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法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法制
中国卫生法制

王北京

双月刊

1004-6607

010-64002768 82801298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西绦南巷2号

中国卫生法制/CHSSCD
查看更多>>《中国卫生法制》杂志是国内唯一的关于卫生法制建设的综合性刊物。《中国卫生法制》由卫生部主管,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卫生法制》杂志集学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研究卫生法和卫生法学理论,探讨卫生法制工作的规律和发展方向,介绍国内外卫生法制建设动态个卫生法学研究成果,交流地方卫生法和执法经验,普及卫生法律知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后疫情时代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主观罪过解构——以定罪结果与量刑结果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贾迪谢雄伟陈萍
    1-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主观罪过存在不同的争议,选择不同的主观罪过会产生不同的理论结合路径.采取犯罪结果分层论能够澄清行政犯的罪过判断要素,通过区分定罪结果与量刑结果辨析质与量的双重定罪标准,确定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主观罪过.同时结合"权益保障型"法益、"制度依存型"法益解释论的分析路径,解构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定罪与量刑要素,建构分析法定犯的范式模型.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法定犯犯罪结果分层论

    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不法行为及社会共治对策

    马尚玉霍增辉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病毒传播的隐匿性与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进一步促进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的飞速发展.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协助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制度缺失与不法逐利之动机造成的违法犯罪乱象亦给政府监管带来挑战.短期来看,可以考虑通过加大监管力度对核酸检测行业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规制,而在此过程中,针对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的立法、监管、行业自治与社会参与仍有不足.社会共治在新冠疫情期间应当发挥其特有的制度优势与协同功能,一方面须提高立法层级,建立健全配套监管机制,另一方面应完善行业合规建设,加强社会参与机制.

    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行政违法刑事犯罪社会共治

    国际外科医疗纠纷研究主题演化分析——基于SciMat的研究

    卢锐敏沈泽方初丽媛刘鸿霞...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国际外科医疗纠纷领域的研究主题进行分析,揭示该领域的发展脉络.方法:以Web of Science中2011-2021年发表的有关外科医疗纠纷2841篇科学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SciMAT绘制关键词覆盖图、主题战略坐标图和主题演化路径图,并对各时间分区的主题战略坐标图和主题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近10年来,国际外科医疗纠纷研究的发文量及关键词数量不断增多,各研究时期主题聚类不断增加,形成了重要的演化路径:RISK-FAC-TORS、SURGICAL-COMPLICATIONS、SURGICAL-SAFETY-CHECKLIST、MALPRACTICE-LITIGATION、PA-TIENT-SAFTY.结论:国际外科医疗纠纷领域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研究主题不断丰富.RISK-FACTORS、SURGICAL-COMPLICATIONS、MEDICAL-LIABILITY可能是未来潜在的热点研究主题,可给予更多关注.可揭示外科相关科室、疾病、手术医疗事故诉讼的风险因素、并发症分布规律,为临床外科医生、医院管理者提供风险管理策略,提高患者安全;可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下紧急医疗纠纷的医疗责任问题.

    外科医疗纠纷主题演化共词分析聚类分析SciMAT

    论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法律规制与完善路径

    周士逵冯之东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疫情的暴发,凸显出我国当前卫生应急法律体系中的诸多短板.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与其他公共卫生事件不加区别地对待的立法模式,以及其在《传染病防治法》中的缺位,是导致"新冠"疫情蔓延的重要原因.深入践行"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法治理念;将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视为传染病予以防控,从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行政应急权、赋予医疗机构对患者临时控制隔离权、建立完善的应急组织机构、建立灵敏的预警系统、建立强有力的人力物资保证系统等视角去强化法律制度保障,完善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建立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是提升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能力的重要路径.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法律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论我国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内首仿药市场独占期制度的构建

    孙旭丽马韶青
    33-3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实施办法(试行)》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首仿药市场独占期制度的初步尝试,首个挑战专利成功并首个获批上市的化学仿制药给予12个月的市场独占期.但是,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内品种而言,"双首"难度大,难以发挥市场独占期制度的激励功能.可以借鉴美国的制度设计,构建"专利挑战成功的首仿药"与"竞争不充分品种的首仿药"双轨并行的首仿药市场独占期制度.以首仿药市场独占期制度为主力点,配合鼓励仿制药品目录、优先审评审批制度、沟通交流机制等,形成政策合力,促进我国由仿制药大国向仿制药强国迈进.

    市场独占期鼓励仿制药品目录首仿药

    健康伦理相关行为主体的责任研究

    王军莹高书杰
    39-4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康伦理责任是健康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其实质是医学伦理要从个体健康转向共同健康,从医疗部门向社会延伸.每一层都是从道德责任延伸出的道德规范,这也是对抗疫精神的道德诠释.健康作为一种伦理意识,它要求人们一定要重视健康,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健康责任的建构是一个多方参与的过程,面对当前中国的现实,必须构建以全人类、国家责任为主导、政府责任为主干、个人责任为基础的多元化健康责任体系.

    健康伦理学科学健康观主体责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大学生群体认知差异研究

    张益萌王馨董子泽沈超...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关注度高,极易滋生网络谣言,影响网民心理和行为,引发大学生群体的围观与转发.大学生对网络谣言的认知是其群体行为的基础.选取新冠肺炎期间典型谣言,对大学生基本信息、信息疫情的衡量、对特定谣言情绪的测量与接受特定谣言后行为进行调研,研究大学生网络谣言认知与行为差异.研究表明谣言的信源表达方式以及谣言信息折射出的地域指向性、情感动员、现实关联性对高校学生群体产生差异性影响.大学生在网络谣言的传播模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政府部门、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建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处理能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认知行为高校大学生

    错误妊娠之诉的损害赔偿责任探讨

    李倩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比较法上,错误妊娠诉讼目前已基本得到支持,但其损害赔偿范围仍存争议.错误妊娠诉讼表现为侵权之诉或违约之诉,两者的诉讼主体有所不同,但救济结果殊途同归.尽管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侵害了原告夫妇生育权,但新生命降生为家庭带来之喜悦作为精神得益可扣减其父母生育权受到侵害的精神损害.在意外出生的子女抚养费问题上,基于亲子人伦、生命尊严及父母义务等考量因素,应缓和适用完全赔偿原则,故子女抚养费不具有可赔偿性.错误妊娠诉讼中医疗机构最终须赔偿的仅仅是因手术失败侵害孕妇健康权造成的损害.

    错误妊娠生命价值生育权损害赔偿

    代孕子女监护权归属问题研究

    谭校梅姚欣欣周力凡肖淑云...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生殖技术的发展,代孕行为随之产生,同时带来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其中关于代孕子女监护权归属问题尤为突出.我国法律虽然规定了普通的监护权认定制度,但对于代孕子女监护权归属没有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随着司法实践中相关判例的出现,代孕子女的法律地位及其亲子关系都需要进一步明确,通过对当前司法实践及现实中代孕子女归属问题的实证分析,尝试以儿童最大利益保护原则结合其他多方因素来解决代孕子女监护权的归属问题是一条可循路径.建议应当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规定,确立代孕子女监护权原则,不断完善代孕监管,促进类案司法裁判统一,从而实现保障代孕子女的合法权益.

    代孕子女监护权权利归属

    我国结核病防治立法模式探析

    杨帅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关于结核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存在效力位阶较低,内容不够完善,制定时间久远,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结核病的防控需要.亟待通过提高结核病防治的效力位阶来强化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以保证结核病的治理效果和结核病患者的权益.基于我国结核病防治立法现状,对完善我国结核病防治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结核病防治的立法重点、立法路径和立法框架.

    结核病防治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