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CV、MCH及MCHC检测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探讨

    李罗云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检测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42 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 42 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两组的MCV、MCH及MCHC,并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的MCV(71。69±3。26)fl、MCH(22。33±2。17)pg、MCHC(289。50±24。65)g/L均低于对照组的(88。54±3。70)fl、(30。25±2。08)pg、(336。58±36。48)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V、MCH及MCHC检测对缺铁性贫血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以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缺铁性贫血诊断

    不同采血方法对临床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

    王树添林雅雅曾英娜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临床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 80 例接受临床血常规检验的门诊患者,均实施末梢采血及静脉采血,检测并比较两种血样的血常规检验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以及血常规检验准确率。结果 末梢血的WBC(7。44±0。19)×109/L低于静脉血的(8。59±0。23)×109/L,RBC(5。30±0。25)×1012/L、PLT(274。36±10。36)×109/L、HCT(44。07±2。37)%、HGB(143。96±8。74)g/L均显著高于静脉血的(4。67±0。12)×1012/L、(261。10±9。85)×109/L、(41。28±1。35)%、(129。96±6。37)g/L(P<0。05)。静脉血临床血常规检验准确率为 95。00%,显著高于末梢血的 85。00%(P<0。05)。结论 血常规检验中,采集末梢血与静脉血的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静脉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率较高。

    血常规检验采血末梢血静脉血

    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陈小华林丽芳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4 例支气管扩张手术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7 例。对照组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咳嗽症状、血气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各指标值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呼气峰流速(PEF)(4。64±0。51)L/s、用力肺活量(FVC)(2。65±0。43)L、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2。36±0。35)L、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78。86±9。07)%均高于对照组的(4。13±0。47)L/s、(2。23±0。42)L、(1。82±0。34)L、(66。58±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量表(LCQ-MC)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LCQ-MC评分(32。07±5。44)分低于对照组的(44。34±5。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有所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PaO2(82。85±9。73)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62±8。67)mm Hg,PaCO2(52。07±5。33)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39±5。73)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可以改善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缓解咳嗽症状,改善血气指标,具有推广意义。

    沙丁胺醇氨溴索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肺功能血气指标

    止喘灵口服液对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周玲玲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止喘灵口服液对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 90 例,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止喘灵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95。56%较对照组的 80。00%高(P<0。05)。治疗 7 d后,两组患儿的咳嗽、气急、咳痰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咳嗽积分(1。67±0。81)分、气急积分(1。45±0。92)分、咳痰积分(1。17±0。86)分比对照组的(2。48±1。12)、(2。56±1。12)、(2。58±0。98)分更低(P<0。05)。治疗 7 d后,两组患儿的TNF-α、hs-CRP、IL-6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TNF-α(70。65±7。07)μg/L、hs-CRP(4。03±0。90)mg/L、IL-6(30。05±3。08)pg/ml比对照组的(77。94±7。26)μg/L、(5。04±0。98)mg/L、(34。68±3。46)pg/ml更低(P<0。05)。结论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在吸入用布地奈德治疗基础上采用止喘灵口服液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优化炎症指标。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止喘灵口服液吸入用布地奈德白细胞介素-6

    依诺肝素钠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樊小艳易秋红李霞青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依诺肝素钠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98 例HDP孕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9 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拉贝洛尔治疗,研究组采用依诺肝素钠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子宫动脉血流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 2 周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收缩压(120。39±6。08)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83。32±3。49)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129。75±6。30)、(86。58±3。21)mm Hg(P<0。05)。治疗 2 周后,两组血流搏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PI(0。79±0。10)、RI(0。42±0。05)均低于对照组的(0。85±0。11)、(0。49±0。07)(P<0。05)。治疗 2 周后,两组一氧化氮较治疗前升高,内皮素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内皮素(35。34±12。25)ng/L低于对照组的(48。63±14。19)ng/L、一氧化氮(51。29±5。23)μmol/L高于对照组的(40。81±5。16)μmol/L(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5。92%高于对照组的 83。67%(P<0。05)。结论 HDP采用拉贝洛尔联合依诺肝素钠辅助治疗,改善了孕妇子宫动脉血流情况及血管内皮功能,疗效显著。

    依诺肝素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宫动脉血流血管内皮功能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林小菊林丽芳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 10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按照郑骰子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接受氨茶碱治疗,研究组接受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 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啰音、喘息以及咳嗽改善时间分别为(5。01±1。21)、(3。01±1。56)、(5。01±1。32)d,均短于对照组的(6。03±1。26)、(4。05±1。51)、(6。36±1。51)d,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和ACT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及AC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92。16±5。16)%及ACT评分(22。65±2。5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6。53±6。33)%、(18。63±3。01)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00%(4/50),与对照组患者的 10。00%(5/50)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比较,多索茶碱的临床疗效更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多索茶碱氨茶碱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临床症状

    七氟烷吸入麻醉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龋齿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彦波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小儿龋齿手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吸入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60 例行龋齿手术治疗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比两组患儿不同时刻[麻醉前(T0)、手术开始时(T1)]的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起效时间、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咽喉反射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喉罩拔除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0 时,两组患儿心率、平均动脉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 时,对照组患儿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本组T0 时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心率、平均动脉压与本组T0 时对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 时,观察组患儿心率(95。68±2。02)次/min、平均动脉压(69。79±1。65)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的(82。76±1。95)次/min、(61。15±1。42)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起效时间、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咽喉反射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喉罩拔除时间均略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吸入麻醉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龋齿手术中均有一定的效果,其中,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患儿生命体征的影响更小,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优先应用和推广。

    七氟烷吸入麻醉瑞芬太尼丙泊酚小儿龋齿手术

    罗匹尼罗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陈小彪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帕金森病患者采用罗匹尼罗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帕金森病患者 80 例,采用抛硬币的方式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行普拉克索治疗,研究组行罗匹尼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5。00%高于对照组的 77。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精神行为情绪、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评分分别为(4。51±0。62)、(17。51±2。59)、(8。46±0。7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60±0。71)、(20。10±2。61)、(10。92±1。03)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睡眠、躯体活动、情绪反应评分分别为(10。16±1。33)、(6。82±0。16)、(18。82±2。2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3。46±1。78)、(10。55±0。39)、(21。55±2。09)分(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7。50%低于对照组的 25。00%(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应用罗匹尼罗治疗,可促进病情好转,改善生活质量,具有极高的安全性,有推广应用的意义。

    帕金森病罗匹尼罗普拉克索临床效果安全性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对比

    李丽高中德初赛蕾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80 例,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两组均接受心理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精神状态及自我效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P<0。05)。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PANSS评分(80。72±5。12)分低于对照组的(103。47±6。32)分,GSES评分(31。23±2。33)分高于对照组的(27。14±2。21)分(P<0。05)。结论 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氨磺必利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精神状态、自我效能,值得临床采纳。

    氨磺必利利培酮晚发性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奥氮平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徐进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奥氮平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72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36 例。试验组采用奥氮平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PANSS评分(50。21±6。39)分低于对照组的(62。54±7。14)分,差异明显(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 94。44%高于对照组的 75。00%,差异明显(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2。78%低于对照组的 19。44%,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87。92±2。51)分高于对照组的(80。31±3。62)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采用奥氮平和阿立哌唑联合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患者生活质量更好,疗效提升更加明显,症状缓解更为迅速,值得推广。

    奥氮平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