反硝化滤池组合工艺对水产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实现脱氮除磷及去除SS.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出水的CODMn、SS、NH4+-N、TP和TN平均浓度分别为8.82 mg/L、15.98 mg/L、0.73 mg/L、0.13 mg/L和2.25 mg/L,出水水质均达到DB44/2462—2024《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因此,该组合工艺用于水产养殖废水处理,对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

    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滤池脱氮除磷水产养殖废水

    广州市健康城净水厂污泥干化工程设计

    林秋明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东省广州市健康城净水厂污泥干化工程土建设计规模27.3 tDS/d,近期设备安装规模18.2 tDS/d,采用"污泥浓缩+调理+板框脱水+热干化"的脱水干化处理工艺,污泥干化设施及主体构筑物置于地下层.项目建成后运行效果良好,实现了持续稳定运行,臭气得到了有效控制,臭气排放水平高于目前国内标准要求,顺利通过环保验收.文章详细介绍了污泥干化间的设计规模、设计参数、设计内容,重点分析项目物料平衡、热量平衡、运行成本等,并对主要设计特点进行了总结.

    污泥干化地下式净水厂通风除臭运行成本

    用于轨道交通盾构管片自动拼装的新型拼装机设计

    毕湘利吴文斐朱叶艇于宁...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轨道交通六自由度管片拼装机因控制精度低、重载形变大而无法满足管片自动拼装技术要求的现实问题,文章首先在建立拼装机动作误差简易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明确了传统拼装机回转精度不足对末端位姿的突出影响,然后创新提出了一种基于拼装机抓手横移动作补偿回转角度执行不到位的方法,并给出针对性的特型管片拼装机结构优化设计和控制方案.通过进一步动作误差分析以及有限元结构受载计算得出:新型管片拼装机末端位置误差可控制在±0.5 mm范围内;重载工况下提升梁最大形变小于0.35 mm.

    盾构机管片自动拼装结构设计机械误差数值模拟

    从"公众城市服务"到"个体需求响应"——株洲火车站东广场综合开发项目设计思考

    刘登宇
    80-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日趋完善,火车站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其站前广场区域的综合开发利用也在经历着转变——从面向"公众城市服务"到面向"个体需求响应"的精细化建设.火车站站前广场设计,需要考虑服务公众的数量大、类型复杂、需求各异等因素.这些复杂因素也导致了宏观视角的设计,难以满足差异化需求.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视角的切换,以个体需求为出发点,能够突破既有的设计手法所带来的约束,带来新的空间环境感知及使用体验.文章首先提出传统视角下火车站站前广场设计的局限性,进而提出面向个体需求的效率提升、服务配套设施提升、空间环境品质提升方案,以株洲火车站东广场综合开发项目为实际案例,论证了视角切换的设计方法对城市功能环境效益提升的积极作用.

    枢纽个体需求空间环境感知使用体验

    上海机场联络线盾构法隧道全预制化设计及智能建造

    余鲸姜文星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机场联络线盾构法隧道采用全国首创的全预制结构设计形式,工程应用突破了设计和施工的系列难题,并提出了贯穿全过程的创新解决方案,主要创新成果有:一,基于盾构法隧道全预制设计理念,通过结构安全验算,解决隧道内弧形件及中隔墙采用预制结构的安全性问题;二,创新研发了智能安装设备,形成隧道预制构件的成套安装控制技术,保证超大预制构件高质量、高效率、高精度的安装需求;三,形成盾构法隧道预制构件安装质量评价体系,实施了预制构件安装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上海机场联络线工程实现了盾构法隧道全预制化智能建造,高质量高水平绿色建造,极大提高了隧道预制化率和装配智能化程度,对盾构法隧道行业全预制化智能建造起到了创新和示范意义.

    市域铁路盾构法隧道全预制化智能建造

    雨污混接普查改造的机遇与数字化平台建设——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

    王卫华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质量差以及数据无法及时更新一直是数字化平台搭建的极大阻碍,而大范围的探查通常需要消耗大量人力与财力,造成数字化平台一直难以顺利推进,并存在使用体验差等问题.上海市开展新一轮雨污混接普查,对排水用户及公共排水管道进行全覆盖开井检查,并对近年CCTV检测资料进行梳理复核,为数字化平台的推进带来良好的建设基础.该文以上海市奉贤区雨污混接数字化平台开发建设为例,在已有公共排水管道数据的基础上,结合雨污混接普查成果资料,开发雨污混接普查及整治专项数字化平台,并展望长效运维多元化场景,持续推进排水管网数字化进程,提高运维人员工作效率.

    雨污混接普查数字化平台混接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