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李锦

双月刊

1006-902X

010-67633679

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11号楼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rug Abu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对我国在禁毒、戒毒工作中开展的预防治疗、宣传教育等活动进行报道和交流,是一本既面向医疗,又服务于大众的一本国家级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三甲医院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分析及防范措施

    吕艳亭吕鹏谢林虎
    1415-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2022年7月—9月门诊不合理处方,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后续门诊药房处方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通过本院HIS系统,抽取 2022 年 7 月 1 日—9 月 30 日本院门诊药房处方,运用Microsoft Excel表格统计不合格处方信息,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开具不合理处方共 1632 份,其中口腔科不合理处方占比最高,达47.09%,其次为耳鼻喉科(24.79%),其余科室不合理处方占比较低.不适宜处方共1535份,其中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比最高,达63.91%.不规范处方共157份,其中处方用法书写不规范有4份,占比2.55%,其余均为诊断书写不规范处方,占比 97.45%.有些处方同时存在两种不合理问题.结论:本院门诊药房口腔科不合理处方占比最多,不合理处方类型占比最大为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后续将通过加强审核、完善药品管理,提高药品知识普及率等方法控制及预防门诊不合理处方.

    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处方审核防范措施

    2020-2023年某院门诊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张洪艳刘俊杰窦一峰庄俊雪...
    1419-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2020-2023 年门诊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的信息,评价分析该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给予理论指导.方法:使用PASS系统统计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计算每种他汀类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结果:用药频度及金额排序靠前的是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两种药物,且同步相关性较好,其中阿托伐他汀的用药金额、DDDs每年都呈上升趋势;从数据显示,阿托伐他汀尤其在 2022 年和 2023 年呈稳步上升趋势,分别较上一年增长 49%和55%,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结论:我院应该进一步加强他汀类药物的科学管理,使符合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用药原则.

    他汀类药品限定日剂量日均费用药物分析

    中成药处方分析与合理性应用的探讨

    温敏张义才李铭华吕书雷...
    1423-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处方,并探讨合理性应用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开具的2000张中成药处方,依据《处方管理办法》《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药品说明书,同时参考医院内部的处方点评标准与实施细则,对所选处方进行合理性评估后,将处方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并对不合理处方进一步分类,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分析不合理处方情况.结果:2000张中成药处方中,不合理处方251张(12.55%),包括不规范处方115张(5.75%)、用药不适宜处方73张(3.65%)、超常处方63张(3.15%);合理处方1749张(87.45%),中成药处方合理率显著高于不合理率(P<0.05).对251张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发现信息填写不完整占23.12%(58/251),书写内容不规范占 11.95%(30/251),修改后未签字占 10.76%(27/251),药品剂型不适宜占 15.54%(39/251),超说明书用药占 17.13%(43/251),其他问题占 21.51%(54/251).结论:中成药处方整体而言较为合理,但仍存在部分不合理情况,如在处方书写过程中,仍存在不符合规范的情况,影响患者用药安全与治疗效果;在药物选择、剂量调整等方面,部分处方未能充分考虑患者具体情况,存在用药不当风险;且存在药物滥用或过度用药问题.通过加强医生培训、规范处方书写、加强患者教育和完善医院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中成药处方的合理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中成药处方不合理处方用药合理性安全性

    新生儿溶血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调查及用药策略浅析

    王晓磊王晨郭俊娜时捷...
    1428-1431,1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溶血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及用药策略.方法:选取本院 2022 年 2 月—2024 年 2 月本院接诊的 159 例新生儿溶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儿是否合并低血糖分为低血糖组(n=38)和正常血糖组(n=121).收集新生儿一般资料和母亲相关信息.单因素分析低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患儿/母体临床资料差异;Logistic分析新生儿溶血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低血糖组出生体质量<2500 g、窒息、低氧血症、低体温和胎龄<37 周患儿占比高于正常血糖组,患儿母体妊娠糖尿病占比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Logistic结果显示,出生体质量<2500g、窒息、低氧血症、低体温、胎龄<37周和母体妊娠糖尿病均是新生儿溶血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溶血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包括出生体质量<2500 g、窒息、低氧血症、低体温、胎龄<37周和母体妊娠糖尿病;临床应早期且持续的血糖监测,以便及时发现血糖异常波动,同时可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并密切关注患儿电解质平衡.

    新生儿溶血低血糖危险因素用药策略

    蒽环类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及右丙亚胺的预防效果

    崔宁蔡锋曹武杰王若明...
    1432-1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蒽环类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及右丙亚胺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27例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45例)、非心肌损伤组(82例),详细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肌损伤组与非心肌损伤组年龄、BMI、高血压史、糖尿病史、HER2阳性、BNP、cTnI、CRP、TGF-β1、预防性应用右丙亚胺治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发现,高龄、HER2阳性、高BNP、高cTnI、高CRP、高TGF-β1是乳腺癌患者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预防性应用右丙亚胺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蒽环类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HER2阳性、高BNP水平、高cTnI水平、高CRP水平、高TGF-β1水平、未预防性应用右丙亚胺.

    乳腺癌心肌损伤危险因素右丙亚胺

    73例白血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儿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赵娟娟陶兴茹于含笑李艳玲...
    1437-1439,1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白血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患儿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方法:回顾性抽取2018年12月—2023 年 12 月我院 73 例白血病IPFI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伏立康唑静脉给药、口服给药治疗,统计其临床资料,了解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变化,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3 例患儿测定伏立康唑浓度中位值为 0.805 μg/ml,其中 55 份浓度<伏立康唑目标浓度范围,46 份浓度达到伏立康唑目标浓度范围,有2 份浓度>伏立康唑目标浓度范围;与年龄≥6 岁患儿相比,年龄<6岁的患儿谷浓度想达到设定范围,需给予更高剂量的伏立康唑,分别为4.60 mg/(kg·次)、6.32 mg/(kg·次);谷浓度<1 μg/ml的血样无效治疗率高于有效治疗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6例患儿治疗过程中监测伏立康唑谷浓度<1 μg/ml,且治疗效果欠佳;2例伏立康唑谷浓度≥5.5 μg/ml的患儿出现肝功能异常.结论:开展白血病IPFI患儿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不仅能保证用药安全性、有效性,还能为我国制定儿童伏立康唑治疗方案提供研究数据,而白血病IPFI患儿在伏立康唑常规推荐剂量下难以达到有效血药浓度,需给予更高剂量,本研究推荐年龄<6岁患儿可给予6.32 mg/(kg·次)的剂量,年龄>6岁可给予4.60 mg/(kg·次)的剂量.

    白血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伏立康唑血药浓度

    IPP预测α-受体阻滞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效果的价值

    杨红郝建伟
    1440-1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内前列腺突出程度(IPP)预测α-受体阻滞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效果的价值分析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 2021 年 12 月—2023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BPH患者 85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α-受体阻滞剂治疗,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将其分成有效组和无效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和疾病相关特征,选择Logistic回归分析有差异项目,得出影响患者临床疗效的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IPP对α-受体阻滞剂治疗BPH效果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 85 例BPH患者,按临床疗效将患者分成有效组 58 例(68.24%)和无效组 27 例(27.78%);无效组IPP、PVR、PSA水平和有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显示,IPP、PVR、PSA水平均是影响α-受体阻滞剂治疗BPH效果的独立因素;通过绘制ROC图发现,IPP、PVR、PSA水平AUC值分别为 0.816、0.638、0.721,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其中IPP的AUC值高于PVR、PSA(P<0.05),在预测α-受体阻滞剂治疗BPH效果中存在较高价值.结论:IPP、PVR、PSA均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其中IPP的AUC值较高,可用于α-受体阻滞剂治疗BPH效果的预测.

    α-受体阻滞剂良性前列腺增生排尿障碍

    主动防控风险干预应用在重症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药物治疗期间的效果

    袁晓敏尉晓琳谢东文
    1445-1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主动防控风险干预措施在重症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1 年 3 月—2023 年 10 月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72 例,依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流程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主动防控风险干预模式,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负性情绪、睡眠质量、舒适度、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再出血次数及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GCQ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防控风险干预应用于药物治疗重症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其出血症状、降低再出血发生风险,改善负性情绪,提升干预满意度.

    重症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主动防控风险干预干预效果

    基于4P医学的健康干预模式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自护能力、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刘新贤李艳红王佳丽党利梅...
    1450-1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 4P医学的健康干预模式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自护能力、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年 9 月—2023 年 4 月在我院产科收治的 112 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产妇分为4P组(基于 4P医学的健康干预模式,56 例)和对照组(常规干预,56 例).比较两组产妇血压变化[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自我管理能力测量表(ESCA)评分、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中文版(MMAS-8)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4P组产妇SBP、D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组ESCA、MMAS-8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 4P医学的健康干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产妇的自护能力和服药依从性.

    妊娠期高血压4P医学服药依从性血压

    协同管理模式应用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COPD患者过程中的效果

    周艳李克芳
    1454-1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协同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104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两组均接受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协同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服药依从性以及肺功能.结果:干预1周后,两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药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量(PEF)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COPD患者,协同管理模式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肺功能.

    协同管理模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服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