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产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产业
中国卫生产业

郭陆庄

旬刊

1672-5654

chinawscyzb@126.com

010-59679094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金海商富中心402号楼A座502室

中国卫生产业/Journal China Health Industry
查看更多>>宗旨:宣传卫生政策,研究经营论,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卫生产业。定位:中国医疗卫生第一本以综合报道医疗卫生产业财经、产经为主的大型经营类杂志。读者对象:各级卫生机构官员,各级医院领导,医疗器械,药事主管,总裁等。特色:贴近中国医疗产业,贴近中国医院,贴近中国医院院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持续质量改进对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管理水平的提升评价

    郭阿芳黄克佳刘梦阳
    77-7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青岛市崂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管理人员20名为研究对象.2020年1-6月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2020年7-12月为观察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标本达标率、管理质量、工作人员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标本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4,P<0.05).结论 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效果显著,可提高检验标本达标率,提升管理质量,提高满意度.

    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持续质量改进管理质量达标率

    强化质量管理在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张明亮吴俊杰毛源范晓立...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强化质量管理在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强化质量管理方案实施前合肥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实验诊断部的20名检验人员及在本部进行临床生化检验的300份样本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12月强化质量管理方案实施后本部的20名检验人员及在本部进行临床生化检验的300份样本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标本合格率、差错率和结果重现率,以及生化检验的检验质量及检验人员对质量管理制度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标本合格率、重现率高于对照组,差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检验环境、检验时效、安全管理、检验总体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检验人员对质量管理制度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2,P<0.05).结论 在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中实施强化质量管理可显著提升检验质量,提高检查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合格率,同时降低差错率.

    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强化质量管理检验质量合格率

    门诊精细化管理中质控重点指标的构建与实践效果

    蒲凤孙烨孙薇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门诊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促进医院门诊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但也需要不断适应技术发展和患者需求的变化,持续进行优化和创新.本文概述门诊精细化管理的特点,总结门诊精细化管理中的质控要求,构建门诊精细化管理中质控重点指标的构建,并提出门诊精细化管理中质控重点指标的4大实践措施与效果:信息化管理、人员管理、细节管理与意识管理.

    门诊精细化管理质量控制重点指标细节管理信息化管理

    差错管理在血站血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启示

    李普林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站血液质量管理过程中予以差错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丹阳市血站质量管理科管理人员30名为研究对象,以管理模式的差异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研究组予以差错管理,每组管理人员15名.分析两组人员管理水平、管理质量评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血液报废率等.结果 研究组血站人员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发生差错事件少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液报废率(5.00%)比较对照组(10.00%)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9,P<0.05).结论 在血站血液质量管理期间,使用差错管理效果显著,能减少差错事件发生,提高血液管理质量,降低异常血液报废率.

    血站血液安全质量管理差错管理模式应用效果

    PDSA方法在住院病历书写时限管理中的应用

    齐燕红沈东庭王彦灵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DSA方法在住院病历书写时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于2022年1月运用PDSA方法改进住院病历书写时限管理,比较实施改进前(2021年7-12月)9395份病案和实施改进后(2022年1-6月)7913份病案的书写及时率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PDSA方法改进前,病历书写及时率为44.75%,实施PDSA方法改进后,病历书写及时率提高至80.13%,其中,2022年6月,经过6个月的改进后,病历书写及时率提升至89.59%.结论 通过PDSA方法,完善了医院电子病历时限质控管理机制,有效改善病历书写及时率,从而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

    PDSA方法电子病历时限管理

    绩效考核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张文静高天君麻书琴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绩效考核用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的125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模式的差异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绩效考核模式(n=63),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模式(n=62),比较两组医护人员的管理满意度、工作态度及积极性、责任意识以及投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责任意识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发生7起投诉事件,观察组发生1起投诉事件.结论 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用绩效考核可以有效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效保障医院长足稳定的发展.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工作质量工作态度满意度

    优质服务模式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蒋云飞芮春妹
    100-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宜兴市人民医院门诊部21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2年1-12月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2023年1-12月采用优质服务模式护理管理(观察组),两组均为同一批护理人员.对比两组的综合能力、护理质量与管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综合能力、护理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管理模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24%vs 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1,P<0.05).结论 将优质服务模式应用于门诊护理管理中,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综合能力,使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更加满意,有助于门诊护理质量的提升.

    门诊护理管理优质服务模式满意度管理效果

    精益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及对管理质量的影响

    朱田青燕朋波刘晓王立影...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精益管理提升医院管理质量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天津市北辰医院76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以开始采用精益管理为时间节点分为对照组(2023年1-6月,常规管理)和观察组(2023年7-12月,精益管理).评价两组的医院管理质量、医护人员的管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医院上报制度、奖惩机制、院内感染控制、医疗信息管理、沟通协调机制、文化建设6个维度的管理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管理总满意度(94.74%)高于对照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1,P<0.05).结论 精益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管理质量,提高医务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

    医院管理精益管理管理质量

    内分泌科在护理管理中实施6S管理模式的整体效果分析

    张巧刘嵘陈炜
    107-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实施6S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咸宁市中医医院9名内分泌科护理人员开展研究,于2023年1-6月行常规管理,纳入对照组,2023年7月—2024年1月行6S管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责任心、问题处理能力、应急能力、消毒隔离、护理安全、服务态度、仪器设备、药品管理、病房管理、护理纠纷、护理操作和护理文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未出现护理风险事件,对照组出现1例信息核对错误.结论 于内分泌科实施6S管理模式能显著提升护理管理质量,防范护理风险事件.

    内分泌科护理管理6S管理模式护理风险

    基于知信行理论的管理模式改善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的作用探讨

    杨景祥卢晓青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医务工作者在社区工作中实施知信行理论管理模式对手卫生改善情况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于兰陵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25名医务工作者为研究对象,2023年1-6月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手卫生管理,2023年7-12月为观察组,实施知信行理论手卫生管理.两时间段医务工作者无变动.对两组医务工作者手卫生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手卫生认知评分、手卫生信念评分、手卫生理论知识评分、手卫生实践技能评分比参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手卫生管理模式满意度比参照组更优(100.00%vs 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5,P<0.05).结论 医务工作者在社区工作中,实施知信行管理模式,能够增强医务工作者的手卫生依从性,加深医务工作者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医务工作者的临床操作能力,使其对管理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知信行理论医务工作者手卫生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