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李兰娟

月刊

1005-376X

wstzz@126.com

0411-84787163

116044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ecology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干酪乳酪杆菌Zhang与NPC1L1及相关蛋白在小鼠胆固醇结石形成过程中关系的研究

    李勇利薛荣泉希龙夫孙玥彤...
    1241-1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干酪乳酪杆菌Zhang(Lacticaseibacillus casei Zhang)在小鼠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过程中对肝脏SR-BI以及小肠NPC1L1、ABCG8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购买8周龄,体重(18。70±0。89)g,SPF级雌性C57BL/6J小鼠4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称重,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基础饲料盐水对照组(G-NS组,n=10)、致石饲料盐水对照组(L-NS组,n=10)、基础饲料L。casei Zhang干预组(G-L-casei组,n=10)及致石饲料L。casei Zhang干预组(L-L-casei组,n=10)。给予G-NS组、G-L-casei组小鼠喂饲基础饲料,L-NS组、L-L-casei组小鼠喂饲致石饲料,同时给予G-L-casei组、L-L-casei组小鼠L。casei Zhang菌液灌胃,对照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持续8周。饲养8周后,经内眦静脉取血后处死小鼠,检测四组小鼠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Apo-AI)水平。肉眼与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情况,分别采集小鼠肝脏和小肠组织检测SR-BI、NPC1L1、ABCG8表达水平。结果 成石率:G-NS组和G-L-casei组小鼠未见胆囊结石,L-NS组、L-L。casei组小鼠均出现胆囊结石,且L-L-casei组成石率较L-NS组低。血清CHO表达水平:L-L-casei组小鼠低于L-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3,P<0。05)。血清TG水平:L-L-casei组小鼠低于L-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1,P<0。01)。血清LDL-C水平:L-L-casei组小鼠低于L-NS组(t=3。815,P<0。01)。血清 HDL-C 水平:L-L-casei 组小鼠高于 L-NS 组(t=3。235,P<0。01),G-L-casei 组小鼠高于G-NS组(t=2。64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Apo-AI水平:L-L-casei组小鼠高于L-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8,P<0。05)。RT-qPCR小肠NPC1L1表达水平:L-L-casei组低于L-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7,P<0。01),G-NS组低于L-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7,P<0。05)。RT-qP-CR小肠ABCG8表达水平:L-L-casei组高于L-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9,P<0。05)。RT-qPCR肝脏SR-BI的表达水平:L-L-casei组小鼠高于L-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6,P<0。05)。结论 L。ca-sei Zhang 可以有效改善小鼠血清的高脂状态,降低血清CHO、TG、LDL-C水平,升高血清HDL-C和Apo-AI 水平;同时可以使小肠NPC1L1表达水平降低,小肠ABCG8和肝脏SR-BI表达水平增加,降低小鼠胆囊结石形成概率。

    干酪乳酪杆菌胆固醇结石NPC1L1ABCG8

    疏肝清热方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Ras-MAPK通路抑制浆细胞性乳腺炎小鼠的炎症反应

    徐曌兴伟刘京巩子星...
    1250-1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疏肝清热方对浆细胞性乳腺炎(PCMM)小鼠模型的抗炎作用,并通过分析其对Ras-MAPK 信号通路和肠道菌群的调节机制,探索治疗机制。方法 将60只雌性C57BL/6小鼠(6~8周龄,体重16~20 g)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HC组)、浆细胞性乳腺炎模型组(PCMM组)和疏肝清热方治疗组(PCMM+Tx组),每组各20只。通过乳腺部位注射4%福尔马林诱导PCMM模型,并对PCMM+Tx组小鼠进行疏肝清热方灌胃治疗。实验结束时,采用HE染色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和乳腺组织中的MPO、LPS及细胞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组织中Ras-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组成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CMM组小鼠乳腺组织结构破坏严重,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增多,而疏肝清热方治疗显著改善了乳腺组织结构和减少炎症细胞浸润。ELISA结果显示,PCMM组小鼠血清和乳腺组织中的MPO(血清t=-2。401,乳腺组织t=-5。120)和LPS(血清t=2。637,乳腺组织t=3。582)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01),而PCMM+Tx组的MPO(血清t=3。245,乳腺组织t=4。113)和LPS(血清t=-6。193,乳腺组织t=-4。501)均显著降低(均P<0。001)。细胞因子分析显示,PCMM组小鼠乳腺组织中IL-1β(t=2。822)和IL-6(t=4。812)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0),IL-4(t=3。335)和IL-10(t=4。281)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0),而PCMM+Tx组细胞因子水平接近HC组(t=3。531,P<0。050)。Western Blot 结果表明,PCMM 组小鼠乳腺组织中 Ras(t=2。312)、Raf-1(t=4。726)和 p-MEK1/2(t=2。311)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0),而PCMM+Tx组显著降低(t=2。012,P<0。050)。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PCMM组小鼠肠道菌群的Chao1指数(t=6。323)和Shannon指数(t=8。526)均显著降低(均P<0。001),而PCMM+Tx组 Chao1指数(t=7。662)和 Shannon指数(t=5。531)显著恢复(均P<0。001)。LEfSe分析结果显示,PCMM 组小鼠肠道中 Proteobacteria 丰度显著增加(t=6。216,P<0。001),Firmicutes、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 和Verrucomicrobia丰度均显著降低(t=8。122,P<0。001),而PCMM+Tx组这些菌群丰度显著恢复(t=6。443,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Proteobacteria 与 MPO(r=0。748)、LPS(r=0。703)、IL-1β(r=0。682)、IL-6(r=0。649)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01),与 IL-4(r=-0。554)、IL-10(r=-0。583)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01)。结论 疏肝清热方通过调节Ras-MAPK信号通路和肠道菌群结构,显著改善PCMM小鼠的炎症状态,减轻乳腺组织损伤,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同时提高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浆细胞性乳腺炎疏肝清热方Ras-MAPK信号通路肠道菌群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学术会议会议纪要

    1260页

    鼠李糖乳酪杆菌HN001和肠球菌DM891129对孕期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杜可清薛启迪李明刘银辉...
    1261-1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应用益生菌对孕期高脂血症小鼠的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为开发孕期能够使用的有降血脂功效的益生菌提供依据。方法 8周龄SPF级Balb/c雌性小鼠24只,平均体重18g,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鼠李糖乳酪杆菌HN001组和肠球菌DM891129组,每组6只;8周龄SPF级雄鼠12只,平均体重20g,用于配种。除对照组小鼠饲喂正常饲料外,其余组均饲喂高脂饲料。4周后,将雌鼠和雄鼠进行合笼,当雌鼠出现阴道栓时,为已受孕,受孕成功后,鼠李糖乳酪杆菌HN001组和肠球菌DM891129组分别灌胃鼠李糖乳酪杆菌HN001和肠球菌DM891129,直至孕15 d,取母鼠血液、肝脏等,检测血脂、炎性因子及肝脏氧化应激水平,评估子鼠身长、体重等数据。结果 鼠李糖乳酪杆菌HN001和肠球菌DM891129的干预均可以降低高脂血症孕鼠的体重;肠球菌DM891129干预可增加子鼠体重,但对子代数量影响不大;肠球菌DM891129能够有效降低高脂血症孕鼠的血脂水平,同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肝组织内的氧化应激水平。结论 肠球菌DM891129对孕期高脂血症小鼠的血脂水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益生菌孕期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

    加味四妙勇安汤调节肠道菌群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徐楚田晔
    1267-1275,1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加味四妙勇安汤(MSYD)调节肠道菌群治疗高尿酸血症(HUA)的机制。方法 分别从TCMSP数据库和gutMGene数据库检索并筛选中药活性成分和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并收集相关靶点;从GeneCards、OMIM和DisGeNet数据库检索HUA相关靶点,取活性成分和HUA共同靶点与肠道菌群靶点的交集作为核心靶点;构建核心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与HUA密切相关的主要成分和肠道菌群代谢产物,采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MSYD改善HUA的关键活性成分是槲皮素、山奈酚及β-谷甾醇等。琥珀酸盐、丁酸盐等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与HUA密切相关,MSYD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影响这些代谢产物。结论 MSYD可以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及多通路调节肠道菌群,从而对HUA进行干预治疗。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高尿酸血症加味四妙勇安汤肠道菌群

    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的褥疮患者皮肤菌群特征研究

    尹霄毛旭华董妮珊汤铭阁...
    1276-1282,1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褥疮患者皮肤菌群的特征,为褥疮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的18例住院褥疮患者为褥疮组,同时选取20例无褥疮病史的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人群的皮肤样本,并使用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褥疮患者和健康人群皮肤菌群的物种差异。结果 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褥疮患者皮肤菌群的物种数目、丰度和多样性均低于健康人群(均P<0。05)。菌群指数分析显示,健康对照组的菌群健康指数高于褥疮组,而褥疮组患者的菌群失调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与此同时,褥疮组患者皮肤葡萄球菌科(Staphylo-coccaceae)丰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褥疮患者皮肤菌群较健康人群显著紊乱,且葡萄球菌科的丰度显著增加,皮肤菌群差异可为褥疮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16SrRNA褥疮皮肤微生物葡萄球菌科

    一株口咽部链球菌E-24对铜绿假单胞菌诱导人呼吸道上皮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

    孙冶李舒音车雨辰刘璇...
    1283-1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健康儿童口咽部分离获得链球菌E-24,研究它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以及抗炎症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纸片分散法研究链球菌E-24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有效成分。通过结晶紫染色法和平板计数法检测链球菌E-24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黏附能力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免疫印记技术以及ELISA方法检测链球菌E-24逆转铜绿假单胞菌诱导肺炎的分子机制。结果 链球菌E-24发酵培养后,发酵液上清液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活性成分,而菌体没有抑菌活性。链球菌E-24上清液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黏附。链球菌E-24上清液抑制铜绿假单胞菌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和16HBE铁死亡相关蛋白GPX4和SLC7A11的表达。链球菌E-24上清液抑制铜绿假单胞菌诱导BEAS-2B和16HBE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及IL-8的表达。结论 口咽部分离培养的链球菌E-24作为潜在的微生态制剂,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和呼吸道细胞炎症损伤作用,对人体呼吸道健康起到保护作用。

    呼吸道链球菌E-24铜绿假单胞菌炎症损伤铁死亡

    清化益胃汤结合气交灸对脾虚气滞血瘀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Musashi-1 mRNA表达的影响

    陈淑婉吴小莹傅燕虹王丽斯...
    1289-1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清化益胃汤结合气交灸对脾虚气滞血瘀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率及Musashi-1 mRNA表达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200例CAG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4个组,均5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标准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治疗,观察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清化益胃汤,观察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气交灸,观察3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清化益胃汤联合气交灸。对比四组患者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Musashi-1 mRNA表达水平、H。pylori清除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3组患者总有效率(92。00%)最高。治疗后四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血清胃泌素-17(G17)水平均升高;观察3组患者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G17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均P<0。05)。治疗后四组患者Musashi-1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其中观察3组低于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F=4。551,P<0。05)。治疗后观察3组患者H。pylori清除率(92。00%)高于对照组(74。00%)、观察 1 组(76。00%)和观察 2 组(78。00%)(x2=4。204,P<0。05)。治疗后,四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均提升,其中观察3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高(均P<0。05)。结论 清化益胃汤结合气交灸能抑制脾虚气滞血瘀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Musashi-1 mRNA表达,提升H。pylori根除率和生活质量,降低炎症反应,疗效显著。

    清化益胃汤气交灸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血瘀证幽门螺杆菌

    食管鳞癌患者肠道微生物的特异性

    杜志凌李文娇朱宇许青霞...
    1295-1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食管鳞癌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肠道微生物群进行分析,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42名食管鳞癌患者(EC组)和33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NC组)的新鲜粪便样本,并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肠道微生物群进行分析。结果 在门水平上,与NC组相比,EC组患者肠道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显著升高。在属水平上,EC组患者肠道埃希-志贺菌属、肠球菌属、经黏液真杆菌属、克雷伯菌属、柯林斯菌属和双歧杆菌属丰度显著增加,而拟杆菌属、嗜血杆菌属、小杆菌属、韦荣球菌属、普雷沃菌属、巨单胞菌属和粪杆菌属显著减少。结论 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有望筛选出肠道菌群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预警因子,从肠道微生物群变化方面预测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

    食管鳞癌16SrRNA测序肠道微生物群

    基于肠道菌群和血清炎症因子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探讨八段锦训练在改善T2DM中的作用

    张润红刘尚武高建军
    1303-1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八段锦训练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糖稳态、血清炎症因子、肠道菌群和肠道黏膜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对30例T2DM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八段锦训练。通过生物电阻抗分析检测体成分;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采用全自动糖基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1β、IL-10、C-反应蛋白(CRP)、D-乳酸(D-LA)、连蛋白(Zonulin)和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的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粪便样本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 6个月的八段锦训练可使T2DM患者体重、BMI、腰围和体脂率显著降低,瘦体重显著增加(均P<0。05);空腹血糖、HbA1c、HOMA-IR、CRP、TNF-α、IL-6、IL-1β、IL-8和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患者肠道菌群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升高,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丰度显著升高,埃希菌属、肠球菌属、真菌和白假丝酵母丰度显著降低(均P<0。05);肠黏膜屏障功能标记物D-LA、Zonulin水平显著降低,MFG-E8水平升高(均P<0。05)。结论 T2DM患者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显著降低,有益菌丰度显著降低,肠道通透性增加,全身炎症水平升高。八段锦锻炼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稳态、肠道菌群丰度与多样性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全身炎症状态。改善肠道菌群可能是T2DM患者个性化治疗的重要一步。

    运动2型糖尿病血糖稳态炎症因子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