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产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产业
中国卫生产业

郭陆庄

旬刊

1672-5654

chinawscyzb@126.com

010-59679094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金海商富中心402号楼A座502室

中国卫生产业/Journal China Health Industry
查看更多>>宗旨:宣传卫生政策,研究经营论,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卫生产业。定位:中国医疗卫生第一本以综合报道医疗卫生产业财经、产经为主的大型经营类杂志。读者对象:各级卫生机构官员,各级医院领导,医疗器械,药事主管,总裁等。特色:贴近中国医疗产业,贴近中国医院,贴近中国医院院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绩效考核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南琼方彬万爽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绩效考核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于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胃肠外科工作的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管理方法分为两组,2023年1-6月,应用常规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2023年7-12月,加用绩效考核,设为观察组,两组均为同一批护理人员.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服务态度、安全护理、护理书写、基础护理及消毒隔离)、管理满意度、综合能力评分(理论知识、专业操作、风险意识、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对护理管理总满意度、各项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绩效考核应用于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不仅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综合能力,还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的总满意度.

    绩效考核服务质量护理管理效果分析

    全方位护理管理对儿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影响

    周树青王臣臣谷苗苗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儿科护理人员管理应用全方位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巨野县人民医院儿科的4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管理方法分为两组.2023年1-6月采用院内常规儿科护理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2023年7-12月开展全方位护理管理优化工作,设为观察组.两组为同一批护理人员.比较两组护理人员专业能力(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评分、工作倦怠感和职业获益感评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评分、工作质量评分和职业获益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工作倦怠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全方位护理管理可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管理质量,减轻工作倦怠感,提升职业获益感.

    护理管理全方位管理护理质量

    基于现代化管理的干预模式在医院感染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谢平刘丽萍刘庆丽
    83-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现代化管理的干预模式在医院感染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8月—2023年7月潍坊市潍城区人民医院的56名门诊医生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管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56,2021年8月—2022年7月)和观察组(n=56,2022年8月—2023年7月),两组为同一批医生.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联合基于现代化管理的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医院感染手卫生管理质量、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管理质量、理论考核、实践操作技能、消毒隔离及上报管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各项专业知识水平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管理方法、管理效果、医患关系、手卫生意识提升及考核方法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基于现代化管理的干预模式用于医院感染手卫生管理中,能提升管理质量,提高医生专业知识水平,可获得较高的管理满意度.

    现代化管理医院感染手卫生管理管理质量专业知识水平管理满意度

    全面质量管理在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运用价值

    叶琦侯一菲葛涵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全面质量管理在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6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管理方法分为两组,2022年1-12月实施常规质量管理模式(对照组),2023年1-12月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研究组),两组医护人员为同一批.比较两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医疗安全管理、医疗培训管理、医疗卫生监督管理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全面质量管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措施的落实,可从整体上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安全管理水平及医护人员满意度.

    全面质量管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消化内镜室层级管理结合精细化管理对消毒合格率和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陈芳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层级管理+精细化管理对消化内镜室消毒合格率、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的1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管理方法分为两组,2022年1-12月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并随机抽取30件胃镜与30件肠镜,设定为常规组;2023年1-12月采取层级管理结合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并随机抽取30件胃镜与30件肠镜,设定为管理组.两组为同一批护士.比较两组消毒合格率及护理管理质量.结果 管理组胃镜内腔与肠镜内腔消毒的总合格率为98.33%(59/60),高于常规组的81.6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6,P<0.05).管理组的护理管理质量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消化内镜室采取层级管理结合精细化管理模式,可提升各类消化内镜的消毒合格率与护理管理质量.

    层级管理精细化管理合格率护理管理质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理化检验质量管理研究分析

    马莉陈昌兰
    93-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开展理化检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常见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对理化检验质量管理的研究,降低检验工作的风险,为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通过制订完善的应急方案、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检验流程等措施,可以提高理化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理化检验质量管理

    质控前移应用于RCCM管理中的效果

    张雅昕张凤英陈美莲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质控前移应用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RCCM)管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永州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3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质控方法分为两组,两组为同一批护理人员.2021年12月—2022年12月进行常规质控,为对照组;2023年1-12月进行质控前移,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文书质量评分、护理考核指标(基础护理评分、急救物品管理评分、消毒隔离管理评分)、职业倦怠量表(成就感降低、去个体化、情绪消化)评分.结果 研究组护理文书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基础护理评分、急救物品管理评分、消毒隔离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成就感降低评分、去个体化评分、情绪消化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质控前移能够提高RCCM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改善对基础护理、急救物品和消毒隔离的管理,且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质控前移护理文书职业倦怠

    前瞻性风险管理在骨科中的应用价值

    胡新光赵启栋李振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前瞻性风险管理在骨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峄城区中医院骨科工作的15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式不同,2023年1-6月实施常规管理为常规组,2023年7-12月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前瞻性风险管理为研究组.两组为同一批医务人员,比较两组医务人员风险意识水平(了解水平、认知水平、面对态度、应对能力)、风险管理知识评分(风险识别、风险排查、风险处理)、被投诉情况.结果 研究组医务人员了解水平为(90.16±3.27)分、认知水平为(94.60±3.74)分、面对态度为(92.50±4.28)分、应对能力为(93.26±5.32)分,均高于常规组的(82.39±3.52)分、(85.47±4.62)分、(83.46±4.17)分、(84.23±5.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15、7.830、7.251、7.649,P均<0.05).研究组医务人员各项风险管理知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常规组发生投诉事件5起,研究组未发生过投诉事件.结论 在骨科实施前瞻性风险管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风险意识及对风险管理知识的掌握度,且能够减少投诉情况发生.

    风险管理前瞻性管理风险意识风险管理知识风险事件

    公立医院多院区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

    林茵刘诗蓓陈婕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公立医院多院区管理水平,创新多院区管理模式,本文以公立医院多院区管理为中心,对多院区管理内涵进行诠释,并通过理论与文献等提取研究,分析医院多院区管理面临的压力,同步探索管理模式优化路径,以及实际管理中实践效果,以期为未来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多院区建设顶层设计功能定位绩效考核

    临床抗菌药物管理活动中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观察

    柳沁怡李晓敏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管理活动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的36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2023年1-6月采取常规抗菌药物管理,2023年7-12月采取PDCA循环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抗菌药物管理质量评分(用药种类、给药剂量、给药时机、联合给药)和抗菌药物相关指标(抗菌药物单次给药剂量、抗菌药物日用药频次合格率).结果 管理后,用药种类、给药剂量、给药时机、联合给药评分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管理后,抗菌药物日用药频次合格率为94.44%(34/36)、抗菌药物单次给药剂量合格率为97.22%(35/36),均高于管理前的77.78%(28/36)、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4.571,P均<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可提升抗菌药物管理质量,优化整体使用情况,有效规范合理用药.

    PDCA循环抗菌药物管理效果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