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月刊

1006-6586

winter_wy@126.com;wenbin7548@163.com

010-51905307

100035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2号成铭大厦C座602室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Journal 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本着满足临床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和医疗设备科研开发工作需要的宗旨,传播国内外最新医疗器械科技、市场及政策法规信息,以促进我国医疗器械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的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李慧颖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性探究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应用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3月医院收治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8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组,采用对症治疗方案40例,为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方案+无创呼吸机40例,为观察组,观察肺通换气功能、血气指标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前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通换气功能指标相似性高,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指标上升,前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FEV1、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血气指标相似性高,治疗后pH、SaO2、PaO2指标上升,PaCO2指标下降,前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pH、SaO2、PaO2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期间继发重症肺炎2例,发生率5.0%,观察组治疗期间继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例,发生率2.50%,两组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可有效改善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肺通换气指标,近期疗效显著.

    COPD高碳酸血症无创呼吸机疗效并发症

    MCC-E心肺复苏机用于急诊科心脏骤停的临床效果

    葛玲芳王晓晖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CC-E心肺复苏机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3年1月~2023年12月由本院急诊科救治的200例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心肺复苏机应用于临床的时间节点将2023年1月~6月心肺复苏机应用前收治的10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7月~12月心肺复苏机应用后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人工心肺复苏急救模式,观察组借助MCC-E心肺复苏机辅助抢救.对比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状况、复苏成功率和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用时更短,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血气指标改善状况更佳(P<0.05).结论:在心脏骤停患者救治中应用MCC-E心肺复苏仪能提高救治时效、抢救成功率并显著改善血气指标.

    心肺复苏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仪急救生命体征临床效果

    经腹腔途径腹膜前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徐佳汪星喻性亮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经腹腔途径腹膜前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的腹股沟疝患者6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经腹腔途径腹膜前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操作切口长度、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总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治疗费用、术后阵痛使用频率、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操作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手术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治疗费用多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阵痛使用频率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采用经腹腔途径腹膜前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明显.

    腹股沟疝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

    应用椎体成形工具制作通道植骨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王国利李雪寒王若阔孙琰...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椎体成形工具制作通道下植入人工骨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6月~2021年12月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9例分为两组(PFNA+植骨组及单纯PFNA组),两组患者均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PFNA+植骨组在PFNA内固定后经过通道置入人工骨植骨,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负重后髋内翻)发生率.结果:两组69例患者获12~18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术中应用椎体成形工具制作通道植骨微创简单,对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起到更好的效果.

    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椎体成形工具通道植骨

    公立医院高值耗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赵晓顼陈军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立医院是国家医疗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保障公众的医疗需求.优化管理和高值耗材使用,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的声誉和竞争力.公立医院是国家医疗资源的主要供给方,有效的高值耗材管理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减少浪费和优化使用,让有限的资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老百姓,有效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同时推进公立医院高值耗材管理的研究,可以为国家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依据,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监管.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规范,提高医疗耗材的使用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就医的权益和医疗安全.高值耗材管理是医疗医院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国家政策可以推动医疗供应链管理的创新,引导医疗机构加强对高值耗材管理的重视,推广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技术应用,提高医疗供应链的效率和透明度.文章旨在分析公立医院高值耗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加快推进医疗体系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管理进程,以期为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以及应对疾病传播的风险管理水平添砖加瓦.

    公立医院高值耗材现代化管理改进措施

    基于医疗SPD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高值医用耗材管理提升

    包光财王晓垚黄维丛霄...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针对医疗SPD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高值医用耗材管理进行研究,采用文献查阅、总结等方法,从手术室耗材管理现状入手,介绍医疗SPD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内涵及意义,阐述医疗SPD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办法、流程和效果.综合文献内容显示,在手术室高值医用耗材管理中运用医疗SPD供应链管理模式,可以随时记录耗材库存,通过UDI编码了解耗材所在位置,追溯使用源,能够减少高值医用耗材的丢失和浪费,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实现医用耗材的成本管控.

    医疗SPD供应链管理模式手术室高值医用耗材

    全程质量控制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中的应用以及对管理质量提升价值研究

    谢中红范丽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全程质量控制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中的应用以及对管理质量提升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接收的733件外来器械,以时间点不同分组,2023年1月~5月为对照组(365件,常规管理),2023年6月~10月为观察组(368件,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对比两组器械管理质量、器械不良管理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清洗合格率和术后返洗率为100.00%、99.73%、100.00%和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7.26%、98.08%、97.53%、95.89%和97.81%(P<0.05);观察组的器械损毁、湿包、器械丢失及器械信息登记不符发生率为0.27%、0.27%、0和0.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2%、2.19%、1.64%及2.47%(P<0.05).结论:全程质量控制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在外来器械中管理质量.

    全程质量控制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质量

    精益管理模式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郑艳华李元叶赵静华李岩...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精益管理模式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从2023年1月开始实施精益化管理.本研究抽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的300件清洗的医疗器械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抽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未实施精益化管理期间的300件清洗的医疗器械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医疗器械质量检测结果、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手术室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通过精益管理理念的引入,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在器械的回收、发放、清洗、包装质量方面均明显提高,均高于实施前(P<0.05);器械的湿包、破包、损坏、丢失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低于实施前(P<0.05);医院护士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工作中,采用精益化管理策略可以显著提高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强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从而实现管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精益化管理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

    消毒供应室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管理难点及对策

    李洁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室对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实施针对性管理的价值,并总结管理的难点.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消毒供应室从事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处理工作的相关护理人员16名.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阶段定义为对照组,将2022年1月~2022年12月实施针对性管理模式的阶段定义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工作依从性、工作期间差错性事件和科室投诉率、对管理模式满意度、管理干预前后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工作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工作期间差错性事件和科室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管理模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干预前后考核成绩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对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实施针对性管理效果明显.

    消毒供应室外来医疗器械植入物针对性管理

    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在管腔类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郭诗莹郑凯龙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灭菌技术在管腔类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手术器械中,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消毒供应室提供的管腔类手术器械100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Ⅰ组与Ⅱ组,每组件数50件,均采用相同的清洗方法,清洗后进行灭菌,Ⅰ组采用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Ⅱ组采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对比两组手术器械灭菌时间、灭菌温度,并比较两组器械清洗后不同时间点的灭菌效果和保存3个月、6个月、7个月、8个月、9个月的细菌生长情况.结果:Ⅰ组灭菌时间长于Ⅱ组,灭菌温度低于Ⅱ组(P<0.05).Ⅰ组手术器械在清洗后4h、6h灭菌合格率低于Ⅱ组(P<0.05).两组管腔类手术器械保存6个月,ATP荧光检测均未见RLU值超标,灭菌效果均合格,但保存7个月开始,Ⅱ组的管腔类手术器械ATP荧光检测的合格率逐渐降低,且低于Ⅰ组(P<0.05).结论: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对管腔类手术器械的灭菌远期效果较理想,还避免高温高压消毒对管腔类手术器械的损伤.

    管腔类手术器械管理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