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性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性科学
中国性科学

胡佩诚

月刊

1672-1993

jcs@bjmu.edu.cn,tougao@zgxkx.org

010-82805043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性科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发展性科学、普及性教育、提倡性文明、促进性健康。以性医学为基础,以性教育为重点,促进我国性科学领域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医务工作者、高等院校人文社会学科教师学生、各科研单位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关注性科学发展,渴望了解性健康知识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子宫腺肌病病灶位置与IVF-ET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晏红伟张宇宁艳春韩宝生...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病灶位置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335例有妊娠意愿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根据病灶位置将患者分为肌层组(病灶累及子宫肌层)、浆膜组(病灶位于子宫浆膜侧)和内膜组(病灶位于子宫内膜侧).比较三组患者行IVF-ET的妊娠率、流产率和最终活产率.结果 最终280例患者纳入研究,包括178例肌层组,70例浆膜组和32例内膜组.浆膜组患者IVF-ET后的流产率显著低于肌层组和内膜组(P<0.05),且最终活产率显著高于肌层组和内膜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肌层组相比,浆膜组患者IVF-ET后的流产风险小(OR=0.07,95%CI:0.00~0.62,P=0.014)且活产率较高(OR=8.38,95%CI:1.47~31.38,P=0.020).结论 子宫腺肌病病灶位置会影响IVF-ET结局,评估子宫腺肌病病灶位置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

    子宫腺肌病病灶位置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产时超声监测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朱学英陆方英张秋鸿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阴道触诊与产时超声监测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在南浔区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200例单胎足月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B组进行阴道触诊,A组进行经腹部联合经会阴超声.比较两组的检查次数、破膜总时间、平均产程时间、钳产率、顺产率、剖宫产率、宫腔操作率、宫颈前后唇距离、胎方位符合率,比较两组的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检查次数、剖宫产率显著低于B组,A组胎方位符合率显著高于B组,A组NRS评分显著低于B组,A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采取经腹部联合经会阴超声进行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检测质量,减少孕妇检查次数及疼痛评分,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产时超声阴道触诊分娩结局数字疼痛评分法中转剖宫产阴道分娩

    经阴道单孔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

    窦晓梦纪江海董羊羊蒲章卫...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单孔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0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单孔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输卵管再通情况及妊娠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总体幸福感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体幸福感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采用经阴道单孔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不仅不会影响妊娠结局,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阴道单孔腹腔镜宫腔镜输卵管性不孕症

    卵巢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外周血IL-37、HK10、SMRP水平监测意义研究

    蒋冬杨旭帅旭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卵巢癌腹腔镜根治术后外周血白介素-37(IL-37)、人激肽释放酶10(HK10)、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肽(SMRP)水平与疗效及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37、HK10、SMRP水平,比较研究组腹腔镜根治术不同疗效、复发情况患者术后血清IL-37、HK10、SMRP水平,分析血清IL-37、HK10、SMRP水平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术前血清IL-37、HK10、SM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完全缓解患者术后7 d、化疗后血清IL-37、HK10、SMRP水平均低于部分缓解患者,部分缓解患者均低于稳定患者,稳定患者均低于进展患者(P<0.05);研究组复发患者术后7 d、化疗后血清IL-37、HK10、SMRP水平均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化疗后血清IL-37、HK10、SMRP水平预测卵巢癌腹腔镜根治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1、0.768、0.742,联合预测的AUC最大,为0.910.结论 卵巢癌腹腔镜根治术后血清IL-37、HK10、SMRP水平与疗效密切相关,且化疗后各指标联合在预测术后复发方面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卵巢癌腹腔镜根治术白介素-37人激肽释放酶10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肽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阿司匹林对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王振燕李娅麻莉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联合阿司匹林对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河北燕达医院收治的97例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n=48,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和联合组(n=49,采用rhG-CSF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血流灌注指标[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流速与舒张期流速比值(S/D)],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I、PI及S/D值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G-CSF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可提高其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子宫血流灌注,有效提高妊娠率.

    不明原因不孕症子宫内膜容受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阿司匹林临床妊娠

    布托啡诺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郭小丽杨昌明王婵邵恳...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Butorphanol)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0.5~80.0 μg/mL的布托啡诺分别处理HeLa细胞24 h,细胞计数试剂-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IC50值.将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阴性对照组(NC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过表达组(HIF-1 α组)、布托啡诺组(Butorphanol组)、Butorphanol+HIF-1 α组,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小管形成实验分别检测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与血管生成,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裸鼠移植瘤实验检验布托啡诺对宫颈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过表达HIF-1α可显著促进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并上调HIF-1α、VEGF蛋白表达(P<0.05);布托啡诺可有效抑制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及宫颈癌移植瘤生长,并下调HIF-1α、VEGF蛋白表达(P<0.05);布托啡诺对宫颈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被HIF-1α的过表达减弱.结论 布托啡诺通过抑制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抑制宫颈癌的生长.

    布托啡诺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血管生成拟态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6~14周血清CTRP3、FGF19及SHBG的变化及预测价值

    史少文魏敬艳郭丽魁许红蕊...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6~14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的变化及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10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分娩的684例单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统计GDM发生率,根据是否患有GDM分为病例组(n=266)和对照组(n=418).比较两组CTRP3、FGF19及SHBG水平,并分析其联合预测GDM的价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84例孕妇GDM发生率为38.89%(266/684).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CTRP3、FGF19及SHBG水平更低(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CTRP3、FGF19及SHBG联合预测GDM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项预测(P<0.05).两组年龄、孕前体重指数(BMI)、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妊娠期高血压、月经周期紊乱、CTRP3、FGF19、SHB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次、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孕前BMI≥24 kg/m2、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CTRP3<417.82 ng/L、FGF19<139.23 pg/mL、SHBG<429.59 mmol/L 是影响 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GDM患者孕6~14周CTRP3、FGF19及SHBG水平均会下降,通过CTRP3、FGF19及SHBG联合预测GDM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妊娠期糖尿病孕6~14周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性激素结合球蛋白预测价值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双侧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汪燕汪凤华李秀娟何秀丽...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双侧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76例老年子宫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分别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双侧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疗效、手术前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各指示点位置、性功能及阴道穹隆脱垂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POP-Q各指示点位置及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阴道穹隆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双侧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术双侧髂耻韧带悬吊术老年子宫脱垂

    术前剂量密集TC治疗联合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勾晓娟王亚娟韩一魏玲...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剂量密集卡铂+紫杉醇(TC)治疗联合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治疗的10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最终选取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均给予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其中观察组术前给予剂量密集TC治疗,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TC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化疗疗效、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期.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10.03± 41.16)min,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导尿管置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客观有效率(ORR)为82.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WHOQOL-BREF生理领域评分为(10.84±1.6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6.00个月(95%CI:23.37~28.64),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位总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剂量密集TC治疗联合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有较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

    剂量密集卡铂+紫杉醇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效果

    基于"核心病机观"探讨男科疾病的诊疗模式

    黄念文毕焕洲王彬王继升...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男科疾病多具有病因复杂、共病普遍等特点,中医证候以复合证型为主,加上医师对疾病的认识受限及着眼点不同,容易导致同一病证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此错综复杂的情况使得部分男科疾病难以通过传统手段准确辨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男科学疗效的突破.核心病机是疾病的本质性病机,有其固定的病理基础,能够反映疾病发展演变规律.因此,在诊治部分难以准确辨证的男科疾病时,可从疾病的核心病机论治,以此避免单纯辨证的时限性和主观性局限,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男科疾病核心病机男性不育症勃起功能障碍早泄慢性前列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