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龙氏手法联合施罗斯疗法在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新立周慧雯李胜兰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龙氏手法联合施罗斯疗法对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竖直肌表面肌电、Cobb角及躯干畸形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1 年 11 月—2022 年 12 月新余市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 80 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硬币抛掷法分为联合组(n=42)与对照组(n=38).对照组接受施罗斯疗法,联合组接受龙氏手法联合施罗斯疗法,两组患者治疗 6 个月.比较两组竖脊肌表面肌电相关指标、Cobb角、躯干畸形程度、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凹凸两侧竖脊肌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及平均肌电值(AEM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Cobb角、躯干倾斜角(ATI)、躯干旋转角度(ATR)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健康调查量表 36(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行龙氏手法联合施罗斯疗法能显著改善竖脊肌协调性与稳定性,使Cobb角降低,有助于恢复脊柱形态,改善躯干畸形,疗效显著,且能提升生活质量.

    龙氏手法施罗斯疗法特发性脊柱侧弯

    不同时程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林洁曾繁林刘欣朱秋平...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对比不同时程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7 月—2023 年 3 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120 例ST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 40 例.常规组给予脱水、降颅压、去骨瓣减压术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加以短时程(治疗 2 d)亚低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以长时程(治疗 5 d)亚低温治疗.对比三组病情严重程度、免疫功能、氧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治疗前,三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CD4+、CD4+/CD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IL-6、TNF-α、IFN-γ、P(cv-a)CO2 均低于对照组与常规组,CD4+、CD4+/CD8+、ScvO2 均高于对照组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8 d死亡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 d死亡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时程亚低温治疗STBI患者效果更佳,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其免疫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与 28 d死亡率更低,改善患者预后.

    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免疫功能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杨方武罗炜陈钦伟杨峰...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 年 4 月在枣庄市立医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 94 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予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及观察组(予以taTME),各 47 例.对比两组术中临床指标、术后临床指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胃肠功能[胃动素(MOT)、胃泌素(GA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肛门功能[肛管最大收缩压(AMSP)、肛管静息压(ARP)、直肠最大耐受量(RMTV)]、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TNF-α、IL-6、CRP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胃肠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MOT、GAS、BFGF均降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肛门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AMSP、ARP、RMTV均降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选择taTME治疗,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对肛门功能、胃肠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直肠癌胃肠功能

    冷冻联合派特灵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及对患者BFGF、PIAS1、Foxp3水平的影响

    黄达周斌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冷冻联合派特灵对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激活STAT蛋白抑制因子 1(PIAS1)、翼状螺旋转录因子P3(Foxp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100 例 2018 年6 月—2019 年 6 月于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各 50 例.对照治疗组采用冷冻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冷冻联合派特灵治疗.对比两组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BFGF、PIAS1、Foxp3、性功能评价,治疗效果、复发情况等.结果:治疗后,与对照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IL-10、CD8+、BFGF、PIAS1、Foxp3 水平均低,IFN-γ、IL-2、CD4+、CD4+/CD8+水平、性功能均高(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总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冻联合派特灵可显著改善尖锐湿疣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抑制BFGF、PIAS1、Foxp3 表达,改善临床症状.

    尖锐湿疣冷冻派特灵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乌司他丁和持续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胰腺炎并脓毒症休克的效果

    张艳丽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乌司他丁和持续血液滤过对重症胰腺炎并脓毒症休克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6 月 30 日厦门市第三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胰腺炎并脓毒症休克 96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8 例)和对照组(48 例),对照组使用乌司他丁和持续血液滤过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对照组,且淀粉酶(AMS)、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乌司他丁和持续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胰腺炎并脓毒症休克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稳定血流动力学和心肌酶谱,同时改善其免疫功能.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乌司他丁持续血液滤过重症胰腺炎脓毒症休克心肌酶谱

    自拟清胞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流产后气滞血瘀型宫内组织残留的临床研究

    赵梅周福花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自拟清胞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流产后气滞血瘀型宫内组织残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2021 年 7 月—2023 年 3 月三明市中西结合医院妇科门诊的 80 例各类流产后宫内组织残留且不愿意清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40 例与观察组 40 例.对照组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胞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正常时间、宫内残留组织直径、炎症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及子宫血流指标(螺旋动脉血流参数、子宫底蜕膜血流信号).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及血hCG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宫内残留组织直径、炎症反应及子宫血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宫内残留组织直径显著小于对照组,炎症反应指标及螺旋动脉峰值舒张期血流速度(PD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螺旋动脉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底蜕膜血流信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胞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宫内组织残留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及血hCG恢复正常时间,更快促进月经来潮,对于炎症及子宫血流指标也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宫内组织残留自拟清胞饮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炎症反应子宫血流

    PDCA循环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

    许秀妹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3 月—2023 年 3 月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 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3月—2022年3月纳入的50例患者列为常规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2022年4月—2023年3 月纳入的 50 例患者列为PDCA组,术后予以PDCA循环护理.比较两组凝血四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变化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干预 3 d后,PDCA组的APTT、PT、TT均长于常规组,FIB低于常规组;术后 1 周,PDCA组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干预 7 d后,PDCA组的WHOQOL-BREF中的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采用PDCA循环护理能够改善凝血功能,降低DVT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腹腔镜手术PDCA循环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生存质量

    针对性干预对肺癌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影响

    曾小燕刘清霞周冬莲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干预对肺癌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1 年 3 月—2023 年 3 月江西省肿瘤医院胸内一病区接收的肺癌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癌因性疲乏程度、心理状态、社会适应性、希望水平、睡眠质量、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癌因性疲乏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社会适应性量表的心理弹性、心理能量、人际适应性、控制倾向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希望水平、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实施针对性干预可进一步疏解负面情绪,改善癌因性疲乏症状,并增强患者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希望水平,恢复良好的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

    肺癌化疗癌因性疲乏针对性干预心理状态希望水平

    阶段性情绪引导联合康复训练对产后出血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程燕莺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情绪引导联合康复训练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1 月—2023 年 12 月仁怀市中医院妇科收治的 91 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3).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情绪引导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疼痛、总健康、活力、情绪限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实施阶段性情绪引导联合康复训练能够缩短康复进程并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产后出血阶段性情绪引导康复训练心理状态

    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曼陀罗绘画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和自伤行为的影响

    申芳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团体认知行为疗法(G-CBT)联合曼陀罗绘画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和自伤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3 月—2022 年 3 月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 80 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施行G-CBT干预)40 例及观察组(施行G-CBT联合曼陀罗绘画干预)40 例.评价两组抑郁程度、应对方式、自伤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 8 周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组(14.48±3.97)分比较,观察组(11.16±3.12)分显著降低(P<0.05).干预 8 周内,两组自伤次数均减少,且与对照组(11.48±3.47)次比较,观察组(8.16±2.53)次显著少(P<0.05);干预 8 周内,观察组自伤方式种类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8 周后,两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中积极健康方式评分均升高,消极病态方式评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组(25.76±3.84)、(15.58±3.38)分比较,观察组积极健康方式评分(28.04±3.67)分显著升高,消极病态方式评分(12.39±3.35)分显著降低(P<0.05).干预 8 周后,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方面评分均升高,且与对照组(11.78±2.24)、(12.72±2.71)、(13.72±2.18)、(12.47±1.94)分比较,观察组(13.82±2.11)、(14.32±2.52)、(15.91±2.29)、(14.43±2.01)分均显著高(P<0.05).结论:G-CBT联合曼陀罗绘画干预青少年抑郁症,可减轻患者抑郁程度,调节患者情绪,改善患者自伤行为与应对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曼陀罗绘画干预青少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