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特殊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特殊教育
中国特殊教育

陈云英

月刊

1007-3728

zgtsjy@yahoo.com.cn

010-62003367

100088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国特殊教育/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特殊需要人群为服务对象,以展示我国特殊教育研究领域最高水平学术成果为宗旨,保持学术刊物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开辟创新人才成长新领域新赛道——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中培养创新人才的邻近性因素与优化策略为例

    胡杨孙健黄国庭黎东升...
    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超常教育已体现出从栽培少数精英到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趋势。创新人才培养呼唤各行各业涌现领军人才,产学研合作项目是不可多得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本研究运用一组产学研合作案例,深入分析在产学研合作项目中培养创新人才的邻近性因素及合作主体的应对状况,结果发现:多维邻近性从空间距离、技术领域、信任关系等方面,对在产学研合作项目中培养创新人才产生影响;合作主体对邻近性因素的应对举措有待改进。为此,应切实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努力增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新生实践经验,实行工作场所学习,导师团队全程指导,充分发挥多维邻近性对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果的促进作用。

    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人才培养邻近性因素影响优化策略

    学前融合教育制度化的逻辑、困境与出路

    黄丽静朱敬
    11-1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前融合教育制度化是健全学前融合教育制度体系,并实现制度价值理念被普遍接受且自觉规范践行的过程。学前融合教育制度化以制度的制定为逻辑起点,以制度的有效落实为逻辑进路,以制度内化为逻辑旨归。当前,学前融合教育制度化面临着制度要素供给不足引发的"合法性"困境,普特二元教育体制形成的路径依赖困境,"理性人"利益博弈导致的集体行动困境。要突破制度化困境,推进学前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三方面做出努力:一是重视三大制度要素供给,增强学前融合教育合法性基础;二是突破普特并行惯性依赖,增强多元主体创新实践驱动力;三是夯实集体行动制度逻辑,优化利益分配格局。

    学前融合教育制度化路径依赖集体行动新制度主义

    接纳与排斥:融合教育背景下残疾人的职业教育体验

    张悦歆王琪武之琳
    1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残疾人在融合教育环境中的经历和感受是职业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但目前对融合环境教育中的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质性研究仅有少数。经过筛选和质量评估,共有20篇文献被纳入,均为英文文献。该研究对纳人文献进行质性元分析,经概念转译与提炼,研究主题可归纳为外界接纳体验、外界排斥体验、自我接纳体验、自我排斥体验4个主题。该研究的发现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残疾人职业教育质量和就业结果的影响因素,为融合教育环境下残疾人如何进行职业准备提供了参考。

    残疾人职业教育质性元分析

    基于CIPP的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李科郭文斌
    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和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的号召,本研究意在构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采用德尔菲法对从全国选出的20位特殊教育领域评估专家进行两轮调查,构建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调查结果进行量化赋值,运用平均法和层次分析法明确了各个指标体系中具体项目的权重。最后,运用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选取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进行了验证性评估。结果发现,由6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和104个三级指标所构建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良好的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较好地评估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普适性,能够适用于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

    CIPP模式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工作记忆在听障大学生推理他人心理状态中的作用

    宗清瑶宫慧娜邓柳磨利园...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理论影响听障个体的同理心发展、人际交往以及融入社会的程度等。心理理论的加工机制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目前研究者对于个体心理理论的加工机制存在争议,有研究支持语义加工在个体推理他人心理状态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有的研究则认为工作记忆才是个体在心理理论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因此,本研究以听障大学生、健听大学生各81名为被试,采取双任务实验范式,通过让被试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语义加工理解故事内容、推理故事主角的心理状态,同时执行工作记忆任务,考察工作记忆在听障大学生心理理论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对于听障大学生而言,推理他人心理状态的负荷干扰程度更为严重,语义加工不足以支撑其推理他人的心理状态,因此在推理他人心理状态阶段中施以重工作记忆负荷,可导致听障大学生推理他人心理状态的失败。

    工作记忆心理理论听障大学生

    和谐与矛盾交织:孤独症儿童的健全兄弟姐妹亲职化现象分析

    吴贵芊王琳琳杨楠周慧敏...
    49-5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孤独症儿童拥有健全兄弟姐妹的概率增加。当父母面临生活照料、职业发展、家庭运转等多重压力时,有可能引发健全兄弟姐妹对孤独症同胞的亲职化现象。本研究对孤独症儿童的兄弟姐妹亲职化现象进行梳理,呈现孤独症儿童的兄弟姐妹亲职化现象的研究进展,明晰国内外研究中亲职化现象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可能影响以及干预策略,以期为促进孤独症儿童家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孤独症儿童健全兄弟姐妹亲职化照顾职责

    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的语音加工特征研究

    张红霞华梦婷许晓昱胡春秀...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23位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和27位典型发展儿童为被试,通过语音意识任务、快速自动命名任务、语音工作记忆任务考察了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的语音加工特征。结果显示:(1)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在语音意识任务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典型发展儿童;(2)在快速自动命名任务上,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的任务平均反应时显著长于典型发展儿童;(3)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在语音工作记忆任务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典型发展儿童。这些结果表明,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语音加工的三个子成分均存在缺陷。

    非言语学习障碍语音加工语音意识语音命名速度语音工作记忆

    英格兰特殊教育专项督导的演变、特征及影响

    王聪万雨朱楠
    66-7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殊教育专项督导是监测地方特殊教育服务体系质量的重要手段。英格兰特殊教育专项督导始于1997年,经历了萌芽、初探和发展三个阶段,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地区特殊教育专项督导制度。英格兰现行特殊教育专项督导制度呈现出四大特点:以提升服务有效性为目标,不断更新督导指标;以多样化为发展导向,丰富拓展督导类型;以多部门合作为基础,保障督导有序运作;以报告实践问题并督促改进为重点,促进督导结果的应用。英格兰特殊教育专项督导给特殊教育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完善我国特殊教育督导体系的建议:夯实政策基础,建立操作性强的特殊教育督导框架;提高督导机构的独立性,促进教育、卫生等多部门的有效合作;坚持以督政为主,强化特殊教育督导的指导职能。

    特殊教育专项督导英格兰特殊教育需要

    美国特教班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谌小猛林玟熳吴小文
    74-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教班是由普通学校面向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专门设置的一种办学形式,它是特殊儿童教育安置中的重要一环。目前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研究层面,我国对特教班的关注不足。本文对美国特教班发展阶段、概念、师资、课程与教学及面临的困难等进行了剖析,针对我国特教班的发展提出明晰特教班定位、促进多学科协作、规范课程与教学实施和加强规划管理等建议。

    特教班师资课程与教学管理

    特殊教育教师道德认同与工作投入的关系:利他行为的中介作用

    崔英锦邰琳樊香麟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工作投入是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为探讨特殊教育教师道德认同、利他行为与工作投入间的关系,对372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特殊教育教师道德认同(道德内在化、道德象征化)能够显著预测利他行为与工作投入;(2)利他行为在道德认同(道德内在化、道德象征化)与工作投入间起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应从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完善师德规范准则、建构专业评价体系出发,把握提升工作投入的三重逻辑,为构建高水平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提供充足动力。

    特殊教育教师道德认同利他行为工作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