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詹洪春

半月刊

2095-0616

zgyykx400@163.com,zgyykx@vip.163.com

010-59694532,59694533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1004室

中国医药科学/Journal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科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 11-6006/R,国际刊号:ISSN 2095-0616,邮发代号:82-519。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为本刊亲笔题写刊名;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为本刊题词:“办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促进医药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由桑国卫副委员长出任名誉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出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大宁,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孙隆椿,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长彭玉出任副主任, 60多位医药卫生主管部门、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30 多位 “两院”院士、首届“国医大师”出任顾问的顾问委员会;同时还建立了由1000多位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任编委、审稿专家的编委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医药科学》立足医药科研、教育和临床研究前沿,面向海内外医药卫生界及相关行业,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政策与法规,客观、全面地报道医药卫生科研进展和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快速地发布国内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新经验等原创论文,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传递医药科研资讯,广泛而深入地促进中外医药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FFA、IL-37和Lp-PLA2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李真申敏张新焕刘庆华...
    125-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白细胞介素-37(IL-37)、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变化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本院)2023年1-6月收治T2DM患者113例为T2DM组(试验组),选择同期在本院健康查体者113名为健康组(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脂指标、血糖指标及血管内皮损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2DM组的空腹血糖(FPG)、游离脂肪酸(FF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IL-37及Lp-PLA2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一氧化氮(NO)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FFA、IL-27和Lp-PLA2水平与NO的降低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以NO为T2DM血管内皮是否损伤的标准进行ROC曲线分析,IL-37、Lp-PLA2及FFA的AUC和95%CI均高于其他检测指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中FFA、IL-37及Lp-PLA2等指标显著表达,NO水平显著降低与血管内皮损伤具有相关性,对T2DM血管病变的预测和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型糖尿病游离脂肪酸白细胞介素-37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一氧化氮

    NLR、AFP、GGT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

    钟丽萍卢珮何文杰黄伟...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甲胎蛋白(AFP)、谷氨酰转移酶(GGT)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崇左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320例患者数据,包括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肝癌组),肝硬化患者100例(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肝炎组),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比较各组NLR、AFP、GGT水平及其在肝癌分期中的变化;评价NLR、AFP、GGT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效能。结果 肝癌组NLR、AFP水平高于其余各组(P<0。05);肝硬化组NLR、AF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GGT水平在肝癌组、肝硬化组、肝炎组、对照组中依次降低(P<0。05)。肝癌Ⅲ~Ⅳ期AFP水平高于Ⅰ~Ⅱ期(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NLR、AFP、GGT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AUC值为0。910;灵敏度为86。0%;特异度为78。2%,优于单项检测效能。结论 NLR、AFP、GGT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水平明显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可提升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甲胎蛋白谷氨酰转移酶原发性肝癌

    不同技术应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价值研究

    李旺胜黄平平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技术应用于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度怀疑乙肝感染患者5836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ELISA、CLIA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技术与qPCR检测的检测结果、诊断效能、对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检出率。结果 5836例高度怀疑乙肝感染患者经qPCR检测后,确诊为阳性者3033例、阴性2803例。经CLIA检测诊断为阳性2903例、阴性2933例,其中仅有2790例确诊为乙肝感染患者;经ELISA检测诊断为阳性2921例、阴性2915例,其中仅有2731例确诊为乙肝感染患者。与ELISA相比,CLIA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的阳性检出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式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ELISA,CLIA应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效能更佳,且能够有效提升HBsAg、HBeAg阳性检出率,诊断价值更高。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

    轻度抑郁障碍患者五音疗法治疗前后脑改变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佟靖雯魏景洋王阔梁爽...
    137-141,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多模态磁共振评估五音疗法治疗轻度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的脑改变。方法 纳入自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精神心理科就诊的轻度抑郁障碍患者2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200例,对照组50例。试验组给予为期8周的五音疗法治疗干预,对照组仅常规随访。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学量表差异判定五音疗法疗效。比较两组全脑结构、差异脑区及相应脑区弥散张量成像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变化,表征五音疗法治疗有效的轻度抑郁障碍患者的特异性脑改变。结果 试验组经五音疗法治疗后17项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标准(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杏仁核及右侧额上回灰质体积较治疗前缩小,左侧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右侧杏仁核及双侧扣带回、海马体的灰质体积较治疗前增加,且左侧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双侧扣带回、海马体及杏仁核灰质体积变化百分比随HAMA减分率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额中回、额下回及双侧纹状体、扣带回、海马体FA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一般症状及体征中面色、思维反应、目光、情志、睡眠情况有所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功能、口舌未见明显好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音疗法对于轻度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并存在不同脑区的特异性改变,多模态磁共振可以用作为表征抑郁障碍患者脑改变的神经影像学工具,为临床诊断及评估抑郁障碍提供定量影像学支持。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轻度抑郁五音疗法脑结构

    腺苷负荷超声联合心肌做功评估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节段心肌功能

    李井池丁云川王庆慧赵丽...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ASE)联合心肌做功(MW)评估慢性冠脉综合征(CCS)患者腺苷负荷前后节段心肌的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就诊的CCS患者43例,行ASE后均行冠脉造影检查,采用左心室18节段模型,排除图像不满意的27个节段,将获得的747个心肌节段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分组,狭窄程度0为正常对照组,≤50%为轻度狭窄组、50%<~75%为中度狭窄组,>75%为重度狭窄组,评估腺苷负荷前后节段心肌的纵向应变及MW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 随着冠脉狭窄程度的增加,CCS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会不同程度的受损,MW水平降低。腺苷负荷前后MW参数有明显变化,在冠脉轻、中度狭窄时,腺苷的血管扩张作用使得冠脉的血流灌注有所改善,负荷后的MW水平升高;而重度狭窄时,失去储备功能的狭窄冠脉血流量显著减少,使负荷后MW水平明显降低。预测冠脉重度狭窄发生以负荷心肌有用功诊断价值最高,优于其他做功参数。结论 结合ASE检查和MW参数的评估,可以对CCS患者的节段心肌功能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比较节段心肌在基础、负荷状态下的差异来预估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心肌做功心室功能慢性冠脉综合征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

    医保整合背景下城乡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研究

    朱思雨张学艳李广文何彬斌...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探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是否能实现提升居民疾病经济风险保护能力,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目标,本研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2018年家庭样本,从医保整合政策效果分析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变化情况。方法 研究使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医保整合对城乡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在医保整合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4,P=0。018)。在控制家庭和户主特征后,发现医保整合降低了农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风险(β=-0。118,P<0。001),但城镇家庭未有显著变化(β=-0。064,P=0。242)。结论 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情况在城乡家庭、不同经济社会学特征家庭中存在差异。农村家庭发生率高于城镇家庭;低收入组家庭发生率最高,高收入组家庭发生率最低;城乡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在医保整合后的发生率均有下降,医保整合对降低农村家庭发生情况的效果更加明显。

    医保整合灾难性卫生支出城乡家庭健康差异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背景下门诊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实践效果研究

    郭志慧刘翔宇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前后门诊医疗服务质量进行对比,分析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对医院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筛选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后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及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前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的门诊运营、门诊预约管理、患者等候时间、门诊医疗安全和患者评价指标,分析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前后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的差异。结果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后门诊总量同比增加11。8%,专家门诊量同比增加63。7%,普通门诊量同比下降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上预约挂号数同比增加46。4%,分时段就诊数同比增加41。0%,按时就诊数同比增加43。0%,退号数同比下降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等候时间也都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医疗安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门诊医疗安全管理在逐步完善;门诊患者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结论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将各项服务质量进行量化管理,对提升医院门诊服务质量有显著效果。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门诊医疗服务质量

    基于微信小程序指导下的低危人群肠道准备的效果

    边绪强张洋洋耿献辉岳玮...
    156-15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小程序指导下的低危人群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 纳入肠道准备常见影响因素,构建问答表,研发微信小程序,通过简易手机端操作,快速准确识别肠道准备低危人群,选取2021年6-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无痛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360例,微信小程序识别出低危人群(417例),纳入试验组予以2 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ELS)低剂量方案,其他人群(943例),纳入对照组予以3 L PEG-ELS常规方案。所有患者肠道准备效果均使用Boston肠道准备评分量表(BBPS)予以评价,并记录息肉检出率、插镜成功率、达盲时间等其他结果,同时记录服用PEG-ELS后的不良反应和再次检查意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准备结果及受试者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BBPS总分、各节段得分、息肉检出率、插镜成功率、达盲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再次检查意愿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微信小程序可快速准确识别肠道准备低危人群,采用2 L PEG-ELS方案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与较好的患者耐受性,与常规方案肠道准备质量相当。

    肠道准备低危人群微信小程序患者耐受性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抑郁和焦虑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刁盈盈张磊
    160-163,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患者手术前后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方法 采用贝克抑郁量表(BDI)和贝克焦虑量表(BAI)对65例PCI患者在术前,术后第3、7、30天的抑郁和焦虑程度进行评估。同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比较手术前后的抑郁和焦虑水平,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和职业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在术后第3天,患者的BDI和BAI评分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但在术后第30天仍高于术前水平。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抑郁和焦虑水平上未发现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与PCI前相比,术后所有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与年龄、性别、职业因素无关。

    抑郁症焦虑症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冠状动脉疾病冠心病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结核病健康教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侯雨婷许宽勤邱艳琴徐楠...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200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国结核病健康教育的研究文献,揭示本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动态前沿。方法 利用CiteSpace软件,检索200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知网(CNKI)结核病健康教育的相关文献,分别从文献时间分布、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词分析等方面进行知识图谱绘制和可视化解读。结果 共纳入412篇文献。图谱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吕青,并形成了多个合作团体;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但机构间无合作;热点关键词为知晓率、结核病防治知识、需求、模式等,形成5个聚类;突现词为人群和效果评价。结论 200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国结核病健康教育的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核心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仍需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的现状和模式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重点人群和效果评价是该领域的前沿。

    结核病健康教育CiteSpace可视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