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孙淑君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5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均实施静脉溶栓治疗;选择同期 5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前后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Barthel指数(BI)、神经病变残疾评分量表(NDS)评分,实验组治疗前与参照组的ESS、BI、NDS评分.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ESS、BI、NDS评分分别为(17.13±1.20)、(73.53±1.32)、(108.43±1.63)分,治疗后分别为(9.77±1.39)、(86.27±1.56)、(70.88±1.90)分;参照组ESS、BI、NDS评分分别为(6.49±2.10)、(93.39±1.64)、(38.45±1.42)分.实验组治疗前ESS评分、NDS评分高于参照组,BI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治疗后ESS评分、ND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BI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

    开颅血肿消除术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重症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石先辉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将开颅血肿消除术联合安宫牛黄丸应用于重症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并观察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筛选 63 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应用随机表法分成对照组(30 例)和观察组(33 例).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消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脑血管临界力、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神经元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 钙化蛋白β(S100β)]、神经功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94%,较对照组的 73.33%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血管临界力(9.60±1.27)kPa低于对照组的(10.38±1.52)kPa,血流速度(97.42±1.39)cm/s、血流量(14.95±4.30)ml/s高于对照组的(86.54±1.60)cm/s、(12.07±4.23)ml/s(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SE(15.26±1.63)ng/ml、S100β(0.96±0.27)μg/L低于对照组的(18.78±2.34)ng/ml、(1.18±0.31)μg/L(P<0.05).治疗后,观察组mRS评分(2.17±0.15)分低于对照组的(2.91±0.26)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评分(19.56±2.87)分高于对照组的(16.71±3.15)分(P<0.05).结论 临床将开颅血肿消除术联合安宫牛黄丸应用于重症脑出血治疗中方法可行,其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调节神经元因子,使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逐渐恢复.

    开颅血肿消除术安宫牛黄丸重症脑出血认知功能

    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研究

    杨尚玉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8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40 例.两组患者均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剂量为 20 mg/d,观察组患者使用剂量为 40 mg/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心肌损伤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DL-C(2.39±1.66)mmol/L高于对照组的(1.54±0.21)mmol/L,TC(3.89±1.06)mmol/L、TG(1.06±0.34)mmol/L、LDL-C(2.11±0.21)mmol/L低于对照组的(8.21±1.69)、(2.79±1.46)、(4.19±0.8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CK-MB、LDH均下降,且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CK-MB、LDH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左心室射血分数、SOD均升高,且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SOD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 40 mg/d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显著降低血脂水平,心脏功能得以缓解,心肌损伤情况有所改善,值得参考.

    急性心肌梗死他汀类药物不同剂量治疗效果血脂心功能

    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的效果研究

    赵妥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 选取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 80 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取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率;用药<3 h和 3~8 h的复律情况;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眩晕)发生率;血压和心功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D二聚体(D-D).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 97.5%高于对照组的 82.5%(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 30 min、1 h、2 h、6 h、12 h、24 h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复律成功率 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52.5%(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0.0%低于对照组的 27.5%(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收缩压(117.25±5.62)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70.25±4.62)mm Hg、心排血量(5.58±0.32)L/min、左心室射血分数(61.25±3.48)%、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0.25±4.62)mm优于对照组的(128.25±5.14)mm Hg、(79.14±4.38)mm Hg、(4.25±0.45)L/min、(55.58±4.33)%、(44.52±3.69)mm(P<0.05).实验组LDL-C(2.02±0.06)mmol/L、HDL-C(1.89±0.26)mmol/L、D-D(0.18±0.05)ng/L均优于对照组的(2.81±0.14)mmol/L、(1.31±0.22)mmol/L、(0.42±0.06)ng/L(P<0.05).结论 胺碘酮用于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急诊抢救治疗后,患者机体康复水平较高,心功能指标和心率改善水平较好,对于促进患者预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且胺碘酮用于急诊抢救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因此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

    胺碘酮急诊抢救心力衰竭快速心房颤动治疗效果

    氯吡格雷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李强陈庆珍王文韬安兴...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应用依折麦布、氯吡格雷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80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 例)、对照组(40 例).对照组单独使用依折麦布治疗,研究组使用依折麦布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8.89±0.71)min/次短于对照组的(9.32±0.86)min/次,心绞痛发作频率(2.03±0.15)次/周低于对照组的(4.59±0.29)次/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G、TC分别为(1.18±0.16)、(3.16±0.82)mmol/L,比对照组的(1.59±0.23)、(4.72±1.01)mmol/L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ET-1(67.45±5.23)ng/L低于对照组的(74.16±4.12)ng/L,而NO(82.57±5.18)μmol/L高于对照组的(71.73±4.15)μmol/L,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与对照组的 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过程中应用依折麦布、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具有更加明显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使其ET-1、NO指标得到改善,且患者联合用药后并不会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氯吡格雷依折麦布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安全性

    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孙立华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针对冠心病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并对疗效做出分析.方法 60 例冠心病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 30 例.常规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血脂指标、内皮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0.00%,高于常规组的 66.67%,差异性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胆固醇(3.73±0.05)mmol/L、甘油三酯(1.05±0.1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6±0.20)mmol/L低于常规组的(5.18±0.66)、(1.88±0.36)、(3.37±0.9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8±0.36)mmol/L高于常规组的(1.04±0.11)mmol/L,差异性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治疗后,研究组一氧化氮(396.87±67.86)μg/L高于常规组的(310.13±50.88)μg/L,内皮素-1(50.05±2.02)μg/L、外周血循环内皮微颗粒(854.67±261.37)×106/L低于常规组的(87.76±4.28)μg/L、(1073.18±212.54)×106/L,差异性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52.28±2.84)%高于常规组的(40.80±2.56)%,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38.03±2.05)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0.05±2.42)mm小于常规组的(58.78±3.36)、(66.68±4.18)mm,差异性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持续时间(3.84±0.74)min/次短于常规组的(7.21±1.91)min/次、发作次数(2.72±0.44)次/周少于常规组的(4.73±0.74)次/周、疼痛程度评分(2.34±0.24)分低于常规组的(4.17±0.51)分,差异性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后,其心功能明显好转,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联用脑心通胶囊的疗效分析

    罗友斌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联用脑心通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 12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0例.两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显效 220 例(36.67%),有效280例(46.67%),无效100例(16.67%),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治疗显效250例(41.67%),有效330例(55.00%),无效20例(3.33%),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10.00%)(P<0.05).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的效果更好,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脑心通胶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疗效

    探究布地奈德联合肾上腺素交替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的临床效果

    卢春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布地奈德联合肾上腺素交替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 例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 80 例.对照组接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患儿接受布地奈德联合肾上腺素交替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88.75%)对比,试验组总有效率(98.75%)更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喉鸣、犬吠样咳嗽、呼吸困难、声音嘶哑消失时间分别为(13.99±2.87)、(3.61±0.23)、(11.29±2.11)、(7.88±0.45)h,较对照组的(21.76±3.23)、(7.99±0.45)、(20.84±2.88)、(14.21±2.11)h更短(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接受布地奈德+肾上腺素交替雾化吸入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显著,并具有较佳的治疗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布地奈德肾上腺素雾化吸入小儿急性喉炎喉梗阻

    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策略、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

    曾娟芳何彩云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小儿手足口病(HFMD)的传染预防策略、对应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 例HFMD患儿,以计算机表法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预防措施,研究组予以对症抗病毒治疗以及综合预防措施.对比两组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疾病治疗效果、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1.85±0.28)d、疱疹消退时间(4.49±0.57)d、皮疹消退时间(2.72±0.56)d以及住院时间(4.85±1.22)d短于对照组的(2.98±0.37)、(6.75±0.65)、(3.92±0.67)、(6.12±1.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9.00%)较对照组(92.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 100.00%,对照组满意度为 94.00%,研究组患儿及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对症抗病毒治疗以及综合预防措施干预小儿HFMD的效果显著,能够针对性治疗疾病,提高恢复速度,保障患儿以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手足口病幼儿群体预防传染对症治疗抗病毒应用价值

    无创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儿肺氧合功能、血气指标、肺循环功能的影响

    宋晓正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无创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对患儿肺氧合功能、血气指标、肺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80 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采用无创通气治疗,n=40)和研究组(采用无创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n=4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氧合功能[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循环功能[肺动脉压(PAP)、血管外肺水含量(EVLW)、肺血管阻力(PVR)].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 95.00%高于对照组的 80.00%(P<0.05).治疗后,两组SaO2、PaO2/FiO2 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SaO2(95.37±3.52)%、PaO2/FiO2(295.66±30.35)mm Hg(1 mm Hg=0.133 kPa)均高于对照组的(91.62±3.43)%、(263.89±28.74)mm Hg(P<0.05).治疗后,两组PaO2 高于治疗前、PaCO2 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PaO2(81.71±6.37)mm Hg高于对照组的(73.24±6.33)mm Hg、PaCO2(36.42±4.79)mm Hg低于对照组的(43.34±5.27)mm Hg(P<0.05).治疗后,两组PAP、EVLW、PVR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PAP(22.47±1.51)mm Hg、EVLW(5.56±1.62)ml/kg、PVR(22.47±5.67)kPa·s/L均低于对照组的(25.33±2.24)mm Hg、(8.41±2.55)ml/kg、(29.31±6.25)kPa·s/L(P<0.05).结论 针对NRDS患儿,无创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肺氧合功能、血气指标及肺循环功能.

    无创通气牛肺表面活性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氧合功能血气指标肺循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