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温针灸与穴位埋线联合治疗儿童肥胖的效果研究

    刘乾陈祥禹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温针灸与穴位埋线联合治疗儿童肥胖的效果.方法 选取肥胖儿童 82 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应用温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比较两组儿童的治疗效果、脂质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治疗后,研究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85±0.52)mmol/L、总胆固醇(4.65±0.49)mmol/L与甘油三酯(1.00±0.60)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3.26±0.49)、(5.20±0.50)、(1.28±0.4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6±0.35)mmol/L高于对照组的(1.09±0.30)mmol/L(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中,两组结果未见差异性(P>0.05).结论 温针灸与穴位埋线联合治疗儿童肥胖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脂质指标,安全性较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温针灸穴位埋线儿童肥胖

    临床药师参与普外科围手术期镇痛治疗的效果研究

    植伟文余日荣余长春蓝玲...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药师参与普外科围手术期镇痛治疗的效果.方法 100 例进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镇痛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临床药师提供的围手术期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治疗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P物质水平、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后出院时间(9.66±0.87)d短于对照组的(10.07±0.91)d(t=2.302,P=0.023<0.05).观察组术后 12、24 h的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评分分别为(7.36±0.49)、(5.57±1.2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7.63±0.57)、(6.34±1.18)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 98.00%高于对照组的 86.00%(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P物质(183.26±26.23)ng/ml、去甲肾上腺素(374.51±37.56)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95.62±29.41)、(392.34±32.34)ng/ml(P<0.05).结论 在普外科围术期阶段,由临床药师共同参与的镇痛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该方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临床药师普外科围术期疼痛程度满意度不良反应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黄文珍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行化疗白血病患者开展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接受化疗的 90 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接受干预方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45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研究组患者接受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置管.对比两组患者的 1 次置管成功率,置管 1、3、6、12 个月时的置管留置率,置管12 个月内的意外拔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置管 12 个月时的生存质量及服务满意度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 1 次置管成功率为 80.00%(36/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95.56%(43/45)(P<0.05).两组患者置管 1 个月时的置管留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置管 3、6、12 个月时的置管留置率分别为 93.33%、68.89%、44.44%,高于对照组的 53.33%、26.67%、0(P<0.05).随访至 12 个月时,研究组患者未出现意外拔管情况,对照组患者出现意外拔管 4 例(8.89%),研究组患者意外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 12 个月,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4.44%(2/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48.89%(22/45)(P<0.05).研究组患者置管12个月时生存质量评分(123.65±20.15)分和服务满意度评分(86.53±4.1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1.23±15.60)、(79.63±3.56)分(P<0.05).结论 相较于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虽然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1 次置管成功率更低,但后续置管留置率明显更高,意外拔管率和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和服务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白血病化疗意外拔管置管留置率

    基于修订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的干预方案对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林小琳王小珍黄燕玲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基于修订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的干预方案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喂养不耐受(FI)的影响.方法 82 例ICU行早期EN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 41 例.对照组通过监测胃残留量(GRV)评估EN耐受性并进行分级干预,研究组采用修订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评估EN耐受性并进行分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FI发生率、目标喂养达标率与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与血红蛋白(Hb)].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FI发生率分别为 19.4%与 35.4%,目标喂养达标率分别为 77.4%与 62.3%.研究组F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目标喂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入住ICU后7 d,研究组TP、ALB与Hb分别为(68.3±7.5)、(39.7±6.8)、(130.7±16.6)g/L,对照组分别为(64.1±6.7)、(36.1±5.7)、(126.3±14.0)g/L.入住ICU后 7 d,研究组TP与ALB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b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基于修订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的干预方案可提升ICU患者对EN的耐受性与目标喂养达标率,提升营养支持效果.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

    性早熟患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措施研究

    郭家红李雅樱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性早熟患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对其进行干预,确定性早熟患儿的心理特征是否随时间和治疗而改变.方法 以 249 例性早熟患儿为基础,随机抽取其中的 60 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心理评估指标(儿童抑郁量表、社会接受图式量表、儿童行为检查表)及心理健康程度指标[完成NEO五因素量表-3(NEO-FFI-3)、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积极和消极影响量表(PANAS)]评分.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的儿童抑郁量表评分(0.52±0.36)分低于对照组的(1.81±0.31)分,社会接受图式量表的认知能力评分(3.46±0.32)分、身体能力评分(3.41±0.31)分、同伴接受度评分(3.56±0.22)分及儿童行为检查表的内化评分(2.32±0.43)分、外化评分(2.53±0.32)分、总行为问题评分(17.12±9.1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71±0.41)、(2.24±0.62)、(2.35±0.47)、(1.91±0.41)、(1.90±0.21)、(14.64±8.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的NEO-FFI-3 量表评分(3.61±0.15)分高于对照组的(2.94±0.11)分,DASS量表的抑郁评分(1.56±0.32)分、焦虑评分(1.06±0.15)分、压力评分(1.62±0.32)分,PANAS量表的积极影响评分(2.68±0.22)分、消极影响评分(1.54±0.41)分低于对照组的(2.18±0.66)、(1.53±0.23)、(2.12±0.68)、(3.11±0.26)、(2.72±0.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治疗加上正确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性早熟患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性早熟心理健康干预措施

    直肠功能训练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脑卒中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

    凌福茂刘菁蓉何叶青叶翠河...
    17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功能训练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脑卒中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脑卒中便秘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穴位敷贴、饮食指导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直肠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自主排便起效时间、临床疗效、复发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主排便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 15.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 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便秘患者进行穴位敷贴配合直肠功能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排便功能,改善便秘情况,且降低便秘的复发风险,对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具有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脑卒中便秘穴位敷贴直肠功能训练康复

    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连丽霜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为患者康复方案的制定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选择 10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康复训练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50 例.观察组采取早期系统康复训练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对康复训练的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康复训练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对比无差异(P>0.05);康复训练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78.89±1.4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42±1.79)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康复训练的总满意度 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0.00%,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6.00%,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明显正向影响,可改善患者由于活动水平低而引发的一系列不良事件,有助于提升患者对康复训练的满意度,可推广.

    早期系统康复训练脑卒中偏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肺功能康复训练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罗秀华
    17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采取肺功能康复训练对其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70 例COPD稳定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 3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研究组则给予针对性的肺功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Borg呼吸困难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康复效果及干预 3 个月内急性发作率.结果 研究组干预前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每分钟最大通气量、Borg呼吸困难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4.37±1.26)次/min、(95.11±0.92)%、(87.62±3.42)mm Hg(1 mm Hg=0.133 kPa)、(40.79±7.19)L/min、(4.54±0.45)分、(81.51±9.96)分,干预后分别为(18.64±1.08)次/min、(98.46±0.32)%、(93.51±2.48)mm Hg、(55.58±5.73)L/min、(1.19±0.21)分、(92.41±2.37)分;对照组干预前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每分钟最大通气量、Borg呼吸困难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4.46±1.31)次/min、(95.20±0.99)%、(88.07±3.38)mm Hg、(41.15±5.33)L/min、(4.59±0.46)分、(81.59±10.89)分,干预后分别为(21.16±1.46)次/min、(97.31±0.51)%、(91.42±2.06)mm Hg、(52.42±4.91)L/min、(2.04±0.31)分、(86.17±6.45)分.干预前,两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每分钟最大通气量、Borg呼吸困难指数、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干预后,两组呼吸频率、Borg呼吸困难指数较干预前降低,而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更高;研究组呼吸频率、Borg呼吸困难指数较对照组更低,而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肺功能康复总有效率 100.00%高于对照组的 82.86%,而干预 3 个月内急性发作率 2.86%低于对照组的 22.86%,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给予肺部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指标,减轻呼吸疲劳程度,改善生活质量,获得理想的康复效果,并可降低康复后急性发作频率,效果理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康复训练生活质量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