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宫腔镜取环术用于宫内节育环嵌顿的临床效果观察

    孔冬梅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宫内节育环嵌顿采用宫腔镜取环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 例宫内节育环嵌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环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取环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以及取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8.61±4.57)min、取环时间(8.12±1.53)min均短于对照组的(31.44±7.25)、(10.33±2.10)min,阴道出血量(9.76±2.10)ml少于对照组的(16.25±2.43)ml(P<0.05).观察组取环成功率 96.67%高于对照组的 70.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6.67%低于对照组的 36.67%(P<0.05).结论 对宫内节育环嵌顿患者采用宫腔镜取环术治疗较常规取环术操作简单、效率高,对患者损伤小,能够提高取环成功率,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宫腔镜取环术常规取环术节育环嵌顿宫内节育器并发症

    强脉冲光子脱毛临床分析

    符梅香罗琴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强脉冲光子脱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65例患者的387个部位行强脉冲光子脱毛治疗,治疗参数为:700~1200 nm的波长,26~45 J/cm的能量密度,30~40 ms的脉冲宽度,治疗间隔4~8周.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后都出现了红斑反应,红斑程度不一,1 min后毛囊部位出现水肿性丘疹样隆起,该症状持续了近1 h后消退.治疗后患者的再生毛发变的细短,且之后的生长变的迟缓.对265例患者的387个部位进行3~10次的脱毛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8.71%,治愈率为 95.35%.不同部位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治疗次数较少(3~5 次)的部位分别为发际、腋部、四肢、胸腹部、比基尼,治疗总有效率均为 100.00%;治疗次数较多的唇部总有效率为 95.40%、眉间总有效率为 75.00%.发际、腋部、四肢、胸腹部、比基尼的总有效率高于唇部、眉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局部水疱症状 1 例,进行紧急处理后症状消失,除此之外,没有出现其他不良事件,如水疱、瘢痕、色素沉着、色素脱失等.结论 对患者实行强脉冲光子方法进行脱毛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强脉冲光子脱毛临床效果不良事件

    飞秒激光辅助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优势

    刘云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飞秒激光辅助手术[超声乳化术+房角分离术(GSL)+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合并白内障的优势.方法 选取 60 例A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以治疗手段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接受超声乳化术+GSL+IOL植入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术+GSL+IOL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眼压、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周边前房深度、房角、眼轴、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中央角膜厚度.结果 ①治疗后,观察组眼压、矫正视力分别为(10.7±4.2)mm Hg(1 mm Hg=0.133 kPa)、(0.65±0.26),对照组分别为(12.1±4.6)mm Hg、(0.41±0.18).治疗后,两组眼压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中央前房深度、周边前房深度分别为(3.70±0.22)、(0.88±0.10)mm,对照组分别为(3.64±0.27)、(0.83±0.12)mm.治疗后,两组中央前房深度、周边前房深度均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③治疗后,观察组房角、眼轴分别为(27.10±7.68)°、(20.63±0.70)mm,对照组分别为(25.10±7.59)°、(20.62±0.68)mm.治疗后,两组房角均明显增大,眼轴均明显缩短(P<0.05),但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④治疗后,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中央角膜厚度分别为(2382.54±423.11)个/mm2、(537.09±42.34)μm,对照组分别为(1941.00±254.14)个/mm2、(539.66±41.82)μm.治疗后,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央角膜厚度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AACG伴白内障选择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术+GSL+IOL植入术除了能开放房角、解除瞳孔阻滞、有效降低眼压以外,还具有术后眼前节反应轻、角膜内皮细胞损失少、IOL居中性好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飞秒激光房角分离术超声乳化白内障角膜内皮细胞损失

    胸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李星洪程燕君廖懂桃王映伙...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胸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52 例胸腔积液患者,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肺癌试验组(恶性,26 例)和良性对照组(良性,26 例).两组均同步抽取患者的胸腔积液和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同步检测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25(CA125)、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比较两组胸腔积液、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并比较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良性对照组胸腔积液中CEA、CA125、Cyfra21-1、NSE水平分别为(2.99±1.25)ng/ml、(25.55±9.52)U/ml、(2.86±2.77)ng/ml、(8.75±8.24)ng/ml,血清中CEA、CA125、Cyfra21-1、NSE水平分别为(1.88±2.35)ng/ml、(23.15±5.93)U/ml、(1.75±2.05)ng/ml、(5.85±5.43)ng/ml;肺癌试验组胸腔积液中CEA、CA125、Cyfra21-1、NSE水平分别为(121.24±127.35)ng/ml、(351.11±249.81)U/ml、(105.27±110.85)ng/ml、(35.99±41.26)ng/ml,血清中CEA、CA125、Cyfra21-1、NSE水平分别为(41.33±64.36)ng/ml、(189.48±105.85)U/ml、(26.46±31.23)ng/ml、(17.18±21.26)ng/ml.肺癌试验组患者胸腔积液和血清中CEA、CA125、Cyfra21-1、NSE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P<0.05);肺癌试验组患者胸腔积液中CEA、CA125、Cyfra21-1、NSE水平均明显高于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P<0.05).CEA+CA125+Cyfra21-1+NSE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CEA、CA125、Cyfra21-1、NSE单项检测(P<0.05).结论 联合检测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CEA、CA125、Cyfra21-1、NSE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可应用于临床上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良恶性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价值

    乳腺超声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漏诊误诊的影响因素

    陈云贞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超声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探讨其漏诊误诊的影响因素,为探索乳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78 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具有完整的乳腺超声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资料,分析乳腺肿块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以病理组织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乳腺超声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年龄、病灶最大径、触诊情况、病灶数量、是否合并良性病灶、是否合并炎性病变、微钙化、腋窝淋巴结阳性、腋下淋巴结肿大、血流信号是否明显、病灶呈周边型血供或者无血流、病灶结构复杂多样等,并进行乳腺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漏诊误诊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678 例乳腺肿块患者经病理组织学证实 77 例为乳腺癌患者,包括 29 例浸润性导管癌、16例浸润性小叶癌、12例黏液癌、12例导管原位癌、8例导管乳头状癌.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1678 例乳腺肿块患者中乳腺癌患者 77 例,良性乳腺肿块 1601 例,乳腺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灵敏度为 96.10%(74/77),特异度为 92.75%(1485/1601),准确率为 92.91%(1559/1678).77 例乳腺癌患者,漏诊 3 例,漏诊率为 3.90%;1601 例良性乳腺肿块,误诊 116 例,误诊率为 7.25%;漏诊误诊总发生率为7.09%(119/1678).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误诊漏诊患者和诊断正确患者的病灶最大径、触诊情况、合并良性病灶、合并炎性病变、微钙化、腋窝淋巴结阳性、腋下淋巴结肿大、血流信号明显、病灶呈周边型血供或者无血流、病灶结构复杂多样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最大径[OR=1.732,95%CI=(1.104,2.873)]、合并良性病灶[OR=1.689,95%CI=(1.025,2.784)]、合并炎性病变[OR=1.534,95%CI=(1.148,2.050)]、微钙化[OR=1.536,95%CI=(1.111,2.123)]、腋窝淋巴结阳性[OR=1.868,95%CI=(1.010,3.457)]、腋下淋巴结肿大[OR=1.692,95%CI=(1.082,2.645)]、血流信号不明显[OR=1.752,95%CI=(1.136,2.701)]、病灶呈周边型血供或者无血流[OR=1.891,95%CI=(1.002,3.569)]、病灶结构复杂多样[OR=1.539,95%CI=(1.008,2.350)]是导致乳腺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漏诊误诊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乳腺超声检查是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有效方法,但应关注漏诊及误诊情况,尤其对于病灶最大径<1 mm、病灶呈周边型血供或者无血流、微小钙化病灶、腋窝淋巴结阳性应注意漏诊的可能,血流信号不明显、结构复杂多样的病灶、合并炎性病变、腋下淋巴结肿大应注意误诊的可能.

    乳腺癌乳腺超声漏诊误诊诊断

    经阴道和经腹部超声检查在宫腔内良性增生疾病的诊断效能比较

    黄玮虹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宫腔内良性增生疾病采用经阴道和经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效能.方法 41 例子宫肌瘤、45 例子宫腺肌症、38 例子宫腺肌瘤患者,均经手术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入院后患者均同时进行经阴道和经腹部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对照,比较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及子宫腺肌瘤患者经阴道和经腹部超声检查的检出率;比较经阴道超声检查的病灶血流动力学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血流信号分级.结果 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瘤的检出率分别为97.56%(40/41)、95.56%(43/45)、92.11%(35/38),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的 75.61%(31/41)、73.33%(33/45)、71.05%(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瘤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的病灶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60.43±1.54)、(67.80±2.42)、(71.88±1.38)m/s]、舒张期峰值速度[(4.28±0.35)、(28.95±0.32)、(5.54±0.28)m/s]、搏动指数[(1.18±0.20)、(1.38±0.15)、(1.34±0.12)]、阻力指数[(0.55±0.16)、(0.74±0.12)、(0.76±0.1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瘤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的病灶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期峰值速度及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高于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腺肌瘤患者收缩期峰值速度高于子宫腺肌症患者,舒张期峰值速度低于子宫腺肌症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瘤患者的CDFI 血流信号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及子宫腺肌瘤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且通过经阴道超声的病灶血流动力学参数及CDFI 血流信号分级有助于提高 3 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效果.

    经阴道超声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瘤经腹部超声诊断效能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中人β淀粉样蛋白1-42和人磷酸化tau-181蛋白的临床检测意义

    郭静赖于杨罗晨辉廖小叶...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中人β淀粉样蛋白 1-42(Aβ1-42)和人磷酸化tau-181 蛋白(p-tau-181)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 60 例AD患者作为AD组,依据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不同分为轻度AD组(20 例)、中度及以上AD组(40 例);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 75 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血清Aβ1-42 和p-tau-181 水平进行检测.比较AD组与健康对照组不同性别血清Aβ1-42 和p-tau-18 水平;AD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Aβ1-42 和p-tau-18 水平;AD组不同严重程度血清Aβ1-42 和p-tau-18 水平.结果 健康对照组中男性受试者血清Aβ1-42和p-tau-18 水平与女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中男性患者血清Aβ1-42 和p-tau-18 水平与女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血清Aβ1-42 和p-tau-18 水平分别为(102.0±12.3)、(22.1±6.9)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3.7±10.6)、(10.9±7.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及以上AD组血清Aβ1-42 和p-tau-18 水平分别为(108.2±11.1)、(25.3±7.3)pg/ml,高于轻度AD组的(89.6±9.8)、(15.7±8.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患者中血清Aβ1-42 和p-tau-181 均呈高表达,且其浓度与A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阿尔茨海默病人β淀粉样蛋白1-42人磷酸化tau-181蛋白

    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崔光利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96 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8 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巴氏指数(BI)、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7.08%(P<0.05).治疗后,相对于对照组的(14.27±3.62)、(60.94±9.27)分,观察组NIHSS评分(10.15±2.87)分更低,而BI(73.51±8.35)分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4.45±0.61)mmol/L、甘油三酯(TG)(1.31±0.2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78±0.35)mmol/L较对照组的(5.22±0.68)、(1.57±0.25)、(3.68±0.47)mmol/L更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32±0.20)mmol/L则较对照组的(1.04±0.21)mmol/L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粘度(1.40±0.29)mPa·s、红细胞压积(36.89±3.37)%、全血高切粘度(4.70±1.03)mPa·s、全血低切粘度(9.78±2.25)mPa·s均较对照组的(1.76±0.31)mPa·s、(44.68±4.09)%、(5.26±1.09)mPa·s、(11.32±2.40)mPa·s更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脂及血液粘稠度,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修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进展性脑卒中阿托伐他汀血脂血液流变学

    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稳定状况的影响研究

    田光辉宋向成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稳定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 60 例急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取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率和PR间期.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 96.67%高于对照组的 76.67%(P<0.05).治疗前两组LVEDD、LVEF、LVESD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VEF大于治疗前,LVEDD、LVESD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F(53.05±3.45)%大于对照组的(45.11±3.29)%,LVEDD(47.08±3.46)mm、LVESD(36.19±2.71)mm均小于对照组的(54.18±3.52)、(40.95±2.60)mm(P<0.05).治疗前,两组心率和PR间期比较无差异(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心率下降,PR间期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和PR间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与单纯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相比较,联合胺碘酮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促进心率恢复,对心功能稳定有着积极作用.

    胺碘酮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探讨

    金勇李艳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二联降压组和单一降压组,每组 60 例.单一降压组应用厄贝沙坦治疗,二联降压组在单一降压组基础上增加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水平、血压达标率、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二联降压组治疗 1、2、3 个月后收缩压(140.03±14.25)、(135.71±15.72)、(133.24±12.02)mm Hg(1 mm Hg=0.133 kPa)和舒张压(86.25±5.37)、(84.69±4.52)、(82.36±5.62)mm Hg显著低于单一降压组的(150.71±13.85)、(145.02±14.13)、(138.52±14.78)mm Hg 和(91.39±6.87)、(87.25±5.37)、(85.19±4.98)mm Hg(P<0.05).二联降压组治疗 1、2、3 个月后血压达标率分别为 63.33%、76.67%、93.33%,均显著高于单一降压组的 41.67%、58.33%、78.33%(P<0.05).二联降压组治疗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精力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单一降压组(P<0.05).二联降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7/60)与单一降压组的8.33%(5/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厄贝沙坦降压治疗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协同治疗,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血压达标率、生活质量,安全性高,预后良好.

    高血压老年厄贝沙坦美托洛尔临床效果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