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性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性科学
中国性科学

胡佩诚

月刊

1672-1993

jcs@bjmu.edu.cn,tougao@zgxkx.org

010-82805043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性科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发展性科学、普及性教育、提倡性文明、促进性健康。以性医学为基础,以性教育为重点,促进我国性科学领域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医务工作者、高等院校人文社会学科教师学生、各科研单位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关注性科学发展,渴望了解性健康知识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临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寇伟鑫司凡高晓丽陈妍...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承德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55例PCOS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妊娠成功率,记录患者入组时临床资料及基线性激素指标、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血清ox-LDL水平.根据血清ox-LDL水平分为高水平组(n=85)和低水平组(n=70).分析血清ox-LDL与PCOS不孕患者临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155例PCOS不孕患者中有34例成功妊娠,临床妊娠率为21.94%.高水平组临床妊娠成功率低于低水平组,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低水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OS不孕患者血清ox-LDL、HOMA-IR和甘油三酯(TG)表达上调是导致PCOS不孕患者临床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血清ox-LDL水平与PCOS不孕患者HOMA-IR和TG呈正相关(r>0,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血清ox-LDL水平预测PCOS不孕患者临床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6;当血清ox-LDL临界值达498.09 μg/L时,患者发生临床妊娠失败风险较高.结论 PCOS不孕患者临床妊娠结局与血清ox-LDL升高有关,早期检测有助于预测临床妊娠失败的风险,其可作为辅助预测指标.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妊娠结局

    血浆游离胎儿DNA浓度联合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对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劳力梁娇蒙浣婷艾文...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游离胎儿DNA(cff-DNA)浓度联合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对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佛山复星禅诚医院收治的进行产检、唐氏筛查和无创产前DNA检查(NIPT)的195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孕妇设为研究组(n=36),无不良妊娠结局的孕妇设为对照组(n=159).检测两组血浆cff-DNA浓度、血清PAPP-A和β-hCG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血浆cff-DNA浓度、血清PAPP-A和β-hCG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cff-DNA浓度、血清PAPP-A和β-hCG水平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浆cff-DNA浓度和血清PAPP-A水平显著更低,血清β-hCG水平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血浆cff-DNA浓度、血清PAPP-A和β-hCG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早产、死胎、新生儿窒息和胎儿生长受限不良妊娠结局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浆cff-DNA浓度单独预测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807,截断值为11.82%;血清PAPP-A单独预测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804,截断值为0.41;血清β-hCG单独预测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815,截断值为2.56;预测效能比较结果显示,血浆cff-DNA浓度、血清PAPP-A和β-hCG水平联合预测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特异度(97.48%)和准确度(96.41%)均显著高于三者单独预测(P<0.05),误诊率(2.52%)显著低于三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 血浆cff-DNA浓度联合血清PAPP-A、β-hCG检测对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血浆游离胎儿DNA浓度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良妊娠结局预测价值

    时差成像培养系统对IVF和ICSI卵裂期胚胎移植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邱峰龙张荣雪高云青魏勉...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时差成像(TL)培养和常规培养对体外受精(IVF)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卵裂期胚胎移植(ET)患者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纳入淮安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间行IVF-ET/ICSI-ET助孕的1 148对夫妇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 200个周期.其中,TL培养550周期为TL培养组(n=550),常规培养650周期为常规培养组(n=650).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的差异.结果 TL培养组患者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活产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培养组(x2=13.776,P<0.001;x2=23.663,P<0.001;x2=6.886,P=0.011),移植胚胎数显著低于常规培养组(x2=2.845,P=0.005).两组患者早产率、不良新生儿结局、新生儿体重、畸形率、新生儿性别比均无显著性差异(x2=0.190,P=0.738;x2=0.663,P=0.024;t=0.221,P=0.878;x2=0.615,P=1.148;x2=0.335,P=0.284).结论 TL 培养系统可显著改善 IVF-ET/ICSI-ET 患者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和活产率,对新生儿出生结局无不良影响.

    时差成像培养系统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临床结局

    宫颈环扎及药物治疗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沈跃英吕加敏李斌陈晨...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宫颈环扎术和药物治疗对宫颈机能不全(CI)患者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桐乡市妇幼保健院和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5例C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药物组(n=25)和环扎组(n=30).药物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环扎组给予宫颈环扎术治疗.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环扎组阴道分娩率为16.67%,低于药物组的45.83%;剖宫产率为83.33%,高于药物组的54.17%(P<0.05).两组流产/死产和活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环扎组早产率低于药物组,足月产率高于药物组(P<0.05).两组患者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除胎膜早破外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环扎组患者胎膜早破发生率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 宫颈环扎术相比于药物保守治疗对CI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改变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且安全性较高.

    宫颈环扎药物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分娩方式妊娠结局

    Nrf2/Keap1通路和PINK/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失调在子痫前期进展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王莉孔娇林青郑林媚...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Nrf2/Keap1通路和PINK/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失调在子痫前期疾病进展中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做孕期检查并分娩的15例有重度子痫前期(sPE)早产史的孕妇的子宫内膜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纳入sPE组;并选取同期同院做孕期检查并分娩的15例有正常孕产史的孕妇的子宫内膜样本作为对照,纳入nPCB组.分离两组原代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活性氧(ROS)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水平.将hESCs进行处理并分组为nPCB-hESCs组、nPCB-hESCs处理组、sPE-hESCs组、sPE-hESCs处理组.分别对处理组两种来源的hESCs给予cAMP+MPA诱导蜕膜化.采用Western blot测定自噬相关蛋白和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测定JAr细胞球状体向hESCs的植入率.另选取hESCs进行处理并分组为nPCB-hESCs 组、nPCB-hESCs+H/R 组、sPE-hESCs 组、sPE-hESCs+H/R 组.H/R 组分别对两种来源的hESCs给予缺氧/复氧(H/R)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Western blot测定Nrf2/Keap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nPCB-hESCs相比,sPE-hESCs中ROS的水平显著升高,SOD、GSH和GPx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nPCB-hESCs组相比,nPCB-hESCs处理组细胞自噬/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nPCB-hESCs组相比,sPE-hESCs组JAr细胞向hESCs植入的植入率显著较低(P<0.05).与nPCB-hESCs处理组相比,sPE-hESCs处理组JAr细胞向hESCs植入的植入率显著较低(P<0.05).与nPCB-hESCs+H/R组相比,sPE-hESCs+H/R组细胞内Nrf2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Keap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有子痫前期史的孕妇hESCs中Nrf2/Keap1通路激活受损和线粒体自噬功能被抑制,导致细胞内ROS的异常积累及其体外蜕膜化功能受损.

    子痫前期原代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氧化应激线粒体自噬Nrf2/Keap1

    分娩镇痛产时体温偏高孕妇发生HCA的影响因素分析

    姜静褚月波孙颖超王思远...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分娩镇痛产时体温偏高孕妇发生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余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分娩镇痛产时体温偏高且发生HCA的孕妇作为HCA组,纳入同期同一医院收治的58例分娩镇痛产时体温偏高但未发生HCA的孕妇作为非HCA组.分析分娩镇痛产时体温偏高孕妇发生HCA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胎膜早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UT)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高均为分娩镇痛产时体温偏高孕妇发生HC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分娩镇痛产时体温偏高孕妇发生HCA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胎膜早破、外周血NEUT及血清CRP水平较高.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分娩镇痛产妇影响因素

    母体尿液铜蓝蛋白、子宫动脉搏动指数与妊娠前BMI联合用于子痫前期早期预测的价值研究

    孙荣荣顾颖史玉霞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候选蛋白联合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和临床危险因素对子痫前期(P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产前检查并分娩的60例PE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12例发现集和48例验证集.另外纳入同期同一医院60例无妊娠期并发症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于孕11~13+6周留存所有孕妇的尿液上清,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尿液上清蛋白;同时采用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子宫动脉搏动指数(UtA-PI);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胎盘组织中蛋白表达.结果 经UPLC-MS分析,在发现集中证实铜蓝蛋白在PE组上调,被作为候选蛋白进行验证.在验证集中,PE组孕妇在妊娠早期平均UtA-PI和尿液铜蓝蛋白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P<0.05).尿液上清铜蓝白、妊娠前体重指数和异常UtA-PI可很好地预测在妊娠20周后出现PE的女性,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13和0.937.此外,尿液上清铜蓝蛋白水平与胎盘组织铜蓝蛋白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呈正相关(r=0.624,P<0.001).结论 尿液铜蓝蛋白可能是PE的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联合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和临床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PE的早期预测.

    子痫前期尿液上清蛋白组学铜蓝蛋白子宫动脉搏动指数

    健脾利湿解毒方内外兼治宫颈锥切术后持续HPV感染的临床效果研究

    倪雅丽颛佳赵云彦孙佳...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健脾利湿解毒方内外兼治宫颈锥切术后持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宫颈锥切术后持续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观察组增加健脾利湿解毒方内外兼治.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48/52),高于对照组的76.92%(40/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沉默调节蛋白1(SIRT1)、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TIMP-3)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利湿解毒方内外兼治宫颈锥切术后持续HPV感染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HPV转阴,改善中医证候,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提升免疫水平,安全性良好.

    人乳头瘤病毒宫颈锥切术健脾利湿解毒方内外兼治中医证候

    宫颈HR-HPV持续性感染者中医体质及流行病学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申白芬孙荣华李慧敏胡桂华...
    12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性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中医体质的特点及流行病学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妇科进行宫颈癌筛查、符合纳排标准的72例持续性HR-HPV感染患者作为阳性组,另收集同一时段检查的HPV阴性且无其他基础疾病的105例健康女性作为阴性组,对其中医体质、流行病学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和质与持续性HR-HPV感染呈负相关,是保护性体质;职业为自由职业或家庭主妇、机关或专业技术人员及每日进食蔬菜水果与持续性HR-HPV感染呈负相关,较职业为体力劳动者或服务业、饮食上营养不均衡人群感染持续性HR-HPV的风险低;既往性伴侣个数、衣原体感染次数与持续性HR-HPV感染呈正相关,是持续性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持续性HR-HPV感染与中医体质及流行病学相关因素具有相关性.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性感染中医体质流行病学

    疏肝滋肾方联合穴位针刺治疗对DOR患者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冯明月郝镁娟尚琴琴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疏肝滋肾方联合穴位针刺治疗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0例DO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拮抗剂固定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疏肝滋肾方联合穴位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殖激素水平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雌二醇(E2)、睾酮(T)、催乳素(PRL)水平均比治疗前升高,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比治疗前降低,观察组生殖激素指标水平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滋肾方联合穴位针刺治疗能改善DOR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提高DOR患者IVF-ET的妊娠率.

    疏肝滋肾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穴位针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