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半月刊

1674-9316

chsm@vip.126.com ,wsbz@vip.126.com

010-64476881

100055

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7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Journal 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协助卫生部宣传报道国家及行业卫生标准,征集社会各界对卫生标准的意见和建议,以内参形式向卫生部及专业机构提出卫生标准的立、改、废建议,让社会了解卫生标准制修订过程,让专家交流学术心得,解读卫生标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解郁清心汤联合五禽戏锻炼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分析

    陈花秦振华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解郁清心汤联合五禽戏锻炼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2021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解郁清心汤联合五禽戏锻炼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为(6。65±1。28)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partⅢ,UPDRS-Ⅲ)评分为(12。30±2。25)分,冻结步态问卷(freezing gait questionnaire,FOGQ)评分为(6。90±1。2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8。90±2。40)分、(15。85±2。40)分、(8。80±2。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reg平衡量表(Breg balance scale,BBS)评分为(52。50±3。27)分,高于对照组的(49。60±6。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4周后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the 39-item Parkinson's disease questionnaire,PDQ-39)评分分别为(75。60±6。28)分、(72。10±5。98)分、(68。60±5。28)分,低于对照组的(80。25±8。67)分、(78。10±6。29)分、(75。10±6。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郁清心汤联合五禽戏锻炼可提升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抑郁症状与肢体功能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解郁清心汤五禽戏锻炼肢体功能抑郁评分生活质量

    济宁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

    范平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济宁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济宁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1264名,调查AIDS知识知晓情况,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AIDS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1264名无偿献血者中1046名对AIDS知识知晓,知晓率为82。75%,218名对AIDS知识不知晓,不知晓率为17。25%。不知晓组年龄>50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职业工农业、居住地农村、近1年未接受宣传服务占比高于知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2。438)、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OR=1。573)、职业工农业(OR=1。788)、居住地农村(OR=3。458)、近1年未接受宣传服务(OR=7。132)是影响济宁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人群AIDS知识知晓情况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济宁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人群对AIDS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其与年龄、文化水平、职业、居住地、近1年是否接受宣传服务等因素有关,需加强对AIDS知识的宣传,以提升群众知晓度,积极做好预防措施。

    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影响因素预防干预对策

    基于精益管理的流程再造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刘春红薛卫强薛灵敏李宏伟...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精益管理的流程再造管理模式在手术室院感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12月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55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另选取2023年1—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55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基于精益管理的流程再造管理模式。比较2组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手术室卫生学监测结果及手术室院感防控工作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总发生率为0。18%,低于对照组的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室空气样本采集合格率为99。72%,高于对照组的9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室护士物品管理质量评分为为(9。29±0。75)分,环境管理质量评分为(9。25±0。74)分,消毒隔离工作质量评分为(9。21±0。8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79±0。72)分、(8。75±0。68)分、(8。71±0。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精益管理的流程再造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手术室院感防控管理质量,减少感染事件发生。

    手术室医院感染流程再造管理精益管理卫生学监测护理质量

    医院感染管理科与后勤科对医疗废物管理的作用

    周会霞别磊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医院医疗废物管理中医院感染管理科与后勤科联合督导所发挥的作用、实施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开展前的200件医疗废物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开展后的200件医疗废物为观察组。比较2组医疗废物处理后的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医疗废物分离、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类、存放用具及垃圾袋存放的合格率分别为96。00%、97。50%、96。50%,高于对照组的89。00%、90。50%、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医疗废物管理中医院感染管理科与后勤科发挥重要职能,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有利于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提高医疗废物处理的合格率。

    医院感染管理科后勤科医疗废物感染预防及控制联合督导交叉感染

    手术微创腔镜器械清洗及包装期间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的价值

    刘曙光许宏兰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手术微创腔镜器械清洗及包装期间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并分析其管理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6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200件手术微创腔镜器械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2023年7—12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200件手术微创腔镜器械作为观察组,实施质量管理。2组均进行清洗和包装,比较2组的清洗质量、包装质量、器械灭菌率、湿包率、细菌监测状况、工作人员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钳类清洗、管道类清洗、器皿类清洗、精细类清洗质量评分及总分分别为(97。23±1。21)分、(96。89±2。21)分、(97。27±0。98)分、(97。31±1。45)分、(378。45±5。8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4。54±2。34)分、(94。37±2。08)分、(95。46±1。22)分、(94。08±2。34)分、(365。77±8。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包装材料、包装密合、器械摆放、器械组合质量评分及包装总分分别为(98。64±0。77)分、(97。86±1。01)分、(98。11±1。01)分、(97。55±1。08)分、(381。28±4。9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5。23±1。65)分、(95。27±2。04)分、(95。46±2。27)分、(94。69±2。16)分、(370。11±7。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湿包率为1。00%,低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手细菌量、器械表面细菌量、空气中的细菌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在环境、布局、设备、流程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手术微创腔镜器械清洗及包装期间实施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可显著提高清洗质量和包装质量,降低病原菌感染,得到较高的满意度。

    消毒供应室手术微创腔镜器械质量管理清洗包装质量细菌监测状况满意度

    郑州市某三甲中医院临床护士膳食营养知信行现状调查分析

    朱绍英
    149-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郑州市某三甲中医院临床护士膳食营养知信行现状,为今后针对性的营养学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2023年8—9月郑州市中医院持有护士资格证的200名在职临床护士的膳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调查临床护士的基本情况,统计临床护士的膳食营养知信行现状,比较不同年龄、护龄、文化程度、职称及是否参加过营养培训临床护士的膳食营养知信行得分。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回收率为100%。200名临床护士的营养知识得分为(11。40±1。88)分;营养态度得分为(31。13±2。63)分;营养行为得分为(19。87±3。47)分。营养知识回答正确率最高的是"哪种烹调方式最健康"(99。5%),正确率最低的是"烹调用油每天的摄入量"(25。5%)。临床护士对营养态度问题认为重要和非常重要占比均>90%。临床护士获取营养知识渠道占比前3位的是手机(89。5%)、书籍(80。5%)、报纸(67。5%),希望获取营养知识渠道占比为前3位的是营养讲座(74。5%)、手机(61。0%)、书籍(60。0%);希望获取的营养知识内容占比前2位的是食物搭配(84。5%)、营养与疾病(80。5%)。在工作中总是对患者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占比为46。5%,在工作中总是注意营养知识的积累占比为38。5%。>39岁组和>29~39岁组营养知识得分和营养行为得分均高于20~2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的营养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龄>10年组临床护士的营养知识得分和营养行为得分均高于<5年组与5~10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组的营养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及以上组营养知识得分高于大专组,本科及以上组营养行为得分高于中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组的营养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师组和主管护师及以上组营养知识得分[(11。59±1。88)、(13。00±1。39)分]和营养行为得分[(20。82±3。43)、(22。21±1。93)分]高于护士组[(10。94±1。76)、(18。92±3。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组的营养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参加过营养培训组别临床护士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院临床护士的膳食营养知信行现状不容乐观,临床护士对学习营养知识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

    临床护士营养知识营养态度营养行为现状调查中医院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

    黄颖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ICU护理单元从2023年8月开始应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以2023年3—7月收治的103例患者作为实施前,2023年8—12月收治的114例患者作为实施后,护理交接班工作均由22名护理人员完成。比较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实施前后床旁交接班时间、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nursing assessment of shift report,NASR)、不良事件发生率、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调查表(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评分。结果 实施后床旁交接班时间为(8。2±2。3)min,短于实施前的(11。3±2。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CTDI-CV评分为(294。5±68。7)分,高于实施前的(231。2±50。8)分,且具备正性评判性思维倾向护理人员的占比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NASR交接班效率、患者安全护理、交接班协作与责任、提供患者需要信息评分分别为(8。0±1。3)分、(8。5±1。1)分、(20。4±2。9)分、(23。9±3。6)分,高于实施前的(5。8±1。7)分、(6。7±1。3)分、(15。3±3。7)分、(19。2±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实施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9。6%,低于实施前的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可提升ICU护理交接班工作效率与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增强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

    标准化沟通模式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交接班不良事件评判性思维

    护理助手APP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曾小娟李燕琴林钰芳
    159-162,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助手应用软件(application,APP)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2021年1—6月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的40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提供传统检查方法完成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环;将2023年7—12月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的4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组,提供护理助手APP管理模式完成PDCA循环。比较2组检查分析时长和反馈整改时长、重点环节质量评分和管理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设立8个质控组,分别于管理周期最后1个月开展满意度评价。结果 研究组检查分析时长为(1。02±0。23)d,反馈整改时长为(1。43±0。23)d,均短于对照组的(3。11±0。12)d、(2。66±0。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交接、患者信息识别、围手术期管理、患者管道护理、压疮预防、有创护理操作等重点环节质量评分分别为(2。43±0。11)分、(2。44±0。11)分、(2。14±0。12)分、(2。44±0。14)分、(2。32±0。10)分、(2。55±0。1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02±0。12)分、(1。33±0。23)分、(1。41±0。17)分、(1。37±0。23)分、(1。76±0。15)分、(1。65±0。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管理期间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8个质控组检查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助手APP可缩短护理质控查检时间,提高质控反馈效率,提升医院护理管理质量。

    护理助手APP医院质量管理应用PDCA效率

    基于KABP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镜检查的影响

    吴友云傅建英黄菲
    16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KABP)的护理干预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镜检查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福州市第一总医院2020年5月15日—2022年3月10日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镜检查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KABP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分、应激反应情况、配合度及一次性插镜成功率。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8。61±2。62)分、(8。46±2。76)分,低于干预前的(13。54±3。13)分、(13。18±3。01)分,且低于对照组的(12。97±3。21)分、(12。95±2。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配合度为95。08%,高于对照组的8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一次性插镜成功率为98。36%(60/61),对照组一次性插镜成功率为90。16%(55/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镜检查采用基于KABP模式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降低应激反应,稳定血压、心率,提高患者配合度和检查安全性。

    胃大部切除术后护理干预胃镜"知信行"模式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应激反应

    神经内科实施基于JCI标准的跌倒预防风险管理效果分析

    黄璟谢文萍
    168-171,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围绕神经内科患者,在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JCI)标准下实施各项跌倒预防风险管理,评定其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邵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8月—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跌倒风险管理;另把2023年3—8月收治的80例作为观察组,开展以JCI标准为基础的跌倒预防风险管理。比较2组跌倒发生情况、跌倒损伤程度、跌倒预防行为评分、Morse跌倒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跌倒损伤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7天时,2组跌倒预防行为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跌倒预防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7天时,2组Morse跌倒评分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Morse跌倒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以JCI标准为基础的跌倒预防风险管理干预,可使其跌倒情况得以降低,其跌倒损伤程度得以减轻;同时还有助于增强防跌倒意识,提高满意度。

    神经内科跌倒预防风险管理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跌倒损伤跌倒预防行为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