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化痰通络方联合穴位推拿按摩对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效果

    梁倩莹李志明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化瘀通络方联合穴位推拿按摩对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SH)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8 月—2022 年 8 月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 86 例脑梗死后S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43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加用化痰通络方联合穴位推拿按摩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4 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肢体痉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中医症状积分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较对照组低,Barthel指数(B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手足拘急、肢体麻木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化痰通络方联合穴位推拿按摩应用于脑梗死后SH患者中疗效确切,能减轻肢体痉挛,改善运动能力.

    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化痰通络方穴位推拿按摩肢体痉挛程度

    独活寄生汤联合BKA治疗中老年重度双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

    宋尚明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应用于双间室膝关节置换术(bicompartment knee arthroplasty,BKA)治疗中老年患者重度双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 月在普定县中医医院诊断为重度双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并接受BKA治疗的患者 8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 例)和观察组(40 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治疗.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 2 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治疗 2 个月后,观察组红细胞沉降速率、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炎症反应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2 个月后,观察组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能够降低重度双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炎症反应水平,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重度双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独活寄生汤红细胞沉降率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

    活络逐瘀方加减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郭蓬川彭保智李金红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活络逐瘀方加减在股骨粗隆间骨折(ITF)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 月—2023 年 1 月吉安县中医院收治的 64 例IT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32 例.两组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加用活络逐瘀方加减治疗,持续 14 d.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髋关节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不良反应.结果:术后 14 d,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为(12.09±1.18)、(30.49±2.28)、(19.82±1.32)s,均长于对照组的(10.86±1.13)、(28.76±2.15)、(17.44±1.22)s,D-二聚体(D-D)水平为(0.55±0.12)mg/L,低于对照组的(0.69±0.14)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分别为(4.26±0.43)、(7.92±1.05)、(1.64±0.23)mPa·s、(11.02±1.21)mm/h,均低于对照组的(5.19±0.67)、(9.34±1.18)、(2.02±0.26)mPa·s、(13.38±1.29)mm/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中关节功能、畸形、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评分及总分为(39.82±3.82)、(3.09±0.41)、(35.09±4.14)、(3.94±0.45)、(81.94±5.4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3.74±3.63)、(2.65±0.35)、(30.52±3.92)、(3.11±0.42)、(70.02±5.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络逐瘀方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ITF术后应用效果显著,可调节机体凝血功能,纠正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下肢DVT发生,安全可靠.

    股骨粗隆间骨折活络逐瘀方加减下肢深静脉血栓凝血功能

    和伤散熏洗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Colles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黄琳森付解辉张泽升夏锦标...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伤散熏洗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Colles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7 月—2022 年 7 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行手术治疗的 60 例老年Colles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 例)和观察组(30 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和伤散熏洗干预.比较两组总体优良率、安全性指标,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消肿指数和腕关节功能,腕关节活动度,X线相关影像学指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 96.67%,较对照组的 63.33%显著更高(P<0.05).术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且观察组消肿指数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术后 12 周两组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旋前、旋后活动度均明显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明显更高(P<0.05).术后 12 周两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均明显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明显更高(P<0.05).两组干预过程中均未出现伤口红肿,皮肤过敏及烫伤情况.结论:应用和伤散熏洗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Colles骨折患者术后进行干预,显著提高患者总体优良率、腕关节活动度,改善疼痛程度、消肿指数、腕关节功能及X线相关影像学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和伤散熏洗康复训练Colles骨折腕关节功能

    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邓玮华郭妍晶刘英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基于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其对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1-12 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风湿内分泌科收治的 58 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n=29)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n=29)患者常规护理及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疼痛度、关节功能、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更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量表(BASFI)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及总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与疼痛感,并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自我效能,使患者能以积极心态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进而能有效提升其关节功能.

    强直性脊柱炎聚焦解决模式治疗依从性情绪关节功能

    精细化护理在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寇优美李兰李艳丽熊露宁...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R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RICU 2021 年 3 月—2023 年 3 月收治的AECOPD合并RF的患者 182 例为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 91 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功能[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临床指标、负面情绪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aO2、SaO2 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aCO2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呼吸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亚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亚量表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在AECOPD合并RF患者中应用能够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呼吸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负面情绪状态,且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精细化护理呼吸功能

    基于人格特质的心理护理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方方曹园园徐咏芳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人格特质的心理护理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7 月—2022 年 7 月鹰潭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 92 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行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人格特质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屈服、回避评分均明显更低,而面对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人格特质的心理护理有助于甲状腺癌患者减轻焦虑、抑郁情绪,积极面对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人格特质心理护理甲状腺癌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生活质量

    Solumbra取栓技术在急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

    温小华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Solumbra取栓技术在急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赣州市立医院神经外科 2019 年 2 月—2022 年 12 月纳入的 80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支架取栓术治疗,观察组采用Solumbra取栓技术治疗.评估两组血管再通率、取栓次数、取栓时间、血清对氧磷酶-1(PON-1)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结果:两组血管再通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取栓次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取栓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PON-1、BDNF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血清PON-1、BDNF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lumbra取栓技术应用于急性脑卒中能够减少取栓次数,缩短取栓时间,提高血清PON-1、BDNF,改善神经功能,安全性相对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Solumbra取栓技术急性脑卒中神经功能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跟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刘胜宋玉娟张争辉王守福...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跟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2 月—2023 年 2 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 8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椎管内麻醉)及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各 40 例,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对比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 5 min(T1)、麻醉后 10 min(T2)、麻醉后 15 min(T3)、麻醉后 30 min(T4)时刻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对比两组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Ⅰ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T1 时刻HR、MAP、SpO2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T4 时刻HR、MAP均高于T0 时刻,SpO2 均低于T0 时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T4 时刻HR、MAP、SpO2 较T0 时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T4 时刻HR、MAP均低于对照组,SpO2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E、Cor水平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h两组E、Cor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TT、PT、APTT水平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h,两组TT、PT、APTT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跟骨骨折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显著,减轻应激反应,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跟骨骨折手术麻醉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严栋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19 年 2 月—2021 年 2 月烟台市北海医院收治的 90 例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手术治疗效果.术后随访 2 年,依据患者的临床结局(生存或死亡)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统计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9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共50例(55.56%),部分缓解(PR)共34例(37.78%),疾病稳定(SD)共 5 例(5.56%),疾病进展(PD)共 1 例(1.11%),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84/90).随访 2 年,90 例患者中生存 69 例,生存率为 76.67%(69/90).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文化程度、吸烟史、高血压史、肿瘤直径、肿瘤类型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低分化、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有脉管侵犯、有神经侵犯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分化[β=2.059,OR=7.840,95%CI(2.530,24.291)]、临床分期为Ⅲ~Ⅳ期[β=2.485,OR=12.000,95%CI(3.203,44.956)]、有脉管侵犯[β=1.828,OR=6.223,95%CI(1.892,20.466)]、有神经侵犯[β=2.285,OR=9.821,95%CI(3.224,29.916)]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显著,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众多,如低分化、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有脉管侵犯、有神经侵犯等.

    结直肠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脉管侵犯低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