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龙火罐联合穴位贴敷对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经期腹痛患者的疗效探讨

    黄倩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经期腹痛患者采取龙火罐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 60 例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经期腹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龙火罐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痛经症状评分,治疗安全性评定分级。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 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痛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痛经症状评分为(5。21±0。17)分,低于对照组的(8。35±0。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安全性评定 1 级 15 例(50。00%),2 级10例(33。33%),3级3例(10。00%),4级2例(6。67%);对照组治疗安全性评定1级5例(16。67%),2级10例(33。33%),3 级 13 例(43。33%),4 级 2 例(6。67%);试验组治疗安全性评定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龙火罐联合穴位贴敷对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经期腹痛患者的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龙火罐穴位贴敷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经期腹痛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杨铸陈辉赵恒山伊怀成...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以下数据库从建库至 2022 年 6 月所有全文参考文献,发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SCI)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包含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进行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有效性、文献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中药联合常规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有效性显著[OR=0。04,95%CI=(0。02,0。06),P<0。05],其中,中药主要涵盖了仙灵骨葆胶囊[OR=0。05,95%CI=(-0。02,0。11),P<0。05]、抗骨增生片[OR=0。09,95%CI=(0。05,0。13),P<0。05]、强骨胶囊[OR=0。08,95%CI=(0。03,0。14),P<0。05]、龙牡壮骨颗粒[OR=0。03,95%CI=(-0。03,0。09),P<0。05]、骨愈灵[OR=0。06,95%CI=(0。02,0。14),P<0。05]、藤黄健骨片[OR=0。12,95%CI=(0。04,0。28),P<0。05]。针对样本指标评价数量>15 个的临床有效性进行偏倚分析,两侧的性状不对称,提示结果具有一定的发表偏倚。结论 本研究中的系统评价未能得出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固执的显著有效性的结论,仍然需要后期进一步扩充文献数量和质量,统一研究方法,提高临床研究数据的准确性,以达到证实中药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中的有效性评价的目的。

    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药治疗系统评价

    红霉素眼膏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儿童急性结膜炎的疗效分析

    杨红平胡军华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红霉素眼膏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儿童急性结膜炎的疗效。方法 80 例急性结膜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眼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眼部症状(眼痛、异物感、流泪、分泌物、畏光)评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5。00%高于对照组的 8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眼痛、异物感、流泪、分泌物、畏光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儿眼痛评分(0。61±0。08)分、异物感评分(0。47±0。11)分、流泪评分(0。38±0。05)分、分泌物评分(0。62±0。18)分、畏光评分(0。42±0。1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97±0。24)、(0。73±0。18)、(0。85±0。13)、(0。96±0。21)、(0。85±0。23)分(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6、CRP、MCP-1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儿IL-6(5。24±1。27)ng/L、CRP(2。27±0。54)mg/L、MCP-1(65。38±9。47)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8。26±1。66)ng/L、(4。05±0。26)mg/L、(75。48±9。32)pg/ml(P<0。05)。结论 红霉素眼膏联合耳穴贴压可进一步提高儿童急性结膜炎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抑制眼部炎症反应,安全可靠。

    红霉素眼膏耳穴贴压儿童急性结膜炎炎性因子眼部症状

    健脾滋肾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爽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健脾滋肾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 86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脾滋肾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A(IgA)(1。64±0。53)g/L、免疫球蛋白G(IgG)(10。28±2。39)g/L低于对照组的(2。05±0。72)、(12。43±1。52)g/L,补体C3、补体C4(106。31±12。17)、(21。94±5。32)mg/L高于对照组的(90。36±11。87)、(18。37±4。6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凝血酶时间(TT)(18。74±1。17)s短于对照组的(20。29±1。73)s,纤维蛋白原(FIB)水平(3。41±0。35)g/L低于对照组的(4。16±0。48)g/L,凝血酶原时间(PT)(12。19±0。47)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2。39±1。83)s长于对照组的(10。75±0。61)、(29。78±1。7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4。31±1。71)mg/L、白细胞介素-6(IL-6)(24。07±5。03)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6。86±1。59)mg/L、(35。52±4。1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滋肾汤有助于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值得推广。

    系统性红斑狼疮健脾滋肾汤炎性因子凝血功能免疫功能

    避瘟丹薰香疗法对一线新冠防疫医疗人员焦虑情绪的疗效研究

    黄炜吴珍琴吴莹辉黄晓岚...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避瘟丹熏香疗法对一线新冠防疫医疗人员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60 例一线新冠防疫的医疗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熏香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熏香组采用避瘟丹熏香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HAMA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熏香组干预后HAMA评分(2。43±1。74)分、SAS评分(28。30±2。52)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的(8。86±7。10)、(38。30±9。50)分和对照组的(10。00±7。01)、(39。00±10。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的HAMA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大流行期间,避瘟丹薰香疗法在改善一线新冠防疫医疗人员的焦虑情绪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避瘟丹熏香疗法一线新冠防疫医疗人员焦虑情绪

    基于FAERS数据库对奈拉替尼不良事件的分析研究

    王淑萍涂丽丹胡庆庆郑春梅...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奈拉替尼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信号进行挖掘分析,预警潜在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从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提取2017年第 3 季度~2022 年第 3 季度共 21 个季度的ADE报告,利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PRR)法对奈拉替尼相关ADE报告进行数据筛选与分析。结果 从FAERS数据库中提取 2017 年第 3 季度~2022 年第 3 季度共 21 个季度ADE报告,经数据去重和排除无法判断的ADE后,共提取到以奈拉替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报告 5098 例次,包括 627 种ADE,涉及 1611 例患者。从已知数据来看女性(3。66%)多于男性(0。25%);年龄多分布于 40~65 岁(2。11%),但由于数据库中性别和年龄信息缺失的报告较多(>90%),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报告国家以美国报告例数最多,共报告 1443 例,占 89。57%;报告者以药剂师为主,共报告 554 例,占 34。39%;结局以严重ADE报告中的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为主,共报告 319 例,占 19。80%。采用ROR法和PRR法进行筛选,对ADE逐一进行信号检测,最终挖掘出有效信号 83 个。在有信号的PT中,按照发生频次(a值)和ADE信号强度[95%置信区间(95%CI)]对前 30 位ADE分别进行排序。在阳性信号中,报告数较多的ADE为腹泻、恶心、疲乏、便秘、呕吐等,而相关性较高的ADE为蜂窝织炎、腹泻、厌食、腹胀、便秘、甲折断、叶酸缺乏等。参照各系统器官分类(SOC)下ADE总例数进行排序,排名前 3 位的分别为胃肠系统疾病(1989 例次,58。44%)、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530 例次,15。57%)和代谢与营养类疾病(291 例次,8。55%);信号检测结果显示胃肠系统疾病(23 个)信号数最多,其次为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10 个)和良性、恶性及性质不明的肿瘤(包括囊状和息肉状)(8 个)。对比奈拉替尼药品说明书,挖掘到未列入说明书ADE共 56 个。结论 临床使用奈拉替尼时应充分关注胃肠系统、全身性疾病和代谢与营养类疾病不良事件信号,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液指标和肾脏功能,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奈拉替尼药品不良事件比例失衡法数据挖掘

    药学干预在抗生素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影响分析

    张宏波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药学干预在抗生素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00 例抗生素用药案例,其中 2020 年选取 1000 例,2021 年选取 1000 例。2020 年抗生素案例患者给予其常规用药服务,2021 年抗生素案例患者给予其临床药学服务。比较 2020 年与 2021 年的抗生素不良用药事件发生情况、药物管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2021 年抗生素不良用药事件发生率 21。90%低于 2020 年的 47。10%(P<0。05)。2021 年抗生素存储规范评分(90。31±3。17)分、放置规范评分(96。62±2。14)分、发药时间评分(95。37±2。56)分、过期处理评分(92。19±3。07)分均高于 2020 年的(72。66±3。23)、(78。41±2。29)、(74。69±2。48)、(74。87±2。69)分(P<0。05)。2021 年患者对服务的总满意度 99。90%明显高于2020年的99。00%(P<0。05)。结论 药学干预应用于抗生素临床合理用药中,可降低不良用药事件发生,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药学干预抗生素临床合理用药影响作用管理质量

    PIVAS改良操作方法对静脉用药配置工作效果的影响

    李明娥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配制中心(PIVAS)改良操作方法对静脉用药配置工作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院 2020 年 7 月起开始对PIVAS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将 2019 年 6 月~2020 年 6 月PIVAS工作流程优化前阶段静脉用药配置工作作为对照组,配置 15372 袋;将 2020 年 7 月~2021 年 7 月PIVAS工作流程优化后阶段静脉用药配置工作作为观察组,配置 15591 袋。比较两组医务人员配药效率(审方时间、配药时间、配药后送至科室时间)及配药质量(配药及时占比、配药准确占比、成品输液合格占比)、不良事件(不合理医嘱审出、摆药差错、静脉用药配置差错、复核包装差错)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医务人员审方时间、配药时间、配药后送至科室时间分别为(4。06±0。85)、(1。10±0。08)、(7。02±1。16)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43±1。37)、(2。10±0。26)、(9。25±1。24)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配药及时占比、配药准确占比、成品输液合格占比分别为99。01%(15436/15591)、98。94%(15426/15591)、98。92%(15422/155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66%(14705/15372)、95。59%(14694/15372)、95。55%(14688/1537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合理医嘱审出率 1。30%(203/155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1%(47/15372),摆药差错率 0。14%(22/15591)、静脉用药配置差错率 0。08%(13/15591)、复核包装差错率0。10%(16/155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0。57%(88/15372)、0。49%(76/15372)、0。37%(57/1537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审出的给药剂量不合理率、溶媒剂量不合理率、配伍禁忌率、给药方式不合理率、给药频次不合理率、用法不合理率分别为 0。25%(39/15591)、0。36%(56/15591)、0。30%(46/15591)、0。15%(24/15591)、0。11%(17/15591)、0。13%(21/15591),明显高于对照组 0。08%(13/15372)、0。09%(14/15372)、0。08%(13/15372)、0。03%(5/15372)、0。01%(1/15372)、0。01%(1/153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签错误率、贴签错误率、放置错误率分别为 0。04%(7/15591)、0。08%(12/15591)、0。02%(3/155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0。13%(20/15372)、0。27%(41/15372)、0。18%(27/153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品破损率、加药错误率、用错注射器率、退药错配率分别为 0。02%(3/15591)、0。04%(7/15591)、0(0/15591)、0。02%(3/15591),明显低于对照组 0。08%(12/15372)、0。17%(26/15372)、0。07%(11/15372)、0。18%(27/153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质量问题未发现率、分科室包装错误率、交接单打印遗漏率分别为 0。01%(1/15591)、0。06%(9/15591)、0。01%(2/15591),明显低于对照组 0。08%(13/15372)、0。18%(28/15372)、0。07%(11/153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461、10。040、6。362,P<0。05)。结论 PIVAS改良操作方法能够提升配药质量,降低配药不良事件发生率,避免或降低静脉用药配置差错,提升输液成品质量,改善静脉配置工作效果,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静脉配置中心药物配置改良操作方法静脉用药

    线上联合线下管理对腹股沟疝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秦美超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线上联合线下管理对腹股沟疝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50 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5 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围术期实行常规管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线上联合线下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点切口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4。95±2。84)ml少于对照组的(21。13±3。82)ml,排气时间(15。03±2。65)h和住院时间(3。16±1。03)d均短于对照组的(18。98±2。83)h、(4。42±1。8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2。14±0。76)、(1。16±0。3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3±1。12)、(2。49±0。8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生理、社会、环境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生理、社会、环境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心理评分(18。54±1。87)分、生理评分(18。42±2。72)分、社会评分(19。77±2。44)分、环境评分(18。49±2。07)分及总分(75。22±12。2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3。47±2。15)、(14。15±2。43)、(14。24±2。82)、(14。57±2。24)、(56。43±11。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股沟疝术后患者进行线上联合线下管理,可显著改善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线上联合线下管理腹股沟疝腹股沟疝修补术预后

    早期康复改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

    康荣丝陈若燕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早期康复改善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瓣膜置换术后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 76 例接受瓣膜置换术的R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8 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术后给予早期康复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存质量评分,干预后自理能力,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1。85±7。96)、(40。24±7。66)分,低于对照组的(52。98±5。90)、(47。87±7。6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活力、生理职能评分分别为(61。32±13。45)、(62。40±11。62)、(59。27±11。34)、(53。42±12。20)、(56。32±14。30)、(59。31±12。21)、(59。42±13。39)、(59。33±12。38)分,高于对照组的(50。32±12。60)、(49。56±11。40)、(46。23±10。41)、(45。50±11。34)、(49。54±13。92)、(48。22±10。31)、(53。41±12。23)、(52。32±11。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活动、行走、洗漱、大小便、穿衣、进食评分分别为(58。93±11。01)、(54。33±10。25)、(55。43±10。51)、(56。31±10。28)、(57。94±10。64)、(58。79±10。58)分,高于对照组的(34。84±10。56)、(32。87±10。25)、(35。57±10。38)、(33。47±10。28)、(36。42±10。16)、(35。15±10。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 100。0%,高于对照组的 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D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接受早期康复干预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自理能力、生存质量、负性情绪,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瓣膜置换术早期康复风湿性心脏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