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半月刊

1674-9316

chsm@vip.126.com ,wsbz@vip.126.com

010-64476881

100055

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7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Journal 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协助卫生部宣传报道国家及行业卫生标准,征集社会各界对卫生标准的意见和建议,以内参形式向卫生部及专业机构提出卫生标准的立、改、废建议,让社会了解卫生标准制修订过程,让专家交流学术心得,解读卫生标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疗效研究

    王文静舒伟安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抽签法将2021 年 3 月—2023 年 3 月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 130 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观察组(n=65)与对照组(n=65).2 组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对照组以地佐辛超前镇痛,观察组采取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对比 2 组患者的术后苏醒质量、疼痛程度、应激反应指标、炎症反应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术后 2、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为(6.09±0.98)分、(4.12±0.80)分、(2.29±0.57)分、(1.26±0.33)分,低于对照组的(6.85±1.03)分、(4.79±0.85)分、(2.80±0.62)分、(1.71±0.42)分(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应激反应肾上腺素(adrenaline,AD)、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24 h,观察组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能够提高患者苏醒质量,抑制应激反应水平,改善炎症反应,安全性良好.

    全髋关节置换术氟比洛芬酯地佐辛超前镇痛苏醒质量应激反应炎症因子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氢吗啡酮的镇痛效果分析

    陈腾达陈晓海谢章坤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氢吗啡酮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中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4 月—2023 年 4 月晋江市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 80 例诊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使用氢吗啡酮的患者作为H组,使用瑞芬太尼的患者作为R组,各 40 例.评估达到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量表(critical-care pain observation tool,CPOT)标准的水平时间(CPOT评分≤3 分),收集2 组患者用药前(T0)及用药后 5 min(T1)、30 min(T2)、3 h(T3)、24 h(T4)、72 h(T5)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参数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H组在T2、T3、T4 时间段达到镇静水平患者占比分别为 77.50%、77.50%、100%,高于R组的 55.00%、55.00%、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患者在T1、T2、T3、T4、T5 时间段心率(heart rate,HR)分 别 为(86.20±13.40)、(83.72±9.11)、(85.32±14.05)、(87.32±14.92)、(84.88±11.21)次/min,高于R组的(80.00±9.23)、(68.33±9.56)、(79.65±10.74)、(81.36±10.53)、(80.17±11.05)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患者在T1、T2、T3、T4、T5 时间段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MAP)分别为(89.52±19.58)、(88.53±14.26)、(89.13±16.38)、(88.47±15.48)、(89.64±31.68)mmHg,高于R组的(73.13±13.21)、(75.97±9.43)、(79.50±13.51)、(81.40±8.64)、(80.18±6.31)mmHg,差 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患者在T1、T2、T3、T4、T5 时间段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分别为(61.20±9.28)、(60.70±8.80)、(62.40±9.50)、(61.80±9.80)、(62.40±9.40)%,高 于 R 组 的(55.30±8.20)、(54.80±6.20)、(55.30±8.60)、(56.20±7.40)、(56.3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吗啡酮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镇痛中起效快,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抑制影响较小.

    氢吗啡酮瑞芬太尼重症患者疼痛观察量表不良反应颅脑损伤机械通气

    急性阵发性房颤患者基线NT-proBNP对胺碘酮复律疗效的影响

    邓水清黄小辉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胺碘酮用于急性阵发性房颤(acute atrial fibrillation,AF)复律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 2019 年 2 月—2022 年 7 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明确诊断为AF(非瓣膜病)的 68 例患者,所有患者排除禁忌后均给予胺碘酮复律治疗,根据复律后转复情况分为 2 组,即成功转复组(n=57)与转复失败组(n=11).对比 2 组症状与体征(心悸、胸痛)、心电图表现(是否合并ST段压低)、既往病史(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房颤持续时间和基线NT-proBNP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F患者胺碘酮复律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2 组胸痛、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ST段压低、房颤持续时间、合并高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转复组心悸发生率为28.07%、NT-proBNP水平为(229.43±7.24)pmol/L,优于转复失败组的63.64%、(679.99±8.67)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存在心悸症状、NT-proBNP是影响AF患者应用胺碘酮转复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胺碘酮对AF(非瓣膜病)患者复律治疗安全有效,入院时存在心悸症状、基线NT-proBNP水平是预测胺碘酮复律成功的重要因素.

    N末端B型利钠肽原胺碘酮房颤复律非瓣膜病评估价值

    低分子肝素治疗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获得妊娠后复发性流产的效果

    陈慧娜温梅梅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获得妊娠后出现复发性流产征兆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莆田九十五医院 2020 年 6 月—2022 年 6 月收治的 68 例使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获得妊娠后经保胎治疗的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 2 组,每组 34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 2 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激素水平、妊娠结局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 组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孕酮(progesterone,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足月生产率为 70.59%,高于对照组的 41.18%;研究组流产率为17.65%,低于对照组的 44.12%(P<0.05);2 组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获得妊娠后出现复发性流产征兆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提高足月生产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低分子肝素复发性流产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激素凝血功能

    综合性医院门诊克林霉素使用情况专项处方点评的研究

    赖冰妮廖础欣郑绮姗刘锐锋...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衍生物,也是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类型,可通过抑制敏感菌株蛋白质合成,发挥抗感染效果.克林霉素的抗菌活性较强,但是不良反应较多,需要进一步提升其临床用药合理性,保障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当前,针对克林霉素临床应用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逐渐完善,处方点评工作有序开展,但是仍需进一步明确该类抗生素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以保证克林霉素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此,文章对综合性医院门诊克林霉素使用情况专项处方点评情况进行了现状分析,并总结了克林霉素处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针对问题汇总了提升克林霉素用药合理性的相关建议.

    综合性医院门诊克林霉素使用情况专项处方点评合理用药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2种抽样方式质量结果的分析

    石圆圆郁正芹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2 种抽样方式的质量结果,探讨分样抽检模式在连云港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质量抽检中的应用,以提高血液质量,节约血液资源.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2022 年 5 月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量结果,比较 2 种抽样方式的差异.结果 2 种抽样方式外观、血红蛋白含量、储存期末溶血率、无菌试验抽检合格率均为100%;分袋抽样组容量、血细胞比容、白细胞残留量合格率分别为 97.87%、100%、96.81%;整袋抽样组容量、血细胞比容合格率分别为 93.33%、9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袋抽样组与整袋抽样组血细胞比容、总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袋抽样组储存期末溶血率为(0.23±0.18)%,高于整袋抽样组的(0.11±0.07)%(P<0.001).结论 采用分袋抽样模式完成血液常规抽检,可以节约血液资源;准确检测结果同时严格控制采血、制备过程中各项关键控制点,为临床提供充足、安全的血液制品.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分袋抽样整袋抽样血液质量血液资源质量控制

    大学生无偿献血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顾文琴张艺凡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大学生无偿献血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对青岛市大学生的无偿献血认知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有效人数 842 名.结果 842 名中无偿献血认知水平中上者 375 名,认知水平偏低者 467 名.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无偿献血认知水平中上者的性别、年龄、是否有献血经历、家人是否有献血经历、是否为医学专业、学校有鼓励政策、社区及学校宣传与认知水平偏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有献血经历、家人是否有献血经历、是否为医学专业、学校有鼓励政策、社区及学校宣传是影响大学生的无偿献血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大学生的无偿献血认知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需加强高校与社会的共同教育,加强宣传与鼓励,以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在大学生群体中持续健康发展.

    大学生无偿献血认知现状影响因素学校鼓励政策医学专业

    质量管理在血站采供血工作中的应用

    黄海燕王志效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血站采供血工作中质量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7 月—2022 年 7 月在济宁市中心血站献血的70 名献血者和 11 名护理工作人员,均实施质量管理,纳入研究组;另选择 2020 年 5 月—2021 年 5 月在血站献血的 70 名献血者和 11 名护理工作人员,实施常规管理,纳入对照组.对比和分析工作管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工作管理质量(设备维修保养、责任心、消毒工作质量、环境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献血者总满意度为 97.14%,高于对照组的 81.43%(P<0.05);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质量达标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分别为 92.86%、98.57%、100%,高于对照组的 72.86%、85.71%、90.00%,研究组工作差错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 17.14%(P<0.05).结论 在血站采供血工作中质量管理应用价值较高,在工作管理质量、献血者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质量达标率、工作差错率、健康教育覆盖率方面优势明显.

    血站采供血质量管理工作管理质量满意度差错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

    李华苏佰芳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计划-执行-检查-处置(Plan-Do-Check-Act,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7 月—2023 年 6 月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收治的 430 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时间将其分为 2组,即 2021 年 7 月—2022 年 6 月的 214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 年 7 月—2023 年 6 月的 216 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院感防控措施预防医院感染,在其基础上研究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比较 2 组手卫生、环境清洁卫生、无菌技术操作的执行情况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医院感染总发生率为 2.31%,低于对照组的 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卫生、环境清洁卫生、无菌技术操作的执行率分别为 98.33%、97.50%、91.67%,高于对照组的 81.67%、79.17%、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PDCA循环医院感染管理手卫生环境清洁卫生无菌技术

    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率分析

    陈江慧蔡素因秦维霞王美婷...
    170-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描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ultra-spectrum β-lactamase Escherichia coli,ESBL-EC)的感染患者信息、临床分布等特征,分析ESBL-EC耐药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17-2022 年厦门市第三医院住院患者中确诊为ESBL-EC感染的病例,收集患者及ESBL-EC菌株信息,分析其感染情况、临床特征及耐药性.结果 共确诊ESBL-EC感染患者 929 例,社区感染与医院感染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SBL-EC检出率为 38.52%,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1).ESBL-EC主要来源于普外科(19.38%).ESBL-EC主要分离自尿液(43.38%).ESBL-EC对氨曲南、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头孢唑林、头孢吡肟、妥布霉素 6 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 3 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ESBL-EC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呋喃妥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菌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社区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BL-EC检出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ESBL-EC耐药形势较为严峻,应加强各项感染防控措施,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ESBL-EC耐药菌株产生.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社区感染医院感染临床分布耐药性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