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李兰娟

月刊

1005-376X

wstzz@126.com

0411-84787163

116044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ecology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健脾益肾通络方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肠道菌群与短链脂肪酸的调节作用

    郭春艳刘雪梅李艾洵张瑜...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健脾益肾通络方(JYTR)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方法 将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空白组、MPTP组、MPTP+JYTR组,每组15只。采用爬杆、悬挂、横梁实验评估运动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纹状体和结肠中n-突触核蛋白(α-syn)的表达。采用16S核糖体RNA(16SrRNA)基因测序评估肠道菌群的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小鼠粪便短链脂肪酸的水平。最后对差异菌群和短链脂肪酸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MPTP组相比,MPTP+JYTR组小鼠悬挂评分增加(P=0。040),爬杆时间和横梁行走时间显著缩短(P=0。042、P<0。001);纹状体TH表达显著增加(P=0。045),纹状体、结肠中α-syn表达显著减少(P=0。011、P=0。037);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显著改变;门水平方面拟杆菌门丰度增加(P--0。003),厚壁菌门、疣微菌门丰度均显著减少(P=0。001、P=0。011);科水平方面毛螺菌科丰度显著升高(P=0。001),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科、丹毒丝菌科丰度均显著降低(P=0。008、P=0。004);短链脂肪酸中乙酸、丙酸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4、P=0。010)。相关性分析显示爬杆时间、悬挂评分、横梁时间均与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存在相关性。结论 JYTR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和改善短链脂肪酸水平起到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

    健脾益肾通络方帕金森病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

    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究涤浊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

    王菲辛凯陈丽李珊珊...
    10-1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TLR4/NF-κB信号通路能否成为涤浊汤调节高尿酸血症大鼠肠道菌群紊乱的机制。方法 将7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NC组、HUA组、DZTL组、DZTM组、DZTH组、阳性对照组和DZTH+LPS组,每组10只。检测大鼠血清中尿酸(SUA)、肌酐(Cr)、尿素氮(BUN)、黄嘌呤氧化酶(XOD)和内毒素(LPS)水平。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16SrDNA测序检测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与肠道菌群群落结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TLR4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与NC组相比,HUA组大鼠血清中SUA、Cr、BUN、XOD及LPS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HUA组相比,DZTL组、DZTM组、DZTH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SUA、Cr、BUN、XOD、LPS水平以及Shannon指数、Sobs指数、Chaol指数、Ace指数均显著降低,DZTH组和阳性对照组变化最显著(均P<0。05);与DZTH组相比,DZTH+LPS组大鼠血清中SUA、Cr、BUN、XOD、LPS水平以及Shannon指数、Sobs指数、Chao 1指数、Ace指数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NC组相比,HUA组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梭状芽胞杆菌属、瘤胃菌属、乳杆菌属、颤螺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降低,拟杆菌门、变形菌门、TM7菌门、拟杆菌属、产芽胞菌属和TM-3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HUA组相比,DZTL组、DZTM组、DZTH组和阳性对照组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梭状芽胞杆菌属、瘤胃菌属、乳杆菌属、颤螺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升高,拟杆菌门、变形菌门、TM7菌门、拟杆菌属、产芽胞菌属和TM-3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DZTH组相比,DZTH+LPS组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梭状芽胞杆菌属、瘤胃菌属、乳杆菌属、颤螺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降低,拟杆菌门、变形菌门、TM7菌门、拟杆菌属、产芽胞菌属和TM-3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NC组相比,HUA组大鼠肾组织中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均P<0。01);与HUA组相比,DZTL组、DZTM组、DZTH组和阳性对照组肾组织中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1);DZTH组大鼠肾组织中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和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9);与DZTH组相比,DZTH+LPS组大鼠肾组织中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 涤浊汤可改善高尿酸血症大鼠肠道菌群平衡状况,发挥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TLR4/NF-κB信号通路涤浊汤高尿酸血症肠道菌群

    摔跤运动员赛前集训控体重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的影响

    郑帅潘伟峰沈志坤林晨...
    1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赛前集训控体重对高水平摔跤运动员肠道菌群及代谢物的影响。方法 招募某省摔跤队运动员11名,在赛前集训期前后测量身体成分、收集粪便样本,采用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检测肠道微生物的分布和丰度,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微生物的差异代谢产物及其所富集的功能。结果 摔跤运动员赛前集训后体重显著降低(P<0。05),但肌肉含量无显著差异。微生物组结果显示,控体重前后男女运动员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均无显著差异。男性运动员Intestinibacter丰度显著增高(P<0。05),且与体重、四肢骨骼肌指数变化量呈正相关。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运动员菌群差异代谢物富集于硫代谢和主要胆汁酸代谢相关通路,女性运动员菌群差异代谢物富集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交互相关信号通路;Intestinibacter丰度变化与胆汁酸7alpha-hydroxy-3-oxo-4-cholestenoate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赛前集训控体重未影响摔跤运动员肠道菌群生物多样性和整体物种构成,但可以改变男性摔跤运动员肠道菌群中产丁酸盐菌属的相对丰度,整体表现为运动员肠道菌群对控体重过程较为适应。

    肠道菌群代谢物赛前集训控体重摔跤运动员

    基于宏基因组学分析安徽地区畜禽粪便微生物耐药性特征

    桑金慧何振杰余相宇余波...
    2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深入了解在食用动物生产过程中滥用抗生素,迫使肠道共生细菌成为微生物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重要宿主之一的现象,本研究利用宏基因组学针对食用动物的肠道细菌AMR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对安徽地区猪和鸡粪便中的AMR及可移动遗传元件进行定量和表征,并且在核心抗性基因亚型水平上研究猪和鸡共生细菌群落的耐药性特征。结果 从抗性基因(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gene,ARG)的丰度和多样性来看,鸡肠道共生菌中ARG的多样性和检出率高于猪,而猪肠道共生菌中ARG总丰度高于鸡。大环内酯—林可酰胺—链菌素类抗性基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是所有样本中含量最高的2种ARG,研究也检测到了世界范围内流行的ARG,包括optrA、qnrS、lsaE和tem等,同时,一些可移动遗传元件,包括噬菌体、质粒和插入序列也显示出与ARG存在一定相关性,这揭示了ARG的水平转移潜力。此外,食物链动物的抗性组和微生物组之间在统计学上也被证明存在正相关性。宿主溯源分析表明,在鸡样本中的拟杆菌和大肠埃希菌被检测出含有大量ARG,而在猪的样本中被检测出含有丰富ARG的为瘤胃球菌和罗氏菌。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猪和鸡共生细菌群落中AMR的调查统计,证实肠道微生物群是ARG的重要宿主及传播途径之一,为评价食用动物安全性及后续泛耐药基因数据库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对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禽畜粪便肠道微生物耐药性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慢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超孙艳华王建成赵丽...
    41-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肠道菌群特征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进行检测。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应用FACScan流式细胞技术对患者自然杀伤(NK)细胞、CD3细胞和CD4细胞进行检测。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粪便样本,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患者体内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和拟杆菌数量进行检测。治疗前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记录患者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除比。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IL-9水平进行检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9细胞水平。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B-IL、AST和AL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和NK细胞比例均有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CD3、CD4和NK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肠球菌和肠杆菌数量均较低,而拟杆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较高(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除比均有降低,且观察组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除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9水平和Th9细胞比例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IL-9水平和Th9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够改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而且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以及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肝硬化肠道屏障功能免疫功能

    羊膜腔内感染微生物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谭晓霞刘姣陈颖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中产妇的感染症状、羊水微生物分布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采集本院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于剖宫产术中提取的羊水498份进行细菌培养,根据羊水微生物分布情况和相关因素,综合分析产妇临床感染症状。结果 498份送检羊水标本中有147份标本检出微生物,总检出率为29。5%(147/498)。498例产妇中有100例术前出现感染症状,检出微生物78株;51例术后出现感染症状,检出微生物34株;8例术后切口感染,检出微生物7株。339例没有临床感染症状的产妇检出微生物28株。羊水微生物的检出率与胎膜早破或试产后人工破膜、产妇自身阴道菌群分布、术前出现感染症状呈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 对胎膜早破、阴道菌群失调等高危产妇及时送检标本查找病原体,对羊膜腔内感染的早期预防和针对性治疗具有显著意义。

    羊水微生物分布羊膜腔内感染阴道菌群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混合痔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术后患者便秘的预防效果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史广麟奚晓燕王文婷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在混合痔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预防术后便秘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混合痔TST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n=46,接受莫沙必利治疗)和研究组(n=54,接受莫沙必利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持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便秘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排便困难程度、粪便性状、肠道菌群数量、血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4。617,P=0。032)。研究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15。103、13。358、8。463,均P<0。001)。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排便困难程度及粪便性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5。221、4。001,均P<0。001)。研究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肠杆菌、球杆菌、酵母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t=4。646、3。688、2。454、4。818、8。681,均P<0。001)。研究组患者血清SP水平高于对照组,VIP水平低于对照组(t=3。328、8。999,均P<0。001)。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预防混合痔TST术后患者便秘的发生,同时优化患者肠道菌群及脑肠肽类激素分泌。

    混合痔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便秘肠道菌群

    大连地区2022-2023年冬春季呼吸道感染病原谱分析

    栾明春郎兴莹王越韩焱...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大连地区2022-2023年冬春季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为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对每月的10份标本进行22种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0份标本中病原体阳性共54份(90。00%),分别检出12种呼吸道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型冠状病毒、铜绿假单胞菌、人偏肺病毒、呼吸道腺病毒、肺炎克雷伯菌、人鼻病毒、肠道病毒、人博卡病毒,其中肺炎链球菌阳性31份,检出率最高(51。67%)。60份标本中同时检出2种以上病原体的有21份(35。00%),其中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同时阳性的10份,在混合感染标本中占比最高(47。62%)。按时间顺序,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各月检出率最高的病原体依次是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甲型流感病毒,各月均有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结论 大连地区2022-2023年冬春季除了有新型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流行外,还存在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单一病原感染和混合感染,其中混合感染占比较高。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

    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及其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牛尚梅赵晓玲李欣欣
    61-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及其与糖、脂代谢指标的关系,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选择50例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对象基本资料、肠道菌群分布(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脂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析肠道菌群分布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2组对象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吸烟史、高血压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肠道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FPG、FINS、血清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肠道肠杆菌、肠球菌与FPG、HbA1c、FINS、TC、TG、LDL-C水平均呈正相关,与HDL-C均呈负相关(均P<0。05);而肠道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与FPG、HbA1c、FINS、TC、TG、LDL-C均呈负相关,与HDL-C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肠道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升高,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数量降低,且肠道菌群数量与糖、脂代谢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

    肠道菌群2型糖尿病冠心病糖脂代谢

    肠道菌群与腹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刘利九樊梦潘笑悦张书锋...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肠道菌群与腹型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腹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1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并发肾炎将患儿分为HSP组(69例)与HSPN组(46例),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将HSPN患儿分为轻型HSPN组(29例)和重型HSPN组(17例)。选取同期在我院检查健康的115名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肠道菌群数量变化。结果 对照组、HSP组和HSPN组患儿24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尿酸(SUA)、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依次升高(P<0。05)。重型HSPN组患儿24 h尿蛋白定量、BUN、SCR、SUA、尿红细胞计数(RBC)、WBC水平比轻型HSPN组患儿高(P<0。05)。对照组、HSP组和HSPN组患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逐渐降低(P<0。05),大肠杆菌、链球菌水平逐渐升高(P<0。05)。重型HSPN组患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比轻型HSPN组低(P<0。05),大肠杆菌、链球菌水平比轻型HSPN组高(P<0。05)。治疗后HSPN患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比治疗前低(P<0。05),大肠杆菌、链球菌水平比治疗前高(P<0。05)。结论 随腹型HSPN患儿病情程度加重,肠道菌群失调程度加重,有益菌减少,致病菌增多。

    腹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肠道菌群病情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