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詹洪春

半月刊

2095-0616

zgyykx400@163.com,zgyykx@vip.163.com

010-59694532,59694533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1004室

中国医药科学/Journal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科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 11-6006/R,国际刊号:ISSN 2095-0616,邮发代号:82-519。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为本刊亲笔题写刊名;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为本刊题词:“办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促进医药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由桑国卫副委员长出任名誉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出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大宁,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孙隆椿,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长彭玉出任副主任, 60多位医药卫生主管部门、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30 多位 “两院”院士、首届“国医大师”出任顾问的顾问委员会;同时还建立了由1000多位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任编委、审稿专家的编委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医药科学》立足医药科研、教育和临床研究前沿,面向海内外医药卫生界及相关行业,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政策与法规,客观、全面地报道医药卫生科研进展和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快速地发布国内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新经验等原创论文,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传递医药科研资讯,广泛而深入地促进中外医药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实习护生真实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侯雨婷邱艳琴徐楠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真实体验.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ENTRAL)及CINAHL数据库,搜索有关实习护生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22年10月.基于2017版JBI依照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体系,针对相关文献及资料开展质量评价工作.针对相关结果加以整合.结果 在12项文献之内精选具有明确意义的36个结果.汇总类别共计8个,形成了合计3大类整合结果:实习护生承受着诸多压力,渴望得到帮助与支持,但也获得了成长;实习护生职业获益感较强,但职业认同感低;实习护生在面对死亡、癌痛患者护理时情感复杂,缺乏专业知识及技能,不能正确应对.结论 学校和医院应及时了解实习护生压力源,考虑护生所在地区、学历、性别、年龄等差异,予以帮助与支持,重视对实习护生职业认知的引导,强化正向积极的职业情感,增加其职业认同感,并加强实习护生死亡和疼痛教育.

    实习护生真实体验质性研究meta整合

    肿瘤内科护理带教中微格教学结合PBL教学的应用效果

    周燕华赵姝姝李方超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肿瘤内科护理带教中微格教学结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实习的41名护生作对照组,护理带教中采取常规教学模式;以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实习的41名护生作观察组,护理带教中采取微格教学结合PBL教学模式,对两组护生的教学成绩、学习投入水平与核心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习投入量表分数是(97.33±12.95)分,高于对照组的(87.07±9.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本科实习生核心能力量表分数同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内科护理带教中微格教学结合PBL教学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教学成绩,增强其学习投入水平,促进护生核心能力进一步提高.

    肿瘤内科护理带教微格教学PBL教学学习投入核心能力

    中西结合创新型小班教学模式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闵静婷杜帮张艳君卢兴浩...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将西方医学院校的部分教学方式用于蚌埠医学院的《系统解剖学》小班教学模式中,以期提高小班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在蚌埠医学院2022级临床专业24个班级中抽取2个班级作为对照组(5班,24名)和实验组(15班,26名),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进行《系统解剖学》授课,对照组进行传统模式教学,实验组进行在沉浸式教学模式中融入西方小组讨论与学科交叉的中西结合创新型小班教学.通过理论考试、实验考核和学生调查的方式检测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核、实验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实践考核完成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认为接受及希望推广、课堂趣味性较高及以上、提高学习主动性、每日解剖知识学习时长≥1 h、早期临床思维建立的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结合创新型小班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专注性,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使其尽早形成临床思维,为我国医学院校解剖学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小班教学系统解剖学问题导向式学习沉浸式教学学科交叉

    阿司匹林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性的meta分析

    柯义君王威陈燕黄灿...
    55-5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阿司匹林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等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研究人员对纳入文献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最终纳入12篇文献.总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SAH风险(OR=0.61,95%CI:0.42~0.88,P=0.007).亚组分析:在一般人群中,阿司匹林对SAH并无显著影响(OR=1.00,95%CI:0.72~1.40,P=0.98);而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阿司匹林具有保护作用(OR=0.32,95%CI:0.20~0.53,P<0.000 01).结论 阿司匹林可降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SAH风险,而对一般人群无保护作用.

    阿司匹林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meta分析

    养心活血方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流分级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刘东梅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养心活血方联合曲美他嗪在老年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老年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加用养心活血方治疗,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冠脉校正的TIMI帧计数(CTFC)、血流分级、血管内皮功能、中医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校正的TIMI帧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内皮素-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心活血方联合曲美他嗪可提高老年CSF治疗效果,改善冠脉CTFC,纠正血流异常,减轻血管内皮功能损伤,降低中医症状积分,安全可靠.

    冠状动脉慢血流养心活血方曲美他嗪血流分级血管内皮功能

    141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流行病学及血常规特点分析

    梁茜卢秀谭丽琴梁琼...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临床特征及发病时血常规特点,为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儿科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41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收集基本病例资料并采集血样检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从病例中抽取100例WBC>15 × 109/L的患儿,根据病历记载是否使用抗生素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临床疗效和WBC恢复情况.结果 1416例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发生在1~6岁儿童中,占全部收治患儿的87.43%,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胃纳欠佳为主,惊厥、呕吐及肢体抖动症状较为少见;发病高峰期集中在5~6月份,尤其是6月份,其发病率最高达51.27%;WBC、NEU%、hs-CRP 平均值分别(11.52±1.02)× 109/L、(71.78±4.95)%、(10.36±1.04)mg/L.根据年龄分为<1岁、1~3岁、4~6岁、>6岁组,四组患儿WBC、NEU%、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5 × 109/L的患儿治疗5 d后,两组患儿的WBC均降低,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疱疹性咽峡炎重点人群为1~6岁儿童,高峰期为春末夏初季节,应在高峰期做好重点人群的防控措施,减少发病率.临床多见发热、咳嗽、胃纳欠佳等症状.血常规特点主要表现为WBC、NEU%、hs-CRP水平轻度升高,不能仅以WBC升高作为疱疹性咽峡炎使用抗菌药物的依据.

    疱疹性咽峡炎流行病学特征血常规特点防控要点

    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子痫前期患者血清LCN2、sF1t-1、PIGF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

    陈关凤刘会芳万婷许丽湖...
    67-6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子痫前期(GDM-PE)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CN2)、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IGF)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产科进行住院孕检且分娩单胎的产妇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化为GDM-PE组、妊娠期糖尿病(GDM)组、子痫前期(PE)组以及对照组,通过ELISA测定LCN2、sFlt-1、PI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结果 四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PE、PE和GDM组LCN2、sFlt-1、MCP-1、AOPP水平高于对照组,PI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PE患者自身血清LCN2、sFlt-1水平会显著上升,PIGF显著下降,在GDM-PE疾病早期评估中,通过三项指标联合应用,有着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脂质运载蛋白-2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胎盘生长因子

    S100-β表达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分析

    林燕兴赖本聪肖珮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表达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在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34例脑损伤早产儿作为病例组,选取同一时期在本院出生的46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S100-β表达异常情况、早产儿相关指标、预后相关指标以及不同时间点S100-β表达水平.结果 病例组早产儿的S100-β表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运动表现测试(TIMP)评分(纠正40周)、TIMP评分(纠正4个月)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例组早产儿的S100-β表达水平随时间延长而降低,且不同时间点S100-β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早产儿的相关指标比较中,预后良好组早产儿的S100-β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且TIMP评分(纠正40周)、TIMP评分(纠正4个月)均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00-β指标检测应用于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中,能够充分反映早产儿脑损伤病情和预后情况,可提示医疗工作者及时给予脑损伤早产儿康复治疗,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早产儿脑损伤S100-β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运动表现测试评分

    新生儿窒息脐血TNF-α、IL-6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陈葵带刘鑫杰王晓瑜李薇...
    74-7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患儿脐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本院)收治的49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病例组,其中35例轻症被归为轻度病例组,14例重症被归为重度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时期在本院分娩的正常新生儿20名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磁珠法检测脐动脉血TNF-α和IL-6水平,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及重度病例组与轻度病例组TNF-α和IL-6的水平,对病例组细胞因子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比较重度病例组在干预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病例组脐血血清TNF-α和IL-6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病例组高于轻度病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儿脐血TNF-α和IL-6水平呈正相关,r值为0.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病例组患儿出生时脐血血清TNF-α、IL-6水平高于干预后恢复期外周血血清TNF-α、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血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在新生儿窒息诊断、病情评估、疗效评估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新生儿窒息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补肾活血法联合人工周期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复粘的meta分析

    王可徐杰
    77-8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补肾活血法联合人工周期预防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复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20日补肾活血法联合人工周期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复粘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meta分析对纳入文献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3篇,共包括1126例患者,其中观察组566例,对照组56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高于对照组[RR=1.25,95%CI(1.17,1.34),P<0.000 01;MD=1.24,95%CI(0.81,1.68),P<0.000 01;RR=1.85,95%CI(1.45,2.35),P<0.000 01];观察组的宫腔粘连评分、复粘率低于对照组[MD=-0.89,95%CI(-1.30,-0.47),P<0.0001;RR=0.28,95%CI(0.15,0.50),P<0.0001].结论 补肾活血法联合人工周期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复粘较单纯人工周期治疗更具有优势.

    宫腔粘连宫腔粘连分离术补肾活血法人工周期meta分析