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超声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探讨其漏诊误诊的影响因素,为探索乳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78 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具有完整的乳腺超声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资料,分析乳腺肿块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以病理组织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乳腺超声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年龄、病灶最大径、触诊情况、病灶数量、是否合并良性病灶、是否合并炎性病变、微钙化、腋窝淋巴结阳性、腋下淋巴结肿大、血流信号是否明显、病灶呈周边型血供或者无血流、病灶结构复杂多样等,并进行乳腺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漏诊误诊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678 例乳腺肿块患者经病理组织学证实 77 例为乳腺癌患者,包括 29 例浸润性导管癌、16例浸润性小叶癌、12例黏液癌、12例导管原位癌、8例导管乳头状癌.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1678 例乳腺肿块患者中乳腺癌患者 77 例,良性乳腺肿块 1601 例,乳腺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灵敏度为 96.10%(74/77),特异度为 92.75%(1485/1601),准确率为 92.91%(1559/1678).77 例乳腺癌患者,漏诊 3 例,漏诊率为 3.90%;1601 例良性乳腺肿块,误诊 116 例,误诊率为 7.25%;漏诊误诊总发生率为7.09%(119/1678).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误诊漏诊患者和诊断正确患者的病灶最大径、触诊情况、合并良性病灶、合并炎性病变、微钙化、腋窝淋巴结阳性、腋下淋巴结肿大、血流信号明显、病灶呈周边型血供或者无血流、病灶结构复杂多样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最大径[OR=1.732,95%CI=(1.104,2.873)]、合并良性病灶[OR=1.689,95%CI=(1.025,2.784)]、合并炎性病变[OR=1.534,95%CI=(1.148,2.050)]、微钙化[OR=1.536,95%CI=(1.111,2.123)]、腋窝淋巴结阳性[OR=1.868,95%CI=(1.010,3.457)]、腋下淋巴结肿大[OR=1.692,95%CI=(1.082,2.645)]、血流信号不明显[OR=1.752,95%CI=(1.136,2.701)]、病灶呈周边型血供或者无血流[OR=1.891,95%CI=(1.002,3.569)]、病灶结构复杂多样[OR=1.539,95%CI=(1.008,2.350)]是导致乳腺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漏诊误诊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乳腺超声检查是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有效方法,但应关注漏诊及误诊情况,尤其对于病灶最大径<1 mm、病灶呈周边型血供或者无血流、微小钙化病灶、腋窝淋巴结阳性应注意漏诊的可能,血流信号不明显、结构复杂多样的病灶、合并炎性病变、腋下淋巴结肿大应注意误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