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刊
中国医刊

陈贤义

月刊

1008-1070

cjournalofmed@sohu.com

010-59787215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世界医药图书大厦B座)

中国医刊/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刊》创刊于1951年,系卫生部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医药卫生专业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医刊》以刊登专家撰写的、解决多学科共性问题和各学科交叉问题的综述性文章为主,主要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医学进展和诊疗规范,更新临床医生的知识和观念,同时仍密切结合临床,指导临床实践,使读者看得懂、用得上,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主要栏目有:述评、著名专家论疾病、专家论坛、专题笔谈、综述、世界名刊之窗、疑难病案讨论、继续教育园地、学术争鸣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运动想象与动作观察的动作模拟研究报道指南解读

    王鹤玮陈栎屹董安琴郭晓莉...
    847-851页

    动作模拟运动想象动作观察镜像神经元康复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的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钱瑜刘欢赵中晶肖玮...
    852-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的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162例接受ACDF治疗的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ERAS模式下的加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术后疼痛程度、导尿管拔除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静息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运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ERAS模式下的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接受ACDF治疗的颈椎病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进程,值得临床应用。

    加速康复外科颈椎病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血清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衰弱综合征的关系及预测模型构建

    袁点李为真王蓉吴义林...
    856-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合并衰弱综合征的关系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定分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50例老年CHD合并衰弱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采用埃德蒙顿衰弱等级量表(EFS)进行衰弱程度评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另选取同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定分院收治的50例单纯老年CHD患者设为对照组,以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老年人设为健康组。比较三组血清NF-κB、TNF-α、MCP-1水平及EFS评分,以及不同衰弱程度组血清NF-κB、TNF-α、MCP-1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NF-κB、TNF-α、MCP-1与EF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D合并衰弱综合征的危险因素,通过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以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NF-κB、TNF-α、MCP-1水平及EF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NF-κB、TNF-α、MCP-1水平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P<0。05)。血清NF-κB、TNF-α、MCP-1水平与EFS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0。409、0。392、0。41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营养不良、NYHA分级、身体活动量是老年CHD合并衰弱综合征的危险因素(P<0。05)。据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CHD合并衰弱综合征的区分能力较好(C-index=0。912),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其拟合优度良好(χ2=3。068,P=0。412);该预测模型预测老年CHD合并衰弱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为0。915(95%CI 0。823~0。956)。结论 老年CHD合并衰弱综合征患者血清NF-κB、TNF-α、MCP-1水平明显增高,且与衰弱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衰弱综合征的诊断效能。衰弱综合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针对相应的危险因素及早给予对症处理,以降低衰弱综合征发生风险。

    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衰弱综合征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微炎症状态及肠道菌群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讨

    赵敏张菊李蓉陈亚明...
    861-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炎症状态及肠道菌群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4例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糖尿病肾病将研究对象分为发生组(并发糖尿病肾病,41例)与未发生组(未并发糖尿病肾病,113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肠道菌群[双歧杆菌、肠球菌、乳杆菌、肠杆菌、双歧杆菌与肠杆菌比值(B/E)]。分析老年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因素以及B/E与微炎症状态的交互作用。结果 发生组患者的TNF-α、CRP、IL-6、肠杆菌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双歧杆菌、乳杆菌、B/E均低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F-α、CRP、IL-6均为老年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E为老年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相乘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B/E与TNF-α、CRP、IL-6之间不存在相乘交互作用(P>0。05);相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相对超额危险度和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的可信区间均>0,交互作用指数的可信区间>1,表明B/E与TNF-α、B/E与CRP、B/E与IL-6之间均存在相加交互作用。结论 老年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微炎症状态及肠道菌群失调,TNF-α、CRP、IL-6均为老年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B/E为老年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独立保护因素,且B/E与微炎症状态相关指标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老年2型糖尿病微炎症状态肠道菌群糖尿病肾病交互作用

    改良式小切口病灶清除术联合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颈部淋巴结核的治疗效果观察

    王文帅孙满胜贾立茹王倩...
    86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式小切口病灶清除术联合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FND)治疗颈部淋巴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颈部淋巴结核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式小切口病灶清除术联合FND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病灶清除术联合FND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切口愈合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瘢痕长度、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愈合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术后12、24、48、72 h静息及活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小切口病灶清除术联合FND治疗颈部淋巴结核可促进术后恢复及切口愈合,减轻术后疼痛,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颈部淋巴结核改良式小切口病灶清除术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创面愈合

    腔镜Ivor-Lewis胃游离优化策略与经典全腔镜Ivor-Lewis治疗早中期食管癌的对比观察

    杨三虎姬翔贠宇辉景鑫...
    870-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腔镜Ivor-Lewis胃游离优化策略与经典全腔镜Ivor-Lewis手术治疗早中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82例早中期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经典全腔镜Ivor-Lewis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腔镜Ivor-Lewis胃游离优化策略。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胃肠功能恢复进程、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前后血清胃肠激素[胃动素、胃泌素、胆囊收缩素(CCK)、生长抑素]和应激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经口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淋巴结清扫数、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胃肠激素及应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3 d时两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CCK及SOD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而血清ACTH、Cor及MDA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且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生长抑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20%)及术后1年复发率(5。00%)、生存率(97。50%)与对照组(分别为21。95%、10。26%、94。8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腔镜Ivor-Lewis胃游离优化策略治疗早中期食管癌患者可调节胃肠激素,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胃肠功能快速恢复。

    早中期食管癌胃肠激素应激指标全腔镜Ivor-Lewis手术

    高压氧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侯婷婷王楠于亚男孙雪迪...
    875-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04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以及血清白介素(IL)-6、IL-10、IL-17、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ASIA神经功能分级、MCV、SCV及血清IL-6、IL-10、IL-17、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ASIA神经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MCV及SCV均明显增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IL-6、IL-10、IL-17、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脊髓损伤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轻炎症反应。

    高压氧脊髓损伤炎症因子神经传导速度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营养状况和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的临床研究

    潘长鹭王美辰赵文利栗达...
    879-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状况及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HSP患儿共119例作为观察组,根据营养状况进一步分为营养正常组(67例)与营养不良组(52例),同时选取同时期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营养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儿童的25-(OH)D3水平。结果 对照组儿童的25-(OH)D3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组患儿的25-(OH)D3水平低于营养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患儿25-(OH)D3水平与健康儿童相比明显降低,HSP合并营养不良患儿的25-(OH)D3水平与营养状态正常的HSP患儿相比明显降低。

    25-羟基维生素D3过敏性紫癜营养不良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杨小兰潘耀柱葸瑞吴涛...
    882-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的疗效,并比较接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ID-HSCT)与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MSD-HSCT)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采用allo-HSCT治疗的66例SAA/vS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者情况分为HID-HSCT组(40例)和MSD-HSCT组(26例)。分析66例患者的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66例SAA/vSAA患者中,63例患者达到造血重建,造血重建率为95。45%,3例未达到造血重建的患者死于脓毒血症及消化道出血。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为11~21 d,中位植入时间15 d,血小板植入时间为11~28 d,中位植入时间16 d。31例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累积发病率为47。0%,其中Ⅰ/Ⅱ度aGVHD 23例,Ⅲ/Ⅳ度aGVHD 8例。23例发生上呼吸道感染,34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4例发生皮下软组织感染,7例发生泌尿系感染,7例发生肠道感染,6例发生颅内感染,14例发生脓毒血症,14例发生EB病毒血症,20例发生巨细胞病毒血症;3例患者移植后出现重度肠道GVHD合并消化道出血,1例移植后血象持续不恢复并发脓毒血症、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在造血重建后发生感染继发血小板减低出现颅内出血,2例移植后由于重度感染和aGVHD继发脑出血;9例移植后出现(迟发型)出血性膀胱炎,3例发生移植后EB病毒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3例发生血栓性微血管病,1例发生血栓性微血管病肾损伤,6例发生继发性低免疫球蛋白血症。截至2023年7月1日,共存活48例,死亡18例,5年预计总生存率为76。1%,HID-HSCT组与MSD-HSCT组5年预计总生存率分别为73。5%和80。0%,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结论 Allo-HSCT是治愈SAA的有效方法,其中MSD-HSCT效果好,移植相关并发症少,可作为首选移植方案,无同胞全相合供者时优先考虑单倍体相合供者作为替代治疗。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单倍体移植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

    三维可视化言语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韦慧敏李丽张玉梅
    887-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言语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三维可视化言语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构音障碍严重程度[Frenchay构音障碍评估量表(FDA)评分]、语音清晰度以及声学参数[共振峰F1、共振峰F2、音高、音强、元音空间面积(VSA)、元音清晰度指数(VAI)、共振峰集中率(FCR)、下颌距]。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DA评分、语音清晰度、共振峰F1、共振峰F2、音高、音强、VSA、VAI、FCR、下颌距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FDA评分、语音清晰度、共振峰F2、音高、音强、VAI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FCR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可视化言语康复训练可显著减轻患者的构音障碍严重程度,提高语音清晰度,改善声学参数,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三维可视化言语康复训练脑卒中构音障碍语音清晰度声学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