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半月刊

1674-9316

chsm@vip.126.com ,wsbz@vip.126.com

010-64476881

100055

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7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Journal 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协助卫生部宣传报道国家及行业卫生标准,征集社会各界对卫生标准的意见和建议,以内参形式向卫生部及专业机构提出卫生标准的立、改、废建议,让社会了解卫生标准制修订过程,让专家交流学术心得,解读卫生标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B/S架构的远程会诊质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路阳段燕张雪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发远程会诊质控系统,在区域内实现远程会诊质控、管理、监管、考评、统计和持续改进的信息化。方法2020 年,组建多学科团队,运用智力激励法和专题小组讨论法,基于B/S架构研发远程会诊质控系统,与既有远程会诊信息系统完全嵌合兼容,满足远程会诊全流程质量管理的功能需求。结果 针对远程会诊质控工作要求,系统设计研发了质控管理、质控考评、实时监管、统计分析 4 个子模块,可满足远程会诊全流程质量管理的功能需求。结论 该质控系统创新了远程会诊信息化质量管理模式,在区域内实现了远程会诊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质量管理成效,有效促进区域内远程会诊工作的推进和发展。

    远程会诊B/S架构质量控制信息系统设计应用

    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及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王芳段天林王德贵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已成为目前高校和科研机构管理大型仪器设备的主要方式。如何建设好管理好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科学、规范地为教研服务,是相关人员共同思考的问题,也是高效地发挥这些大型仪器作用的关键。文章以兰州大学医学实验中心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为例,总结了平台运行过程中的特点及成效,包括简洁明了的操作系统、全方位开放、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便捷的报账系统以及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等。并针对创新人才培养、与相关课程相结合、规范化系统化理论培训、完善设备相关科研成果、严格论证程序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方案。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管理创新人才培养设备论证

    医院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

    林仁回赵雨伊永菊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业务的连续性越来越依赖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为了提高医院应对信息系统突发故障事件的处置能力,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借助工具开展灾害脆弱性分析,精准识别出医院信息系统可能面临的高危风险事件,按照风险事件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排序。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架构,制订可操作、可执行的应急预案并实施应急演练,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预案,建立了一套有效的信息系统故障应急管理体系。本文分享了医院在信息系统故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可为其他医疗机构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公立医院医院信息系统灾害脆弱性分析应急管理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信息化技术对医疗设备管理效率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姜洁魏思思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信息化技术对医疗设备管理效率及效果的影响,以为医疗设备管理措施的制定与管理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 2022 年 10 月—2023 年 4 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常规管理干预的 100 台设备作为对照组,2023年 5-12 月进行信息化技术干预的 100 台设备作为观察组。比较 2 组的设备合格率、故障率、维修效率(响应时间及故障排除时间)、干预前及干预后的设备管理知识评分、设备管理质量评分及临床应用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的设备合格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95。00%(P<0。05)。观察组故障率为 0,显著低于对照组 6。00%(P<0。05)。观察组响应时间及故障排除时间分别为(10。02±2。69)min及(2。12±0。86)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0。36±6。73)min及(2。65±0。90)d(P<0。05)。干预前,2 组的设备管理知识评分及设备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设备管理知识评分及设备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 2 组干预后的设备管理知识评分及设备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组内干预前,临床应用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信息化技术可显著改善医疗设备的管理效率及效果,因此本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信息化技术医疗设备维修效率管理效果认知度满意度

    信息化平台医院检验科危急值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应用

    廖龙波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统计分析利用信息化平台构建医院检验科室危机值管理机制以及运用效果。方法 利用文献分析方法、问卷调查方法等,选取 2022 年 1-12 月荔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 1 053 例作为研究主体,明确医学检验科室危急值项目以及运用范围,通过检验科室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医学检验科室危急值相关数据,实现危急值信息化管控,对信息化平台医院检验科室实施危急值管理机制前后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实施后,危急值报告及时率(100%)与危急值处理时效性(86。46%)相较于实施前(79。96%、51。12%)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危急重症抢救成功率为 97。05%(1 022/1 053),相较于实施前 90。88%(957/1 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总满意度为 99。71%,高于实施前的 9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信息平台在医院检验科室创建危急值管理机制,使危急值管理工作积极展开,有助于强化临床医师对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信息化平台医院检验科危急值管理制度应用效果抢救成功率

    产前肾脏超声诊断在胎儿肾积水诊断中的应用

    林文通饶丽平林琳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产前肾脏超声诊断在胎儿肾积水诊断过程中的应用及预后转归分析。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就诊经胎儿肾脏超声筛查的单胎肾积水胎儿 35 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正常 15~40孕周胎儿肾脏超声检查结果,分析肾积水胎儿预后与胎儿集合系统前后径以及肾皮质厚度的关系。结果 胎儿肾脏超声筛查的单胎肾积水胎儿共 35 例,均为单肾,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肾积水情况,其中 9 例为病理性肾积水,26 例为非病理性肾积水。在非病理性肾积水中,可见肾小盏出现了明显扩张表现,且肾实质明显变薄等表现。肾脏超声结果显示,34~37 孕周及38~40 孕周胎儿的集合系统前后径值以及肾皮质厚度均明显高于 15~28 孕周胎儿,正常胎儿约在 34 孕周可检测到约7 mm的集合系统前后径,此时胎儿肾皮质厚度约为 5 mm。35 例肾积水胎儿在出生后 3 个月内有 22 例肾积水消失,集合系统前后径>15 mm且肾皮质厚度≤5 mm的胎儿未出现肾积水消失,其余有 8 例肾皮质厚度≤5 mm者接受手术。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检查能有效判断胎儿肾积水状态,作为临床早期无创检测具有良好的准确率;但针对出生后仍有肾积水的患儿,应警惕病理性梗阻的可能,重视临床随访,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胎儿肾脏超声胎儿肾积水临床应用早期诊断手术随访

    出生后1周肺部超声评分在32周内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预测中的作用价值

    张震海曾慧斌王健许丽萍...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出生后 1 周肺部超声评分在 32 周内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预测中的作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9 年 10 月—2020 年 8 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新生儿科诊治的 121 例胎龄<32 周早产儿,其中非BPD组 69 例,BPD组 52 例。所有早产儿均于出生后 1 周行肺部超声检查并进行评分,同时收集孕妇的年龄、并发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以及早产儿的一般情况(胎龄、性别、体质量、分娩方式、有创通气、出生后 1 周内液体出入量等)和早期并发症[早发型败血症、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窒息等]信息,比较 2 组早产儿上述参数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 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有创通气、孕周、分娩方式、体质量、NRDS、PDA、窒息、出生后1周内液体出入量及出生后1周肺部超声评分)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胎龄(OR=0。497,95%CI 0。280~0。882,P<0。05)和第1周肺脏超声(lung ultrasound,LUS)评分(OR=1。429,95%CI 1。188~1。720,P<0。001)是BP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超声评分制作ROC曲线,分析显示肺部超声评分是BPD发生的显著因素,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27(95%CI:0。752~0。90),最佳临界值为 9。5,其灵敏度为 86。5%,特异度为 71。0%。结论 出生后 1 周的LUS评分和胎龄是BP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LUS评分与BPD发生显著相关,可作为BPD发生的预测因子。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部超声评分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预测因子

    济南市章丘区城乡蚊虫孳生环境及消杀的调查分析

    车瑛郑金萍颜柱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济南市章丘区城乡蚊虫孳生环境及消杀现状,旨在为城乡环境的改善提供借鉴与指导。方法 调查济南市章丘区 2019 年 3 月—2023 年 11 月积水处、社区和农户家庭内外环境的蚊虫孳生情况,分析蚊幼虫密度、蚊虫种类,评价蚊虫孳生环境治理效果。结果 2019 年 3 月—2023 年 11 月,每年各选取 300 个调查点,蚊幼虫阳性率分别为 70%、42%、18%、6%、4%,蚊虫阳性率分别为 42%、30%、12%、4%、2%,孳生蚊虫的积水处和容器数量逐年减少(P<0。05),蚊幼虫阳性率、蚊虫阳性率逐年下降(P<0。05)。2019-2023 年济南市章丘区房屋指数(housing index,HI)、容器指数(container index,CI)、布雷图指数(Breitu index,BI)逐年下降(P<0。05)。2019-2023 年共捕获 1 104 只蚊虫样本,主要蚊虫种类包括淡色库蚊(43。03%)、白纹伊蚊(26。00%)、三带喙库蚊(11。96%)、中华按蚊(8。97%)。结论 济南市章丘区城乡蚊虫孳生治理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蚊虫孳生情况有所改善,需要重点消杀淡色库蚊、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等优势蚊种,为蚊媒疾病的控制奠定基础。

    城乡卫生环境环境治理蚊虫孳生蚊虫消杀种群分布生态学监测

    2021-2023年南京市秦淮区公共场所微生物监测分析

    高琦郜杏丽刘磊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 2021-2023 年南京市秦淮区公共场所微生物监测结果,了解南京市秦淮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方法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GB/T 18204-2013 对辖区内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和用品用具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采样和检测。结果 2021-2023 年南京市秦淮区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共检测公共场所 221 家,检测样品数 1 648份,合格 1 569 份,总体合格率为 95。21%。2021 年合格率为94。89%,2022 年合格率为 95。41%,2023 年合格率为 95。63%。结论 2021-2023 年南京市秦淮区公共场所总体卫生状况良好,公共浴室、小型美容院、理发店和家庭宾馆卫生状况还有待改善。通过对南京市秦淮区公共场所微生物监测分析,了解辖区内卫生状况,保障居民健康,为科学指导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监测方法等相关标准修订提供了数据支持。

    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公共场所空气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监测微生物污染状况

    "问题管理+"团体叙事对急诊科护士继发性创伤应激的影响

    林玉理李秋萍郑应红赵晓丽...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问题管理+"(problem management plus,PM+)团体叙事对急诊科护士继发性创伤应激的影响。方法2023 年 7-10 月,以便利抽样法选择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自愿报名的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排除 3 名脱落者,最终 63名护士参与研究。按干预时间不同实施不同干预策略,对照组(2023 年 7-8 月,n=31)常规培训,干预组(2023 年 9-10 月,n=32)以"PM+"团体叙事实施。采用继发性创伤应激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护士继发性创伤应激总分为(43。60±5。78)分,低于对照组的(48。18±5。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3,P=0。001);且干预组继发性创伤应激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M+"团体叙事能降低急诊科护士继发性创伤应激。

    继发性创伤应激"问题管理+"团体叙事护士急诊科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