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循环保护通气4P标准策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及结局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3月—2022年6月入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机械通气且符合循环保护通气4P标准策略的ARDS患者37例,并根据年龄、性别1:1配对非4P患者37例.循环保护通气4P标准策略包括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10 mmHg,外周灌注指数(peripheral perfusion index,PI)>0.6,平均气道压(meas pressure of airway,Pmean)≤10 cmH2O,脉压变异度(puls pressure variation,PPV)≤12%.主要结局指标为ICU死亡率、住ICU小时数、机械通气时间、28 d未使用机械通气天数.结果 4P组无死亡,非4P组死亡率为2.70%(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组ICU监护小时数[150.00(123.50,203.00)h vs.205.00(148.50,306.50)h,P=0.017]、机械通气小时数[84.00(57.50,121.00)h vs.105.00(74.50,170.50)h,P=0.004]均短于非4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组28 d未使用机械通气天数长于非4P组[24.50(22.96,25.60)d vs.23.63(20.90,24.9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累积分数曲线示监护结束4P组28 d未进行机械通气天数显著延长,与非4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2组的生存分析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3).结论 循环保护通气4P标准策略可以减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临床上使用该标准可以快速改善ARDS患者的预后,相关结果尚需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