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粪钙卫蛋白检测在婴儿过敏性肠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廖晓卿谢美燕何琳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粪钙卫蛋白检测在婴儿过敏性肠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9 年6 月—2021 年 6 月于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 74 例过敏性肠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本院治疗的 70 例细菌性肠炎患儿作为对照组.留取两组粪便标本,采用双抗夹心法检测粪钙卫蛋白水平;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离心取上清液,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WBC)水平,采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粪钙卫蛋白、CRP及WBC水平,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粪钙卫蛋白、CRP及WBC诊断过敏性肠炎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观察组粪钙卫蛋白、CRP及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粪钙卫蛋白诊断过敏性肠炎的AUC、敏感度均高于CRP及WBC单独诊断.结论:过敏性肠炎患儿粪钙卫蛋白、CRP及WBC水平较细菌性肠炎患儿低,采用粪钙卫蛋白检测鉴别诊断婴儿过敏性肠炎价值较高,可有效预测婴儿过敏性肠炎的发生,为临床尽早干预提供参考.

    婴儿过敏性肠炎细菌性肠炎粪钙卫蛋白诊断效能

    ER、PR、HER-2及Ki-67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相关性分析

    宋莹李江龙
    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及Ki67 抗原(Ki-67)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在江西省肿瘤医院行新辅助化疗的 200 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后手术病理标本,分为pCR组 68 例和非pCR组 132 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ER、PR、HER-2 及Ki-67 表达,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R、PR、HER-2 及Ki-67 表达与pCR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CR组临床分期Ⅱ期比例高于非pCR组,ER、PR阴性比例均高于非pCR组,HER-2 阳性比例高于非pCR组,Ki-67≥20%比例高于非pC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Ⅲ期、ER阳性、PR阳性、HER-2 阴性、Ki-67<20%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pC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ER、PR、HER-2 及Ki-67 表达是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pCR的影响因素,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抗原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促炎性细胞因子及血脑屏障破坏程度与预后的关系分析

    王楠斐李平根吴昊王超...
    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促炎性细胞因子及血脑屏障破坏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6 月—2023 年 6 月于宜春市人民医院实施开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 6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检测脑脊液促炎性细胞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脑屏障破坏程度[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比值].根据预后情况[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GCS评分>8 分,n=24)和预后不良组(GCS评分≤8 分,n=36),比较两组脑脊液HMGB-1、MIP-1α、IFN-γ、IL-6 水平和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比值,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脑脊液促炎性细胞因子、血脑屏障破坏程度与预后的相关性.以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脑脊液促炎性细胞因子联合血脑屏障破坏程度预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预后情况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脑脊液HMGB-1、MIP-1α、IFN-γ、IL-6 水平和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比值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HMGB-1、MIP-1α、IFN-γ、IL-6 水平和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比值与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GC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中,脑脊液HMGB-1、MIP-1α、IFN-γ、IL-6 水平联合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比值预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预后情况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977,敏感度为 94.44%,特异度为 92.50%.结论: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促炎性细胞因子及血脑屏障破坏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检测其水平,预测患者预后.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促炎性细胞因子血脑屏障破坏程度预后

    网织红细胞、血清铁蛋白、VitB12联合检测在MDS与M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徐小津丁益群刘苏琴杨子东...
    14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血清铁蛋白(SF)、维生素B12(VitB12)联合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巨幼细胞贫血(M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0 年 7 月—2023 年 11 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MDS患者 43 例纳入MDS组,MA患者 43 例纳入MA组,另选取于本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 43 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浆网织红细胞、SF及血清VitB12 水平,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三项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对MDS的诊断效能.结果:MDS组、MA组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Ret-He)、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M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HF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MA组的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LFR)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RF、LFR、MFR、HF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Ret-He水平低于M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MA组S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血清VitB12 水平高于对照组,MA组血清VitB12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SF、VitB12 水平均高于M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织红细胞参数Ret-He与SF、VitB12 联合检测诊断MDS时ROC曲线下面积为 0.942,高于三项指标单独检测曲线下面积 0.755、0.813、0.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织红细胞联合SF和VitB12 对于指导MDS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MDS的SF、VitB12 均高于MA,Ret-He低于MA,可作为临床疾病鉴别的重要参考指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12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乳腺微创旋切术后患者疼痛、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

    肖泽文钟灵肖婷彭则男...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乳腺微创旋切术后患者疼痛、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 2023 年 1-12 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行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疼痛管理,观察组术后在常规疼痛管理基础上增加半导体激光照射术区.对比两组疼痛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前疼痛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疼痛均明显缓解,且观察组疼痛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微创旋切术后患者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

    疼痛乳腺微创旋切术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特征及高危因素分析

    陈锡美陈媛美陈芸彭晶...
    157-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特征,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0 月 500 例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 489 份,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ASIS)评估NSSI行为;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估人格特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估心理状态,比较不同临床特征青少年NSSI行为发生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其NSSI行为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青少年NSSI行为与人格特质、心理情绪之间关系.结果:489 例青少年共有 77 例具有NSSI行为,发生率为 15.75%;不同家庭收入、不同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寄宿青少年NSSI行为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留守状态、非完整家庭、毕业班青少年NSSI行为发生率均高于男生、非留守状态、完整家庭、非毕业班青少年(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毕业班、非完整家庭、留守状态均是青少年NSSI行为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NSSI行为青少年SAS、SDS评分均高于未发生青少年(P<0.05);发生NSSI行为青少年人格特质EPQ量表精神质、神经质评分均高于未发生青少年,内外倾评分低于未发生青少年(P<0.05);NSSI行为评分与精神质、神经质、焦虑、抑郁情绪呈现正相关(r=0.397、0.522、0.409、0.436,P<0.05),与内外倾呈现负相关(r=-0.430,P<0.05).结论:女生、不完整家庭、毕业班、留守状态青少年NSSI行为发生比例更高,青少年不良心理情绪、人格特质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NSSI行为的发生.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临床特征高危因素

    血液恶性肿瘤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检出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沈志勇
    162-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液恶性肿瘤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征与耐药性.方法:前瞻性选取 2019 年 10 月—2022 年 10 月晋江市医院收治的 209 例血液恶性肿瘤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采集其痰液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探究 209 例患者的病原菌检出情况、耐药性.结果:209 例血液恶性肿瘤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总计分离出病原菌 218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检出 116 株,占比 53.21%(116/218);以 46 株(21.10%)大肠埃希菌、35 株(16.06%)鲍曼不动杆菌、17 株(7.80%)肺炎克雷伯菌、14 株(6.42%)铜绿假单胞菌多见;革兰阳性菌共检出 89 株,占比 40.83%(89/218),以 41 株(18.81%)粪肠球菌、26 株(11.93%)金黄色葡萄球菌、18 株(8.26%)肺炎链球菌常见;真菌共检出 13 株,占比5.96%(13/218);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AMK)、头孢唑林(CFZ)、头孢曲松(CRO)、氨苄西林(AM)、头孢呋辛(CXM)、氨曲南(ATM)、头孢他啶(CAZ)、环丙沙星(CIP)、复方新诺明(SMZ-TMP)、左氧氟沙星(LVX)耐药率高,对厄他培南(ETP)、庆大霉素(GEN)、妥布霉素(TOB)、亚胺培南(IPM)、头孢吡肟(FEP)、四环素(TE)、头孢哌酮(CFP)、美罗培南(MEM)耐药率低;主要革兰阳性菌对TE、CIP、庆大霉素(GM)、青霉素(PEN)、LVX、苯唑西林(OX)、AMP、克林霉素(CM)、莫西沙星(MXF)耐药率高,对呋喃妥因(NFT)、万古霉素(VAN)、利福平(RIF)、替加环素(TGC)、替考拉宁(TEC)、利奈唑胺(LNZ)耐药率低.结论:血液恶性肿瘤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多种病原菌的耐药性均处在较高水平,对此临床需予以高度关注.

    血液恶性肿瘤重症肺部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

    何学梁王秋英
    16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1 年 7 月—2023 年 7 月于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进行全身麻醉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 200 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的应用明确患者发生低体温的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200 例患者,发生低体温的纳入A组,未发生的纳入B组.结果:A组和B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分级Ⅲ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静脉输液量>1 000 mL、年龄≥70 岁、术中腹腔冲洗液量>1 500 mL、术前存在焦虑情况、术中二氧化碳气腹时间>120 min、术中出血量>150 mL、术中二氧化碳加温到 37℃、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 kg/m2、术中二氧化碳灌注量>200 L、术前存在轻中度贫血占比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术中二氧化碳加温到37℃为保护性因素;而术前存在中轻度贫血情况、术中腹腔冲洗液量>1 500 mL、年龄≥70 岁、术中二氧化碳气腹时间>120 min、术中二氧化碳灌注量>200 L、术中静脉输液量>1 000 mL、术前存在焦虑情况、BMI<24 kg/m2、术中出血量>150 mL是导致全身麻醉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全身麻醉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较高,而发生原因与术中二氧化碳加温、患者年龄、腹腔冲洗液量、术前有无贫血、气腹时间及二氧化碳灌注情况等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实际中需要以此进行指定性措施的制订,以此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

    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低体温危险因素贫血

    CDRS联合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检查在体检人群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吴珊珊颜见钦刘周发
    171-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法(CDRS)联合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检查在体检人群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0 月于萍乡市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82 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均行CDRS评估、AGE检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OGTT为金标准,分别对CDRS评分、AGE检查结果及二者联合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而后根据金标准诊断结果将 82 例体检者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的CDRS评分、AGE检查结果.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RS评分、AGE检查及二者联合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结果:金标准诊断结果显示,82 例体检者中有 22 例确诊为糖尿病,CDRS评分结果显示有 13 例体检者为糖尿病高危人群,AGE诊断结果显示有11例体检者为糖尿病高危人群,二者联合诊断结果显示有21例体检者为糖尿病高危人群.联合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DRS评分及AGE检查单独诊断(P<0.05);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联合诊断的Kappa值为 0.905,高于CDRS评分及AGE检查单独诊断的 0.607、0.594.糖尿病组CDRS评分及AGE值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诊断预测糖尿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898,高于CDRS评分及AGE检查的 0.864、0.755.结论:CDRS评分联合AGE检查用于体检人群糖尿病筛查时有着较高的准确率,相较于单独使用CDRS评分及AGE检查诊断,其临床预测价值更高.

    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法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尿病筛查体检

    从"脾藏意"探讨五加减正气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理论依据

    王伟孙轸邓华亮
    17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发病率居高不下,精神心理异常导致的脑-肠轴紊乱是重要致病因素.中医学认为,"脾失健运""脾不藏意"是病机关键.脾居中焦,为五脏气机之"枢轴",情志之根本."脾藏意"包含了认知、情绪、生理等不同内涵,与脑-肠轴密切相关,既是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情志病与西医心理学互通的桥梁.五加减正气散可通过强脾意、运脾营,多途径、多靶点发挥增强免疫、调节肠道菌群、抗炎止泻、调节内脏高敏等作用.本文从"脾藏意"探讨五加减正气散治疗IBS-D的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揭示该经方对脑-肠轴的调控靶点提供理论依据,为从脾论治消化心身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脾藏意"五加减正气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