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张卫明

双月刊

1006-9690

yszw2009@163.com,yszy@co-plant.com

025-85472153,025-85281405

210042

江苏省南京市蒋王庙街4号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Journal 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刊登有关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加工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及新产品,引种栽培,经济介绍等方面的论文。主要读者对象为农、林、食品、轻化工、医药等领域科研教学及生产决策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萌发菌栽培种菌种块大小对天麻有性繁殖的影响

    王彩云成忠均朱艳柳柳敏...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粒径萌发菌生产种对二次萌发状态、各级天麻产量、有效成分含量等的影响.方法:将萌发菌栽培种处理成不同大小的颗粒,与天麻花粉种子进行拌种,二次萌发后采用固定菌床方式栽培,采收后分析各级天麻产量、农艺性状、有效成分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萌发菌粒径为3~4.5 cm时,二次萌发凝结成块、不易散结、菌丝致密、洁白、芳香味浓郁,且天麻产量较高,生长状态较好.粒径为4.5 cm时,总产量最高,按统货价格计算此时的总产值最高;粒径为6 cm时,一级天麻重量最大,为373.67 g,占比最高,达29.97%;按分级销售,萌发菌粒径为4.5 cm时,商品麻总产值最高.对比统货与分级销售价格发现,分级销售后产值增加16.84~61.59元/m2,当粒径为6 cm时,销售产值增加值最大,为61.59元/m2.随萌发菌粒径增大,商品麻平均单重、长度、宽度、厚度、箭芽长度、点状横环纹环数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长宽比则逐渐减小,天麻素与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粒径为3 cm时达到最大值;巴利森苷类总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粒径为1.5 cm时呈现最大值.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天麻单重与块茎长度、宽度、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2.015%.结论:天麻有性繁殖时,萌发菌粒径大小在3~4.5 cm时较为适宜,此时的经济效益及有效成分含量较高.

    天麻石斛小菇有性繁殖多指标定量产量

    羊齿天门冬化学成分、现代药理作用及鉴定特征研究进展

    朱俊豪唐安军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羊齿天门冬(Asparagus filicinus D.Don)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润肺燥湿、杀虫之功效.目前,从羊齿天门冬块根中鉴定出的化学成分约59种,包括甾体皂苷类、蜕皮甾酮类、木脂素类、酚酸类、有机酸和氨基酸等,其中主要是甾体皂苷类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羊齿天门冬具有抗肿瘤、镇咳、抗炎、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疥癣、肺癌等疾病.现有药理学研究主要为体外活性实验,还需要临床试验的进一步验证.本文就羊齿天门冬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与其近缘种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进行了形态及解剖特征的比较,以期为羊齿天门冬的开发利用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羊齿天门冬化学成分甾体皂苷药理作用抗肿瘤

    鸦胆子中苦木素类成分及其抗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文敏吴佳辉石凌钰万阳...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鸦胆子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其主要活性化学成分是苦木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药理作用.本文通过整理、归纳和分析现有的苦木素类化合物研究成果,探讨具有抗炎活性的化合物结构的异同及其作用机制.苦木素类化合物中的A环、C环和D环上的α,β-不饱和酮、糖基、烯键的取代能影响其抗炎活性.这些化合物主要通过调控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NF-κB发挥抗炎作用,此外,它们还能抑制多种促炎因子的表达,包括TNF-α、IL-6、IL-β等,从而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苦木素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可能与其抗补体活性相关,特别是与补体蛋白C3a和C5a有关.

    鸦胆子苦木素结构抗炎机制

    沉香的人工催香方法及其结香机制的研究进展

    颜巧玲钱思竹刘宇煌刘绵...
    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沉香是应用广泛的名贵药材和顶级香料.天然沉香形成缓慢,野生资源面临枯竭,采用人工方法诱导结香是沉香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对常见的人工诱导催香方法及主流的结香机制假说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未来如何高效稳定地人工催香及探究结香机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结香率和结香品质的提高及后期的产业规模化提供参考.

    沉香人工催香技术结香机制

    六盘山濒危稀有药用植物资源及保护等级评价

    朱强曾继娟马小霞梁旺利...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六盘山蕴藏着丰富的濒危稀有药用植物资源.对六盘山濒危稀有药用植物进行调查,明确濒危稀有药用植物优先保护等级,为合理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路线调查、样方调查和文献调研,并利用7项濒危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评价指标,确定六盘山濒危稀有物种优先保护序列.结果:六盘山分布有濒危稀有药用植物25科39属53种,一级保护的药用植物有4种,二级保护的药用植物有7种,三级保护的药用植物有42种.濒危稀有药用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人为过度干扰是其致濒危的主要原因.结论:六盘山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亟待保护,建议按照保护等级因地制宜开展保护工作.

    濒危稀有物种药用植物评价保护六盘山

    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王庆朋代先兴杨纯杨志锋...
    110-11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更好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新疆野生药用植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地和路线调查法,在标本采集与鉴定、记录物种信息,普查数据整理和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分析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类群、生活型、入药部位等.结果: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共计60科216属324种.寡种科最多(25科),其次是单种科(19科)、中等科(10科)、较大科(6科)和大科(2科—菊科和豆科).单种属有156个,占比最大.该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生活型主要以草本药用植物为主,占比为77.32%.药用部位统计显示全草类和根茎类药用植物占比最多,为69.19%.结论:该保护区重点药用植物及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种类较多,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性发展.

    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药用特性

    贵阳市不同建成时期住宅小区植物多样性研究

    宋江艳杨松金礼唐瑾...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掌握贵阳市不同时期建成的住宅小区植物物种组成、多样性变化规律.方法:在贵阳市老城区选取1976年至2022年建成的35个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共设置大小样方1 050个,统计分析植物多样性指标.结果:住宅小区共有104科237属369种植物;其中优势科主要有蔷薇科(Rosaceae)、禾本科(Gramineae)、菊科(Asteraceae)、木犀科(Oleaceae);优势属主要有女贞属(Ligustrum)、杜鹃花属(Rhododendron)、黄杨属(Buxus);优势种主要有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金森女贞(Ligustrum japonicum'Howardii')、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等.按不同建成时间将研究对象划分为5个时期进行多样性比较,5个时期植物物种Patr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于Ⅳ或者Ⅴ时期达到最高值,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5个时期物种Pielou指数于Ⅱ时期高于其他时期,随着时间推移呈递减又有回升趋势.结论:植物多样性与城市住宅小区建成时间有密切关联.

    城市植物多样性住宅绿地不同建成时期贵阳市

    木贼本草考证

    唐佩俞赟丰郭清钟仪...
    12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贼始载于《嘉佑本草》,此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宋代至今,木贼有"节节草"、"笔筒草"、"笔头草"等多种别名;其基原以木贼科植物木贼(Equisetum hyemale L.)为主,但仍存在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历代产地多见于今陕西省、甘肃省境内,现广泛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宋代木贼的采收以农历"四月"为主,现多于夏秋季采挖.木贼的炮制包括"炒黑"、"去节"等,现多以"切制"为主.木贼味甘微苦、性平微温,无毒,主归肝、肺及胆经,具有发汗解肌、明目退翳、固崩止血、消积等功效,为"肝之专药"、"去翳明目要剂",可用于目生翳障、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脱肛、喉痹、疟疾、崩漏等症.本文的考证结果不仅为木贼的资源开发利用和安全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其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木贼产地基原炮制本草考证

    堵河源自然保护区庙台槭种群动态及空间分布

    郑德国张子江汪洋罗刚...
    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湖北堵河源自然保护区庙台槭(Acer miaotaiense)生存现状、数量动态和分布格局,为保护庙台槭种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种群龄级数量与动态特征;采用时间序列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采用单变量成对相关函数分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庙台槭种群呈不规则金字塔型,种群为增长型,但对外界干扰的敏感性较高.庙台槭种群的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死亡率和消失率随着龄级的增加,均呈现先陡增后陡降再缓增,峰值均出现在Ⅲ龄级.庙台槭种群的生存率随龄级增大而逐渐降低,累计死亡率随龄级增大而逐渐升高;第Ⅲ龄级后种群逐渐衰退.种群未来个体数量会随着龄级增大而增大,但会随经历的龄级时间跨度增大而逐渐减少.种群在0.5 m尺度为聚集分布,但在不同尺度整体呈随机分布.结论:庙台槭天然更新能力弱,种子萌发率低可能是幼苗缺乏的关键.种群保护实践中,应优先保护庙台槭天然生境,确保种群数量逐步恢复,同时加强人工繁育以促进种群自身的繁殖能力.

    种群结构生存分析动态预测空间分布格局庙台槭堵河源保护区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