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疗法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分析

    陈祥禹刘乾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疗法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 98 例SAP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 例)与研究组(49 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应用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疗法,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 95.92%高于对照组的 81.63%(P<0.05).研究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尿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4.23±0.95)、(4.15±1.06)、(6.00±0.92)、(5.02±0.85)d,均短于对照组的(6.00±0.86)、(6.45±1.09)、(7.56±1.00)、(6.50±0.79)d(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差异性(P>0.05).结论 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疗法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SAP效果确切,能够促进患者症状与体征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疗法丹参注射液重症急性胰腺炎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一线化疗GP与NP方案的疗效对比

    吴昱冶陈家辉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一线化疗GP(吉西他滨+顺铂)与NP(长春瑞滨+顺铂)方案的疗效.方法 84 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2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NP(长春瑞滨+顺铂)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均为42.86%,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贫血、脱发、肝功能受损、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 30.95%、28.57%、33.33%、33.33%、61.90%、66.67%,对照组分别为 28.57%、30.95%、33.33%、33.33%、59.52%、71.43%,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一线化疗GP与NP方案的疗效与治疗安全性均较佳,且无明显差异,均可作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一线化疗吉西他滨长春瑞滨顺铂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的疗效

    郑伟龙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行剖宫产的 68 例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 例)与实验组(34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感染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切口肉芽肿形成时间、切口美观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切口愈合时间(9.56±1.99)d与切口肉芽肿形成时间(13.35±2.12)d短于对照组的(12.26±2.12)、(16.65±2.65)d(P<0.05).实验组产妇随访后温哥华瘢痕评价量表(VSS)评分(3.24±1.02)分低于对照组的(5.53±1.26)分(P<0.05).和对照组(17.65%)相比,实验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2.94%)较低(P<0.05).结论 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应用在剖宫产产妇中可加速其腹部切口愈合,保证美观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

    贝复舒联合普拉洛芬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疗效及对视力的影响

    解娜王民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商品名:贝复舒)、普拉洛芬共同应用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患者中的疗效及对其视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 96 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患者,按照随机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48 例.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普拉洛芬治疗,观察组同时应用贝复舒、普拉洛芬开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视力情况、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91.67%比对照组的 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1、4、12 周,观察组的视力分别为(0.06±0.07)、(0.05±0.06)、(0.04±0.06),均优于对照组的(0.13±0.11)、(0.09±0.09)、(0.08±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社会、情绪、躯体、认知、角色功能评分分别为(81.72±20.34)、(89.89±18.56)、(81.45±22.46)、(89.79±14.12)、(89.57±28.46)分,高于对照组的(69.12±22.29)、(78.36±14.24)、(67.37±14.61)、(80.64±19.53)、(74.42±18.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4.17%与对照组的 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复舒、普拉洛芬共同应用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患者中,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视力,有效促进其早日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贝复舒普拉洛芬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角膜水肿视力指标治疗效果

    米库氯铵与顺阿曲库铵在儿童斜视矫正手术中的肌松效果比较

    陈晓影蒋俊丹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米库氯铵与顺阿曲库铵用于儿童斜视矫正手术的肌松效果.方法 80 例拟行儿童斜视矫正手术患儿,随机分为米库氯铵组(M组)与顺阿曲库铵组(C组),每组 40 例.M组在麻醉诱导期应用米库氯铵,C组在麻醉诱导期应用顺阿曲库铵.比较两组患儿喉罩一次性置入成功率、肌松作用时间、肌松恢复时间、拔除喉罩时间、肌松拮抗剂使用情况、恢复室观察时间及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喉罩一次性置入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患儿肌松作用时间(14.5±2.8)min、肌松恢复时间(5.6±1.8)min、恢复室观察时间(19.4±3.7)min明显短于C组的(27.8±2.1)、(9.8±2.1)、(26.6±4.2)min,拔除喉罩时间(8.3±2.1)min显著早于C组的(18.2±1.8)min,肌松拮抗剂使用率 5.0%显著低于C组的 62.5%(P<0.05).M组有 5 例患儿出现皮肤潮红,2 例置入喉罩时出现呛咳,3 例发生喉罩漏气;C组有 2 例患儿出现皮肤潮红,2 例置入喉罩时出现呛咳,2 例发生喉罩漏气.两组患儿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库氯铵应用于儿童斜视矫正手术肌松恢复时间短,拔除喉罩时间快,肌松拮抗剂使用少,在外科快速康复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米库氯铵顺阿曲库铵儿童斜视肌松效果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

    薛建国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丹参多酚酸盐与甲钴胺协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方法 102 例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 例)与研究组(51 例).对照组应用甲钴胺治疗,研究组在甲钴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 96.08%高于对照组的 80.39%(P<0.05).治疗前,两组TCSS评分比较,结果无差异性(P>0.05);治疗 4 周后,研究组TCSS评分(7.05±2.20)分低于对照组的(8.57±1.75)分(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无差异性(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与甲钴胺协同治疗DPN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适于临床应用.

    丹参多酚酸盐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刘丽歌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 例儿童带状疱疹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实施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与对照组(采取单一更昔洛韦治疗),每组 50 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水平、治疗相关用时.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 98%高于对照组的 70%,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白细胞介素-6(230.59±22.47)pg/ml、白细胞介素-10(169.19±15.58)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139.29±26.69)、(160.49±22.69)pg/ml,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止痛、止疱以及结痂用时分别为(1.79±0.87)、(1.39±0.49)、(3.19±1.29)周,均短于对照组的(4.39±1.09)、(2.79±1.39)、(5.01±1.49)周,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带状疱疹临床治疗采用更昔洛韦注射液联合干扰素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儿治疗相关用时,具有较高安全性,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干扰素更昔洛韦儿童带状疱疹疗效安全性

    醋酸曲安奈德软膏联合3M液体敷料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效果观察

    叶秀玉王静静庄娟娟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醋酸曲安奈德软膏联合 3M液体敷料在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遴选被确诊为尿布皮炎的 80 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0 例)与单药组(40 例).联合组联合应用醋酸曲安奈德软膏与 3M液体敷料治疗,单药组单纯使用醋酸曲安奈德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临床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皮炎分度、皮损面积评分.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38/40),高于单药组的 80.00%(32/40)(P<0.05).治疗后,联合组新生儿的皮炎分度显著优于单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新生儿的皮损面积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新生儿的皮损面积评分(0.21±0.05)分显著低于单药组的(0.68±0.12)分(P<0.05).联合组新生儿出现潮红加重 1 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50%;单药组出现皮肤糜烂 1 例,潮红加重 2 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7.50%.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新生儿尿布皮炎联合应用醋酸曲安奈德乳膏和3M液体敷料的临床效果肯定,有助于缓解患儿皮炎症状,加速康复进程,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醋酸曲安奈德乳膏3M液体敷料尿布皮炎临皮皮炎分度皮损评分

    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贴敷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康复效果及月经恢复时间的影响观察

    张宇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给予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有效性,并观察对其子宫康复效果、月经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 70 例人工流产术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将低频电刺激作为治疗方案,观察组将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贴敷作为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以及雌二醇)、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血流与舒张期末流速比(S/D)]及康复效果、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以及雌二醇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53.78±31.40)mIU/ml、孕酮(15.16±3.14)ng/ml以及雌二醇(56.47±9.63)pg/ml低于对照组的(188.69±36.21)mIU/ml、(17.14±4.05)ng/ml、(60.75±5.2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螺旋动脉RI、PI、S/D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子宫内膜螺旋动脉RI(0.51±0.10)、PI(0.75±0.11)、S/D(2.18±0.17)低于对照组的(0.59±0.06)、(0.86±0.19)、(2.43±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 91.43%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将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贴敷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后方法可行,其能够改善患者性激素、子宫血流动力学,提升子宫康复效果,促进月经早日恢复.

    低频电刺激穴位贴敷人工流产术子宫康复月经恢复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山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作用机制

    刘秀美张碧田
    14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山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山药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运用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疾病相关靶点.通过JVenn绘制韦恩图,得到山药和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共同靶点.在STRING、Cytoscape及INPUT平台中分别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基因网络的构建、基因本体(GO)功能通路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EzCad在线分子对接平台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山药共有 19 个活性成分,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有 152 个潜在靶点,两者共有 42 个共同靶点.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 2(PTGS2),、雌激素受体α(ESR1)、CC类趋化因子配体 2(CCL2)、编码NF-κB1(NF-κB1)是山药干预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潜在靶点蛋白.山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作用机制可能与 5-羟色胺能突触、钙离子信号通路、感染性疾病、缺氧诱导因子 1(HIF-1)信号通路、炎症性肠病等信号通路密切相关.结论 山药的多种活性成分通过多条信号通路干预多个潜在靶点发挥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为探索山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思路.

    山药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