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美容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美容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中国医疗美容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季刊

2095-0721

中国医疗美容/Journal China Medical Cosmet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200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性综合学术期刊,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会刊。杂志涵盖医学、生物美容领域科研、教学、生产、临床、应用、市场、管理和营运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成果,内容丰富新颖、信息广泛、学术水平高、指导性强,理例兼容、图文并茂,集前瞻性、理论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良自体中厚皮片对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修复效果的影响

    李瑞粦黄永新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功能部位深度烧伤患者采用改良自体中厚皮片对创面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莆田市第一医院烧伤科收治的功能部位深度烧伤患者共计5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研究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自体中厚皮片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自体中厚皮片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质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瘢痕情况.结果 研究组创面愈合总优良率 96.00%,高于对照组 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7,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9.65±2.74)d、住院时间(11.47±2.77)d短于对照组(11.52±2.96)d、(13.83±3.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18、2.828,P<0.05);研究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4.62±0.75)分低于对照组(5.41±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0,P<0.05).结论 功能部位深度烧伤患者采用改良自体中厚皮片治疗,能够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缩短创面愈合、住院时间,改善瘢痕情况.

    功能部位深度烧伤改良自体中厚皮片创面修复

    微型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对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结构及咀嚼功能的影响对比

    李晶莹周蓉康蓉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微型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对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年1月至2024 年 1 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收治的86 例错牙合畸形患者病历信息,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均43 例.对照组行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观察组行微型种植体支抗.对比两组矫正效果.结果 观察组正畸成功率为 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且矫正后的磨牙移位为(3.25±0.42)mm,小于对照组的(5.41±0.96)mm,上中切牙倾角为(25.97±3.48)°、上中切牙凸距差为(4.37±0.89)mm,咬合力为(142.59±9.26)Ibs、咀嚼效率为(79.63±7.05)%,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为(10.11±1.59)分,高于对照组的(13.46±2.39)°、(2.40±0.56)mm、(115.68±7.69)Ibs、(70.69±5.88)%、(8.71±1.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型种植体支抗更能够改善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结构,改善咀嚼功能,提高美观度,并发症较少.

    错牙合畸形微型种植体支抗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

    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治疗前后髁突形态、上尖牙牙槽骨形态变化的研究

    田华郝天喜邓刚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与研究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AngleⅡ)治疗前后髁突形态、上尖牙牙槽骨形态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 2021 年 8 月至 2023 年 12 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62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扩弓矫治,治疗观察时间为6个月,记录髁突形态、上尖牙牙槽骨形态变化情况.结果 62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ANB、SNA、SNB、Sn-H、LL-E等髁突形态参数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L-H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6 个月后的磨牙移位距离显著降低,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与治疗前显著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6 个月期间发生并发症 8 例,发生率为 12.90%,其中龋齿 5 例、口腔黏膜损伤 1 例、食物嵌塞 1 例、牙周炎 1 例.治疗 6 个月后的固定性、美观度、舒适度、咀嚼功能等口腔功能评分都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治疗前后髁突、上尖牙牙槽骨会发生明显的形态变化,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口腔功能.

    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髁突上尖牙牙槽骨

    二氧化锆全瓷在前牙修复中对边缘密合度的影响

    张家花杨晓施鹏伟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前牙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中共纳入108例接受前牙全冠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来源于郑州四六〇医院,选取时间为2021 年 4 月至 2023 年 4 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修复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 54 例患者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研究组 54 例患者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将其修复效果进行对比,其中包括颜色匹配、边缘密合度、牙龈着色、外形等;将两组患者修复前、修复后半年牙周指标及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进行对比,将两组患者修复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颜色匹配度、边缘密合度合格率、牙龈无着色、外形合格率分别为85.19%(46/54)、88.89%(48/54)、90.74%(49/54)、96.30%(52/54),研究组患者颜色匹配度、边缘密合度合格率、牙龈无着色、外形合格率均为 100%(54/54),研究组患者颜色匹配度、边缘密合度合格率相较于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15、4.412,P<0.05),而两组患者牙龈无着色、外形合格率进行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355、0.509,P>0.05);修复后半年两组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相较于修复前下降,且研究组上述指标相较于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79、10.520,P<0.05);研究组患者牙龈炎、继发龋等的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6,P<0.05).结论 相较于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应用于前牙修复中可提升颜色匹配度、边缘密合度,改善牙周指数,抑制龈沟液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修复边缘密合度

    超薄全瓷贴片与全瓷贴面修复技术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秦静慧王会赵艳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超薄全瓷贴片与全瓷贴面修复技术在前牙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前牙缺损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6例行全瓷贴面修复技术,观察组36例采用超薄全瓷贴片技术.比较两组修复成功率、美学修复效果、患者满意度、其他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修复成功率为 97.22%(35/36)高于对照组 77.78%(28/36),美学修复效果、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牙槽骨垂直吸收量(0.54±0.16)mm低于对照组(1.21±0.33)mm,新骨轮廓(1.77±0.43)mm、骨密度(1.69±0.41)g/cm2 均高于对照组(0.85±0.19)mm、(0.83±0.24)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全瓷贴面修复技术相比,前牙修复患者采用超薄全瓷贴片技术效果更好,修复成功率、美学修复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更高,利于减少并发症,改善牙槽骨垂直吸收量与骨密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前牙修复超薄全瓷贴片全瓷贴面修复技术美学修复效果满意度并发症

    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与直接法树脂填充修复治疗磨牙残冠的疗效比较

    杨红刘俊兰卢翼悦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与直接法树脂填充修复治疗磨牙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 80 例磨牙残冠修复治疗患者分为 2 组,对照组 40 例患者实施直接法树脂填充修复,观察组 40 例患者实施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比较两组患者地修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修复成功率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磨牙残冠采取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可以提升修复美观度,且并发症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直接法树脂填充修复磨牙残冠美观度并发症

    整形外科护士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刘燕谭凯茜张建飞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整形外科护士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睡眠质量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于 2024年1月至 4 月,抽取 5 家三级甲等医院整形外科共 87 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自设在线调查问卷对整形外科护士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工龄、职称、平均月收入进行调查,通过职业紧张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5 家三级甲等医院整形外科 87 名护士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睡眠质量得分分别为(169.01±44.15)、(43.64±18.7)和(8.74±3.64)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工龄、职称、婚姻状况、月收入及每月夜班数为整形外科护士职业紧张及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年龄、工龄、职称、月收入及每月夜班数为整形外科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整形外科护士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各个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职业倦怠呈与睡眠质量各个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工龄、平均月收入、职业紧张任务、个体紧张反应、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成就感低均是整形外科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整形外科护士睡眠质量较差,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是睡眠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干预改善整形外科护士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是提高护士睡眠质量的重要途径.

    整形外科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睡眠质量

    叙事护理跟诊模式提高美容整形患者满意度的临床研究

    牟月晓马苗苗杨鹏鹏生明娟...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叙事护理跟诊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美容医学部开展美容整形术式的 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面诊方式,观察组在传统面诊的基础上应用叙事护理跟诊从患者入院前到治疗结束后完整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结果 应用叙事护理跟诊观察组的患者在满意度、抑郁自评和焦虑自评方面的调查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述护理跟诊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更加理性接受治疗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美容整形叙事护理面诊跟诊满意度

    基于预见性策略的精准护理用于口腔颌面肿瘤皮瓣修复术后的临床观察

    付永梅闫一鑫张坤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预见性策略的精准护理用于口腔颌面肿瘤皮瓣修复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 2021 年 6 月至2023年6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肿瘤皮瓣修复术后患者8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于预见性策略的精准护理,对患者护理前后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 3 d的疼痛、皮瓣颜色、温度及毛细血管充盈度评分较术后 6 h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中发生轻微感染 2 例,皮肤感觉异常 1 例,血管危象 1 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4.94%(4/81).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为 96.30%.结论 口腔颌面肿瘤皮瓣修复术后应用基于预见性策略的精准护理可改善皮瓣状态,减少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高.

    预见性策略精准护理口腔颌面肿瘤皮瓣修复术并发症生活质量

    口腔护理联合Teach-back模式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中的应用

    林採平高心妤王彩云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中联合应用口腔护理与Teach-back模式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 12 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共 100 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与口腔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提供Teach-back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护理后3个月的菌斑指数评分更低(P<0.05),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评分则明显更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更少(P<0.05).结论 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中应用口腔护理联合Teach-back模式,不但能让菌斑清除效果及患者自护能力明显提高,而且能让并发症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口腔护理Teach-back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