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经济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经济学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
中国药物经济学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

刘国恩

双月刊

1673-5846

cjpe2010@163.com,cjpe2010@sina.cn

010-64170795

100700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北小街2号北京军区总医院药剂科

中国药物经济学/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conomics
查看更多>>《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是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管,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主办,国家相关部门给予政策指导、全面介绍药物经济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的专业性学术期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2006年6月正式创刊,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新编国内统一刊号为:CN 11-5482/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码为:ISSN 1673-5846,邮发代号:80-929。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理市某三甲医院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效果

    杨学英杨亮蕊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大理市某三甲医院前3 批次77 种集中带量采购药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该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执行情况,为进一步完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以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执行情况为例,从采购完成情况、中选药品平均采购完成占比、中选与非中选药品使用数量比等多维度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在公立医院产生的政策效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第一批集中带量采购药品 23 个品规中超额完成任务量的有19 个,第二批集中带量采购药品 24 个品规中超额完成任务量的有 16 个,第三批集中带量采购药品 34 个品规中超额完成任务量的有25个;中选药品平均采购完成占比由第一批的1 988。24%降低至第三批的360。68%,平均使用完成占比从78。94%增长至79。24%;中选与非中选药品使用数量比从 91。89%升高至110。84%。结论 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可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有效节省医保基金,促进医院合理用药。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药费负担

    在内镜下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陈丽常青霞陈少銮
    67-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肾上腺色腙片联合内镜下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PU)并发上消化道出血(UGIB)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0 年 10 月至 2022 年 6 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74 例PU并发UGI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 例。对照组予以内镜下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上腺色腙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30%较对照组78。3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输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IL-1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U并发UGIB患者采用肾上腺色腙片联合内镜下用药治疗,可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减轻炎症反应,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内镜肾上腺色腙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国家集采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

    汪江涛丁伯平范琳琳叶鸣...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国家集采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 以 2021 年 10 月第 5 批抗菌药物国家集采为政策执行点,分别选取集采前(2021 年1-6 月)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患者 17 例和集采后(2022 年1-6 月)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患者 17 例,对抗菌药物的选择、术前用药时机、用药疗程、药品费用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国家集采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集采品种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占64。72%,给药时间主要在术前 30 min至1 h,用药疗程≤24 h患者比例提高至70。59%,抗菌药物使用费用降低80。12%。结论 国家集采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选择更合理,切实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负担,有效节省了医保资金。

    国家集采抗菌药物骨科Ⅰ类切口

    利拉鲁肽与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徐丽玲黄剑良
    74-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与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超重/肥胖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27 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利拉鲁肽组(n=62)与达格列净组(n=65)。利拉鲁肽组给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达格列净组给予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腰围(WC)、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尿酸(SUA)、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WC、BMI、SBP及DBP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利拉鲁肽组WC、BMI低于达格列净组(P<0。05),SBP及DBP高于达格列净组(P<0。05)。治疗后,两组FPG、HbA1C、TG、SUA、UACR及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组TC及LDL-C水平低于达格列净组(P<0。05)。利拉鲁肽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达格列净组(P<0。05),酮症、泌尿生殖道感染发生率低于达格列净组(P<0。05)。结论 对于新诊断超重/肥胖T2DM患者,利拉鲁肽与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均可有效控制血糖,利拉鲁肽可降低WC、BMI,达格列净更有助于降低血压。利拉鲁肽易引起上消化道不良反应,达格列净诱发酮症、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风险更高。

    2型糖尿病新诊断达格列净利拉鲁肽肥胖

    达格列净与西格列汀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及脂代谢指标的影响

    胡振涛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与西格列汀对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及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3年 1 月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收治的 68 例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 例。对照组予以西格列汀,试验组采用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脂代谢指标。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 97。06%高于对照组的79。41%(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以及LDL-C水平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相较于西格列汀对肥胖2型糖尿病具有更好的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糖以及脂代谢水平。

    达格列净西格列汀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脂代谢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阿米卡星对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王颂丁木子史长肖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阿米卡星对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 年1 月至2023 年8 月于盘锦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300 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 例。对照组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CD4+、CD8+、CD3+、CD4+/CD8+)、炎症因子[血清降钙素(PCT)、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肺功能[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D4+、CD3+、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以及PaO2 高于对照组,PaCO2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阿米卡星治疗重症肺炎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呼吸功能。

    重症肺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阿米卡星免疫功能炎症因子

    5%酞丁胺霜剂联合艾拉光动力对尖锐湿疣治疗效果及病毒载量的影响

    马雪姣
    85-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 5%酞丁胺霜剂联合艾拉光动力对尖锐湿疣治疗效果及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2022 年 1 月辽健集团阜新矿总医院收治的 108 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54 例。对照组予以单纯艾拉光动力治疗,观察组采用5%酞丁胺霜剂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人乳头瘤病毒(HPV)载量变化以及复发率,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 HPV 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HPV载量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D4+、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3+、CD4+/CD8+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酞丁胺霜剂联合艾拉光动力可提升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且能够有效降低HPV载量,减少复发,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5%酞丁胺霜剂艾拉光动力尖锐湿疣病毒载量复发率

    血清血管生成素2和颗粒蛋白前体与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李薇王丹
    88-9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和颗粒蛋白前体(PGRN)与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291 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剔除2 例病历资料缺失患者,共纳入 289 例患者。根据 28 d的临床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234 例)和死亡组(55 例)。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影响因素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评分、高血压、糖尿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Ang-2、PGR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生存组与死亡组血清Ang-2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GR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Ang-2 水平的差异逐渐增大,生存组Ang-2 水平在治疗后1 d、7 d和28 d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生存组PGRN水平在治疗后1 d、7 d和 28 d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APACHEⅡ评分、Ang-2 水平、PGRN。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 Ang-2 水平在预测患者是否生存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为0。75,以及相对较好的特异性为0。68,AUC面积为0。81;治疗前血清PGRN水平的敏感性稍低为 0。62,但特异性为 0。72,AUC面积为 0。799。结论 血清Ang-2 和PGRN与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重症肺炎预后有关,监测其水平对病情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管生成素2颗粒蛋白前体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Plackett-Burman设计法优化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及包合工艺

    张婷邹献亮邓钢张园...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优化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及包合工艺。方法 以丹皮酚提取率为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提取和包合工艺,以温浸时间、加水量、蒸馏时间为丹皮酚提取的考察因素,利用Design expert设计优化牡丹皮的提取工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以丹皮酚包封率为主要考核指标,以β-环糊精与丹皮酚摩尔比、搅拌时间、包合温度为丹皮酚包合的考察因素,利用Design expert设计优化丹皮酚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结果 运用Design expert 13。0软件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温浸时间 1。68 h,加水量13。41 倍,蒸馏时间3。28 h,在此条件下,回归模型预测的丹皮酚提取量的理论值可以达到 78。81%。确定丹皮酚最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与丹皮酚摩尔比0。91∶1,包合时间 3。12 h,包合温度48。6 h,在此条件下,回归模型预测的丹皮酚包合率理论值可以达到59。34%。结论 经由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构建的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通过此方法优化后的牡丹皮中丹皮酚提取率和包封率显著提高。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牡丹皮丹皮酚β-环糊精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盐酸多奈哌齐片中基因毒性杂质溴化苄的含量

    赵峰园杨艳芳许晓蒙侯亚平...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盐酸多奈哌齐片中基因毒性杂质溴化苄的含量。方法 采用6%氰丙基苯-94%二甲基硅氧烷(Agilent DB-624,60 m×0。25 mm,1。40 μm)色谱柱,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10℃,进样体积:1 μl,色谱柱流量:1。1 ml/min。质谱条件:EI源,离子源温度220 C;溶剂延时:8。0 min,电子能量:70 eV。结果 溴化苄浓度在 10。11~505。48 n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加样回收率(n=3)的范围为 86。53%~111。66%,检测限为3。03 ng/ml,定量限为10。11 ng/ml。结论 本方法专属性较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准确对盐酸多奈哌齐片中基因毒性杂质溴化苄进行定量,为盐酸多奈哌齐片中基因毒性杂质溴化苄的含量检测提供了方法支持。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盐酸多奈哌齐片溴化苄方法学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