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美容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美容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中国医疗美容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季刊

2095-0721

中国医疗美容/Journal China Medical Cosmet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200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性综合学术期刊,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会刊。杂志涵盖医学、生物美容领域科研、教学、生产、临床、应用、市场、管理和营运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成果,内容丰富新颖、信息广泛、学术水平高、指导性强,理例兼容、图文并茂,集前瞻性、理论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与真皮眼轮匝肌瓣用于重睑术中的效果

    汪翠梅梁红伟陶冶王剑...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真皮眼轮匝肌复合瓣内固定重睑术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 12 月 96 例需重睑术患者为研究者,均给予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真皮眼轮匝肌复合瓣内固定重睑术,分析比较美学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患者瘢痕状况、重睑形态与术后7d比较均更低(P<0.05);术后有 1 例患者发生重睑褶皱不对称,2 例患者发生肉条/阶梯感,发生率为 3.12%;术后 3 个月经调查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7.92%,患者满意度为95.83%.结论 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真皮眼轮匝肌复合瓣内固定重睑术可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改善美学效果,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真皮眼轮匝肌复合瓣内固定重睑术美学效果满意度

    眼角注射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的临床效果

    詹艳伟陈纬博周洁云刘恩渊...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眼袋采用眼角注射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2月淮阳手外科医院和上海愉悦薇莱医疗美容医院收治的眼袋患者共计 87 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研究组(n=44)与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眼袋整形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眼角注射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眼周修复效果、美学评分、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97.73%)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81.40%)更高(P<0.05);两组术后眼周修复效果评分升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术后美学评分升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95.45%)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76.74%)更高(P<0.05);研究组(6.82%)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23.26%)更低(P<0.05).结论 眼角注射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应用于眼袋患者治疗中,提升整形修复效果,改善眼部皮肤松弛,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A型肉毒毒素眼袋整形术眼袋临床效果

    《中国医疗美容》关于文章作者署名的要求

    8页

    应用解剖复位理念修复重睑术后过宽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

    安翔冷向锋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解剖复位理念修复重睑术后过宽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8 月,对我院 34 例(57 只眼)重睑术后形态过宽患者,通过重新设计重睑切口线,应用解剖复位理念利用新切口线上方皮肤、瘢痕眼轮匝肌复合组织瓣及眶隔脂肪(或 Roof)进行重睑修复.结果 术后随访 12 个月,34 例患者术后重睑自然、流畅,基本对称,原切口痕迹淡化,无多重睑,无闭合不全等并发症;仅 2 例患者因重睑嫌窄,半年后再次修复,最后对结果均满意.结论 解剖复位理念对重睑术后过宽畸形病例的修复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重睑过宽解剖复位重睑修复

    锯齿状切口在面部瘢痕修复中的应用

    肖川李海琪张国辉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锯齿状切口在面部瘢痕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科 2019 年1月—2022 年 7 月收治的42例面部瘢痕患者应用锯齿状切口设计,沿设计线切除瘢痕,切口边缘皮下游离并充分减张后缝合.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 个月~1 年,42 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切口线较为隐蔽,瘢痕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相近,表面平整,质地柔软,术后效果基本满意.结论 应用锯齿状切口修复面部瘢痕,方法简单易行,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锯齿状切口面部瘢痕修复临床效果

    手术切除、激素注射、放疗的多种组合方式在瘢痕疙瘩中的疗效差异研究

    张阳崔鹏宇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手术切除、激素注射、放疗不同组合治疗方式在瘢痕疙瘩患者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瘢痕疙瘩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激素注射组、手术+放疗组、激素注射+放疗组、手术+激素注射+放疗组,每组 30 例.评价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和生存质量变化.结果 ①手术+激素注射+放疗组总有效率最高、其次是手术+激素注射组、再次是手术+放疗组,激素注射+放疗组总有效率最低.手术+激素注射+放疗组、手术+激素注射组、手术+放疗组三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三组总有效率均与激素注射+放疗组差异显著(P<0.05).②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手术+激素注射组(3.33%),最高为激素注射+放疗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复发率最低为手术+激素注射+放疗组(3.33%),最高为激素注射+放疗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生存质量评分最佳为手术+激素注射+放疗组,最差为激素注射+放疗组(P<0.05).结论 手术+激素注射+放疗组合方式总体疗效最优,不良反应与复发率最低,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最小.手术联合激素注射的组合方案与手术联合放疗组合方案治疗效果相当,激素联合放疗组合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瘢痕疙瘩手术切除激素注射放疗组合治疗

    复方倍他米松联合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杨来新王世利付合军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复方倍他米松联合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UFCL)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HS)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我院80例烧伤后HS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将采用UFCL治疗的4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采用复方倍他米松+UFCL治疗的4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皮肤屏障功能(表皮水分丢失量、角质层含水量、pH值)、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颗粒蛋白前体(PGR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50%(37/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治疗后观察组色泽、血管分布、柔软度、厚度评分及V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TNF-α、PGRN、TGF-β1、水分丢失量、pH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5/40)与对照组7.50%(3/4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复方倍他米松联合UFCL治疗烧伤后HS疗效显著,可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减轻瘢痕程度,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安全性高.

    增生性瘢痕复方倍他米松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温哥华瘢痕评分安全性

    烧伤瘢痕整形修复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结合硅凝胶瘢痕贴片的效果及对疼痛评分的影响

    韩颖干吴召森谢书强武昱君...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讨烧伤瘢痕整形修复中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结合硅凝胶瘢痕贴片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 2021 年 4 月至2022年4月医院接收的烧伤瘢痕整形修复患者中纳取68例配合研究,随机均分2组,34例/组.对照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观察组加之硅凝胶瘢痕贴片治疗.比较两组修复效果评分、修复中各指标数值、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修复效果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修复效果评分包括外观(8.75±0.65)分、质地(8.75±1.06)分、弹性(9.02±0.35)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0.02±2.32)d、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14.21±2.42)d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扩张率(115.23±17.35)%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2.15±0.23)分低于对照组的(4.05±0.21)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5.88%低于对照组的26.4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硅凝胶瘢痕贴片常应用在烧伤瘢痕整形修复治疗中,患者修复效果较优,减轻疼痛感,防止其发生并发症,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硅凝胶瘢痕贴片烧伤瘢痕整形修复疼痛评分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点状植皮术在修复糖尿病足创面中应用价值

    赵悦彤金升元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点状植皮术在修复糖尿病足创面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6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措施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行糖尿病足常规治疗+常规创面修复术的 38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行糖尿病足常规治疗+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点状植皮术的 38 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创面修复情况、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溃疡面积缩小率高于对照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点状植皮术可加速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存在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糖尿病足负压封闭引流点状植皮术周围神经传导速度

    激光介导的透皮给药技术用于血管瘤治疗的研究

    刘少良朱奕涵黄和平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激光介导的透皮给药技术用于血管瘤治疗的研究.方法 收集自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医学美容科接受完整疗程治疗的体表增生期血管瘤婴幼儿病历资料做回顾性研究,从超脉冲CO2 激光介导透皮给药技术后外敷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组中抽取 50 例作为试验组,从点阵CO2 激光介导透皮给药技术后外敷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组中抽取50例作为对照组1,从直接外敷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组中抽取50例作为对照组2.结果 试验组治愈25例、显效19例、无效6例;对照组1治愈20例、显效16例、无效14例;对照组2治愈18例、显效16例、无效16例.比较三组治疗方案的疗效数据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疗效最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试验组治疗需(2.92±1.412)疗程;对照组1治疗需(3.96±1.551)疗程;对照组2治疗需(4.18±1.466)疗程;治疗所需疗程相关数据进行方差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疗程最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超脉冲CO2 激光介导的透皮给药技术应用于马来酸噻吗洛尔在婴幼儿体表增生期血管瘤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

    激光介导透皮给药技术婴幼儿血管瘤治疗马来酸噻吗洛尔超脉冲CO2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